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李老三,跑了……
作者:匹夫带刀      更新:2022-01-15 08:31      字数:4685
  天宝十一年八月初一,天子登临勤政楼,下制书,要御驾亲征讨伐安禄山,百官都吓傻了,新任大唐首相严挺之更是直接出言,称“不可”。
  天子却不顾严挺之的阻拦,坚持将制书下达,随后又公布了一系列的人事任命:
  任命京兆尹魏方进,为御史中丞兼置顿使。
  任命京兆少尹崔光远为京兆尹,兼西京留守。
  命令宦官边令诚掌管宫殿的钥匙。
  公布了这些人事任命之后,直接退朝,只留下文武百官在金殿之上面面相觑。
  退朝之后,首相严挺之,淮南进奏院的谢正、杜甫齐聚一堂,讨论了半天也没讨论出来一个结果,谁都不知道李老三这是又要出什么幺蛾子,只能静观其变,如果第二天他还穷折腾的话,说不了别的,只能派人前往汜水关通知谢三郎。
  即便他们都知道谢直如今身临一线对抗安禄山,留下他们三人在长安就是给他稳定大后方的,本不该用长安事务去打扰他,但是作为整个大唐明面上和实际上的领袖李老三要是抽风的话,不告诉天下兵马副元帅,也实在是不行啊……
  结果,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李老三根本就没给他们这个机会。
  当天退朝之后,就直接移居大明宫。
  天黑以后,天子命令龙武大将军陈玄礼集合禁军六军,重赏金钱布帛,又从闲厩中挑选了骏马九百匹……
  天刚发亮,玄宗出延秋门离开长安宫城,准备离开长安,方向,却不是向东,而是向北,往西北方向而去……
  李老三根本不是要去汜水关!
  他的随行人员,仿佛也能佐证这一点……
  杨贵妃姊妹、皇子、皇妃、公主、皇孙、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及亲信宦官、宫人……
  这哪里是什么“御驾亲征”,分明是逃难!
  而且还是最为慌乱的那种,因为他连宫外的皇妃、公主及皇孙都弃而不顾!
  说白了,一句话,天子李老三,跑了!
  天宝十一载八月初二,就是李老三跑路的这一天,百官还都蒙在鼓里,严挺之还带着人上朝呢……
  宫门口还好,金吾卫仍然整齐地站在宫门之外,人员齐备、刀甲明亮。
  结果……
  宫门刚刚一打开,就看见一群宫中内侍、宫女乱哄哄地出逃,跟一窝蜂一样,冲撞得文武百官东倒西歪,连首相严挺之都差点被撞翻了……
  严挺之急眼了,亲自抽出金吾卫腰间的仪刀,着实砍翻了几个内侍,才算面前控制住这场突如其来的混乱,拉过来一个内侍一问,天子呢?
  内侍早就被吓得够呛,回话也不讲究,直接就告诉大唐首相,天子?今天早晨天还没亮就跑了……
  一句话,气得严挺之差点厥过去……
  跑了?
  你跑个屁啊!
  人家谢三郎,就是一个天下兵马“副元帅”,不畏艰险,亲临一线,带着区区三千淮南铁甲抵挡住安禄山的十万叛军,人家都没说要跑……结果李老三你这个天下兵马“大元帅”,在大后方安坐不说,竟然还跑了!?
  跑啥!?
  再说,要是谢三郎在汜水关大败亏输,你身为天子,肩负大唐国运,暂时“战略转移”一下也算说得过去……
  可是人家谢三郎在汜水关,不但顶住了十万叛军的攻击,还建立完整的防御体系,跟叛军打得有声有色的,还独创了“五行守城之法”,眼看着就要开创一个守城流派,成就一代名将的名号名垂青史,就算是一种“手势”,也是跟安禄山“战略相持”呢……
  这种情况下,你跑啥!?
  严挺之暴怒之后,拎着带血的仪刀,就在宫城门外,对文武百官发号施令。
  第一个,严令掌管宫城内钥匙的边令诚,必须马上将飞龙厩的宦官操演起来,专事负责宫城之内的安全相关事宜,再出现宫人大规模逃亡之事,就提头来见!
  第二个,下令新任京兆尹崔光远,专事弹压长安地面,官员,百姓,无论是谁,胆敢趁机作乱,可以先斩后奏!
  第三个,下令淮南进奏院,将长安中事儿,快马传讯汜水侯谢三郎。
  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请新任御史中丞魏方进即刻出发,向西南方向追寻天子!
  严挺之却不知道,他刚才大发神威,以金吾卫仪刀斩杀乱跑宫中之人的时候,李老三已然过了便桥。
  李老三坐在车上,脸上有些木然,轻轻抓着杨玉怀的手,眉头紧皱,却不知道在想什么,突然之后,车后一阵喧哗之声,让他回过神来。
  “怎么回事?”
