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一生无憾
作者:豆花酸菜鱼      更新:2022-05-24 16:51      字数:3199
  转眼,又到了三年一度的会试时间,在放榜的前一日,苏冬青见到了许多只喜鹊,心里头想的是,这可是个好兆头。
  虽然这没有什么根据,可是苏冬青并不担心,今年应考的三个人学习认真勤奋,即便今年不中,下次也一定可以。
  苏冬青想的没有错,放榜后半个月,喜讯接连而来,文玉轩、苏正非和朱晨青三人同时考中了进士,分别为第二十二名,第三十五名和第三十八名。
  苏文两家俱是喜出望外。
  虽然在之后的殿试中,三人没有进入前三甲,但是同时中了三个进士,简直可以说是可喜可贺。
  喜讯传来后不久,文天佑接到京城的圣旨,他被调派回去,边关令由他人接管。
  在边关待了七年多,熟悉了这里的一草一木,接到圣旨后,苏冬青怅然若失。
  壮壮是最舍不得的,他和草原上各个部落的人相熟,和乌尔敦不打不相识,他用毋庸置疑的武力,让那个骄傲的小王子佩服,俩人成了好朋友,他多次去铁刺部落做客,在大草原上放马奔腾,实在是太快活了。
  京城虽然繁华无比,但壮壮很喜欢在广阔的大地上驰骋。、
  乌尔敦也十分难受,甚至跟他哥哥闹着也要去京城,当然被他阿兄无情的拒绝了。
  乌尔敦把自己心爱的弯刀给了壮壮,壮壮回了他一副弓箭,两个朋友依依惜别。
  文天佑要离开的消息不胫而走,三个镇子的百姓十分不舍,纷纷拿出自家的东西送到府衙,感谢文天佑带领士兵这些年对他们的照顾。
  苏冬青无法拒绝百姓的好意,只接受了一小部分,就这样,还装了十几车。
  芦花等那些孩子携家带口上门,不忍离别,哭成了一片。
  苏冬青安慰她们,以后她们如果去京城,还可以再次相见。
  话是这么说,这些孩子在边关已经扎根,不出意外,连雍州都不会去,更别提更远的京城,这一别,可能此生再不会相见。
  离开兴安镇的那一日,城镇中的百姓,以及互市中的各个部落的人,全部到城外相送,其中不乏有洒泪不止的。
  马车离开边关三镇,百姓送了三十里,后来文天佑下马辞别,百姓这才停下脚步。
  芦花领着那些孩子,跪倒在地,向着苏冬青所在的马车方向叩了三个头,养育之恩,永生难忘。
  听着外面那些哭声,苏冬青也心酸不已,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人总是分分合合,道理她都明白,但依旧无法平息心中的不舍。
  载着父老乡亲的心意,苏冬青和文天佑赶往京城。
  因为文天立调离了雍州,所以他们这一行到达雍州后也没有停留。
  一个月后抵达京城,皇上在宫中设宴接风,第二天,文天佑述职,然后得到了为期半年的休息时间。
  在这几年中,朝廷也发生了不少大事。李正被罚终身守皇陵,半步不能离开,李元茂果然下了南洋,派来使者谈互市,海上的互市现在已经运行了一年多,更重要的是,他离开了南疆,大周南方就没有了威胁,杨家人已经班师回朝。
  还有就是后宫多了三个皇子,大周皇室血脉的出生,南北方的安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几年的时间,让大周到了空前的盛世。
  趁着这机会,苏冬青归还了打龙鞭,李贤用几年的光景证明了自己的是贤德明君,这个打龙鞭已经形同虚设。
  苏冬青和文天佑归来,苏文两家终于开始说起回乡祭祖的事情。
  离开家乡太久,而且两家的长辈年纪越来越大,再不回乡,就怕以后有个万一,再也没有机会了。
  仔细算算,离开梁州已经六七年了,苏冬青也想念故土,和文天佑商量后,决定几日后便出发。
  定好了回乡的时间,文家人立刻传信给文天立夫妇,趁着文玉轩和苏正非等人现在还没有被安排职务,恰好都有时间,以后要所有人赶到一起,那可真是难比登天。
  因为是两家人,回乡的马车有一百多辆,真的可以说是浩浩荡荡了。
  同行的还有柳元安和杨俊棋,陆景和朱晨青等人,车马成群,十分壮观。
  初秋的时候,两家人到了村子,这么大的阵仗,引来无数乡亲围看。
  苏文两家人离开的太久了,苏新平和郑氏下车后,看到熟悉的乡亲的脸,嗅到熟悉的味道,不由得潸然泪下。
  嘴里呼喊着彼此的名字,男女老少,声泪俱下。
