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道州古城,你不该沉默
作者:金牌主持陈瑜      更新:2021-06-12 14:39      字数:2505
  道州古城,你不该沉默
  陈瑜
  我记不清多少次前往道州,不是去玩耍,也不是有业务,纯粹是被道州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探访过田广洞、洪家宅、小坪、龙村、修宜、下龙洞、蚣坝等古村,走访过月岩、含晖岩、玉蟾岩,中郎岩,鬼崽岭,参观过濂溪故里、紹基故里、何宝珍故里、寇准楼,还有很多记不住名字的古村落,无不被深深的文化所震撼,每次还都来不及更深的品味,每次都因时间紧而遗憾,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生活在这里的道州人真的十分荣幸。
  道州是一座在全国都不多见的历史文化古城,玉蟾岩的陶器、谷源就证明了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活动,在进步,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营浦县,隶长沙郡,为道县建县之始,因县治位于营水之滨而得名。
  三国时吴宝鼎元年(266)置营阳郡,郡治在营浦。梁天监十四年(515),改营阳郡为永阳郡,营浦郡为郡治。隋开皇九年(589),改零陵郡为永州,废永阳郡,并营浦、谢沐二县为永阳县,隶永州。唐武德四年(621),以零陵郡之营道、永阳二县置营州,改永阳县为营道县(原营道县改唐兴县),古县城设在小坪村。次年,改州为南营州。
  贞观八年(633),改名道州。贞观十七年,废道州,营道改属永州。上元二年(675),复置道州,统五县,营道属之。天宝元年(742),改州为道州江华郡,改县为宏道。乾元元年(758),废郡名,复称道州。五代十国时期,道州仍辖五县,宏道为州治。宋建隆三年(962),改宏道县为营道县。
  两宋时期,道州辖四县:营道、江华、永明、宁远。元至元十三年(1276),道州置安抚司,次年改为道州路,置总管府。营道县属湖广行省湖南道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改道州路为道州府,营道为府治。九年,复改为道州,以州治营道县省入,辖宁远、江华、永明三县。
  崇祯十二年(1639),拆宁远县新田堡置新田县,并隶道州。清康熙三年(1664),道州降为县级散州。1913年(民国2年),改为道县。
  古城,自然就有城墙,道州古城墙比西安古城墙还要早筑三年,创建于隋大业十一年(615年),是土筑城墙,明洪武二年(1369),府治营道的城墙用高大厚实的石块重砌了一遍,周长五里九十六步,高二丈六尺,宽一丈五尺,四周有城门五扇。一直保护了道州城600多年至今。崇祯末年(1644),农民起义军攻占县城后,发动士民增修,加高培厚。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大修一次,用古青砖在城墙顶上加砌女墙护体,设垛口1500个,城楼8座、炮台15座,望楼12座,并用新砖在城墙上加砌闾墙,使城墙更加坚固。
  道州历史上与衡州(今衡阳)、郴州、永州并称“湘南四州”。
  道州历来有划龙舟的传统,始于宋代,是为祭祀屈原。宋太祖赵匡胤曾经三次传旨,不准湖南、四川一带人民“为龙舟戏“;据记载,明朝万历三十六年,州官韩子祁将道州百姓40艘龙舟全部没收,用其架在潇水河上做了“水南浮桥“。另有一年,州官借口维护治安,禁止潇水竞技。县城东阳坊将其“九龙二虎“11艘龙舟悄然移至城北大坝塘竞技,并留下“潇江端午静悄悄,人海谁知在北郊。梦里州官浑不觉,九龙二虎动高潮“诗一首。但民间一直在传承,在发展,至清朝,道州龙舟赛已蔚然大观。清光绪三年修《道州志》记载:“(道州)五月端午,城市龙舟竞渡于东西洲,鼓声喧震,观者如堵“。过去统治阶级讲讳忌,龙舟的“龙“是“天子皇帝“的象征,道州人为避皇帝的讳忌,把龙舟头改成了“虎头、凤头“等船头。
  道州语言复杂,道州话属于西南官话,以道江镇话为代表的官话,梅花镇、仙子脚镇、寿雁镇、清塘镇、祥霖铺镇各乡镇及小甲、兴桥等地讲道州土话,以横岭、洪塘营瑶族乡各村的人讲谣语。据传说,道县话,是古代一个叫做“道“的少数民族流传下来的语言,属壮侗语族、苗瑶语族中的一支,这也是道州名称的来由,而道县官话,是一种汉语,属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话。
  道州有特产。特色产品有道州灰鹅,外形美观,铁嘴、铜脚、白肚皮、瓦灰背和“二短一圆“,全身羽毛基本为灰颜色,而腹部及颈部腹面为白色,嘴呈黑色,脚桔黄色;颈短,脚短,屁股圆。肥育快,肉质鲜美,肥肝好。还有道州喝螺,选用本地所产铁螺加工烹调而成,具有哺香脆嫩、汤鲜味美等特点,带有浓厚的地方风味。道州喝螺营养价值极高,能哺火开胄益元气,和五脏。道州喝螺的制作特别讲究。道州红瓜子,籽粒饱满,颜色鲜红,味道香美,到道州做客,无论是农家还是酒店,红瓜子必不会少。还有一道名菜,就是道州扎肉,继承了道县民间近千年的地方传统特色熏制工艺,结合现代科学配方精工制作,选料考究精良,口味独特纯正,具有色鲜,味香,质脆等特征,浓郁着地方特色和乡土风味。
  道县地处湘南,毗邻两广,素有“襟带两广,屏蔽三湘”之称,因理学鼻祖周敦颐的《爱莲说》,道州也叫“莲城”。有“人间陶本、人类始祖、天下谷源”之誉的玉蟾岩遗址,有清朝著名书法家何绍基,还有革命先烈何宝珍,还是红军“血战湘江”的主战场,宋朝寇准被贬这里,汉朝蔡邕来过这里留下千古名书“水天一色”,无论是历史事件还是名人荟萃,道州的历史文化堪称经典。
  我去过全国很多历史文化名城,都奉行一个理念:“一个名人,塑一座城”,哪怕名人留下的一首诗,都能打造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黔阳古城因为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就成了大街小巷的“logo”,岳阳随处可见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影子,郴州桂阳的蔡伦,满街遍布着“活字印刷术”的光辉,都成为城市建设的主题名片。
  如今的道州,就是一座新城。新城清一色的高楼大厦,走进道州,很难感受古城古韵的风味,所到古村,给我的印象就是破烂、损毁、倒塌严重,维护修缮严重乏力,据村民反映,政府没钱拔下来,想维修也无何奈何。即使复修的濂溪故里,不是“修旧如旧”原则下修缮的古韵,而是时尚、现代的“新农村”,据鬼崽岭看护者说,鬼崽岭很多石像都被县文管部门带走,留在鬼崽岭的石像也是残缺的少部分,鬼崽岭还有什么可欣赏?标榜史册的“血战湘江”故事,在城区很难感受场景和震撼!永远只能从历史书中去体会当年红军的英勇!
  全国罕见的历史文化古城——道州,你拥有的宝贵财富竟然都视如敝屣,坐在金山上却干着挖煤的活,你竟然沉默得如此低调和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