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6 朱由崧的逃跑
作者:黄小招      更新:2021-06-10 00:29      字数:2522
  多铎攻破扬州,就要立马金陵,挥鞭南京了!
  早在四月二十五日,朱由崧听闻扬州城被攻打,就准备迁都了。
  他召集群臣,问迁都计策。
  钱谦益立即站出来说不可。
  迁都,在和平年代都困难重重,何况现在危急之时?恐怕都城还没迁走,人就连走都走不了!既然迁都不成,那就抵挡吧!
  马士英建议调黔兵入卫,备走贵阳。
  工科吴希哲等力谏不可,因为黔兵调入的话,满清的军队来得就更快了!
  马士英无奈,只得召黔兵一千二百名入城,命住鸡鸣山房,随时等候作战命令。
  朱由崧见自己迁都的意见没人赞成,当下也懒得再理国家之事,他只加紧鱼肉幼女,喝酒看戏。
  五月初,高杰遗留下的溃卒想逃往南京,刚刚渡江,就被郑鸿逵一阵掩杀,被杀的人不下万人,余下的投奔无路,只得北走降清了。
  郑鸿逵杀死自己人一万来人后,洋洋得意,便上奏章告捷。
  这里要着重提一下的是,郑鸿逵这个人,他原名芝凤,有个哥哥叫郑芝龙,而郑芝龙有个非常牛的儿子,叫做郑成功,将是我们后面要重点叙述的人物。
  朱由崧等看了郑鸿逵的捷报,也不管他杀的是敌人还是自己人,立即玺书褒封他为靖虏伯,同时是世袭,赐蟒衣、金币。
  南京城的百姓听了,都顶祝了起来,还为他建寺峙碑。
  郑鸿逵见忽悠成功,忙继续忽悠起来。
  忽悠,也就是行骗了,只要成功一次,接下来的忽悠就会滚滚而至。
  所以,自四月二十五日到五月,弘光朝是日报虚捷,仿佛满清被彻底打败了一样。
  南明军队的军门响着鼓角,将士们奏着凯歌,声沸江滨。
  郑鸿逵更是开藩京口,百姓们被他忽悠住,争先以牛酒犒师。
  人不怕别人骗自己,最怕的是自己骗自己!
  别人骗了自己,吃一垫,长一智,别人想再骗自己可就难了;自己欺骗了自己,则永远不知道真实情况,永远无法改进,最终会害死自己!
  然而,弘光朝还不知道死活,还自欺欺人地百官进贺!
  朱由崧虽然是只顾享乐的人,但是,他不是轻易就被人忽悠的人,正如他当初知道不能撤回史可法的军队一样,他虽然愚蠢,但没蠢到可以任人欺骗。
  朱由崧很清楚,什么捷报,全他娘的忽悠人的!所以,他在面对百官进贺的时候,没有去凑热闹,而是去看演戏。看完演戏,又下令捕虾蟆为房中药。
  他知道时日不多了,得加紧享乐。
  马士英却忙得团团转,他下令各门下闸,辰开申闭。
  清师破扬州之后,沿江问渡,要横渡长江了!
  五月初七日,郑鸿逵为自己忽悠成功,在军中大摆宴席,歌舞庆祝,
  正当他们欢乐的时候,清师乘间派遣二百余人潜入金山寺,等待着机会偷袭。
  初八日夜,大雾四塞,远近白蒙蒙一片,不见人影。
  清师编好木筏,打着灯,直向京口进攻,另外又派一支军队向上游大宁洲老鹳河渡去。
  黎明时分,清师尽抵南岸,潜入金山寺的清兵发动袭击,而渡过江的清师发动总攻。
  郑鸿逵的军队,忽悠人倒是一流的,打仗是末流的,面对人家的袭击和总攻,一下溃不成兵,镇江遂被清师攻破。
  郑鸿逵的军队尽弃军实,扬帆东遁而去了。
  长江天险被攻破,南明就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了!
