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各有千秋
作者:公哲      更新:2020-07-15 20:23      字数:5453
  丙吉为了刘病已付出很多,如今总不能为了又害了人家吧。
  其次,帮助刘病已有前途。
  贾诩劝张绣投靠曹操时说,袁绍强而曹操若,我们投奔袁绍,是锦上添花,投奔曹操,则是雪中送炭,待遇是不一样的。
  霍氏权倾朝野,长安那么多亲贵都是支持霍氏的。丙吉帮助霍氏,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刘病已则十分需要外援,帮他的话,就是大功臣。
  所以,丙吉义无反顾的站在了刘病已一面。
  当然,丙吉对霍光还是很感激的,悄悄做了很多工作。霍光之所以没有因为造反被挖出来鞭尸,很大程度上是丙吉、魏相在努力,也说不定给霍光留了后,也算是报答了。
  丙吉和魏相,还真有鲍叔牙、管仲之风。丙吉发迹早,却一心提拔魏相,甘愿做他的副手。可见,老实人要想成名,一方面要不怕吃亏,另一方面,要提拔有才能的,让人家提携。
  有没有才能是天定的,有没有肚量,则是你选的。
  魏相担任丞相后,喜欢研究以前的政策。
  汉朝立国也有一百四十年了,诸侯王叛乱、打匈奴、天灾人祸等等,该遇见的都遇见了。朝廷应对的策略,有的好,有的坏,都是前车可鉴。
  到这个时候,国家再出现任何事,都有利可循了。
  宋太祖时,赵匡胤亲笔写诏书,允许河北百姓贩卖盐,不许官府专卖。有官员上书,建议官盐专营。
  赵匡胤说,朕终不能使百姓吃高价盐。建议官盐专营的官员,也被罢官。
  河北百姓听后,在手中捧着香灰,上面插着香,称颂天子圣明。
  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要富国,于是有官员建议,官盐专营,充实国库。
  当时已经找不到赵匡胤亲笔诏书,但是官员都记得这个故事,于是这建议就被毅然决然的否决了。
  魏相施政,就是如此。凡事先找有没有先例,看看先例的结果如何,好的话就按照成例办,不好的话就换个办法。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这个办法,在明、清的时候被广泛应用。
  科举后,选一批进士中的佼佼者,称之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当编修,每天的工作就是抄写文书,编写实录,研究国家的政策。
  就是这段时间,庶吉士揣摩朝廷的体制,做事办法。等他们入朝当尚书、阁老时,应对事情就游刃有余了。
  魏相在朝,最有影响力的一件事,不外乎处理与匈奴的关系了。
  汉朝和匈奴几次作战,都占了上风。西域乌孙国和汉朝和亲,统一战线,连匈奴的盟友车师国都投靠汉朝了。
  汉朝在车师国建立了军事基地,既可帮助车师国抵御匈奴,同时也控制了车师国。
  车师国成为附庸,今后不管谁当国王,都得亲附汉朝。不然汉朝的军队,会立刻进攻车师国。
  车师国作为小国,之所以在汉武帝时能够和汉朝对着干,主要是路途遥远。汉朝发兵,不亚于一次远征。军队长途跋涉,动辄有覆灭之险,就算攻破了车师国,又没有多少油水,很是无奈。
  可驻军就不一样了。
  车师国负担部分粮食,军队屯边自己承担些,减少了来回的时间。如此,才算真的对西域有了掌控力。
  匈奴可就不满意了,毕竟车师国是他的长期势力范围,于是多次扣边,进攻车师国的汉军。
  可是汉朝国力爬坡,军队严阵以待,又有城池,又有盟国相助。匈奴屡次失利,闹得灰头土脸。
  第二功臣赵充国和刘病已讨论,都觉得来而不往非礼也。何况咱们先守后战,匈奴的锐气被耗的差不多了,此时出兵,定能大胜。
  然而魏相说,打赢了之后呢?
  赵充国和刘病已沉默了。
  汉武帝的时候,屡次打赢匈奴,逼得匈奴向西迁徙上千里,可匈奴的威胁不照样在嘛。
  汉武帝在位五十年,都没有平定匈奴,最后讲和,国家也被折腾的差点亡秦只续。
  自己聪明,有汉武帝聪明吗?
