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袁稻
作者:摇滚土鸡蛋      更新:2021-06-27 22:24      字数:2161
  嬴政长叹一声。
  “先生所言,字字珠玑,朕也明白这些道理。”
  “但是要让天下百姓都吃上饱饭,这谈何容易……”
  扶苏也深以为是的点点头。
  “老师有所不知,我大秦收服六国,现在足有数十万降卒。”
  “这些降卒,大部分都派去修长城,虽不用工钱,但总要吃饭不是……”
  “我大秦良田不多,每年的赋税有限,其中不少,都花到了这些降卒身上。”
  嬴政闻言,突然笑了起来:
  “幸得先生相助,剿灭了匈奴!现在大秦北方无忧,留着这些降卒迟早是个祸害,干脆坑杀了算了,剩下的粮食,正好可以分给百姓!”
  “卧槽!”
  杨启满脸惊悚的看着嬴政:
  “以前别人说你是暴君,我还有些不信,几十万降卒,你说杀就杀了?”
  “你要知道,现在六国都归于大秦,这些降卒也是有家人的,你为了省点粮食就杀了他们,这是嫌六国遗民不够恨大秦吗?”
  要是别人敢当着嬴政的面骂他暴君,嬴政早就拿着大刀片子砍上去了。
  但是此时面对杨启,嬴政却连反驳都不敢,只能尴尬讪笑。
  “先生教训的是……但是不杀他们,总不能白养着吧!”
  “是啊老师!”扶苏也暗暗皱眉:
  “虽然全部坑杀不太妥当,但这数十万降卒都非我大秦之人,始终是个隐患!”
  “放屁!”
  杨启气得破口大骂:“大秦一统天下,六国子民现在皆是大秦子民!”
  “这些降卒,以前还不都是老百姓,参军只为了混一口饱饭而已。”
  “投降大秦之后,这些人为大秦修筑了多少工程?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就算没用了,也不能卸磨杀驴啊!”
  “可能在你们眼里,大秦现在幅员辽阔,子民众多,不需要这些六国遗民。”
  “但我可以告诉你们,你们这点国土,在数千年之后不过是华夏大地的一小部分而已!”
  “无论是各朝各代,只有让老百姓吃饱穿暖的,国运才能长久,国土才能增涨。”
  “你要想让大秦稳坐江山,就首先要有包容天下的心!”
  嬴政与扶苏被骂的一头冷汗,面面相觑!
  扶苏抓了抓脑壳,小心翼翼的说道:“但是老师,这几十万人就是几十万张嘴啊,就算不杀,又怎么解决这些人的口粮?”
  “这有什么难的!”
  杨启眼睛一瞪,“现在匈奴已灭,长城之外就是广阔的草原,大秦想要在那里站稳脚跟,没人行吗!”
  “虽然我给你们了不少乌拉尔,但那东西可是要烧油的,如果我不在,你们根本没法长期使用,所以马匹还是根本!”
  “你们完全可以把这些降卒迁移到草原上,让他们养马放牧!”
  “要不了多久,这些人就能自给自足,甚至还能为大秦源源不断的提供战马!”
  听见这话,嬴政的眼睛瞬间亮了。
  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个好主意。
  不仅能解决数十万人的粮食问题,还能为大秦提供巨大的利益!
  但是嬴政想了想,还是问道:
  “可是先生,话虽如此,但万一这些降卒到了草原,起了异心,说不定会变成又一个匈奴……”
  “你傻啊你!”
  杨启无语的看着嬴政。
  “我之前不是说了,这些降卒都是有家人的,只要将他们的家人留在大秦之内,谁还敢造反?”
  “再说了,当年匈奴袭扰中原,不过是因为资源匮乏,生活困难。”
  “现在有大秦作为后盾,这一点自然可以解决。”
  “说简单点,北方草原以后只是大秦的马场而已,那些降卒不过是去那儿工作。”
  “亲人在大秦,又有吃有穿,过不了几年,这些降卒自然会将大秦当成自己的家。”
  “先生妙计!”
  扶苏忍不住抚掌叹道:“如此一来,也能为我大秦百姓减轻赋税,休养生息!”
  杨启摇摇头,“这还不够,虽然解决了几十万降卒的问题,但是现在六国境内,还有无数流民。”
  “要想让百姓真正安定下来,节流显然不够,更重要的还是开源!”
  嬴政一愣,下意识的问道:“敢问先生,如何开源?”
  杨启笑了笑,大手一挥,雅阁外的院子里,立刻凭空出现了一大堆青苗。
  “这叫袁稻,是我们华夏的一位科学家,花费毕生心血培育出来的!”
  “只要替换大秦现有了秧苗,足以保证天下所有百姓吃饱!”
  什么!
  嬴政与扶苏一呆,傻傻的看向外面的青苗。
  “袁稻?”嬴政傻傻的问道:“此物亩产几何?”
  “两三千斤吧!”
  杨启笑着说道:“当然,按你们现在的技术,不一定能达到这么高的产量,但亩产至少也应该在20石左右!”
  “多少?”
  “20石?”
  嬴政与扶苏目瞪口呆,瞬间傻了眼。
  “先生,您没骗朕吧?”
  “这秧苗能亩产20石?”
  “那当然了。”杨启一本正经的说道:“而且与你们现在的秧苗相比,这种袁稻不仅耐旱,还能抵抗病虫害,产量根本没有可比性。”
  “只要地好,管理得当,能够一年两熟甚至三熟!”
  “不怕告诉你们,未来的华夏,将拥有十几亿人口!但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水稻,才让这么多人远离了饥荒!”
  “这是我华夏最重要的宝贝,没有之一!”
  听完杨启一席话,嬴政与扶苏再也坐不住了,跳着脚跑到院子里,双眼放光的看着那堆秧苗。
  天啊!
  养活十几亿人!
  这在嬴政与扶苏看来根本无法想象。
  眼前这哪里是什么秧苗,绝对是仙苗啊!
  要知道八百里秦川,就算是最好的良田。
  一亩地也不过出产六石的粮食。
  其他稍微贫瘠一点的地方,一年都难有两石粮!
  许多百姓辛辛苦苦一年到头,也只能勉强糊口!
  若是遇上灾年兵荒,甚至颗粒无收,只能活活饿死。
  但是眼前这种秧苗,随随便便就能亩产20石粮食,而且还能一年两熟到三熟。
  这么一算,岂不是一亩田,一年下来产量能达到40到60石?
  要是这种仙苗在大秦推广开来,以后百姓还怕没粮吃吗?
  大秦还会有饥民造反吗?
  这简直是让大秦国运连绵的无上珍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