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北伐
作者:毛驴二号      更新:2021-06-22 20:23      字数:2132
  近日以来,‘北伐’这个词已经成为了朝堂‘热搜’。张浚一党每天都会提及,汤思退、万俟卨等‘议和派’自然是竭力反对。随后双方便是口水之战,大有不淹死对方誓不罢嘴的意思。
  权臣们自然也分成了两派,名曰各有政见。
  高宗每日则是不胜其烦,在打与不打之间惆怅徘徊。
  此刻虞允文‘面圣’之后,张浚又一次提出了‘北伐’,汤思退自然又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随后万俟卨等也加入了阵营。
  关于汤思退,说起来其实有些尴尬。
  当初一个举报干掉了秦桧,然后凭借‘检举之功’升任首相。按理这是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当初秦桧借此呼风唤雨,连高宗都得忌惮三分。可如今汤思退上位之后,却全然不是这样。
  首先,枢密使张浚就第一个不鸟他。连带着‘主站派’一干人等,便也统统不鸟他了。汤思退瞬间就失去了一半权臣的支持。
  其次,因为‘叛变’而检举秦桧,‘议和派’众人也不会鸟他。众人倒不是因为与秦桧关系有多好,而是信不过汤思退啊。谁知道下次有什么秘密的时候,你会不会去高宗哪里‘捅刀子’。
  最后,其实就连高宗也不待见汤思退。
  按理汤思退帮高宗一举拔掉秦桧,高宗应该感激他才对。起初,高宗也的确是这么想的,所以才破格提升他为首相。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高宗却发现汤思退这人实在有些不知趣。金人刚入侵时,高宗明明想求和,他却主张开战。而现在,高宗其实隐隐有些想开战了,汤思退却一味求和。
  你就不能顺着朕说么?
  作为一名首相,察言观色和替皇帝背锅,这是基本技能。
  要不是梵宇出现,秦桧为什么能稳居朝堂二十年?不就是锅背得好么。高宗想做的事情,都不用开口。尤其是‘卖国议和’这种事,秦桧总能第一时间说出高宗心底的话。贴心啊,识趣啊!
  可这汤思退就只知道唱反调,高宗要是能喜欢才怪了。
  其实,汤思退也有些冤啊。
  刚开始的时候,他是被梵宇和伯琮两人撺掇举报秦桧。而秦桧又是‘议和派’,他便想当然的认为梵宇肯定是支持主战派的。所以金人入侵时,他就选择了支持‘主战派’。岂知,张浚根本就不鸟他。无奈之下,汤思退又只能尝试着回到‘议和派’的阵营。而‘议和派’这边虽然不耻汤思退的为人,但只要他反对‘北伐’,议和派表面上还算是勉强又接纳了他。
  汤思退就在‘议和’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是以,每次张浚一提出‘北伐’,汤思退都是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
  而高宗好不容易干掉秦桧,岂知第二个秦桧却又似乎要出现了。多方原因之下,汤思退便成了各方势力都不待见的人。
  大宋两百年,这种首相还真没出现过,倒也算是奇葩。
  而此刻,张浚与他一阵‘唇枪舌战’之后,大怒之下竟然摘下了头上的乌纱帽,并吧唧放在了身前,随后匍匐于地,对高宗说道:
  “陛下,‘北伐’势在必行,臣愿以项上乌纱作保,北伐必胜。”
  主战派便也全都跪了下来,“陛下,北伐必胜!”
  “这……”面对张浚如此决绝,高宗脸上多有犹豫。一阵沉默之后,高宗忽然看向了刚刚面圣的虞允文,他便说道:“虞卿,你刚从阵前回来,又与金人交手,想必对于金人的战力最是了解,你对‘北伐’之事,怎么看?”
  “呃……”虞允文顿时一头冷汗,当即跪下。我怎么知道‘北伐’怎样啊?幸好,此前拜会了一下梵宇,此刻也没别的办法了,他便按照梵宇的说法回道:“陛下,微臣就是一介书生,对于打仗其实不太懂的。既然陛下问起,依臣拙见,‘北伐’之事还需谨慎,最好起用韩世忠为将,想来至少可以保证不败。”
  “韩世忠?你说起用……”高宗有些惊讶。
  但是高宗话还没说完,张浚却第一个跳了起来,“陛下不可,韩元帅年事已高,怎可再上战场,这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么?倒显得咱们大宋好像无人似的。臣下认为,淮西招讨使李显忠、京西招讨使邵宏渊,再加上四川宣抚使吴璘,以及沿海制置使李宝,咱们大宋四路齐发,足可以大败金人!”
  由于历史原因,张浚是绝不会起用韩世忠的。
  此刻眼见虞允文竟举荐韩世忠,张浚顿时就急了。他也不管高宗都还没有同意,便已将大宋的出兵策略都倒了出来。
  不得不说,张浚所举荐的四人,还是不错的。
  吴璘自不必说,名震西北、当世第一。李显忠也是久经沙场,曾干掉过西夏的‘铁鹞子’和金人的‘铁浮屠’,多年未曾一败。而邵宏渊又出自韩世忠嫡系,根正苗红不二之选。再加上海军李宝本来就比金人强。怎么看怎么觉得这安排天衣无缝。是以高宗顿时就忘了‘韩世忠’三个字。
  一阵沉默之后,高宗问道:“张浚,你确定大宋可以战胜金人?”
  高宗话一出口,议和派便全体跪下,“请陛下三思。”
  因为高宗这句问话,已经有很明显的赞同意味了。而张浚此刻,眼见议和派又来捣乱,当即一头砸在膝盖前的乌纱帽上,朗声说道:
  “陛下,此战必胜,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
  张浚语声朗朗,竟以人头担保,以至于不但‘主战派’惊讶,就连‘议和派’都是一片雅雀无声。大宋自诩为‘强项’之人很多,但是真敢以脑袋来‘谏言’的人却是屈指可数的。一时间,被金人欺负了一辈子的高宗,为之震撼。
  泥菩萨还有三分火气呢,何况是个皇帝。
  高宗眼见张浚信誓旦旦,真真正正考虑起来‘北伐’的可能性来。
  朝野一片肃静,都知道决定大宋命运的时刻,到了。
  大约十几分钟之后,整个朝堂仿佛经历了漫长的寒冬。终于,高宗抬起了头来,眼神俾睨天下,这辈子第一次有了‘血性’。他便说道:
  “张浚,出兵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