  汉朝国力恢复了,可有汉武帝时积蓄的多吗?
  赵充国比起卫青、霍去病、李广、李陵,又如何?
  魏相比起主父偃、公孙弘、公孙贺、朱买臣、韩安国又如何?
  刘彻要攻打匈奴,韩安国就说。
  强风刚起来的时候,能够摧毁房屋,拔起大树,可到后面,连树枝都吹不动。不是开始的力量不足,而是力量不断的衰减。
  匈奴的土地,得到了不能耕种,匈奴的百姓,得到了不能增加户籍,打起来,吃亏的终究是自己。
  刘病已问,那咱们就任由匈奴人打我们?
  当然不是。
  魏相说,其实匈奴早就有和解的意思了。匈奴俘虏了咱们的人,会将他们放回来。他们多次寇边,都没有占到便宜,只要咱们守得好,今后就没人愿意来进攻边境了。你来我往,只能加深彼此的仇恨。如今他们势弱,正提心吊胆,害怕我们进攻。我们不进攻,他们就会疑惑。这时,我们派遣使者,表达和解的愿望,他们就会欣然同意。双方关系缓和,没有战事,国库每年都会积累钱粮,国力也就跟强盛。
  再说,就算打,咱们也不是稳赢的。咱们的地方官,大多资质平庸。国家这么大,说不定哪里有灾。社会也不安稳,人民内部矛盾矛盾也不少。据统计,子杀父、弟杀兄、妻杀夫的案子,共有220起。这说明,我们问题很多,不解决好,是会出乱子的。
  刘病已被说服了。
  于是困扰汉朝许久的匈奴,终于开始分崩离析。
  按照矛盾论的观点,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始终存在的,一般只有一个主要矛盾。
  明末比较点背,内部矛盾尖锐——流民,外部矛盾也烦——满清,内忧外患于是亡了。
  李自成建立大顺,首当其冲就是清军南下。两个矛盾碰在一起,还是清军厉害些,大顺王朝飞灰湮灭。
  而南明时,由于清朝步步紧逼,流寇张献忠的余部和南明又抱在一起取暖,算是第一次外部矛盾压过内部矛盾,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
  匈奴也是一个国家,它的内部比汉朝更松散,一个个部落首领,左右谷蠡(li)王、左右贤王,都如汉朝一个个诸侯国一样。
  匈奴单于和汉朝打,其实是将匈奴各部落都拖下水。
  有好处的时候,大家都愿意;但是屡次出击,还没有好处,或是分赃不均时,就有人不乐意了。
  如果汉朝趁机进攻匈奴,那么匈奴面临空前大的外部压力,各部落首领们只能团结在一起,先打退汉朝再说。
  如果汉朝不进攻,那么匈奴面临的就是空前强大的内部矛盾……
  民国时,四川军阀奉行一个原则——肉烂了,烂在锅里。
  所以,当有外人想要带军入川时,你死我活的川军会立刻团结起来,便宜谁也不能便宜外人。打跑了外敌,咱们再涛声依旧,干出一个老大来。
  四川地大,军阀有刘文辉、刘湘、邓锡侯、杨森、田颂尧等,打了二十多年才让刘湘脱颖而出,最后川军团成为中日战争的主力之一。
  所以,汉朝的不动,其实是一种很高明的策略。
  当年晋国晋悼公在位,国力强盛,戎人派人求和,希望晋国不要攻打戎人。
  晋悼公不同意,说戎人没有信用,见我们强大所以屈膝,等我们衰弱就会进攻。
  大夫魏绛说,我们打戎人,耗费钱粮,不过得到些牛马,出口恶气罢了。不如不打,这样边境安稳,晋国国力日盛,周边的国家就越害怕晋国。
  晋悼公答应了。
  之后晋国将精力放在中原。晋悼公进攻郑国,郑国害怕,送来美女、乐师三十人,舞女十六人,两列钟鼓。
  晋悼公给了魏绛舞女八人、钟鼓一列说,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原因在此。
  汉朝不打匈奴,国力日渐昌盛,西域国家越温顺,匈奴越害怕。
