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王城
作者:九羽弦歌      更新:2021-06-22 00:57      字数:3912
  日暾暾其西舍兮,阳焱焱而复顾。(注解一:)
  成都城,是一座拥有万年悠久历史的著名古都。
  万年以降,这座城池曾经数次遭受兵燹之灾,亦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
  它历来便是中土大陆上的西南重镇,它的历史前身甚至可以追溯到神魔之战以前的久远年代。
  成都也叫蜀都,天府,但在几万年以前,人们更愿意把它称谓焱城、曙光之城。
  那是因为,那个时代的焱城,经历了太多纷乱不息的战火,每天都有无辜的人们死去。世间到处皆是残垣断壁,兵荒马乱的凄凉景象,人族正处于黎明前最黑暗的那段时间。
  这一切都源于人族和妖族数万年间连年不断的战争。
  妖族是一个古老而强大的种族,人类对它们的印象从来都是残暴而嗜血,狞恶而凶残;然而万物皆有法,只要它存在既有其存在的道理;上古年代人族和巫族大战,人族势弱,曾经联合妖族一起打败过巫族;然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乃是亘古未变的天地至理。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即使人类与人类之间,为了利益而发生的冲突、战争难倒还少吗?更何况是不同种族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战,更是不可避免。
  那个时候的焱城,还谈不上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邑,只具有一些简单的对外防御工事;它更像是一个超大型的紧急避难场所,使所有遭受灾难、无家可归的人们能在此渡过危机;它也是前线战士伤退下来,作为伤兵营在使用。
  人族和妖族的主要战场,便是在屠龙要塞和妖兽山脉中间的那块百里区域。
  数万年以来,那里曾经发生过数次比较大规模的战争,还有无数次的小规模战役和利益冲突所引发的战斗。
  人们期盼这个乱世尽早结束,希望破晓的曙光尽早降临,他们也应该这样想;那是因为,他们就生活在曙光之城。
  ……
  今天的成都城似乎和往常一样,人们该做什么,还做什么,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
  但有一个地方却显很不寻常,那就是西城外现在展现出来的情况。
  凤舞在经过了半个月行程的风餐露宿之后,终于到达了王城。
  最先有在成都西郊二十里驿站,蜀王特派去迎接她的大鸿胪何晏;到了这里,又有赤国公府里一位看起来年纪已是过百、老眼昏花的老管家,赤焱向凤舞解释,他们府上的这位老管家就是亲自来接他们回家的,一路上也没发现,他是如何与他府上的人取得联系的;另外,这里还有一波人也在迎接凤舞,那是王宫里的蜀王妃派过来的。
  凤舞、赤焱两人都没有料到,蜀王王妃会派人过来。
  料想不到是因为难以理解,先有大鸿胪何晏,又有王妃的人在此等候,这不是显得多此一举吗?
  赤焱看看何晏,再瞧瞧王妃派来的人,他弄不清楚,这到底是什么情况?他低声向老管家询问,老管家面无表情的站在那里,对他的问话充耳不闻;似乎这位老人家不仅眼睛不好使,就连耳朵也不中用。
  赤焱和凤舞对视了一眼,两人心中同时想到:“无法理解的事,就只能先看看情况,再做决定了。”
  代表王妃前来迎接凤舞的人正是白芷,她先是上前给凤舞行了一个跪拜礼,然后说道:“公主安好!公主一路旅途劳累,王妃让奴婢在此专程等候,迎接公主殿下回宫。”
  看这情形,王宫里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先前大鸿胪何晏的迎接队伍,难道说只是个正餐前的开胃菜?
  凤舞问道:“哦!这是王妃邀请我进王宫里居住了,不知这是否也是蜀王的意思呢?”
  白芷答道:“蜀王、王妃本是一家,王妃对殿下的邀请,自然也是蜀王的意思。”
  赤焱想到:“王妃派人来果然是蜀王的旨意;只是没想到,蜀王对凤舞的到来会如此重视,先是大鸿胪何晏,再是王妃,这礼节可是够隆重的了。”
  凤舞同样没有想到,她转头看了赤焱一眼,却发现赤焱也正在看着她。
  这事闹得,看来他们之前那个约定,完全没有可能实现了。
  凤舞对白芷说道:“既然蜀王和王妃如此盛情,我怎好拒绝?你稍等一下,我就跟你进王宫。”
  白芷恭敬答道:“奴婢随时在此恭候!”
  凤舞转身面向赤焱,抬起头看着他的眼睛说道:“看来我是没有办法再去你府上了,但你记得要想念我哦!等我们再见的时候,我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的!”
  她把手上的马缰绳递给赤焱,非常不舍地说道:“你照顾好我的小红马。”
  也不知她是对身前的人不舍,还是对马儿不舍。
  赤焱看到和她分别在即,那些挽留的话语他却无法说出口,因为请走风舞的是王妃。
  他冲她点头答道:“你保重!你的小红马我会替你照顾好它的。我们同在王城,很快就会再见面的,不是吗?”
