第五百三十四章:分店计划(二)
作者:
少辞 更新:2021-07-16 03:26 字数:2178
杨经文当分店掌柜的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
杨家人心里清楚得很,这是晚儿在帮着杨家呢!
至于杨二舅一家,虽然杨经文是杨大舅的儿子,不过他们没分家,这事儿对于他们来说,也算是好事。
退一步说,即使是分了家,他也知道,晚儿这样有心的孩子,肯定不会把他一家单独落下的。别的不说,他儿子这会儿不就在黄谷庄的学堂里念着书么?这将来,就是在考学上没有什么出息,可读了几年书,做个账房先生什么的,总不成问题。
因此,他心里非但没有嫉妒,反而更加勤勤恳恳的干活儿,带那些新来的伙计什么的,也很是用心。
杨二舅都这样,杨大舅一家就更别提了,干起活儿来劲头十足的,十分卖力气。
郑晚儿看在眼里,心里暗暗点头,更加觉得自己扶持杨家人是个正确的决定。
人手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便该选这开店的地址了。
这事儿,郑晚儿也早就考虑过了,决定还是先从身边做起,暂且不考虑远的地方。她还没有这种开连锁店的经验呢,离得近一些,也才更好掌控。
因此便把这分店的地址,选在了隔壁的镇子。
这也是托了楚瑜的福,给她弄来一个这样大的招牌,把名气给传了出去。如今十里八乡的,不少人专门赶过来尝。
郑晚儿想着,便干脆先在隔壁镇把铺子开起来,毕竟已经有了名气,生意肯定不用愁。
这地方选好了,店儿的地址却没有选好。
这个铺子准备让杨经文过去当掌柜的,郑晚儿亦是有意要锻炼他,便把这选店址的活儿交给了杨经文。
杨经文也不推辞,既然答应了晚儿当掌柜的,总得干活儿吧?总不能啥事儿都让晚儿准备好了,他就去当个现成的掌柜?
再说了,回头等铺子开起来,事儿多着呢,什么都要晚儿亲自来,还要他这个掌柜做什么?
应下了这事儿,他也不耽搁。第二日一大早便赶着骡车去了隔壁镇上看地址。
看了有七八日,最后选定了两处好的,这才带着郑晚儿过去看。
郑晚儿看过,先没决定,反而问杨经文:“经文哥,你觉得这两处,哪处更好些?”
杨经文知道这是在考他,心里也不慌,想了想,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两处都不错,不过要按我来选,前门大街这家要更胜一筹。虽然价格上贵些,可是地段儿更好,又挨着码头不远,天南海北的客人都有……他们吃了,觉得味道好,这名声慢慢的便传远了。你不是说,想要像珍馐楼那样,在各处开店吗?如此一来,兴许还对以后的生意有好处。”
郑晚儿听他说的头头是道,而且句句话都在理儿上,目光也放得长远,当下在心里忍不住夸夸自己——本姑娘果真是慧眼如炬,没有看错人!
其实看完了两处地方,她也确实更中意方才杨经文说的这个铺子,当下便点头道:“成,那咱们就定这个!”
杨经文得到准信儿,转过天儿,便给那卖铺子的回了信儿,一百五十两的价格成交了。
当然,地契、房契上的名儿仍旧是郑晚儿。
铺子买了下来,杨经文又找了几个工匠,在后厨修了五个烤鸭用的挂炉。
原先头一个铺子从头到尾倒是没有请过外人,只不过如今大家都忙得很,自是不可能再抽出空去做这些,郑晚儿便直接要他招工匠弄,这样也方便。
既然是想打造连锁店,除了特色的美食,在铺子的外观上,自然也要看起来一致才好。
除了碗筷盘碟仍旧做的原来的花样之外,就是铺子里的装潢,也做得差不多,看上去古朴又雅致。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繁杂的小事,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等一切都准备好后,已是隆冬时节,过不几天,便要过年了。
郑晚儿看了看日子,想着与其过年前慌里慌张的开了张,莫不如等年后再选一个好日子。毕竟,大家都辛苦了一年,好不容易过年了,怎么说,也得好好休息休息。
腊月二十七,镇子上的铺子也先关了门,收拾干净,等回头过了年再开张。
杨家众人自然也收拾了一番,准备回去筹备过年的事宜。
郑来田的意思是想留杨家人一块儿在这儿过年,毕竟如今家里不同往年,家里新建的宅子宽敞得很,屋子又多,住这么些人绰绰有余——人多还热闹呢。
再者,他也是想起从前岳父一家对自家多有照料,从前那是没办法,如今有了条件,便总想多孝顺孝顺岳父母。
然而杨家人却不肯。
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过年仍旧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更何况这是在古代?
古人对待春节,更是郑重无比。
若是在郑家,郑来田倒是求之不得,不过只怕外头的人说话不好听。
况且,这样要紧的节日,杨家人也更想回自家过。
杨老爷子笑呵呵的道:“在你这儿住了这么些日子了,趁这会儿铺子里不用干活儿,还是回去看看。要不然,咱们家那屋子这许久不住人,那不也荒废了吗?”
杨老太太也跟着打趣儿:“就是,那要不回头人家别的小孩儿,初二都去姥家了,晚儿他们几个孩子却还得在家,岂不是闷得慌?还少一份儿红包呢。正好我们回去,你们也有个地方走动走动不是?”
郑棋闻言,立马乖觉的道:“那也不是,姥姥疼小五,就是在我家过年,也会给大红包!”
郑晚儿忍不住笑着戳戳他脑袋:“你个小财迷!”
郑棋吐吐舌头:“那还不是跟姐学的?”
郑晚儿:“……”竟然无法反驳。
那边郑来田见他们还是想回榆树村儿,也不好再勉强,只交代杨氏把吃的用的多准备一些,等会儿一并给他们带回去。
“眼看这时候了,估计没时间去送节礼了,趁这会儿给爹娘准备了带上。”
杨氏见丈夫想的这样周到,心里欢喜不已,手脚勤快的收拾妥帖。
吃过了午饭,郑来田又亲自赶着骡车一块儿把人送回了榆树村儿,这才返回家,着手准备过年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