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大练兵(十七)
作者:絮羽凌风      更新:2021-06-10 18:17      字数:2332
  “那是你们的起点不一样,有的人身体好,训练以后效果明显,有的人身体弱,训练以后起色不大,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要有一颗不放弃的心,我相信,只要你们以后努力训练,绝对会比现在的你强,因为你是在不断进步的。不抛弃,不放弃!”王絮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大声的鼓励道。
  “不抛弃,不放弃。”稀稀落落的有士卒跟随王絮喊了起来。
  “不抛弃,不放弃。”王絮再次举起右手大声喊了出来。
  “不抛弃,不放弃。”更多的士卒加入了呐喊的行列。
  “不抛弃,不放弃。”这次王絮大声的吼了出来,场面瞬间被点燃了。
  “不抛弃,不放弃。”台下一千余士卒,齐齐的吼出声来。
  一连喊了几遍,校场上士卒的呐喊声才慢慢的停了下来。
  “很好,我很高兴你们让我看到不服输的一面,那么下面我要奖励,这次考核成绩好的伍。”王絮看到士卒的颓废之色尽去,遂满意的说道。
  “程秉。”王絮看着台下程秉喊到。
  “属下在。”程秉躬身一辑回答道。
  “宣布这次考核结果。”王絮吩咐道。
  “诺。”程秉回身打开名册念了起来。
  “我念到名字的伍长,站到前面来。”
  “第一名,陈到伍。”
  “诺。”
  “第二名,陈蘭伍。”
  “诺。”
  ……
  ……
  “第二十四名,赵熊伍。”
  “诺。”
  ……
  ……
  ……
  “第一百名,林峰伍。”
  “诺。”
  “本官之前有言在先,考核成绩在排名前一百的伍,伍长晋升为什长,恭喜你们了,还有十七个什长的位置,下次考核成绩优异伍,优先晋升。”王絮略带诱惑的说道。
  台下开始窃窃私语了起来,看来十七个什长的位置,让剩下的伍长们都不淡定了起来。
  王絮心中是很高兴的,有竞争是好事啊,总比死气沉沉的要好,一支军队有了竞争才有压力,才有动力和活力。
  “不仅如此,这次考核成绩在前二十四的什长,我会任命其为假队率,希望你们能努力学习带兵之道,早日把这个‘假’给去掉。”王絮走下高台,来到这群什长面前,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诺。”得到晋升的什长们喜出望外,齐齐抱拳施礼道。
  “等会程参军会把你们各队进行一下简单的调整,希望各队在调整后能尽快适应训练,好了,各队带回。”王絮吩咐一声,就离开了校场。
  看着天色还早,王絮招呼亲卫一声,策马离开了军营,朝着豫章郡的铁官奔去。
  铁官是汉代管理铁的冶铸事业的机构。中国古代官职与机构往往同名,铁官一词有时也指官职。
  汉代冶铁手工业空前发展,管理冶铁的机构扩大,职官组织也系系统化,汉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属官有铁官长、丞。但铁官的设、罢和隶属常有变化,地方郡、县、侯国设铁官50处。
  汉代初年治粟内史下设铁官。地方郡、县、侯国设铁官,产铁的县设大铁官,管理铁的冶炼、铸造和贸易。不产铁的县设小铁官,管理铁器铸造和贸易。
  铁官的任命由大司农或郡守负责。官营作坊中设官吏,具体管理生产,并特设司隶官掌作坊内徒隶和巡察事务。产铁多的郡,设铁官多人和作坊数处。对多处作坊统一编号,系统管理。
  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以东郭咸阳、孔仅为大农丞、领盐铁事,专营盐铁,禁止私营。于弘农、河东、河内、南阳、蜀、汝南、庐江、辽东等郡,连京兆等共四十郡,悉置铁官,均隶于大农。主铸造铁器,不产铁的地方,亦置小铁官,隶郡县。东汉时悉隶郡县。
  豫章郡在新淦有铁矿,但是产量不是很高,遂只在南昌城外设置了小铁官,王絮所部的兵器铠甲都是由这个小铁官在打造。
  汉代的军队有材士(步兵)、骑士(骑兵)、楼船(水兵)、轻车(车兵)等兵种。大抵平原诸郡多编练骑士、轻车,山地诸郡多编练材官,沿江、海诸郡多编练楼船。
  至汉朝末年,车兵逐渐被淘汰。王絮所部主要编练是材士(步兵),当然还有一队五十人的骑兵作为斥候。
  步兵有重装步兵和轻装步兵两种。重装步兵多数身穿金属铠甲,手持戈、矛、钺、铍等长柄兵器,担负着同敌军重兵集团格斗的任务(代表就是袁绍的大戟士,每个士兵都配备着大戟和重甲,但没有配备盾牌和弩,是袁绍跟公孙瓒的白马义从相抗衡的力量)。
  戈是古老的兵器,在汉代已经很少实战;戟、矛在实战中有较多的使用。
  汉代还有经过改良后的铁戟——“有方”,戟枝向前翘形成沟刺,增强向前扎刺的功能。铁钩镶是汉代特有的步兵装备,是一种带有护手小盾的近战武器,可以用于伏击骑兵。
  汉代主战武器为刀,完全适应装甲骑兵近距离作战需要,并产生了专门的骑战武器——环首刀。环首刀采用优质的高碳钢制作,到东汉时期出现了反复折叠锻造,甚至是“百炼”的钢刀。
  轻装步兵一般不穿铠甲,持弓、弩等远射武器,配合重装步兵杀伤格斗距离之外的敌军。弩本是弓的改良,相对于弓来说射程更远,精度更高。通过弩机和弩臂的作用,使得弩的杀伤力更大。
  汉代弩的数量大约是弓的七倍,说明在汉代弩取代弓,成为远距离攻击的主要武器。除此之外,还有连弩车,代表了当时机动性能最好、战斗力最强的武器。
  由此可见,弩在汉代是用量较大的常规武器,代表了汉代军事的先进技术。到了东汉时期,弩的种类和技术有了更大的发展,出现了适合骑兵作战的小型弩,同时还有装配毒箭的强弩以增加弩的杀伤力。
  汉代的弩强度按石来计算,分一石至十石(大约引满一石弩需27-30公斤的力量),有一、三、四、五、六、七、八、十石等八级,一般六石弩最为常用,大约可射260米。其中十石弩最强又被称为黄肩弩,大黄力弩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大黄弩”,它的射程能达到四百米左右,只有十分强壮的人才能使用或者三人一起操作。
  “大黄弩”的制作图纸只有洛阳考工令(少府所属的考工令主管全国兵器制作)才有,地方小铁官只能制作四石(射程160米)以下的弩,只有大铁官才能制作六石(射程260米)以下的弩。东汉末年,尤其黄巾之乱后,各地的大铁官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能制造六石弩的工匠少之又少,因此大多使用的弩都是小铁官出产的四石弩(射程16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