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止步伊斯坦布尔(耿玉琨述)
作者:沙砾夜谭      更新:2021-06-17 08:00      字数:1763
  位于安卡拉河畔的奥斯曼古堡,是公元前十三世纪赫梯部落,它也是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名城。我们乘车来到了这座奥斯曼古城,参观城堡,探访丝路。
  古堡是在1366年进入奥斯曼帝国版图的,1923年定为土耳其首都。这里有新旧二城。旧城以山丘上的古堡为中心,街道上至今仍保持着奥斯曼帝国时期的风貌。古堡下有罗马时期的朱里安柱、奥古斯都庙、赛尔柱时期的阿拉丁清真寺,还有十四、十五世纪的巴夏商场、默罕默德商场等。
  来到奥斯曼古城后,我们背着沉甸甸的画具,沿着城墙向上走,只为登上山顶好一览奥斯曼古堡的全貌。我们终于爬上了山顶,看到了那座造型别致、宏伟壮丽,气势磅礴的古代建筑。站在制高点上,令我们激情满怀,于是,我们迅速支起画架开始写生。
  画完画,我们从山顶走下来去参观那里的博物馆,真巧,我们正好赶上星期日,不收门票。我们便很从容地进去参观了。里面有拜火教礼堂大厅遗址,还有好多从奥斯曼古堡出土的珍贵馆藏。所以,走在里面感到既真实又生动,当然,更多的还是感叹,感叹历史和文化的持久与永恒。
  在古堡之下,我们看到的场景更是有特色,主要是接地气,简直就是一幅当地市井生活的生动再现,就像我国宋代的《清明上河图》那种风格。古堡里有居民,有教堂,有来往的人流,有小卖部。小卖部门口摆着很多小杂物,其中还摆着小小的煤气罐,你可以买,也可以换煤气。
  这里的居民,有的就住在古代某著名将军的别墅里,大门口挂着当时遗留下来的将军家的家徽。看到人家对古文物、古建筑、对所有的古迹都保护的那么完好,我就心生佩服。街道上,妇女在自家门口钩织花边,身边的小桌布上摆满了她钩好的手工作品。旅游的团队来来往往,游人们无论买或欣赏,她们都是笑脸相迎。
  看到眼前这些,早就令我们安奈不住创作的冲动,我们便各自展开画布,开始画她们。这里妇女们都是见过大世面的,她们看我们画她,不回避也不惊慌,还有意摆出一幅坦然自若的神态让你画她。
  整个小城安静而清洁,那儿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彬彬有礼,听不到高声叫嚷。这应该是古老文明的基因传承吧。
  离开了街道,眼前的视线更广阔了。顺山的公路上开来一辆小货车,它一直开到我们跟前才停下来。由于它的别致,四周琳琅满目的,我们就用心观察了一下,这个小货车实际上就是一个流动的小卖部,我们尤其被他们卖东西的方式吸引住了。
  咱们中国的小贩儿卖东西是靠吆喝,卖什么就吆喝什么,他们不是。他们是卖不同的东西就发出不同的声响。比如,敲小钟是卖牛奶的来了,吹喇叭是卖土豆的来了……由于不同的货物多,自然就会闹出不同的动静和声响,作为旁观者看起来,感到特有意思。再说在家忙活的主妇们,她们听到不同的声响后便会根据所需,分别提上奶桶、拎着小筐,或拿着布兜等纷纷从各自的家里出来前往购货点购买各自所需。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们又发现了这里人们的穿着真是有特点,男人穿的全都是大裤档窄裤褪的裤子,腰里围着宽腰带,妇女把肥大的裙子下摆缝起来,两只脚从两个缝里伸出来,也许是为骑马方便吧。在奥斯曼古城,配上这样的服饰,无形中增添了浓郁厚重的民族风情。
  旅游景点的饭馆也都是民族味道十足,招呼客人的服务员大部分都是妇女,她们都是穿着民族服装接待客人并向客人们展示厨艺,比如表演她们最拿手的手擀烙饼。
  无论是在旅馆里还是餐厅里,马鞍子、马鞭子全都是墙上必有的装饰物,极具马背民族的文化特征,甚至在饮马的木糟子里还种着叫“死不了”的小野花。看到这些,又禁不住引起我们的思考。其实,只要你心细,或者你对新疆一带有所了解,你就不难看出,这里和中国哈萨克族是有渊源的,无论在习惯上还是用具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
  追溯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汉朝,土耳其人是沿着丝绸之路从中国迁徙过来的;有的突厥等游牧民族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来的;也有**时代逃到这边来的。到了中国改革开放后,再有到土耳其的,大多是做生意的维族和哈萨克族。所以,时至今日,土耳其人与中国新疆维族人,他们在语言上的发音很多都是相同或相近的,土耳其人说话维族人能听懂,有个别的词儿,连我这个汉人都能听懂。比如“画家、照相”等的发音,我们一下就听懂了。土耳其人对“中国”这个词儿,一点都不陌生,因为从一千多年前到现在,一直就有土厥、维族、哈萨克等民族来往于丝绸之路上,可见,丝绸之路一直承载着传递文化、文明、融合、共赢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