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接连破城
作者:
书迷1 更新:2021-06-12 19:43 字数:2062
里尔火炮布置妥当,拥有绝对实力优势的柳天成也懒得去跟于阗守军浪费时间,直接挑选最坚固也是路途最宽阔的那个方向的军寨,架起大炮,对着关隘之地的军寨猛轰。
50门里尔火炮发射实心铁弹,几轮齐射下来,军寨那看似坚固的寨墙和角楼轰然塌陷,崩塌的土墙形成一道稳固的斜坡,甚至还把外面的壕沟埋上一大段……
寨墙上被轰击的到处都是缺口,先天形成了十多道足以供应步卒攀爬而上的斜坡土道。
这就是火炮之威!
原始的竖直土墙面对火炮的轰击,根本无力抵抗。
火炮的存在,让攻城战变得简单快速。
不到半天时间的炮火轰击,就为攻城部队开辟出一堆缺口。
随后,数千人的忠柳军,分成好几个波次,在系统火枪兵的掩护下,轰然上前。
军寨上的守军弓弩手本来还想抵抗一下,结果一露头就被排枪打的哭爹喊娘,死状极其凄惨,这座军寨里的大部分士兵都是临时组建起来,缺乏训练的民兵青壮。
单凭一口于阗国族保家卫国的士气死撑着,面对惨烈的战场环境,那口士气很快就卸掉了……
没办法,三万于阗精锐一朝尽丧,于阗国现在真的是青黄不接。
剩下的少量精锐留在于阗本城内都不够用,怎么可能用来防守外围的军寨卫城?
绝对的火力压制下,即便是补充了一堆杂牌兵,战力进一步下降的忠柳军也呐喊着冲了上去,并且跟城头上还有胆子对抗的守军激战在一起。
忠柳军好歹也是正儿八经的战兵,最差的在身上也有一套皮甲,武器也十分齐全,充进来的士卒都是有过战争经验的。
败仗也是战争经验啊!
反观守军当中的士卒,绝大多数都是没有经历过战场厮杀的民壮乡勇,哪怕有保家卫国的信念和仇视汉人的情绪支撑,肉搏之中也难以抵挡数量远超自己的攻城部队……
不到半天功夫,这座军寨就被拿下,里面的守军将领战死,剩下的士卒逃的逃降的降……
整场战斗下来,除了忠柳军有些许伤亡外,系统士兵一人未死。
就是这么的轻松惬意!
双方的实力有着时代鸿沟,哪怕依托城防,有仆从军当炮灰的靖难军也可以做到无损胜利。
俘虏的于阗国族士兵都被贬为奴隶看押起来,他们将会作为今后第一批唤醒系统士兵的原材料。
靖难军体系中的奴隶也是分等级的,那些敌视靖难军的奴隶肯定要第一批用来充当尸体原材料。
态度好的奴隶,则可以往后面押,如果遇到战事紧急,靖难军还会从这些态度好的奴隶中挑选先登敢死队,打赢了活下来,这些奴隶就可以转正成为忠柳军中的一员。
正是因为有着这个希望,奴隶营才没有绝望暴动。
拿下军寨后,柳天成也不留着,直接让人把军寨烧掉,节省留守的兵力,继续向前挺进。
接下来,靖难军几乎是以一天一座军寨或卫城的速度,朝着于阗城快速接近。
等到靖难军推进到于阗城之下时,已经歼灭了上万于阗‘军队’。
这所谓的上万军队自然不是真正的军队,只是于阗国族青壮组成的民兵而已。
然后再搭配少量的战兵出身的军官领导。
在里尔火炮的轰击下,这些于阗国人组成的守城军队,面对靖难军时比起野外防御作战差不多哪里去,城防地利优势在火炮轰击下,荡然无存,自然是屡战屡败,连对靖难军本部造成伤亡都做不到。
因为靖难军本部的系统士兵压根没有上前线,顶多就提供一下火力援助,主要负责进攻的都是忠柳军。
即便是忠柳军,一连串攻势下来,折损的人员也不到一千之数。
靖难军大部兵临城下的时候,于阗城内遍地绝望,靖难军对军寨和卫城的攻势大家都看在眼里,对靖难军炮弹耗尽的期待已经化为失落。
因为靖难军破城的时候,只需要几轮齐射而已,根本消耗不了多少炮弹,而且靖难军的斥候已经控制整个战场,于阗国中的人无法打探到靖难军的消息。
于阗城的城墙虽然比起军寨和卫城更加高大雄壮,但又能多扛几轮炮击?
城墙一破,难不成要依靠那些缺乏训练的民壮抵挡靖难军?
此时于阗城内的臣僚们,已经通过溃兵了解到,前面的几座军寨卫城的沦陷,靖难军根本没有派出本部兵马进攻,一直都是靖难军下辖的忠柳军负责进攻。
也就是说,数万靖难军本部人马,压根没有丝毫损失,忠柳军虽然打了不少攻城战,锐气已失,但靖难军的刀子非常锋利,完全可以在背后逼着忠柳军卖命!
这种事情,靖难军又不是第一次去做了……
就算侥幸拼过了忠柳军,于阗城面对靖难军的进攻又该如何是好?
真等城破了,以柳天成的本性,肯定说到做到,将于阗城上下屠个鸡犬不留!
这时候,别说是于阗王和他的臣僚们,就连之前众志成城的于阗国人都变得悲观绝望,甚至有不少国人集体上书,希望于阗王能为大家留一条活路。
很显然,很多人已经对于阗国抵挡靖难军不报任何期望。
里尔火炮威力太强,靖难军本部还没出力,再乐观的人也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若是把城内的数万国族青壮换成数万精兵的话,于阗王或许还有把握挡一挡,但现在……
在于阗城内人心惶惶之际,潘不武又派人将劝降信射入城内。
条件比之前稍微苛刻了一些,开门迎降可以保住身家性命,但所有的于阗国人青壮都必须为靖难军效力,包括那些于阗国的权贵。
至于于阗王和所有的大臣,全部贬为庶人,送入后方的恒罗斯城……
这其实就是一种流放了。
当然,对于现在的于阗王和众多权贵大臣来说,能带着家财被流放,已经是死中求活的唯一一条道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