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暂露头角
作者:
潘克勤 更新:2021-07-03 03:36 字数:3332
转眼九月了,天气逐渐转凉,但整个矿山却是喜事连连,热火朝天,预计到九月末上年制定的四十万吨安全生产计划就要实现了,这也是十几年来舒兰矿务局三井安全生产最好成绩。都知道,煤矿历来就是事故频发的地方,安全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全矿务局上上下下的工作重点。上年下半年矿领导提出安全生产四十万吨运动,还有十几天就要实现,干部工人都很兴奋,又赶上国庆节,矿上领导提出各工段业余时间排练节目,国庆节搞一个文艺汇演庆祝一下。
潘同富所在的采煤三段和矿灯班划为一组共同出节目,八十多人,段长安排工会小组长全权负责,三段工会小组长姓洪,叫洪德胜,四十来岁,是个热心人,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不用招呼,只要他听说了,早早冲上去帮忙,跑前跑后,张张罗罗,还从不居功,甘当无名英雄,就是有点嘴碎,心里搁不住事,在家排行老三,大家就不叫他洪三哥,而是给他起个外号叫他洪三嫂,时间长了他还就以洪三嫂自居,叫他也答应。
段长交代排练节目,这洪三嫂立即忙起来,段里多是二十几岁的青年人,就定来个大合唱,其实那个年代联欢也就是独唱、小合唱、大合唱,再说工作忙,一天也就能练个把钟头,太复杂的节目还真出不了。洪三嫂和大家商量了一下,定下来合唱《咱们工人有力量》、《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这两首歌有气势,大家还都会唱,就算不会唱也好学,又将全段工人召集起来,每人唱几句从中初选人员,选了四十人参加,事情就定下来了,每天下午四点半到五点半集中练习。
排练了三四天,效果却不尽人意,因为由洪三嫂起头,但是唱的时候不是你跟早了就是我跟晚了,总也不齐,七高八低,可是洪三嫂又找不到症结所在,还怕练不好到演出时给三段丢脸,急得抓耳挠腮。
这天排练完散了场,大家都往家走,洪三嫂偷偷一拽潘同富的衣袖,小声说:“你等一下走,我有点事和你说。”
潘同富不知有何事,便站着没走,大家陆陆续续走光了,洪三嫂说:“走,陪哥喝一杯去。”
“三哥,你是不是有事啊?”
“没有、没有,就是想找个人聊一聊。”
“那,”潘同富犹豫了一下“那好吧。”
两人一起来到洪干事家,进门一看,真洪三嫂在家,炕上摆了一个小桌,桌子上四个菜,熬的豆角、炒茄子、拌黄瓜还有一盘猪头肉,桌上还放着一瓶吉舒白干。洪干事和他妻子都客客气气地请他到炕上坐,潘同富想既来之则安之,来了就不客气了,脱了鞋上炕盘腿坐下,两人都坐好了,三嫂又拿来小酒壶把酒烫上,两人你敬我我敬你喝了起来,喝得高兴,洪干事就问:“你给我出个主意,咱们的大合唱怎样能唱好?”
潘同富客气地说:“三哥,你是老工会了,老弟哪敢多嘴。”
“我是诚心请教,你的能耐你老乡都给我透漏过了,你要再不说,我就认为你不实在,就是想拿一把,就是不想和你三哥处。”
“三哥,你要这么说,那我就说一下自己的想法,算是提个建议,在不在理的,定砣还得三哥。”
“咋整都行,你就快说吧。”
“好,三哥你看这样,一是统一服装,就穿工作服,戴安全帽,穿大靴子,这些人人都有好统一,还体现我们煤炭工人的本色。”
“对呀,就这样办,你等一下,我找张纸记一下,免得忘了。”
“二呢是人员安排,女同志有十二个,不动,男的二十八个也行,但站的时候必须男女分开,不能混站在一起。”
“三是要有开场朗诵,有领唱,然后实行两部轮唱。”
“啥意思呀?你详细解释一下。”
“开场朗诵可以使演员镇定情绪,也使观众集中精神观看,还可以简单介绍唱的歌曲,使大家明白歌的内涵,便于吸引观众。”
“朗诵词哪有哇?”
“不行就我写,你把关。”
“行行行,领唱是---?”
