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王莽回军
作者:
光尧 更新:2021-07-02 05:21 字数:3051
刘致在跟陶勇的交谈中,逐渐了解了兴平就是买下自己同村人的那个东家的产业,他就是这么理解的。同村子的那几个人现在都在这个院子里,只是要半个月后才准出来。而且他们的东家也不会亏待他们,只要过了三年,所有老实做事的奴隶都会被解除奴籍,还他们平民身份,当然只能是在东家家里有用,想要回到家乡,官府还是不认的,因为官府基本不准奴隶变为平民,每年给的名额非常的少。
只是这个东家的产业非常非常的大,手下光是良田就有几百万亩,人口好几十万,刘致理解的就是有几十万的奴隶在为东家做事。陶勇知道刘致在长安既没产业也没朋友的时候,劝他不如就为通州做事,通州人从不强求别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提出不干。而且像他这种识字的人,通州是非常欢迎的,虽然所有的通州人都识字。
陶勇说所有的通州人都识字的时候,真把刘致气到了。心想你就是想要我去通州也不必扯如此天大的谎言,自己家因为祖上跟着一个郡王,是郡王的家奴,因为犯错,才被赐了一千多亩田地,贬到泰山脚下去了的,也正因为这样,自己家里人才有权进得了学堂,要不然就是有钱也找不到先生教书的。你们通州再好也不可能会人人识字吧。刚跟这个守卫争执几句,边上的另一个守卫过来说:老丈你移步,向前再走上半里,就明白了。陶勇还热心的邀请他晚上再来这里,说是还为他们留饭,一定要来哟!
刘致认为这是二个守卫在变向逐客,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牵着女儿的小手,反正无事,就往前面走走看看。现在肚里有食,也有心情看看周围。这才发现脚下的道路,平坦坚硬,像是一张张大石板铺就,只是那里能有这么多,这么大的一张张的石板,每一张都有一间房子面积大了。忍不住还蹲下来,用手扣了扣,这地真的是非常硬,跟石头一样,又不是石头。道路二旁还修得有水渠,行道树洒下的阴影,间或微风吹来,在这夏日里很是清爽。
慢慢的走了一段路,前面是一个大大的院子,周围修着高高的围墙,比自己这一路走来有些县城的城墙还高,墙面好像跟地上铺的是同样的东西,离院子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就听到很多小孩的读书声。仔细听听,好像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下,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来。再仔细听听,好像又变有人在读: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再听听又有不同: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刘致走到院子大门口想要进去观看,却被守卫挡在门口。说是这里是通州驻地和学校,外人一律不准进入。刘致说是听到里面有读书声,想要进去瞧瞧,门口的守卫说,这有什么,这里只不过才有七、八百个学生在里面读书,通州学校里可是有五、六千人在一起读书呢。无论如何不准刘致进去,却是准许刘臻进去看看。
刘致只能放手让女儿进去看看,刘臻跑进去,看见左右二边都是一排排的二层小楼房,这在所有地方都没看见过。她没有忘记自己进来是做什么的,没往小楼里去,只向着读书声的地方走去,中间又有个小院子,读书声就是那院子里传出来的。进了小院子才发现,里面好大的一个平坝子,周围都是一圈的大房子,开着大的窗户,小心的走到那些窗户前,垫起脚尖,看到里面规规矩矩的坐着好多小孩子,男女都有。再往前面看去,一间间的看完才觉得,里面有些坐着的比自己还小,也有比自己还大的半大小子坐在里面,每间房子里都有一个先生站在前面,有些在讲课,有些在一个大大的黑木板上写字。还有一个老师用不同颜色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棵树,树下还有一个小孩在那洗手。刘臻一直在那看着老师画,忘记了还要早些回去。
