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工部制造库
作者:
醉花开 更新:2021-06-13 20:11 字数:2082
李白一一记下,让他且先安心,这两日间自会解决。
放衙之后,李白亲自去拜见了吏部尚书李贤,向他讲述了工部遭遇,并请他调几人去制造库。
李贤听完之后,感叹连连,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调人之事。
几天之后,制造库的官员就满编了。
周文,调任虞衡清吏司正七品制造库使。
马成,调任虞衡清吏司从七品制造库副使。
胡兰亚,调任虞衡清吏司正八品知事。
殷耶夷,调任虞衡清吏司正九品卫尉。
张长顺,调任虞衡清吏司正九品巡查典史。
又从曾随自己下江南,和入川中的人员之中,调来三名从九品官员任典事,调来十名书吏补充人员不足。
这样一来,制造库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于是,在人员到齐之后,李白就召集大家聚在一起,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动员大会。
为什么说别开生面呢?因为他的开会内容有些另类。
之前,他已经与胡先生、周文、马成谋划好了,将制造库定性为,大明第一科学技术研究库司。
他要攻关的第一项课题,就是四轮马车。
为什么选四轮马车呢?
那是因为,首先这是制造库的老本行,原理并不复杂,简单易学非常容易上手。
其次,他自己不太习惯坐轿子,觉得在这个时代里坐轿子,未免有点以人为畜的成分,便想打造一辆超豪华马车,引领时尚风潮,改变上流阶级的出行方式。
哈哈哈,估计还是前世混的不如狗,看到人家开拉风的宝马买不起,留下遗憾了!跑到这里找补来了!
还特么四轮马车,这是要装逼英伦贵族范的节奏呀!估计是真的想玩王子与公主吧!
嗨嗨!言归正传,最后嘛!他觉得大明要发展,道路状况更需要升级,若是马车能在上流社会,以及贵族官僚间,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那么肯定能迫使,大明各地道路的大发展。
故而,修路,那是必须的嘛!最最最迫在眉睫!
没见后世的高速公路网遍布全国吗?还美其名曰经济腾飞的大动脉,有那么邪乎吗?貌似又有点道理哈,故而李白准备学一学,模仿一下。
李白宣布了第一个攻关课题之后,制造库的原班人马顿时傻眼了。
因为,这帮人谁都不曾见过,四个轮子的马车,在他们的印象里肯定是不知道的,这个四轮马车到底是个什么鬼?有人会知道才怪!
一时之间,俱都议论纷纷,不知到底该从何处入手了。
而咱们的李大郎中,则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开始淡定的分配起了差事。
李白,坐在制造库议事厅的主座上,环顾四周一圈之后道:“以前御用车撵的车厢制造,归谁主管?”
一位略胖显得有点富态的典事起身施礼道:“回大人!车厢的制造,归属下管理的木工坊负责。”
李白点点头道:“若命你明日就开工,工匠、物料等可还够用?”
胖典事回道:“以往遇到工期稍紧,依照常例,便会雇佣民间技艺精湛的木匠前来协助。库中木料也很是充足,因此,明日可以开工,唯一的问题就是,库中不曾有四轮车厢图纸!”
李白见他长得虽然胖,但是说话办事倒还有那么点靠谱,至少条理还是分明的嘛,证明脑子里的思路还是清晰的。
于是他看了周文一眼,周文便起身说道:“图纸大人已经提前备好,待事务分派完毕,诸位可至纪主簿处领取。”
众人这才定下心来。
接着,李白又分派了,车轮、车轴、车桥、内饰、漆彩等环节的工作,一一责任到人,定下了工期。
众官员一一领命而去,纷纷各自开始准备开工事宜。
而周文、马成,则命他们在督促、巡查,各坊进度的过程中,留意不同工种之中,能力强、有潜力的工匠,记下姓名、籍贯,以备日后查找任用。
他自己和胡先生,则趁这段空闲时间,又开始了第二个科研课题的筹划。
大明此时,已经出现了火铳的初级版,对火药的运用,自然也有了一些心得,他便是想要在这火药运用上,做点文章。
当然了,燧发枪,火绳枪,包括火铳,他现在还都不敢想,相较于当下的科技水平来说,那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东东,他可不敢想!
他可没有别的穿越主角那么牛逼,随便一鼓捣,飞机,大炮都能整出来,那简直是扯淡,扯犊子嘛!
李大郎中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只不过是想造几枚土手雷而以,而且还是需要点燃引信才能使用的那种土掉渣的货!
他当然也知道,这个时期的黒火药威力有限,故而也没有太高的期望,只是设想,若是能在战斗中,扔几枚这玩意儿出来吓吓人,至少能令敌方马队受惊,乱了阵型吧!
有了想法,那就克服困难,一步步实施吧!
现在最大的难题就是,要找到几名精通火药的匠人。
这个时代可不是后世,现如今,玩火药的人凤毛麟角。
说句不好听的话,后世即便是那造炮竹的工人,随便拉出来一个,只怕都比现在兵仗军器局研究黑火药的匠人强多了。
这个问题,李白觉得不那么容易,可是一旁的胡兰亚,却是智珠在握。
因为,胡先生正好就认识这么几位,擅长使用火药之人。
这还得从当年的马帮经历谈起,那一年,殷正夷率领马帮众人出川交茶,在长江巫峡段,遇到了兵仗军器局,采办硝石、硫磺的船只倾覆,胡先生命帮中诸人施以援手,挽回了兵仗军器局采办不小的损失。
事后,押船官与兵仗局的几名匠头,千恩万谢,拿出船中酒食招待恩人,一番家常拉过之后,几杯酒水下肚,几人觉得与胡先生颇为投缘,离别之时,俱留下了京中住址。
这一来二去的,几人就成了关系比较要好的朋友。
几年相处下来,感觉还行,有事没事的,还捎个舒信或者联系一下,总之处的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