  汉朝打匈奴,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匈奴桀骜不驯,不会屈服,西域见汉朝疲弱,自然起了异心。
  引而不发。
  当年魏忠贤在朝时,和东林党相争,斗不过。
  于是魏忠贤开始拉人,封官许愿,广纳同党。等到后来,就连东林党都觉得自己覆灭是迟早的事了,因为魏忠贤太能拉人了。大明官员有两万人,京官有两千人,而魏公公在其中,义子义孙多达上千人,这还是有直接关系的,间接的更多。
  汉朝和匈奴目前是对垒,匈奴还敢打。但是汉朝继续守而不失,积蓄实力,慢慢的匈奴人连打的勇气都没有。
  匈奴人自己也开始内讧了。
  攻打汉朝没有占到便宜,有人不愿意做了。
  草原虽大,好的牧场就那几个,谁强大归谁,可是实力并非一直不变的,而是动态的。
  以前攻打汉朝,可以得到东西,相当于物质文明丰富了,矛盾自然缓和了。如今无法从外获得东西,对游牧部落而言,想要发展,就要占据好的牧场,就要增加部落人数,那就只能争抢了。
  中原王朝会有土地兼并,会有劣绅贪官欺压百姓,而草原也不是净土。
  从另一种角度,草原会更凶恶。
  《无人区》中,在荒无人烟的公路上,律师指责两兄弟吐痰弄脏了自己的车,将一个人的帽子拿下来,擦干净了车玻璃。
  两兄弟则推开律师,拉开裤腰带,在律师的车座上撒了泡尿,带着蔑视离开。
  律师平常用法律保护自己,对方都得认怂,否则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他替坏人做辩护,警察恨得牙痒痒,却对他无计可施。
  律师依靠的是法律和警察,而在这少有车辆和人烟的地方,他什么依靠的都没有。
  他如果阻拦,两兄弟可以打他一顿,打死他都没人管,也没有监控。
  他害怕了。
  在无人区,法律鞭长莫及的地方,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而草原,更加荒凉。有些小部落,一年都难得看见人经过,对外面的事情也不清楚。所以他们特别好客,有客人来,甚至能让妻子、女儿陪客人睡觉,只要客人走时留下些银钱做礼物就好。
  这地方,绝不太平。仇杀、攻伐,时时刻刻都有。所以草原人彪悍好战,也是性格使然,不如此无法保护自己的族人。
  只有当不断地攻伐,出现一个统一国家时,草原才会安宁些,但治安绝不会比中原好。
  就算是在匈奴比较强盛的时期,汉景帝时候,依旧有匈奴单于和部落首领仇杀,部落首领怒而归降汉朝的事情。
  而今匈奴已然衰弱,汉朝更加强大。所以匈奴越加分崩离析,整个部落投靠汉朝的事情,时有发生。
  而这,可以说是魏相的功劳。
  公元前59年4月20日,魏相去世。
  他当丞相,当了七年,做的相当不错,所以为第四功臣。
  而第五功臣,则是杜延年。
  杜兄算是官二代,他的父亲杜周是武帝时的御史大夫。
  杜周曾是张汤的下属,都有酷吏的名声。杜周当廷尉,每年下狱的两千石的不下于一百人,两千石以下的案件不少于一千件,可见这人的厉害。
  当然,杜周办事肯定是很努力的,也得到了汉武帝的嘉奖。
  出于这个关系,杜延年和第二功臣、张汤之子张安世关系也不错,步伐上紧跟霍光。
  霍光支持废除盐铁等政策,杜延年就站在前台打擂台。
  后来桑弘羊、上官桀等与霍光争权,也是杜延年告发的。杜延年因此被封为建平侯,当了太仆,给皇帝驾车,位列九卿。
  后来杜兄青云直上,当上了御史大夫。
  但是,杜兄身上有很深的霍光烙印。霍光和丞相田千秋有了不和,也是杜兄从中调解,而霍光听从他的话,所以洗不了白。
  等霍光死后,杜兄的御史大夫一职就被魏相取代了。
  霍氏谋反被杀。
  杜兄虽没有参与,刘病已却信不过他,要他回老家。
  关键时候,魏相出面替杜兄说话,表示杜兄做事没有私心,信得过的。
