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形单影只
作者:
公哲 更新:2020-07-15 20:23 字数:5326
据说是李陵手下有军官犯罪,被李陵关起来,要被杀。
汉朝使者来到匈奴。
李陵见到了他们,问,我孤军被围,没有援兵,所以被擒,罪不在我,何以刘彻杀我母亲、妻儿、兄弟?
使者说,陛下听说你在边境为匈奴练兵,很生气。
李陵说,那是李绪。
说完后,李陵转身离开。
使者无言。
但是,使者是聪明人,知道什么该说,回去之后,也不会将李陵的故事传言出去,不然得罪的就是李广利。
跟随李陵一同投降的,还有李陵的旧部。
李陵安排自己人,刺杀了李绪。
此事惹怒了单于的母亲大阏(yan)氏(zhi),一定要杀了李陵。
单于很为难,将李陵赶到了荒凉的地方,直到母亲去世才将李陵接回来,委以重任。
单于对李陵的第一个安排,是劝降一个人——苏武。
据说李陵和苏武在长安的时候就认识,关系不错,都是将门子弟。
李陵见到了苏武,带上酒肉,跟他聊天。
苏武听说了李陵的遭遇,很同情。
李陵劝苏武说,刘彻不值得效忠,不如跟我一同归降匈奴吧,你到我军中,咱们相互有个依靠。
苏武不言语。
刘彻误以为你投降,就杀了你母亲、妻儿、兄弟,你了无牵挂,自然可以投降。
我不一样啊,我一个哥哥,一个弟弟都在当官,还有妻儿老少,怎么能投降呢?
由此忽然感受到了刘备的了不起。
刘备困守新野的时候,兵不过千,谋不过糜竺、简雍,将不过关张赵,郁郁不得志。
好不容易来了个徐庶,为刘备出谋划策,击败曹军,被刘备抬举为首席谋臣。
好景不长。
曹操得知消息,将徐庶的老母接到了许昌,用徐母的信招徐庶前来。
徐庶痛哭流涕,向刘备辞行。
刘备万般不舍,可终究不留,对徐庶说,母亲写信,你岂可不回去。曹操才能跟我伯仲之间,有你相助,如虎添翼,我怎么斗得过。你走之后,我也会解甲归田。
徐庶说,明公,我到曹操哪里,不会为他出谋划策,你且放心。
简雍劝刘备,不如留住徐庶,曹操必怒而杀徐母,如此徐庶必为皇叔所用。
刘备勃然变色,害其母而用其子,我就是一败涂地,也不做这种缺德事。
刘备不做,却有的人做,比如单于。
李陵将苏武当朋友,知道人家心意,也就不劝了,每日里跟他聊聊心事,也告知些外面的消息。
一次,李陵告诉苏武,我派人去长安打听你家的消息,你母亲去世了,妻子也改嫁了,那边人都以你已经死了。单于不放你回去,看样子你也走不了。屈指一算,你也五十岁了,还能活几年?不如归降单于,封你个官,也省的在这里受苦了。
苏武说,我在这里都十年了,要是投降了,岂不是前功尽弃。我还要回去复命呢?
李陵说,刘彻都死了,你回去向谁复命呢?
