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
作者:一叶香扇      更新:2021-06-24 09:08      字数:2140
  【第九十五章】
  李松顺的预感很快应验了,他这边带着人全城的搜查流匪,那边就传来李家公子暴毙的消息,他听了下面的人传话,还有些不敢相信,抓住说话人的衣领问道:“你说的是哪个李公子?”
  莫名被针对的人惊慌的回答:“李太尉家的公子。”还在嘀咕呢,大人这下子可算是一拍两散了,忙活了大半天,结果李公子死了,谁还记得他这么辛苦是为了谁哟。
  可紧接着下面的人就发现,李公子虽然死了,但这事还没完,因为是暴毙的,李太尉势要查个水落石出,给儿子伸冤。
  于是新仇旧怨的,被人给翻了出来。
  要大理寺那边的人说,这李公子也不是个好东西,府上稍有姿色的丫鬟就没有没被他上手过的,更不用说一后院的侍妾通房,到了说亲的年纪,哪怕有李太尉这个爹,稍微爱惜女儿的人家都不肯与李家做亲。
  李太尉膝下有三子,长子半途中夭折了,次子也是个体弱的,三子小时候听了个野道士的话,扮作女童寄养在尼姑庵里,这才勉强养了起来。
  七八岁的年纪回府,因为有府上老太太夫人派去的人在身边照顾,并没有被养得女气,可在女色上却也比一般人更沉溺。
  府上的庶子年纪还小,平安长大又健康的就这么一个儿子,全府上下自然当做眼珠子一般看待,要星星不给月亮,加上李太尉的权势,哪怕出去,寻常人也不敢招惹他,李之韦算得上京城圈子里领头的纨绔。
  前些日子还与多郡王府的世子爷起了冲突,说起来还是李公子多瞄了两眼街边卖东西的小娘子,跟在他身边的小厮就自作主张的想讨他高兴,硬逼着人家姑娘过来陪酒。
  这又不是楼子里出来的,好好的一个良家女子哪里能忍受这样的侮辱,因此起了争执。
  这位姑娘有个兄弟,与多郡王的世子有些交情,请了世子爷出面,想着怎么也是皇亲贵戚,李公子也不能不给面子。
  可李之韦还真就是个混不吝的,本没上心,可一有人出面争夺,原本一份的心思就变成了五六分,许是想着连皇家宗亲都拿自己没办法,倍儿有面子,竟是大喇喇的强带了姑娘走,双方这才闹出来。
  因为李之韦的顽劣,李太尉也受了不少御史的弹劾,但他既然能爬到这个位置,手下也不乏能人,只要冒个意思,自然有下面的人帮他处理。
  而李太尉在周文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已经是他门下的人,否则这么多年,如何会平平稳稳的坐稳了高位。
  周文帝有意放过,其他人自然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会冒死与太尉作对呢?
  与此类似的事情多不胜数,大理寺的人虽然奉命追杀凶手,可有良心的也觉得这位李公子死得好!
  只是李太尉那边却跟疯了似的要捉拿凶手,不断给大理寺施压,今日说这位有嫌疑,明日又盯住了另一个,仿佛全京城就没有不谋害他儿子的人。
  若是寻常百姓便罢了,可也有如多郡王世子那般的皇室宗亲,哪里是他们能随意查的?
  不说其他,只影响也太坏了,你一个太尉难道比皇室的子孙还精贵不成,竟然是想问责谁就问责谁的。
  于是就有哭诉到周文帝面前的,只拿皇室的颜面说事,这太尉虽然是重臣,可咱们皇室难道还要任由一个臣子蹬鼻子上脸吗?长久以往,皇室威严何存?
  周文帝烦不胜烦,意思意思的申斥了两句,心里对李太尉也有了意见,你要是动其他人便罢了,动皇家的人,不是等着被人弹劾吗?便是已经落魄的宗室,那也是宗室!
  李太尉心里的苦找不到人说,他中年丧子本就是一大悲事,可回了家里面对的也是一室的愁云惨淡。
  李家老太太对这个孙子养得不可谓不精心,李公子从不担忧钱财的事情,这位祖母后面没少偷偷补贴,如今人去了,还落了个不光彩的名声,李老太太心里不好受,还落了得儿媳妇的埋怨。
  李夫人生了三个儿子,要是寻常人家早就站直了腰,可长子早殇,次子病恹恹的,她三十多岁才得了这么一个儿子,自然当成眼珠子般疼爱。
  早些年因为李三公子身子不好,她日日夜夜求神拜佛,后来得了高僧指点,将人扮作女童寄养出去,哪怕偶尔见一面,心里也是记挂的,六七岁终于站住了,这才敢接回家来。
  一开始这个小儿子与她并不是那么亲近,可越长越是嘴甜,身体又健康,看着便有一股活力,让人心里舒服,所以这府上,要说谁最疼爱李三公子,李老太太和李夫人算得上半斤八两。
  但是如今出事,李夫人心里悲哀、怨叹,想着从前若是如何如何,人都有自私的本性,免不了将自己的过错给减少了,将责任推给别人,她往日里见婆婆喜爱自己的儿子,对几个庶子冷淡,心里不是不得意感激的。
  可李三公子暴毙后,还没找到凶手,但众人眼睛也不得不落到李三公子过去得罪的人堆里,李夫人常想,当年小儿子回家时,还是个说话都会脸红的的小子,到底是如何长成后面那副纨绔样呢?
  他们这样的人家便是嚣张跋扈些也没什么,可万万没道理惹来这么大的仇怨,加上李公子身边向来不缺人前呼后拥,要下毒要刺杀都不是那么容易的,能得手,说明对方早已筹谋已久。
  李太尉心里也赞同老妻这番猜想,因此才有后面李太尉纠着大理寺找人的事。
  只是找来找去,也没办点头绪,反而李三公子的人品为人所不齿。
  这时李太尉手下有个人就提出了当日在玉姬楼闹事的事情出来说,能下手这么利索干脆的,怕本就是穷凶极恶之徒,而玉姬楼当时与李三公子起冲突的一帮子人,不就是流匪么?
  这世间难道还有比流匪更凶残的?
  可追查下去发现那些人竟是与边关有往来,联想到最近如今的苏喇亮使臣,众人不禁止住了猜测。
  谁都看得出周文帝是想与苏喇亮保持平和的关系,若是牵扯到苏喇亮毒害了大周重臣之子,这事便不用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