  因为提前往村子捎信,苏文两家的房子都被人仔细打扫过,可是还没进屋,一众人在门口已经哭的不成了样子。
  见到故人,不禁回忆起过去的种种,酸甜苦辣,一起涌到心头,情难自已。
  被这气氛感染,苏冬青也落了许多泪,文天佑递过来的几块手帕都被打湿了。
  哭累了,在族里长辈的劝说下,大家进了屋子,时间虽然晚了,可是彼此都有太多话想要说,这个晚上,苏文两家俱是灯火通明,大半的乡亲都到了两家,诉说这几年发生的事情。
  苏冬青做为文家的媳妇,先到了文家,招待了前来的乡亲们,几乎一夜没有合眼,天明的时候,文天佑把她送到苏家,小憩了一会儿。
  第二天,大家赶路都累惨了,乡亲们体贴的让两家人休息。傍晚的时候,文天立和赵婉儿一家终于赶到了,亲人见面,自然是心花怒放。
  回来的第五天,文家开了祠堂,文家一大家子跪在在祖宗的牌位前,柳元安也在其中,族中长辈向祖宗诉说,文家的子孙现在一个个都出息了,感谢祖宗的保佑。
  不久后,苏家也开了祠堂,按照规矩,苏冬青这个外嫁女去不得,但苏家的长辈可在祖宗面前没少提她。
  拜完祠堂,苏文两家开始招待亲戚和乡亲们,这下不但上元村和打谷村,附近几十个沾亲带故的亲戚和乡亲都来了,宴席摆了好几天。
  杨俊棋没有凑这个热闹,他站在打谷村后山山顶,俯瞰这个小小的山村。
  小时候感觉打谷村很大,长大后,发现村子其实小的可怜,柳元安没费一点力气找到了正在山顶吹风的杨俊棋。
  看着那一座座可以说简陋的房子,柳元安忍不住感叹道:“谁能想到,这么小的地方出了名扬天下的大将军和好几个进士。”
  杨俊棋笑了,“那是因为有你六婶。有她这样聪慧能干的女人,文将军能心无旁骛的建功立业,有她这样睿智的男人,你们一个个才能读好书,苏文两家才能有现在的四处开花的繁荣景象。”
  柳元安点头,深以为然。
  在这个欢乐的时候,苏冬青突然宣布要设立遗嘱。
  苏文两家的人俱吓了一跳,还以为她得了什么重疾,不得他们问出口,苏冬青知道世事无常,有备无患。
  苏冬青之所以会做这个决定,是因为她名下的产业和银子太多了,避免她发生什么意外,亲人们因为分财产而反目成仇,不如现在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个清楚。
  相比于她,文大将军就没有这个必要,因为他的俸禄都是有数的。
  首先是辣椒生意,苏冬青将辣椒种子全部送给苏文两家,两家人子孙甚至亲戚以后都可以种辣椒,做辣椒酱,她从此再不沾手辣椒这门生意。
  然后是她名下的铺子,庄子和田地,宅院,如果她发生不幸,这些东西都会按照她现在立下的遗嘱分配归属。
  最后是几十万两银子,按照遗嘱上所言,不管她死后剩下多少,全部捐献给朝廷。
  听着遗嘱,文家二房的人都快高兴的蹦起来了,这可不是铁公鸡拔毛,苏冬青露露手指缝,他们就得撑死。
  其他人却皱紧了眉头,因为遗嘱中只给壮壮留下了三个房子,一处是京城的,一处是南阳城的,一处是打谷村的砖瓦房,对比其他人的田地、铺子,壮壮得到的实在是太少了。
  壮壮可是苏冬青和文天佑的亲生孩子啊。
  大家七嘴八舌的质疑,苏冬青道:“对于壮壮,我和他爹毫无保留的倾注了陪伴和爱,我对儿子以后的期望就是身体健康,过的快乐,我留给他遮风挡雨的住所,希望他一生顺遂自由……即便以后成了和尚,也要是个无忧无虑的和尚。”
  众人听的眼睛通红,一时都忘记问她,为什么提到和尚。
  壮壮上前抱了抱苏冬青,姿态眷恋而又潇洒。
  苏冬青看着和文天佑越来越像的儿子,不由得眼中泛酸。
  不管两家人如何劝说,苏冬青还是把遗嘱立下了。
  文天佑一直听着,没有说话,待众人退去了,他才缓缓开口道:“怎么都没有给我留下什么。”
  苏冬青先是一愣,然后笑了,把手腕上的镯子拿下来,煞有其事的交给文大将军,“这是给你的,如果哪天我死了,我希望你再娶贤妻,这个镯子……”
  她后面的话没有说出口,嘴巴就被堵住了。
  一个极尽缠绵的亲吻夺走了苏冬青所有的力气,她依偎在熟悉的胸口,不住的喘息,镯子不知什么时候又回到了她的手上。
  文天佑抚着她的后背,无言的温柔将两个人紧紧的缠绕在一起。
  他们无须给彼此留下什么,因为他们已经把最热烈、最纯碎,最温柔的爱给了彼此,一生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