“就是选唱得最好的一男一女把整首歌的一部分独唱,可以突出重点,使歌曲音更准。”
“两步轮唱简单说就是分为男声和女生,有的合唱,有的各唱一部分,这样层次分明,抑扬顿挫,效果好,不过需要一位指挥。”
“指挥就你来吧,你的老乡早就把你的情况告诉我了,别人也不会。”
“我要再谦虚三哥还会说我拿把儿,那就赶鸭子上架,勉为其难吧。”
两人又将一些细节边喝酒边讨论,凡是想到的都研究了对策才散。
第二天排练时间到了,潘同富早早已经把朗诵词交给了洪干事。洪干事看看人已经齐啦,掏出重新整理的演出计划书详细进行安排:“各位同志,我们已经练了好几天了,歌词歌曲也都熟了,那都是预练,从今天开始我们正式排练,有些事情我要重新安排布置一下。”“明天大家都要统一服装,都穿工作服,要求必须洗得干净的,别整得埋拉八汰的丢人,没有的可以先借着穿,亲戚朋友谁都有,也穿不坏----。”
接着又选出男女各一位同志领唱,又拉出潘同富说:“我又安排了一位指挥,具体唱时大家都看他指挥的手势,一些详细的安排都听他指挥。”
开始排练前,潘同富又进行了详细讲解,从开场报幕开始,朗诵词谁先开始,怎么接,两步轮唱怎么接怎么唱,讲了二十几分钟,一些细节边唱边进行调整,潘同富一边将手势的意思讲给大家,开始演唱,几遍之后效果就出来了,排练结束时间到了,众人热情高涨,都要求再多练半小时。
第二天,大家都早早来到排练场,就是井口礼堂外的广场一角,个个都穿好了工作服,整齐划一。开始排练,一两遍后效果越来越好。前几天围观其他段排练的观众也都被吸引过来围在周围观看,工人演员们听见观众喊好鼓掌,倍受鼓舞,格外兴奋,练得更加起劲,欢乐的歌曲响彻整个矿山。
文艺汇演结束了,汇演效果之好,超出许多人的意料,全场掌声不断,其他工段的人都是羡慕得不得了,大家都格外高兴,洪干事更是喜笑颜开,趾高气扬,高声喊着:“走走走,大家跟着,我请客。”
局领导对他们的节目给予高度评价,矿领导也觉得脸上有光,但知道洪干事没有这水平,私下询问,洪干事倒不贪功,一五一十把经过讲了一遍,自此从局领导、矿领导到普通工人都知道采煤三段有个才子叫潘同富。
局工会主席李芳通过矿领导询问他是否愿意到局工会工作,潘同富知道自己远在山东的双方父母还需要自己供养,就现在自己在生产第一线相对较高的工资收入尚且捉襟见肘,一旦调到工会工作,工资就会按照辅助工标准下调七八元,那无论如何也不够花销,便将自己的实际困难向领导讲明,婉言拒绝了。
也是从这时期开始,矿上一些号称票友的同事,通过潘同富的老乡了解到他喜欢唱京剧的情况后,常常来找他聚会,时间久了,逐渐由二十几位自称的票友凑成了一个小团体,说自称,是指在这些人里还有一小半纯是爱听、爱看,还爱喝酒,并不会自己唱。他们个把月就聚在一起,不是你家就是他家,当然聚在潘同富家的时间居多。聚会流程千古不变,上菜喝酒,边喝边唱边评论。
经常的多人聚会在那个计划经济供应制的年代,吃菜喝酒如果放在任何单独的一家那都是相当大的一个负担,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些人遵照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聚会之前就互相约定不空手,你拿瓶酒,我买斤肉,他再拿些蔬菜,还有的干脆拎二斤大碴子,不管到谁家都不会增加太多的负担,你看,那时候就已经实行朋友聚会aa制了。
来到潘同富家聚会,妻子姜秀英洗菜、择菜、烧火炒菜、煮大碴子(当时几乎所有人家的主食,是用玉米破碎去皮,加工成大小不一的碎米,大锅煮熟即成)都是一手操办,菜不足就到自家园里子摘,朋友们觉得不好意思,有的就说:“嫂子,你辛苦了,”“弟妹,你受累了。”姜秀英总是笑着说:“从我小的时候就喜欢听戏,可是条件不行啊,每年也就是庙会时在场外听听音儿,你们来了,我这免费听戏,谢你们还来不及呢,哪来的辛苦?”
票友里还有这么七八个人,三天两头的就凑到一起,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这种聚会一直持续到他们都四十几岁,常年的喝酒抽烟慢慢破坏了他们的嗓子,渐渐地京剧中的一些唱腔唱不上去了,但聚会还是必须的,因为这已经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少唱或不唱京剧了,聚会的主题也就由唱京剧逐渐转化成了聊天侃大山。古代的现代的,天南的海北的,书上看到的,路边听来的都成了他们的谈论主题,也有的时候没什么聊的,就划拳喝酒,转勺子(用一个盘子倒扣在桌子上,拿一个小瓷勺放在上面,运力一转,最后停下时,勺子把对着谁谁就喝酒)、猜洋火棍儿(有几个人在场就最多取几个火柴杆,选一人坐庄,他自行决定取几根,偷偷攥在手里,依次让后面的人猜有几根,谁猜到谁喝酒,都没猜到庄家喝,谁喝酒谁继续坐庄)热烈的气氛往往能把房盖儿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