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称王
作者:直前君      更新:2021-06-29 08:23      字数:2068
  孙立德查阅了两封书信。
  张达不仅劝孙立德称王,还暗示众将抛头颅洒热血追随孙立德的原因可不仅仅是黎民苍生,更是希望一展抱负,希望孙立德能够满足众人的期盼。
  张达还表示,由于赵哲的禅让仪式,很多原先同意向孙立德投诚的三川郡豪强产生了动摇。
  如果孙立德不立即称王,稳定人心,这些豪强很容易放弃归降,被柳鸿远重新争取回去。
  钟强的语言同样很直白,钟强表示将士们勤王时跟随的是孙立德,而不是赵哲。
  参加东部攻略战的将士们已经得罪了大批武宁郡豪强,回不了头。
  如果孙立德没有称王的决心,将士们虽然不会反戈一击,但会自谋生路,做鸟兽散,整支大军将分崩离析。
  孙立德读完信,将信收起。
  王春拍了拍手掌,房间门帘被掀起,藏身门帘后的众人跑了出来。
  这一次出现的人数比之前多了至少三倍。
  王春和白松带头劝孙立德称王。
  孙立德知道,火候差不多了,再推辞下去,众人真会质疑孙立德的决心。
  人心散了,队伍可就不好带了。
  孙立德同意称王的要求之后,王春立即掏出一份文件。
  文件上记载了整个称王的流程,孙立德大致上看了一遍,需要自己负责的事情并不多,大多数细节有专人负责。
  尽管时间珍贵,但仪式感很重要,该走的程序绝对不能省。
  汉国没有异性称王的习惯,王春是在周国的称王仪式基础上进行了改动。
  为了不耽误汉军在武宁郡的战略,孙立德要求众人尽快筹备称王仪式。
  众人离开房间后,孙立德单独留下王春。
  把需要王春负责的军务告知王春,让王春尽快组织专人处理。
  王春许诺之后,再次交给孙立德一封信。
  孙立德打开书信,这还是张达的书信,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涉及军情。
  张达报称,南撤的叛军主力即将完成迂回,张达已经联系了部分准备反正汉军的三川郡豪族,准备在今天晚上里应外合,发起奇袭。
  无论夜袭成或者不成,当张达带兵奇袭的时候,山口处的防线都会被让出来。
  张达来信的目的是为了让孙立德做好准备,避免王城遭到奇袭。
  张达手上一共有三百名士兵,都是轻步兵,尽管训练有素,还是人数太少。
  这些南撤的叛军主力兵员数量即使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保守估计,这些人中至少有半数是铁壁军的着甲步兵。
  孙立德相信张达的判断,同时命令快马在南部区域增加探查力度。
  为了保证称王仪式的顺利进行,也为了防止城内军情外泄,王城四门全部封闭,任何人不得出入。
  强行闯关者,不论兵民一律拿下,武力反抗者就地斩杀。
  在举行称王仪式之前,孙立德有一瞬间的期待,自己这个山里的孩子终于闯出了成绩。
  整个仪式却平平无奇,所有的手续都有专人负责,有人引路,有人取出王室的印绶,就连赵哲的灵位都被赶制了出来。
  孙立德站在赵哲墨迹未干的灵位前,听侍从宣读赵哲的功绩与过错。
  在这份悼词中,所有赵哲的功绩都包含着孙立德的影子,所有的过错都是赵哲刚愎自用的结果。
  侍从诵读结束后,白松从人群中走出,恳请孙立德帮助汉王报仇。
  孙立德信誓旦旦的表态,心中却感慨颇多。
  一路成长起来,孙立德发生了很多变化,唯一不变的,大概只有初心了。
  为了结束这个乱世,孙立德愿意做一些以前不会做的事情。
  白松双手捧过汉武王的斩龙剑,这也是神兵谱中排名第四的宝剑。
  会场下方的人群中,有人大喊了起来:“孙立德你这乱臣贼子,不得好死。”
  孙立德神色如常的接过宝剑,没有理会场下的混乱。
  孙立德明白,这些小插曲自然会有人处理。
  接过宝剑之后,孙立德将宝剑出鞘,宝剑的剑锋被压在左手的手背。
  右手轻轻下拉,手背上渗出鲜血。
  侍从递过酒碗,接住鲜血,鲜血滴进酒碗,混入酒里。
  孙立德接过酒碗,表态会杀死乱臣贼子,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言罢,孙立德把血酒一饮而尽。
  苦涩中带着腥气,喝完酒后,孙立德心中生起一股豪气,重重的将酒碗扔到地上。
  随着一声清脆的酒碗碎裂声,场下的众人沸腾了。
  众人的士气被激发出来,剩下的仪式已经不需要孙立德在场。
  军医帮助孙立德处理手背上的伤口。
  孙立德返回房间,再次拿出斩龙剑,把玩了起来。
  斩龙剑,顾名思义,这是一把斩过龙的剑。
  汉武王曾经用这把剑斩杀多名割据王族,这把剑是武王功勋的见证者,在南征北战中陪伴武王打下了汉国的天下。
  武王死后,这把神兵的象征意义大于战场价值,一直被丢弃在王城的国库里。
  柳鸿远夺取王城之后,守卫仓库的看守曾经试图把这把剑献给柳鸿远,以此表功。
  看守拍马屁却拍到了马腿上,柳鸿远根本不吃这一套。
  柳鸿远只是把剑抽出来看了两眼便,重新放回剑鞘,让看守重新放回国库。
  柳鸿远只说了一句“宝剑再锋利,杀不尽天下人,征服人的是德行而不是武力。”
  在孙立德看来,德行确实很重要,但武力同样重要,没有武力做保障,怎么可能用德行感化人。
  总之,这把剑此时便宜了孙立德,成为孙立德称王仪式的重要道具。
  孙立德不准备将宝剑归还国库,作为一名战场宿将,孙立德知道神兵的价值。
  尽管封存了这么久,这把剑依旧锋利。
  孙立德手背上的伤口已经不在渗血。
  如果单纯为了制造仪式的效果,取手掌或者手指的血,效果更明显。
  然而,这手指和手心处的伤口会影响孙立德握枪。
  即使称王之后,孙立德依旧不准备从前线退下来,他要与将士们共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