  凤舞习惯性地用小手拍了拍了赤焱的肩膀,也不再多说什么。
  这还是相识一个多月以来,他们的第一次分开。
  她再向赤府的那位老管家,还有大鸿胪何晏表达谢意,就登上了王妃为她预先准备好的马车,连同腓腓一起,随着白芷还有一起来迎接她的宫女们,向着城内的王宫行去。
  白芷等一行人护着凤舞的马车渐行渐远。直到从城门处望去,在通往王宫的街道尽头,最后只剩下一抹浅绿。
  ……
  大鸿胪何晏向赤府老管家还有赤焱告别,自回王宫向蜀王复命。
  赤焱也和老管家坐上了赤府的马车,赤焱三人的马自有下人牵着,随着马车一同回府。
  赤国公府坐落在王城东城里最繁华的一段地域,平时出入这块地域的无不都是高官、显贵。
  赤府的马车从西城门到东城里,行走了很长的一段路程,但路程再长,终有到达的时候。
  一路上,赤焱在马车里没有同老管家说任何话;因为他料想过会儿到了府里,父亲肯定会对他进行狂风暴雨般的审问、轰炸。
  不过事情比他想象的还要来得更为严重,这哪里是审问那么简单,简直就是三堂会审了。
  赤府客厅里有赤焱的父亲大人赤煜坐在主位上,去迎接他的老管家立于其后;他右手侧席位上坐的是他二叔赤曜、四叔赤午;他左手侧席位上坐的是他三叔赤丙、五叔赤燦;显然他的两位哥哥,没有被允许参加这次家庭聚会,不过光这阵容就已经把赤焱吓呆了。
  这是什么个情况?二叔、三叔、五叔不是都在外地经营着家族产业吗?只有四叔赤午作为守卫王宫的骁骑营统领呆在王城,今天统统到齐了聚在这里,难倒就是为了要审问他而来?
  赤焱心中冰冷,硬着头皮依次上前循礼,向在座的几位长辈问候道:“焱儿见过父亲、二叔、四叔、三叔、五叔。”
  赤煜毫无表情的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赤焱的其他几位叔叔表情或严肃、或平静、或玩味、或戏谑,各不相同,他一时半刻也无法体会其中代表的含义。
  赤焱此时傻傻地杵在大厅中间,就像是一只呆头鹅,他完全没有反应过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于是乎有些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往下继续;自从他进到客厅当中依次向父亲和几位叔叔挨个称呼一遍,便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一样,双手放于身前低头不语。
  他真的就是个孩子,因为他今年的年龄还不满十三岁。
  这时上首的赤煜说了第一句话:“逆子,你还知道回来?既然知道回来,还不认错?你和那位妖族的公主殿下又是什么关系?”
  他的话语气平淡却又自带有一股浓浓的威严,这是由于常期身居高位、养尊处优,言谈举止中自然而然生成的气场。
  这种气场,叫做不怒自威。
  二叔赤曜在旁说道:“焱儿毕竟还只是个孩子,大哥你问话的语气不要太重,吓到了他可不好。”
  赤煜说道:“他的确只是一个孩子,但他做下的事,犯下的错可不小,今次决不能轻易姑息。”
  赤曜说道:“这就是您的不对了,怎么说也还是自家的孩子,怎能一概而论?”
  赤煜“哼”了一声说道:“那且听听这个逆子如何解释,再做惩处。”
  二叔向赤焱道:“你小子还不尽快把这一个月来的行踪,原原本本、一五一十地细述一遍,还等什么?”
  他口中虽如此说,却拿眼神示意赤焱,“你小子嘴里留个把门的,那种很要命的话就不要乱讲。”
  赤焱看懂了二叔跟他表达的意思,心中重新恢复宁静。
  二叔赤曜就和他的小姑一样,打他从小就特别疼爱他,百般呵护,两人之间自然生有一种无需用言语也能交流地默契。
  他缓缓答道:“孩儿自从在绵阳给姑母祝贺完三十寿辰,因觉得许久未曾出过远门,这次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在归途中不免就贪玩了些……”
  赤焱打小聪明,思维敏捷,本身又伶牙俐齿,只是在遇到凤舞之后才变得经常犯蠢;这时经过二叔提点,就又恢复了心思缜密的一面。他是亲身经历,口才便给,把平平无奇的事情经过娓娓道来,中间添油加醋地加了许多自己独特的见解,讲的更是生动。
  只是在涉及凤舞的身份以及接触妖兽山的事情上,在他的讲述中有些含糊其词;问题就在于连他自己对其也是一知半解,他说的话似乎也就并未惹人怀疑。
  如此一来,客厅里的几位长辈对他讲述的事情经过,明明句句听的真切;但对于这件事情的来由,却更加糊涂了。
  糊涂是因为不理解,十天前蜀王让人给国公府传来一条隐密消息,通知大司农赤煜暗中调查一下妖族公主的身份来历;原因无它,赤国公府的三公子赤焱和那位妖族公主是同伴。
  赤煜起先还在寻思,赤焱出了一趟远门许久未归,应该仍在她姑姑家做客。姑侄两人许久不见,留他多逗留一些时日也是有的。不曾想事实并非如此。
  这条消息是蜀王秘密通知他的,虽然不是直接下达的王令,但和真正的王令又有什么差别?所以他把在外掌管家族生意的老二、老三、老五全部都叫了回来,就是因为这件事情非比寻常,他需要找人一起商量,这才有了今天这幕情景。
  从赤焱的讲述中,他们五兄弟都梳理出了大致情节。
  赤焱在归途中遇到了那位妖族的公主殿下,赤焱是因为很喜欢这个小女孩,初次见面就与她十分投契,才伴她一路而行;他们彼此都并未打听对方的身份、来历,过屠龙要塞去妖兽山,也是贪玩、胡闹的因数居多,他并不清楚那个小女孩去那里的意图是什么;而那天见到兽潮涌动,他被吓昏了过去,之后就一直被关在妖兽宫的一间密室里,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再后来他们走出妖兽宫,在屠龙要塞被军祭酒盘问了一番,大将军才派护卫骑兵礼送他们回来。
  这就是赤焱讲述的整件事情的大抵经过,这一切似乎都解释的合情合理,但事情的真实情况果真是如此而已吗?
  注解一:[出处]西汉•刘向《楚辞•九叹•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