  可见好人缘的重要性。
  不过杜兄至此离开了中枢,担任了西河太守,很有政绩,慢慢得到了刘病已的谅解,回朝担任御史大夫。
  公元前52年,杜延年去世,大臣们对他赞誉很高。
  不过我认为,他功臣第五的原因,是因为麒麟阁功臣时,他还活着。死了的人自然不争,不必让活着的人屈居死的人下。
  功臣第六位,汉朝宗室宗正——刘德。
  宗正,是管理汉朝王室宗亲的部门,类似与清朝的宗人府。
  毕竟王子皇孙非同常人,可犯了法总要有家法伺候。皇族怎么也是一个家族,总要有族长啊。
  刘德,是刘邦弟弟楚王刘交的后代,父亲就是宗正,他算是子承父业。学习黄老之术,接济亲友,也很聪明,被汉武帝称赞为“吾家千里驹”,被封为阳城侯。
  当初霍光选定刘病已当皇帝,就是刘德去迎接刘病已,算是从龙之功。
  提起他,倒是有一个趣味:
  淮南王刘安谋反案,张汤作为廷尉处理此案,刘德作为宗正,处置刘安的子孙等事自然要他参与。
  刘安的思想接近道家黄老之学,藏书五花八门,竟然还有炼金术——炼制黄金。
  刘德的儿子如获至宝,对汉武帝拍胸脯,说能炼制黄金,结果花费了大量研究经费,也没成功,差点被论罪。
  刘德无奈,向汉武帝求情,免了儿子的罪过。
  大臣们认为刘德太荒谬,弹劾他,差点将他的侯爵废去。
  刘德因此,死后谥号为“谬”,算是结结实实被坑了一把。
  不过纵观麒麟阁功臣,刘德这样就因为是宗正,有迎驾之功,却轻而易举的让皇帝感恩,成为追思的功臣之一,很有福气了。
  第七位功臣,梁丘贺,姓梁丘,名贺。
  我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位仁兄的名字,查查功绩,寥寥无几。他是在刘病已当皇帝后,才入朝为郎官的,既没有拥立之功,对于平定霍氏之乱,也作用有限,何以位居第七位,我也很不懂。
  由于此人和他儿子都是研究《易经》的大家,所以我猜测,刘病已对《易经》有浓厚的兴趣,并将梁丘贺当做老师看。
  梁丘贺虽没有大的功绩,也没担任过大官,但他通过教学,对刘病已的思维有极大的影响。
  当刘病已追思功臣时,不仅考虑他们的实际贡献,还有他们对自己的影响。梁丘贺应该是导师级别的人物。
  当然,梁丘贺对我没影响,就不多说了。
  第八位功臣,萧望之,萧何的七世孙。
  萧兄名门之后,虽然一直在朝廷中有一席之地,可是长久的默默无闻,史料中也少有记载。
  刘病已当皇帝后,他由丙吉推荐给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却因为性格不合,关系一般。
  萧兄靠着自己奋斗,当上了大鸿胪,类似于礼部尚书。
  刘病已清除霍氏后,与霍氏敌对的家族、官员纷纷得志,萧兄因此复起,当上了太傅,教导太子读书,可见知识渊博,极受信任。
  乌孙国想与汉朝和亲,萧兄劝刘病已接受。后来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朝拜刘病已,也是萧兄发挥本行,劝说刘病已礼遇呼韩邪单于的。
  由此可见,这位萧兄是位不喜欢折腾的人,见好就收,算是位老实人。
  他在太子即位后,更受重用,这些接下来再提。
  萧兄能名列第八位功臣,依我看,有以下三点:
  第一,他是萧何之后,自己又是朝廷重臣,算是老一辈功臣的代表,拉拢他,可以收拢一大批世家。
  第二,他跟霍氏有分歧。霍氏倒台后,刘病已迫切需要一大批官员入朝,填补空缺,使得朝廷运转不出故障。
  第三,他学识出众,对礼仪有很深的见解,看待问题也老成持重,能够做好分内的事。
  有此三点,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