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海业司
作者:月下青草      更新:2021-06-18 10:38      字数:2305
  与闻律之交接的并不只是吕大良这几个实习生,还有随船运来的八千石高品质铁矿石和五千石粮食。
  这批铁矿石和粮食是这个月齐氏的定额输入。铁矿石倒也罢了,大不了耽误一些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展,粮食却是维系夷洲岛稳定的命脉所在,不能有丝毫延误,否则整个岛上的数万流民就要饿着肚子做工,后果不堪设想。
  农田开垦是初登夷洲岛之始就着手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任何事都推行不下去。所以每次招募来的流民,总是会分流一部分人出来进行拓荒垦殖,为的就是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的目标。经过三年的垦殖,距高雄港不远的平原上已开垦良田达七万亩之多,这不但要归功于这一片土地松软肥沃易于垦殖,更要感谢乌家庄试验工坊不断推陈出新的铁制农具和齐氏从女直契丹领地采购来的各类牛马。
  然而即便如此,随着人口的不断巨量涌入,粮食始终无法满足需求,经过测算,今年至少仍要从岛外输入粮食五万石,才能确保岛上的人吃用无忧。除了粮食以外,牛羊猪等肉食也颇为极为匮乏,尤其是流民们,一年下来难得能吃到一次肉食。
  就算条件不好,迁居岛上的流民们依旧心满意足,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着希望和信心。因为在这里,没有那么多的苛捐杂税,没有那么多的劳役,更没有饥饿和兵灾、疫病。与过去相比,这里已经如天堂一般的美丽。
  只要是能活下去,又有谁愿意抛家弃业远离故土当个流民?只有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才舍出命去跟着海船远渡重洋来到这个海岛讨生活。却不料,这里竟然是如此的美好。
  当然,解决肉食的事在去年就提上了日程。全靠饲养牛羊猪禽,短期内无法达到目标产量,这本就是一个渐进发展的产业;依靠外购也不现实,除了北方女直和契丹族有购买牛羊的途径,全天下都没有一个地方能提供大批量稳定肉食的地方——这是古代,可没有后世那种大型的专业养殖场,鸡鸭鹅蛋和猪羊牲畜,大部分都是农户家中自养自给。
  裴茳作为后世穿越来的人,自然非常清楚肉食对人体体质提升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这时代的百姓,普遍肉食摄入量不足,导致夜盲症高发,成为最普遍的一种生理疾病。意识到这一点以后,海洋捕捞业也就成了四海行最大的副业之一,为此高雄港港督府还特别设立了海业司。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大海上讨生活,还能被肉食难住?这时代的大海,其海洋资源之丰富简直令人瞠目结舌,各种各样的海鱼、蟹、虾、贝、海带、紫菜等等,应有尽有。海业司下属船队以五百石小型沙船为主,每逢捕捞季,便成群列队的日升出港,月落归港,每天都能斩获无数。
  一般来说,比较贵重和稀少的海鲜如鲍鱼、大石斑、海参等,都是送往福州城统一贩卖,福州本地大族和当地菜馆足以消耗部分,多出来的部分只能做成干货,通过各种商业渠道,销往各国城市。至于普通种类的鱼虾蟹类,基本作为四海行几万流民的福利,定期免费发放,以补充他们的营养。
  这样的情况足足持续了一年多,直到海业司司长强烈抗议,认为随着上岛的流民越来越多,免费发放海鲜的做法绝不可取,长久下去,海业司根本无法支撑如此巨量的海鲜供应,哪怕是用下辖盐田的海盐收入来补贴,也不能完全让海业司收支平衡。
  裴茳的初衷是为了给流民们提高肉食摄入量,增强他们的体质,但因为海业司的抗议,裴茳也意识到这种大锅饭的模式是很不妥当的。海业司陷入困顿倒在其次,让流民们养成不劳而获的坏习惯才是真正的大事!经过商议,这项福利改成了每个上岛的流民都能享受一年期的免费海鲜提供,一年后就没有这项福利了,再要吃海鲜,只能自己掏钱按市价购买。当然,这个市价比起内陆地区昂贵的价格,自然是便宜很多的。几个大钱就能买上一堆各种海鲜。
  这么做的好处是,每个上岛的流民经过一年期的食物优化,体质可大幅改善。经过一年的努力,上岛的流民们勤快的,也能赚上一笔不菲的钱财,花钱购买如此便宜的海鲜也不会心疼。而海业司每年提供的免费海鲜将大大减少,工作压力顿轻,捕捞船队渐渐由严重亏损的态势慢慢向好的一方面扭转,而当捕鲸、捕鲨的业务开展起来以后,就迅速地开始盈利。
  捕捉这两种巨型海鱼,需要多船分工作业,先由捕手艇负责追击捕刺,用带有倒刺机括弩枪击中鲸鲨,弩枪上带有巨大的绳索,任由鲸鲨带着弩枪逃逸,直到鲸鲨精疲力尽浮上水面时,再由围捕船用巨型标枪将其杀死,然后在鲸鲨四周绑上浮球,由更大的拖曳船将鲸鲨拖回海港。
  这两种海鱼,肉食资源丰富,鲨鱼鱼翅和鲸鱼的油脂更是宝物。鱼翅就不用说了,自古以来就是最名贵的食材;鲸鱼油脂则是蜡烛和肥皂的绝佳原材料,更可以当作润滑剂,以及炼钢时回火用。
  不要以为这时代的蜡烛是一种很普遍的照明用具,实际上一直到宋代,蜡烛仍然只有富贵人家才用得起,普通的百姓只能使用油灯和火把当作照明工具。唐代时,宫廷内甚至有专门的机构和官员来管理蜡烛,可见蜡烛的珍贵。
  若是运气好,有幸捕到一头抹香鲸,那就相当于捡到一大块金子,可以让船队赚得盆满钵满。抹香鲸头颅巨大,主食乌贼,后世动画片中碰着树丛型水柱的小鲸鱼就是抹香鲸的特有习性。抹香鲸身上最值钱的东西是龙涎香——一种偶尔会在抹香鲸肠道里形成的腊状物质。抹香鲸把巨乌贼一口吞下,但消化不了乌贼的鹦嘴。它们逐渐在抹香鲸的小肠里形成一种粘稠的深色物质,这种物质即为“龙延香”。它储存在抹香鲸的结肠和直肠内,刚取出时臭味难闻,存放一段时间逐渐发香,胜“麝香”。“龙涎香”是使香水保持芬芳的最好物质,用于香水固定剂。
  有人说,捕鲸业的兴起,其背后始终有裴茳推动的影子。因为这一产业最受益的就是裴茳控制的三个产业作坊——肥皂、香水和蜡烛作坊。香水作坊如今只在乌家庄有,而肥皂和蜡烛则早就在高雄港单独开设了两家作坊。
  随着捕鲸鲨的手段日益成熟,海上捕捞也成了海业司除了海盐贩卖以外的最大的收入来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