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脍炙人口说名句——诗三百(34)许浑
作者:
长辰鱼长白山 更新:2021-06-18 06:39 字数:1827
脍炙人口说名句——诗三百(34)许浑
晚唐诗人许浑是许圉师六世孙、可称名门之后,他的诗文别具一格,因为内容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称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许浑人生仕途有起伏,首先其40多岁才进士及第,随后仕途曾以病患归家,可以推断其体质较弱、容易受风雨影响,可能患有肺腑或肢体类风湿病痛。杜甫这样文人受后人敬仰是其在本人、本职之外多出一份家国情怀,许浑能与杜甫并立从其代表作《咸阳城东楼》也能够反映出来这一点,只不过是隐约初意含蓄许多。
晚唐朝廷衰落,内部又有宦官乱政、朋党之争,大厦将倾是给许浑这样知识分子直观的“山雨欲来风满楼”感觉。因为许浑曾经官至刺史,他有这样的判断能力的,却不能扭转大唐社会下行趋势。从诗文造型的精致程度,可以看出许浑制诗是相当用心的,由于人生仕途波澜不是其个人能力方面的限制,所以他内心强大下就不会如杜甫诗文那样一直历经危难呈现自身病困交加的境遇。但是个人身体与隐隐的直觉会造成许浑的诗文风雨交集的文笔,从而给后人不一样的独特体验。
朝代虽然有兴衰,但文化始终在进步。许浑的诗文对比盛唐诗人多一分雕琢、少一分圆融,但也并非缺憾。这反而凸显许浑的功力,说明其作诗尽心尽力。许浑的别致是后人欣喜其诗文赏目所在。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是许浑初次到长安途中的所作的一首行旅诗。首联“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描写诗人所处时间地点秋日长亭,秋风吹动红叶萧萧作响,此时饮酒以虚量“瓢”来表明当时的畅达心态,秋风萧瑟以畅饮解去心绪使得诗文前后顺理成章;诗文曾有另一版本中有题字“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魏扶是唐初名相魏征四世孙,许浑是高宗时宰相许圉师六世孙,两位世家子弟各自东西途中相遇相得,尔后话别有此诗文;后人应该注意到许圉师的孙女是李白的第一个妻子。颔联“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是文思舒卷意味,云雨在太华山与中条山上面本来和诗人无甘,但诗人意境伸展使得残云与疏雨在微风吹动下带走了心中的某种不快。颈联“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意境延续上一句是情怀送远的表达,“迥”有转折与遥远的意思,这样诗人在目光随苍翠山色的蔓延中随着诗人将“树色”“山迥”分离与联系的独特思考中完成某种挥发;黄河水声传来与远去在奔向大海的漫漫路途中也带走诗人的某些心绪,随水远逝播撒一净。末联“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看来是飘逸语气十足,“梦”是醉态的别样写照,诗文的隐遁意味得到体现。此首诗文四联看来是条列平行,但链接起来发散味道浓厚。探究其中缘由是在于诗文看去是行旅诗,实际上是一首标准的送别诗。许浑与魏扶道次相逢,魏扶离京东归,许浑本着心地厚道宽慰魏扶的意味是十分明显的。诗文首句萧瑟与畅达并立,在于魏扶后任宣宗时兵部侍郎想来是开朗人物,话别中恐怕是直言说了什么牢骚话语,引得许浑以发散的诗文开解魏扶。不过,后来实际发展中反映出许浑的社会承压力确实如同其身体并不强壮。因为作为世家子弟在当时国难当头情况下,他们本来是朝廷官员备选、将来始志成为国家栋梁才是正理。许浑晚于魏扶两年进士及第,居官不久两度身体病免,虽然仕途仍然发展,但“犹自梦渔樵”的心绪是其不足成为国家中流砥柱的先验映照。因此,从诗文笔法立意看,许浑这首诗是成功的,但自入朝取士来说这首诗却不是一个好的开端。
许浑的《早秋》有三首,二三首自悲境遇,第一首最好,让人读来宛若随风而行遍历身周万物以及山山水水。首联“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诗人目光自上而下、自近而远,长夜凉风碧草依依,一派休闲景象。颔联“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诗人目光又自下而上在远处萤火露珠的微光闪动中抬起头发现南飞雁划过银河的夜空,此句有“残萤委玉露,早雁拂银河”版本似乎是原文,玉露与金河对仗应该是后人修饰。颈联“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景致渐远,高树远山让人心生旷达。末联“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随一秋叶下落进行了时空拓展、此地淮南与故乡洞庭完成了链接;此句有“自觉老烟波”版本,其中江湖暮老切合《早秋》三组诗文义。诗文没有描写朗月辉光,但景物能够细致呈现无疑告诉读者此时此地诗人出于明亮的月光之下。正是由于这种背景使得诗文带有随意悠闲的感受,所以文字被后人有所变动。诗文四句八景起伏波动较大,形成催促人们目光不断前进奔走的效果。这种效果已经不是诗情画意的感受,而是机械的放映员的任务责任。只有假设风雨中旅人行者才会如此,而这恰恰是许浑当时的心境,所以才有《早秋》三首组诗。
2019.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