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
背景色:前景色:字体:[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84章 舆论的导向
作者:归煮白石      更新:2021-06-17 10:55      字数:3596
  085 舆论的导向
  兴元府最大的淡水湖丹阳湖这两日突然糟了难。
  府尹老爷大张旗鼓的征民抽水要翻湖,这可忙坏了住在湖旁的渔户们,个个争分夺秒的往湖里猛撒网,一时间船满屋满,城内城外河鲜丰盈。量多价钱就贱,民众们家家都有河鲜吃,量大味美,直呼府尹大人为青天大老爷。
  关注民生才是好官,天天有肉吃才是过年,倒是为孔霄博得了一个大大的好名儿。
  如此过了整整三天,穷尽整个兴元府之力,到底没找到小国士大人的尸身,所有人松一口气的同时,又泛起更大的愁思。
  没有尸身,可不可以认为小国士大人没死?
  如果小国士大人没死,那真好。
  可是,小国士大人又失踪了,这可如何是好?
  关锦城一怒之下竟然跑去天宝楼放了一把火,有木华犁在旁边兜着,虽然又连着两天阴天,白雪如纸片飘飞,可火还是熊熊燃起。
  他心里始终认为是自己在天宝楼太高调,才为‘武小六’带来了这样的灭顶灾害,如今虽然死不见尸,但到底生不见人,实在心里郁愤,只能以此抒发。
  孔霄一个头两个大。
  就怕这大纨绔要捅天,果不其然,千防万防,还是没防住他如此作怪。辽东王府这条强龙对上重氏这地头蛇,他们兴元府被夹在了中间,上不去又下不来,且中间还有个时时煽风点火,不怕事儿大的宁国紫府,这日子真的没法过了。
  好赖还有京里来的鱼大人。迅速组织抢火队,在天宝楼刚烧起来没多久就把火扑灭了,是以并没有造成太大的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是此举却在兴元府反响巨大,甚至势头直超声势浩大的丹阳湖净湖行动。
  天宝楼的一把火烧出了几十个冤魂的怒吼喝骂。
  原来那远近闻名的天宝楼的掌柜林韵之是那么一个人面兽心、穷凶极恶的坏蛋。他的温文尔雅、八面玲珑都是面具,都是伪装,那伪君子竟然联合天宝楼的帮工崔强,雇佣社会闲散人员姬云,三年以来杀了这么多人。谋害的金银财帛不计其数,听说从那林韵之的私宅里连抬了十多个大箱,光田产地契就有上千亩,现在县衙、州府里都贴出告示,让家里失了人口的,或者外乡寻人的拿着相关证据去认领尸首呢!
  馥盛楼里受雇于官府的说书先生个个儒服加身,摇着折扇,拍着梨花木,一张千磨百炼的巧嘴把整件事情串联的曲折离奇,吊足了一干民众的胃口。
  众人听得津津有味,直到说书先生散去别处茶楼去赶场,大家还陷在故事里出不来。
  “喂!你听说没有,这件事情还是咱们宁国紫府的小国士大人出马勘破的?”一个茶客边品茗边道。
  另一个道:“可不是,听说小国士大人微服私巡,在年前来到咱们兴元府,夜里宿在丹阳湖边,被那些冤魂引着去了湖底,看到他们的惨象,动了恻隐之心,这才宣泄出来的。”
  两人周边就又凑上几个人头。
  “真的假的?这么神奇?”有年龄小的不信。
  另一个声音就道:“小国士大人是何等人物?那是神仙家庭,天上童子投的胎,湖底行走如履平地。这可做的了假?”
  “对呀对呀!那躺在衙门中院的四十来具尸体可不是假的,那姓林的做这阴私事情隐秘的很,这么久了,害了这么多人,咋的平常那么多被害人家属告到官府,都没有消息,单只小国士大人一到就被掀出来了?”
  “那他要这么神通,怎么会等死了这么多人才来伸冤?”有反对的声音道。
  “你傻呀!”
  伴随着头上一个大大爆栗,提出反对意见的人,立马疼的捂住了脑袋。
  打人者就道:“咱们全天下拢共只一个宁国紫府,整个宁国紫府拢共也只三位国士大人,个个日理万机,能在年前抽空来咱们小小的兴元府晃一圈就不错了。”
  “是呀!小国士大人很有神通的,这不,那天宝楼不也自燃了吗?就是为那些冤魂野鬼超度呢!”一个跑堂的小伙计也凑上来,忍不住插嘴道。
  “你懂什么,那是小国士大人气天宝楼店大欺主,这么些年来由着那姓林的几人作恶,不作为,这才发功给他们一个教训。”一个蓄着一撇山羊胡的富商打扮的老爷道。
  众人就点起头来。
  “不过听说那天宝楼也很有来头呢!东家是咱们兴元府第一望族重氏的子侄。”那富商老爷又道。
  “这个怎么说?”不明就里的听众纷纷问道。
  富商老爷就压低了声音,道:“我有个亲戚在衙门做事,他传出话来,说那重氏嫡房的当家老爷、咱们的太守大人重北修重大人昨个儿主动带着自家的管家去府衙唱罪了,说自家失察,养了那姓林的蠹虫这么久,无端害了这么多无辜百姓,虽然事情不是他们做下的,但到底跟他们脱不了干系,心里过意不去,是以愿意承担所有被害人的丧葬费用,且为这些受害人的家小提供长期援助,以赎已罪。”
  众人听得唏嘘。
  这谁是谁非,当真不好评说。
  但是那重氏能主动做到这一步,已经难能可贵。毕竟逝者已矣,安息为大。
  一个镖师模样的武人拍大腿,恍然道:“这就是那天宝楼只烧了下面一层,寥寥损失一些财物的原因吧?”