  自有人前去探查,片刻之后打探了消息回来,高力士听了之后这才回禀,是杨国忠在派人放火,准备烧毁便桥。
  李老三直接摇头,“官吏百姓也要逃命啊……我这个天子当先逃脱,本就是不该,如何还能断了他们逃生的道路?”
  高力士闻言,直接回身去安排,自有小宦官去向杨国忠传递天子口谕。
  李老三突然开口,叫住高力士。
  “刚才你说杨国忠要放火烧毁的,是灞水之上的便桥?长安城西,便门正对的那一座?”
  高力士连忙点头。
  李老三却突然自失一笑。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开元二十三年,谢三郎还是一个小小的监察御史,就平灭了两场叛乱,一场,是刘普会,在洛阳城外刘家别业,另外一场,是刘志诚,就是在这长安城外的便桥左近……”
  高力士听了李老三的话,无言以对。
  他知道李老三要说的是什么!
  自从谢三郎身兼三使、坐镇扬州以来,有关他的逸闻,他的经历,早就传遍了大唐,尤其在他天宝十一载回京之后,关于谢三郎的种种传闻,更是喧嚣之上,至少在长安城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作为李老三的贴身内宦,高力士堪称所有宦官的“顶点”,他如果想知道点什么东西,都不用自己开口,自有孝子贤孙帮他打听得清清楚楚。
  现在李老三提到了谢三郎,又提到了长安城外的便桥,更是直接点明了开元二十三年的那一场如同闹剧一般的“刘志诚叛乱”,高力士哪里还不知道李老三到底要说什么。
  他刚想开口,却根本不知道说什么好,到了最后,也只能闭口不言而已。
  只听得李老三说道:
  “谢三郎也曾火烧便桥,却是因为当时他麾下仅有金吾卫八十人,面对刘志诚麾下两千余弥勒教教众,要破釜沉舟一鼓作气地冲杀过去,烧毁便桥,是为了绝了所有人都后路,让麾下金吾卫能够一往无前,同时也是担忧一战不定,被溃散的弥勒教信中趁乱通过便桥冲击长安城……
  今日,我等也烧毁了便桥……却是为了阻挡追兵……
  高下立判啊……”
  说完之后,李老三顿时一声长叹。
  “悔不该当初不听谢三郎之言!
  如果在开元二十三年斩杀了安禄山,又哪里有今日的狼狈……”
  一语出口,无论是他身边的杨贵妃,还是车外的高力士,全都无言以对。
  李老三苦笑一声,也不再言语了,又恢复到了刚才的状态,车轮滚滚向前,随着车辆的摇摆,和杨玉环一起左右摇晃,唯一不动的,是他紧锁的眉头。
  红日东升,移至中天,阳光普照。
  李老三一行人,抵达咸阳县望贤宫,正是该吃饭的时间,给李老三一行人打前站的王洛卿却不知道哪里去了,就连咸阳县令也不见了踪影,也不知道是他没有接到天子驾临的消息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反正眼前的情况挺尴尬的,没人管饭……
  李老三没辙,只得派遣宦官再次到咸阳县去催促。
  但是……
  饿啊!
  天子一行人天刚蒙蒙亮就离开了宫城,为了不让文武百官发现,那真是偷偷的,静悄悄的,在这种情况下,哪里能吃上早饭?随后有一路紧赶慢赶的,又是赶路又是防火的,整整折腾了一上午……
  随行的六军十二卫还算好,毕竟都是年富力强的关中汉子,一顿饭早点吃晚点吃,不打紧,但是随行的那些皇子、皇女可受不了啊……
  天子这次出行,为了保密,根本不敢“扩大影响”,就连居住在长安东北角的十六王宅之中的成年皇子、公主都没有通知,都是宫城里面有谁就带着谁,这些还居住在宫城之中的皇子、皇女,这些人,除了都是李老三的血脉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年龄较小……
  一句话,大人不吃饭,能忍,小孩子不吃饭,那可忍不住啊……
  随着时间的推移,派遣出去的宦官一直没有回信,一行人越来越饿,到了最后,一群皇子、皇女饿得直哭……
  李老三一看,这不行啊,就把杨国忠叫过来了。
  杨国忠也不敢把这些皇子、皇女给饿坏了,尤其看着李老三脸都黑了,知道这时候不挺身而出不行了,直接一拍胸脯,看我的!