刘致在外面等了一会,还不见女儿出来,有些着急。想要大声问门口的二个守卫要人,又有些不敢,只能轻声的求二人放过自己父女。门口的二人也有些诧异,怎么一个好好的小孩进去这么久还不出来。其中一个人朝里面喊了一声什么。就有二个穿着同样的守卫出来,听说这事后,二人笑着说,肯定是听老师讲课入神,忘记时间了。劝刘致放心,自己二人马上进去帮他把人找出来。不一会就把刘臻带出来了,刘臻高兴的给爹爹说起里面有好多好多的小孩坐在屋子里读书,又在地上画起那个老师画的松下童子图。
刘致默默的牵着女儿的手,无目的的在周围乱逛。天快黑的时候,又回到培训基地时,守卫的已经换人了,不过看到他们父女,其中一个守卫问道:老先生是姓刘吧?刘致点点头。另一个守卫大声喊:陶勇!就看到陶勇从里面跑出来,还端着二大碗饭菜,一边递给这父女,一边说:看到学校了吧。刘臻高兴的笑着说:学校里面好多人,我也想进去读书。陶勇说:兴平这边现在不怎么差人了,你们只有到通州去,那边差人,最差人的地方是琼州,小先生在那边呢,那边的人手最少。可惜自己不能跟着小先生学习了。
刘致一边吃饭,一边听陶勇不停的讲述小先生的事迹,当听到小先生现在也只有十七岁的时候,心里又想说这是吹牛。只是想到下午女儿说的学校,忍住没有开口。刘臻倒是信了个十足,一直缠着陶勇,要他讲讲小先生的事迹,就连守卫在门口的二个人也不时的加几句进来,都是说小先生是多么的了不起。刘臻回过头来对爹爹说,我们也要到琼州去,我要跟小先生读书。陶勇吓了一跳,赶忙说,小先生只在最初的二年才亲自教了五十个学生,后面的学生都是他的学生带学生这样带出来的,通州所有的人都是小先生的学生或者学生的学生。刘臻不说话,只是拉着爹爹的手不停的摇晃。
太甲一直知道尧光的想法,尧光总是想着让人不挨饿。不管是通州、兴平还是成都,尧光最先都是要种粮,这次他去了琼州岛也是一样的。太羽回来说起那边的田地是那么的肥沃,水稻真的在那边能够一年三熟,只是那里的本地人不知道怎么种地,他们以前都是烧山种粮。通州人去了后,与他们交上朋友,雇佣他们一起开垦田地,现在他们也开始学着开荒,第一季的水稻已经栽种下去,长势良好。只是小先生总是嫌那边的人口太少,进度太慢。
通州这边人人都有事做,也没有多余的人口派过去帮忙。虽然通州现在有了十五万人,太甲还是觉得人手不足,各个产业都需要人手,虽然这样子,他还是准备按计划朝琼州再派七千人的队伍过去。五月初的时候听说朝廷准许中原灾民往益州来逃荒,太甲就一直让成都往长安运粮,想着把难民从长安接到通州来,然后再送到琼州去。
刘致跟着兴平买的奴隶一起来到通州,他们中的一些人将在通州做事,有些人将会乘船,到从没听说过的琼州岛上去。刘致拗不过女儿,主动要求去琼州,这些天来,刘臻天天到通州学校去玩,各个教室都不禁止小孩进去旁听,前提是不准影响到其他人上课。刘致和一些准备派往琼州的人,集中在一起,进行简单的队伍训练和军事训练,在兴平看到那些守卫身上的四件套,如今也背在自己身上,也因为这样,他有些相信太羽说的,琼州那边稻谷能够一年收三季了。
陶勇说的通州人人识字,这些天来,他已经验证过了,通州从五岁的小孩到六十多的老人,真的都识字。就连他们这些才从长安过来的奴隶,也被组织起来,每晚上半个时辰的识字班。若是识字的人,就能在这次前往琼州的队伍担任一个小队长,这仅限才从灾区过来的难民,至于以前就属于通州的人,就没有这个政策了。对这种明显不公平,所有的通州人都认为是理所应该的。
王莽一直在济南呆到六月初十才开始启程回长安。回程的路行军就快速多了,近千里的程,半个月就回来了。刘骜对王莽这次出征非常满意,这次王莽出征,没有对大汉子民动一刀一枪,却把各地乱民全镇压下去了。按王莽奏折上说的,所有乱民,听闻朝廷官兵至,皆望风而逃,藏匿刀兵,改过自新,宁饿死田间,不愿为贼乱政。这是朝廷教化之功,非王莽兵威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