  因为诚心悔过,潜心认罪,是以只得了一个小小的教训,店铺还有的修复,财物也得以保下。
  这就是一心向善,得到神明的眷顾了吗?
  一时大家议论纷纷,激起向善之心无数。
  ……
  这样的议论不止存在于茶楼、酒楼、戏楼等休闲场所,在一些街头巷尾,这些乱七八糟的荒诞之语更是像长了尾巴似的,传播的飞快,到处煊煊,且经过市井俚语的润色与口口相传,这故事就更曲折生动几分,人人乐道。
  重氏大宅中,重稽正正在用午饭,此时距林韵之被压入府衙大牢,已经过去一周了。
  “父亲,你说孔霄传出这些是似而非的怪诞之语,到底意欲为何?”重北修蹙着眉头苦思。
  重稽正拨拉着碗碟中的药膳,自言自语道:“这馥盛楼里的药膳倒做的一绝,鱼肚真是又脆又滑,听小辛说还有一味四味汤,味道也是不错,明儿再给我这老家伙叫这一味来才好。”
  看重稽正不答他话,重北修有些尴尬。
  干晾了重北修半天,直到重稽正把一碗药膳全部吃完,用布巾子擦了擦嘴,由小丫鬟伺候着净了手,这才道:“你都这么大的人也,长个脑袋可不是用来吃闲饭的,该用还是要用用。这能是孔霄的意思?你不也去府衙找过他,他可向你透漏这些?”
  重北修摇摇头。
  “孔霄虽贵为一府府尹,但是刘后手持圣旨、宁国公超一品敕封,还有那半路杀出的辽东王府,哪一个又是吃素的?他也就是个传声筒而已。”重稽正道,说完看重北修还是面有疑惑,似乎不明白,就又接着道:“就是泥人且还有三分土性呢!宁国紫府偌大一个家族竟然现在竟然只剩男丁一个,且还不一定能保住,皇家做的委实也太绝了。现如今王君刚上位,就把那紫宽夫耗死了,时间还没过去两月,就又要紫府唯一的嫡孙,这才把紫慎逼得退无可退。那老货眼看退无可退,一时不管不顾,与王君暗中硬碰硬起来。凭着他宁国紫府百年来堆砌起来的声名,就跟他们拿王君没有法子一样,王君照样拿他也是没有法子的。以前宁国紫府乖乖的按部就班的听从皇家的差遣,不是他们不敢,那是他们不愿。若真发起横来,王君也是要让几分的。这次紫四琦失踪,也算是给了他们宁国紫府一个喘息的机会,王君也不至于把人逼的太紧,以至于回头连自己的专属国士都没有,开设个供舆院当摆设。”
  “父亲是说,这件事情是宫里与宁国紫府共同的意思?”重北修终于稍稍品出些苗头。
  重稽正点点头,道:“八九不离十,小国士大人没有事那是吉人天相,对王君对宁国紫府,乃至对咱们整个良宋只有好没有坏,但小国士大人失踪了却是不能够的,这是对皇权的藐视,对宁国紫府的质疑,所以‘出门游历、暗中巡查’是再好不过的说辞了。”
  重北修终于通透,也点头认同。小国士大人本就是神仙童子的化身,他的故事怎么能少了神怪志异之类的玄妙?能这样处理,让民众们也更能接受。
  “那咱们怎么办?”重北修道。
  “招待好各路神仙们,要走的妥切的送走,要留的安置好住所,尽最大程度的尽好地主之谊,其他听天由命。”沉思良久,重稽正终于道。
  话音刚落,老仆辛管事进来禀告:“太爷!刘大人与鱼大人来了。”
  重氏父子一愣。
  “刘大人带着圣旨,说有旨意要宣。”老仆又道。
  重氏父子对视一眼,同时心道,这‘听天由命’来了。
  等了半个月之久,宫里的圣旨带着王君的殷殷嘱托,终于来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重氏有女娴雅婉顺,秀外慧中,品貌出众,太后与朕躬闻之甚悦。宁国紫府国士紫四琦,人品贵重,行孝有嘉,文武并重,今已至弱冠,适婚娶之时,当择贤女与配。值重十一娘重灵儿,待字闺中,与国士堪称天设地造,为成佳人之美,特赐婚。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监正共同操办,择良辰完婚。布告中外,咸使闻之。钦此。”
  刘后一通抑扬顿挫的溢美之词,惊呆了重氏接旨众人。
  重灵儿是刘后来宣旨之时,由鱼士瀛直接从花苑接来,一同带回重府的。
  原本以为终于熬到了头,京里有旨意来,各家的几位小姐们都欣喜不已,这是要散了她们,都送回家吧?
  虽然消息封锁的严密,但她们也隐约知道那小国士紫四琦一直没找到,似乎赐不了婚。
  过个年都是背井离乡,一个人辗转在外,这些千金小姐十足受够了罪,每个人都心心念念想要回家,什么神仙府邸,什么入门就成诰命,她们不稀罕了。
  她们要回家。
  “重十一小姐,接旨呀!”刘后捏尖利的嗓音,吊梢着眉眼斜睨着重灵儿。
  重灵儿一头扑在自己母亲怀里,死死低着头,说什么也不愿起来。
  重北修也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