苏武听后沉默了,却终究没答应。
公元前87年,刘弗陵即位,奉行汉武帝的遗诏,开始和匈奴缓和关系,互相派遣使者。
双边关系是互动的,我示好,你也要示好。
古代虽然没那么多人文关怀,可是对使者还是很关心的。汉朝的使者就问,说以前因为种种原因,扣押了苏武等人,如今既然双方讲和了,可以将扣押人员还回来了吧,我们也好把因罪被扣押的人送还匈奴。
匈奴人就说,十年了,扣押的人死的死、病的病,有的在这里安居乐业了,不愿意回去了,你等我统计统计。
统计名单中没有苏武。
其实苏武宁死不屈,在匈奴的汉人圈子中还是很有名气的。
于是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汉朝使者得知了苏武的消息。
使者在谈判中,指名要苏武,说他还活着,你别骗我。
匈奴使者一口咬定,此人已死。
使者拿出一封书信说,我们皇帝打猎,射中了一只大雁,上面有一封书信,就是苏武写给我们陛下的,他还活着。
在汉匈和平的大前提下,一切都是筹码。
把戏被戳穿了,匈奴使者很尴尬,他又不敢掀桌子,只好回去请示。
单于一听,多大个事,放回去好了。
匈奴使者表示,是我们统计有误,毕竟苏武放羊的地方太远了,信息沟通不畅,以为他死了,我们会把他添加进入特赦的人员名单,还是谈下一话题吧。
李陵得知消息,告诉苏武,说你要回家了。
苏武激动非常,每日里盼星星盼月亮。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汉匈关系是动态的,虽然大的原则是化干戈为玉帛,可谈判过程,绝不是买衣服,谈好价格就交易,而是反反复复无穷匮也。
比如苏联和美国相互交换间谍。
斯皮尔伯格的电影《间谍之桥》,讲的就是此事。电影中,双方的谈判在一星期内解决战斗,主角出趟差就解决了问题。而现实中,谈判花了两年时间,涉及苏联、美国、东德、西德四个国家,fbi、克格勃、外交部等多个部门,光是人员开会、出差、沟通、协调的费用不低于一百万美元。
直到公元前81年,朝廷里争辩盐铁,霍光占据上风时,汉匈关系趋向和平,苏武才确定回来。
此时的苏武,已经六十岁了,被困于匈奴二十年。
李陵向苏武辞别,对他说,这下你真的要回国了。
苏武感慨非常。
前途未卜的情况下,很多人都放弃了坚持,等到事后才追悔莫及。
小品中,陈佩斯对朱时茂说,我怎么成叛徒了。
朱时茂:你没挺住敌人的严刑拷打啊。
陈:你说我当时要是咬咬牙,不就挺住了嘛。
朱:那你不成正面任务了嘛。
小品中还是有娱乐成分的,现实不总是这样。
《亮剑》中,朱干事被日军抓获,挺住了严刑拷打。
日军特种军指挥官出现了,在桌前放了一个袋子,里面放着形式各样的刀子。
指挥官:我很欣赏中国的一种刑法,叫凌迟。将人绑在柱子上,用刀子割够一千刀,人才会死。我很想试试。
那又不是讲究人权的时候,你以为他不敢吗?
朱干事害怕了,做了叛徒。因为当叛徒,他还能活下去,否则只能受尽酷刑而死。
苏武坚守住了,等到了回家的那一刻,所有的委屈都成了过去。
李陵说,你坚守信义,二十年没有变节,自古以来从未有过。你的声名,早已传遍中原内外,连匈奴人都敬佩你。从此以后,你会和尾生、柳下惠、伯夷、叔齐一样,成为人们的偶像。
这是苏武应得的。
说到这里,李陵顾影自怜,说,而我作为降将,一辈子都将生活在匈奴,使我的姓氏蒙羞,为世人所鄙夷。可是武帝杀了我母亲,我还回去干什么呢?