  初十日,南京都门昼闭。大风猛雨。
  大臣们急成一片,不知所措。
  朱由崧却一点着急之色都没有,他午后还集梨园入内演戏,同时与群小杂坐酣饮,半点惊慌之色都没有。
  大臣们见了,皇帝都不急了,他们有什么好着急的?当然,很多想逃跑的,也打消了逃跑的主意,因为皇帝都没逃跑,自己怎能逃跑?
  朱由崧一直玩乐到二鼓,他很快乐。
  可是,就这时,他下令停止玩乐,自己带着屈、张二太监,骑着快马,直奔黄得功的军营去了!
  五鼓,马士英和大臣一起入朝。他们进到朝廷,才知道朱由崧这皇帝早已拉稀,逃之夭夭去了,顿时骂声一片,他们原以为皇帝很蠢,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危险逼近,哪里知道,蠢的是自己,没料到皇帝会丢下自己先逃跑了!
  朱由崧一路逃跑,脸上洋洋得意,心想:“小子,想继续忽悠朕,门都没有!”
  马士英见朱由崧已经逃跑,也无可奈何,只是让他不齿的是,朱由崧逃跑,连他老妈都不通知!
  不孝的人,他看过不少,可是,没看过朱由崧这样不孝的!
  马士英只得召黔兵,带着太妃,直走浙江而去了。
  到了天亮,宫里的太监宫女都发现皇帝跑了,当下忙把宫门洞启,争窜而去了。
  五月十一日,清师逼近南京。
  南京,这座千年古都,诸葛亮说龙盘虎踞的地方,就要落入满清手中了!
  忻城伯赵之龙闭各城门,准备投降清师。
  这时,南京城内突然居民暴动,竞杀城内外黔兵。
  这些黔兵都是马士英叫来的,可想而知,南京城的百姓忍马士英已经忍耐到极点了!
  午刻,有监生赵某率市人把王之明救出狱。
  这王之明,南京的百姓不理会他是真太子,还是假太子,总之,如今的南京城群龙无主,需要一名主子,就像当初崇祯皇帝死后一样,南明需要主子,所以,朱由崧那么昏庸的人当上皇帝。
  王之明被拥入宫中,便登殿鸣钟。
  然而,文武百官,没有一个去朝见。
  吏部尚书张捷听说王之明当皇帝,自杀了。
  副都御史扬维垣当初重办王之明狱,听说都城人拥立王之明,遂胆战自杀。
  看来,这个王之明还是有一点威力的,起码得罪过他的人产生害怕。
  王之明便传下圣旨,黏示在皇城,大概云:“先皇帝丕承大鼎,惟兹臣庶同共甘苦,胡天不(缺),惨罹奇祸。凡有血气,裂眦痛心。泣子小子,分宜殉国。思以君父大仇,不共戴天,皇祖基业,汗血匪易,忍垢匿避,图雪国耻。幸文武先生迎立福藩。予惟先帝之哀,奔投南都,实欲哭陈大义,不意巨奸障蔽,至撄桎梏。予虽幽狱,无日不痛绝也。福王闻兵远遁,先为民望,其如高皇帝之陵寝何?泣予小子,父老人民围抱出狱,拥入皇宫。予身负重冤,岂称尊南面之日乎?谨此布告在京勋旧文武先生士庶人等,念此痛怀,勿惜会议。予当恭听,共抒皇猷。勿以前日有不识予之嫌,惜尔经纶之教也。”
  五十二日,钦天监挈壶官陈于阶自杀。
  在王之明登位这一天,朱由崧已经奔到太平府二十里外了。
  他要是知道自己丢弃的皇位被王之明捡去坐,肯定要大笑,仿佛自己玩残的女人给人捡去玩一样。
  南京城里面的皇位,已经没什么好珍惜了,因为,被朱由崧这色魔加酒鬼玩得差不多了,谁坐上去,都烫屁股。
  黄得功、阮大铖、朱大典、方国安等听说朱由崧将要逃到太平府,忙忙赶过去。哪里知道朱由崧想进入太平府,太平府的百姓根本不买朱由崧皇帝的帐,不让他进去。
  十三日,朱由崧无奈之下,只得赶往芜湖。
  十四日,朱由崧往浙江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