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死而复生
作者:言不喻      更新:2021-07-05 22:39      字数:2112
  淮南起兵反宋,反应最快的其实是钟谟,甚至可以说是未卜先知。
  大概李重进举起反旗的同一时刻,座船在金陵码头靠岸,钟令君没有丝毫耽搁,直奔皇宫,前去面见唐国官家(对宋称国主)李璟。
  兴许是兹事体大,御书房里,只有齐王李景达、中书侍郎韩熙载、翰林学士兼知制诰徐铉等为数不多的唐国重臣。
  “官家,淮南李重进反了!”
  见面第一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相貌平平但文质彬彬,还带着几分儒雅气度的李璟闻言,只是眼神微动,并未有太多震惊。
  意料之中的事情,不足为奇。
  “果然反了?”
  “是,赵匡胤假仁假义,以封爵联姻为诱饵,蒙骗李重进,却在定亲宴上暗伏刺客,要取其性命。”
  “李重进如何?”
  “受了些伤,但并无性命之忧,不过肯定是恼羞成怒。”
  都起兵谋反了,还用说吗?
  钟谟趁机道:“官家,李重进举兵反宋,于我朝而言是绝好的机会,可以趁此机会,一举收复淮南。”
  “嗯,此事……”
  李璟应了一声,想要说什么,但目光停留在钟谟身上时,却露出几分疑惑。
  “叔文呢?没与你一起回来吗?”
  “呃……”
  钟谟立即面带悲色道:“官家,臣正打算奏报,叔文他……他怕是凶多吉少啊!”
  “怎么回事?”李璟顿时神色凝重,冯延鲁乃是他颇为信任的重臣,若是有个三长两短……
  钟谟痛心疾首道:“臣与叔文都遭到了北人刺杀,臣侥幸躲过一劫,为带紧要消息仓促南归,却未见到叔文,臣十分担心……”
  冯延鲁死了?
  被北人……杀了……
  被赵匡胤杀了……
  这个结论,无疑让人震惊。
  李璟震惊,在座的唐国大臣们也是同样的反应,同时也很想问个为什么?
  赵匡胤想要杀李重进不足为奇,可是为何要冯延鲁呢?
  “官家,叔文从汴梁回来,深悉宋庭内情,许是赵匡胤不愿叔文将消息带回金陵,阻挠我唐国知己知彼,做出决断。”
  钟谟给出了一个看似合理的说法。
  却也有人质疑道:“那赵匡胤之前为何不动手,何必要让冯尚书南归?”
  “有道是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若叔文在东京有个三长两短,赵匡胤为何向天下人交代?”
  钟谟道:“在扬州便不同了,赵匡胤肯定会对外宣称乃是李重进所为,借刀杀人,移祸淮南。”
  “派人仔细打探一番,叔文……的下落定要有个说法。”
  李璟对冯延鲁颇为看中,一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态度。
  “是,臣已经派人留住扬州,相信要不了多久,就会有确切消息。”钟谟走的匆忙,并未确认扬州具体情形,但想来安排到位,应该不会出差错,故而信誓旦旦。
  “嗯!”
  李璟哼了一声,心情有些沉重。
  “官家,冯尚书出使宋国,就这么不明不白遇害,我朝似乎不应该善罢甘休?”
  “官家!”
  见有人提个由头,钟谟自是立即抓住机会,正色道:“官家,李重进起兵淮南反宋,先前曾向我朝请求援助……
  如今战事已起,正是收复淮南的难得良机啊,江北十四州乃我唐国故土,趁此机会……可以一举收复。”
  江北十四州!
  是唐国鼎盛时期的象征,也是君臣耿耿于怀的一个心结,心有出动是必然的。
  前次李重进派密使前来金陵,李璟虽然忌惮宋国,但仍忍不住有所心动,加之冯延鲁出了那档子事,才有了钟谟了扬州之行。
  “仲益,你以为呢?此去扬州,可有收获?”
  “官家,臣此去扬州,与李重进有过接触,此人一度三心二意,试图脚踏两条船,待价而沽。
  不过赵匡胤恼羞成怒,对他下手之后,李重进必定会改变主意,恳求我唐国相助的,再提要求,他必定答允。”
  “这好端端的……赵匡胤又是封爵,又是联姻,为何一定要杀了李重进……”有唐国大臣,心中不禁生出些许疑问来。
  “赵匡胤怎么可能相信,容忍李重进呢?先前不过是缓兵之计,如今腾出手来,自是除之而后快。”
  钟谟顿了顿,低声道:“便是对我唐国,恐怕也是不安好心。”
  此言一出,唐国君臣不由皆是心头一紧。
  柴荣昔年取了淮南,曾饮马长江,瞩目南望,若非英年早逝,以其雄才伟略,恐怕真的有可能染指江南。
  赵匡胤乃是跟随柴荣的亲信,也曾参与淮南之战,对此全都看在眼里。如今登上皇位,心胸与志向恐怕不在柴荣之下,岂能没有觊觎江南之心。
  此番他御驾亲征,平定淮南之后,会不会趁胜挥师渡江呢?
  江北十四州丢了便丢了,李璟可以忍,唐国大臣们可以满不在乎,繁华江南,富贵依旧。
  可当宋军可能南渡,威胁他们的地位和荣华富贵时,不免都有些许凝重了。
  “官家……”
  钟谟不失时机道:“自古以来,有道是守江必守淮,我朝现下虽有长江天险,但安全起见,还需淮南为屏障。
  此番良机,正可趁势而起,否则等到赵匡胤率军饮马长江,为时晚矣。”
  “此言有理,不过……宋国兵锋如何?李重进战力能支撑多久,我军是否可胜宋军?”
  李璟当然想要收复淮南,但前提是能够打得过宋军,倘若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惹得一身麻烦,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官家不必多虑,宋军看似强盛,但宋国内部暗流涌动,此番李重进便联合了汴梁人等,待赵匡胤御驾离开之后,便会生出波澜,届时……宋国分崩离析,易如反掌。”
  钟谟道:“我军趁乱取淮南轻而易举,届时无论是支持李重进登上帝位,抑或者大军趁乱挺进中原,皆有可能。”
  必要的理由,诱人的前景,若说没有心动,绝不可能。
  然而就在唐国君臣怦然心动,商议着做出某些具体决定时,一个惊骇的消息从江边码头传来。
  户部尚书冯延鲁平安归来,并且请来了一位贵客——大宋皇弟赵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