李陵叹息,人的命运真无法捉摸,自己总是运交华盖,要是上天像垂青苏武一样,给我一个机会,我也能坚守下去,成就同样的声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苏武又为朋友感到伤感,他长处匈奴,了解李陵被俘的全部经历,多少个夜晚和他推心置腹,为他的悲剧而叹息。
苏武说,等我回去后,一定将你的故事告知天下,招还你。
李陵沉默了。
苏武踏上了回家的路,当初随他一同前来的,除去已死的和投降的,总共九人。
公元前81年春,苏武回到了长安。
长安轰动了,人人争相目睹这个塞外二十年、守节不变的奇男子。
其实古代和现代也差不多。
以前看《感动中国》,也为一些人的事迹感动,虽然素昧平生,可心中总有一份敬佩。
犹记得一个加拿大人拿着一个牌子,上面写“我来自白求恩的故乡”,得到很多中国人的善待,饭店的老板都不收她钱。
汉昭帝刘弗陵命人送苏武一份祭品,让他先拜谒汉武帝的茂陵,报告此去匈奴的经历,全其始终。
以汉武帝的品性,苏武在他心中怕是没有多重的分量。但这种形式必须要走完。
这是一场不对等的祭拜。
苏武回来后,已经六十了。他被扣押匈奴,生死未卜,妻子就改嫁了,只剩下一个儿子。
汉朝将苏武作为爱国的典型,号召所有人向苏武学习。曾听过一句话:所谓典型,不是从一千个人中找一个,而是一千个人中,只有那一个。
为了鼓励大家向典型学习,朝廷封苏武为典属国,典是掌管,属国就是汉朝周边的小部落和国家,也就是掌管外交事务,薪俸两千石。此职务是由汉武帝首创,算是朝廷里,最适合苏武的职务了。
此外,朝廷还赐给苏武两百万钱,官田两顷,住宅一所,以养余年。
常惠、徐圣、赵终根等三人官拜中郎,赐丝绸各二百匹。
余下六人,官卑职小,又已经年迈,赐钱十万,回家养老,终生免其赋税徭役。
还有一个李陵。
在朝中,苏武作为第一见证人,将李陵兵败的故事,详细的叙述了一遍,说李陵还是心向汉室的。
当初刘彻为了防止别人借机攻讦(jie)贰师将军李广利,就将司马迁宫刑,并杀了李陵母亲。
后来贰师将军李广利阴谋迫害戾太子事泄,全家被汉武帝所抓,李广利帅军投奔匈奴,已经成为反面人物了。
可汉武帝不能给李陵平反,因为都把人家母亲杀了,人家已经向匈奴单于效忠,认错也回不来了,何况作为君王,认错岂不是太丢了人。
虽然说子为父隐,但朝廷上,从来都是父亲做错了事,自己又不好认,都是等儿子即位后,让他出面平反的。
朱棣攻下南京后,虐杀忠于朱允炆的大臣,连带大臣的亲属下场都很凄惨。史书评:然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奄乎。
等朱棣儿子住朱高炽即位后,在朝廷上叹息一句,方孝孺、黄子澄、齐泰、铁铉(xuan)这些人,都是忠臣啊。
于是朱高炽发恩诏,赦免忠于朱允炆的大臣的罪过,大臣的亲属因罪被罚为奴婢、官妓的,也都免除其惩罚,因罪逃匿的,也都撤销追捕。
如今汉武帝摆明是做错了事,何况还是作为偶像的苏武提出来的,于是汉昭帝下诏为李陵平反,并派使者去匈奴,名义上是苏武写信挂念自己的朋友,暗地里传达这一讯息,希望李陵能迷途知返,重返祖国怀抱。
当然,汉昭帝也知道希望渺茫,可做不做是态度问题,成功不成功并不重要。
李陵知道故友苏武成为了朝野内外的偶像,得到了许多赏赐,也知道了汉昭帝为自己平反了。
但他还是谢绝了使者,表示自己在匈奴日久,已经习惯了,不愿意回汉朝了。
原因很简单,一辱不能再辱。
败兵之将,不足以言勇。他兵败被擒,连累母亲妻儿被杀,自己屈膝投降,此一辱也。
回归汉朝,就要背弃匈奴,此二辱也。
回到汉朝,举目无亲,有苏武瞻之在前,自己作为降将也不会得到重用,说不定还会被羞辱,子孙也会抬不起头来,此三辱也。
不过李陵还是欣慰的,因为他所有的冤屈,还是洗刷了,托苏武的福。
也因此,他不至于背负骂名,可以含笑九泉了。