  结果……
  杨国忠飞马而去,不多时已然回归,怀里揣着七八张胡饼……
  原来,不远处有一处市集,堂堂剑南道节度使,御史中丞,遭遇天子没饭吃的窘境,也没招,只能自己亲自出面,花钱买吃的……
  李老三和杨玉环共分一张胡饼,一人一半,李老三因为天子的身份,拿了一大半……
  不过,一共就七八张胡饼,也不够分啊……
  在一行人正在发愁的时候,突然有人来报告,有一群老百姓正在接近咸阳县望贤宫。
  怎么回事?
  原来,正是杨国忠亲自出面去购买胡饼,在集市上被有心人看了出来,旁敲侧击一打听,顿时都惊了,啥!?天子来了?就在望贤宫,还没吃的!?这还了得!老婆子,快看看咱家还有啥剩饭没有,热热……干嘛?我给天子送吃的去!
  要说李老三在民间的声望还真是不错,乡野中人一听说他没饭吃,迅速行动了起来,家里有啥好吃的,全给他送过来了,虽然东西谈不到好,也就勉强果腹而已,但是这种自发性行为包含的情谊,着实让人感动。
  一行人之中,那些皇子、皇女可高兴了,有吃的了,什么感动不感动的,我先吃饱了再感动行不行?这碗我的!筷子呢,啥,没有?行,没事,用手抓着吃,一样能吃饱!
  一时之间,吞咽之声大起,胡饼、麦饭、豆粥……这些往日里龙子龙孙不屑一顾的吃食,在这一刻,变得如此香甜!
  李老三手上拿着那大半张胡饼,看着眼前这一幕,不由得悲从心起。
  怎一个狼狈了得!?
  以为仅仅如此吗?
  没有最糟心,只有更糟心!
  送饭百姓之中,推举出来一位老者,还要跟他聊聊。
  李老三根本不想聊,但是却不得不聊。
  一来,人家岁数实在太大了,满头白发,牙齿脱落,颤颤巍巍地拄着一根拐杖,一看就七老八十,就这个年龄,就算犯了唐律,除了十恶之外的罪行,也都是把儿子、侄子拉出来顶罪,他屁事没有,这便是圣人教诲的,“随心所欲,不逾矩”!别说李老三现在逃难了,就是他端坐在金殿之上的龙椅之上,见到这样的老人,也得客客气气地问候一声身体如何。
  二来,人家是送饭来的,而且还是在李老三一口吃的都没有的情况下送来的,这叫雪中送炭,人家提出来要聊聊,你有啥资格不聊?如果不聊,你先让你儿子、闺女把人家送过来饭食吐出来!当初淮阴侯曾千金赠漂母以偿一饭之恩,如今李老三,吃饱了就砍老头?像话吗?
  所以,聊聊就聊聊吧,就当下饭了。
  李老三叼着胡饼,准备听听老头到底要说啥……
  结果,老人家一张嘴,就堵得李老三一口都吃不下去了!
  “陛下为何不听谢三郎之言?”
  老头的意思挺直白,人家谢三郎当初就说要杀安禄山,是你横扒拉竖挡得地不让,不但不让谢三郎杀安禄山,你身为天子还强行宠信安禄山,那宠信得都没边了……要不是你如此行事,如何才能落入到眼下的这一步?
  一番话,说的李老三那叫一个尴尬。
  他上午才在便桥处后悔过,现在又被人家当面指出来,实在没办法梗梗着脖子说自己没错。
  另外,李老三这才反应过来,这个地方是咸阳,距离便桥不愿,当初谢三郎平灭刘志诚的叛乱,虽然杀伤不少,但是从客观上,也算是为咸阳县乡间除去了刘志诚这个大祸害,现如今的咸阳人,只要是明白事儿的,无不对谢三郎感恩戴德。
  换句话说,这些人,都是谢三郎的拥趸……
  都成拥趸了,这还说啥?你说个谢三郎不对试试……人家能干不!?
  这就尴尬了,既不能不认错,又不能说谢三郎不对,难道只能低头认错?可是他是天子啊,真要是认错了,脸面还要不要了?
  好在,前往咸阳县衙的宦官回来了,总算是解决了李老三的尴尬。
  李老三赶紧转移话题,劈头盖脸地对宦官一顿臭骂,这么怎么半天!?
  宦官也委屈啊。
  还真不怪他,主要是咸阳县令太过死板了,一听天子驾临,赶紧组织人做饭,都没考虑天子一行人现在是不是饿得眼睛发蓝,就这么一板一眼地按照礼仪做饭,什么天子用餐什么规矩、要上多少道菜之类的,全考虑到了……结果等他把饭食做出来,再送到望贤宫,李老三大半张胡饼都啃完了……
  李老三听了之后,不由得仰天长叹。
  此去蜀中,万水千山,这才第一顿饭,就吃得这么糟心,真不知道这一路之上,还得有多少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