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刺曹计划
作者:
随风皓月 更新:2021-06-22 12:52 字数:2126
张俊从曹彰处问到了关羽的住址,便让蔡琰推着轮椅与自己一同前往拜访,他来到许都城东一处热闹地带,这里座落着一个偌大的宅院,门匾上写着“关府”二字。
“好大的宅院啊,想不到曹操对关羽竟如此礼遇。”蔡琰感叹道。
张俊熟读历史,对曹操礼遇关羽并不感到稀奇,门外并没有仆人也没有守卫,而且府门是开着的,蔡琰推着张俊径直往关府内走去。
却见府内花园处站着两排女仆,而身高八尺的关羽在对管家道:“这是朝廷给二位夫人的俸赐,连同这些仆人一起带过去由夫人自行处置吧。”
“是的,将军。”管家应道。
张俊赶紧让蔡琰推着自己上前打招呼道:“云长兄,可还记得在下?”
关羽定睛看了看张俊,又看了看张俊身后的美女蔡琰,愣了一会儿,惊喜道:“是……灵丰?”
张俊与关羽多年不见,且张俊又坐着轮椅,所以关羽才会愣了一下,不过他很快就从清秀的脸庞中认出此人就是张俊。
“正是在下,不想能在许都相遇,云长兄与我可真是缘分不浅呀!”张俊笑着道。
“想当年徐州保卫战,关某是历历在目,唉,只可惜徐州屡历战火,百姓不得安生。”关羽叹气道,旋即又问道:“灵丰你的双腿是怎么了?”
张俊苦笑道:“一言难尽,遭了袁绍西门卫的毒手。”
“这位是?”关羽看了看张俊身后美丽无匹的蔡琰,问张俊道。
张俊赶紧介绍道:“我身后这位是蔡邕之女蔡琰,云长兄应该有所耳闻吧。”
关羽笑道:“原来是大名士蔡邕之女,蔡小姐文采冠绝当代,关某早有耳闻,今日真是闻名不如见面。”
蔡琰向关羽作揖行礼道:“关将军谬赞了,关将军温酒斩华雄威震华夏,小女子也是仰慕已久。”
关羽摸着自己的美髯哈哈大笑,道:“来来来,请到大厅详叙。”
关羽引张俊与蔡琰进大厅入座,仆人端上香茗,关羽道:“关某也是刚到许都不久,这宅院还是昨日才刚入住,招呼不周还请见谅。”
张俊笑道:“云长兄太客气了,我与刘皇叔和翼德兄皆是故交,又何必见外。”
张俊察觉到自己在提到刘备和张飞名字时,关羽脸上闪过一丝的悲伤神情,这是张俊故意提起刘备和张飞的名字,目的就是要看关羽的表情,如今关羽的神色坐实了关羽的确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虽说张俊熟读历史也通晓三国各个人物的性格,但刺杀曹操一事重大,张俊不得不慎之又慎,耳听为虚,必须眼见为实。
蔡琰却注意到厅内挂着的一幅竹画,问道:“这竹画劲健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不知是何人所画?”
关羽道:“是关某所画,在蔡小姐面前班门弄斧,见笑了。”
张俊道:“云长兄这是以竹明志啊!”
“何以见得?”关羽反问道。
“竹坚韧而有节,云长兄画竹,岂不是以物喻己么?”张俊道。
关羽叹道:“唉,关某并非以竹明志,兄长生死不明,关某却苟活于此,何谈气节二字。”
张俊深知关羽乃忠义之士,不由地说道:“云长兄勿要太过悲伤,刘皇叔不会有事的。”
关羽激动地看着张俊,满脸期盼地追问道:“灵丰你怎知我兄长不会有事,莫非你见到过我的大哥?”
张俊当然知道刘备不会轻易死去,并且已经投了袁绍,只是自己虽然能预见未来,但天机不可泄露,他也不好明确地告知关羽,只得说道:“我并未见到刘皇叔,只是我想刘皇叔乃仁义之君,上天一定会保佑他的,所以他定会平安无事,逢凶化吉。”
关羽满脸的希望变成了失望,叹道:“人海茫茫,也不知兄长现在何处?还有翼德也杳无音讯,实在令我担忧。”
张俊试探性地问道:“云长兄,今日我来找你一是为了叙旧,二来还有一事想询问你的意见。”
“何事?”关羽问道。
“可否借一步说话。”张俊道。
关羽听出张俊有要事相商,便道:“那就请灵丰到我书房内详谈。”
就在这时,忽有仆人来禀报:“将军,司空差人召你过府一趟。”
曹操传召,关羽不得不去,他转身对张俊道:“灵丰,不若你在府中等我,关某去去便回。”
张俊本也想在此等待关羽回来,但转念想到这座府邸是曹操赐给关羽的,府中难免会有曹操的眼线,若在此与关羽谈论刺曹计划无异于送人头,于是便道:“不必了云长兄,还是改日再详谈吧,反正也不是什么急事。”
关羽道:“好吧,灵丰你现居何处,待我从司空府回来便去寻你。”
“我暂住许都驿馆,那我便在驿馆恭候云长兄大驾。”张俊道。
张俊与蔡琰回到驿馆后,蔡琰不解地问道:“俊郎你去找关羽难道是为了与他一起商讨刺曹之事?”
张俊点头道:“正是,曹操亲率大军攻破了徐州,刘备战败,关羽无奈才降了曹操,若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他与我一同剪除汉贼,他定会应允。”
蔡琰却不认同道:“俊郎,关羽为人忠义,他既答应了归降曹操,必定是曹操应允了他一些条件,既然他与曹操已有约定,就断不会中途改变主意。”
张俊一心想着曹操是汉贼,所以关羽定会赞成诛杀曹贼的义举,却忘了关羽乃忠义之人,曹操既已允诺了关羽的条件,关羽就断不会此时背信弃义。
“还是文姬你考虑周全,那想必关羽是不会同意我的计划了。”张俊道。
“俊郎也不必气馁,虽然我们联合不了关羽,但许都城内还有众多汉室老臣,太尉杨彪世受汉恩,俊郎不妨可以找找他。”蔡琰提议道。
张俊知道蔡琰与杨修熟识,所以她提议联合杨修父亲杨彪,可杨修最后是投靠了曹操,这一点张俊不得不防,摇头苦笑道:“文姬有所不知,杨彪虽位列三公,但却并无实权,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杨彪之子杨修才智过人,或许他能帮到俊郎。”蔡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