李陵在《答苏武书》中,先是表达了自己的祝福,听说你在汉朝挺好的,我很高兴。
而后话锋一转,李陵开始倾诉衷肠。
自己功大罪小,可惜不被明察。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ni);身负国恩,为世所悲。
自己本为汉朝世家,身负荣誉,却连累的先祖的子孙成为蛮夷之人,想到这里,恨不得一死了之。可是徒死无益。
你劝我回汉朝,说汉朝厚待功臣。你作为汉臣,当然这么说了。彭越被剁成肉酱,韩信被杀,贾谊、晁错自命不凡,不也死了嘛。
再说,以卿的功勋,我以为回去后,定将享受千乘的待遇,可是赐钱不过两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寸土之封,以表彰卿的功绩。我算是看明白了,汉朝功勋再大,也不过万户侯,不得善终,而那些奸臣小人,或是皇室宗亲,则能堂而皇之的居庙堂之高。卿尚且如此,我回去又有何益。
算了,就这样吧。
李陵算是大彻大悟,信中也不怕得罪谁,反正汉朝和他已经没有瓜葛了,诉苦之后,不忘了挖苦一番,算是报了当初的一箭之仇。
苏武看到回信后,怕也是苦涩一笑。他身在其中,见到了不公平不公正,也只能埋在心里,不能宣之于口。
政治立场,高于一切。
苏武回来的第二年,就赶上宫廷政变。
霍光一举将桑弘羊、盖长公主、上官桀父子、燕王旦扫清,独揽朝政。
苏武的儿子苏元因为参与谋反案,被一并诛杀。
悲哉,老来丧子。
苏武本人和桑弘羊等人也有交情,他回来后,燕王旦上曾经上书,说苏武一心向汉,却只封为典属国,而霍光的心腹没有大的功劳,却成为搜粟都尉,国家如此厚此薄彼,怎么能让人信服?
事到如今,有司说苏武牵连谋反案,希望一并逮捕杀了。
霍光此人,极其注重社会影响。苏武是归来的英雄,自己要杀他,可以给他泼脏水,先搞臭后搞倒,但是值得吗?
首先,苏武自带光环,宣传的人尽皆知,自己贸然下手,说他是坏人,百姓就会疑惑。
其次,苏武在外声名很响。苏武在外都不曾被杀,回国后反而被杀,岂不寒了人心。
再说,大局已定。苏武才回来一年,没什么势力,对自己没有威胁。他儿子被杀是罪有应得,对于苏武,还是特赦的好,旁人也会夸自己大度。
然而,既然放了苏武,为何不一并放了赦免苏武的儿子苏元,好让苏武感激呢?
霍光是聪明人,他的选择肯定有自己的依据。
杀了苏元,是因为他有罪。因为他父亲有功,就不杀他。那么其他人就会鸣冤,说自己祖上也有功,你怎么办?
杀了苏元,再将火烧到苏武身上。苏武害怕尚且来不及,哪里顾得上报复。自己开恩,放苏武一马,苏武不一定感激自己,却不敢和自己作对。
那就够了。
当然,苏武作为参与者,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霍光虽然扣下了弹劾他的奏章,却也免了他的官职。如此看来,李陵不回来,真的很明智。
公元前74年,刘病已即位。
刘病已在民间就听说过苏武,很是敬佩,封苏武为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并且多次召见苏武,尊称她为祭酒。
一村之中,最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典礼,称为祭酒。
刘病已可怜苏武没有子嗣,同过老丈人平恩侯许广汉问苏武,你在匈奴二十年,就没有子嗣吗?
苏武于是说,在匈奴时曾和匈奴女人生下了一个孩子,取名通国,一直想用金钱、玉帛将他赎回来。
刘病已于是命人联络匈奴,最终将苏通国接了回来,并任命为郎,侍奉左右。
公元前60年,苏武去世,年八十矣。
人生七十古来稀,姜子牙遇到文王,也不过七十二岁。
足矣。
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