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番外二
作者:糖衣盛世      更新:2021-06-09 05:12      字数:4093
  1、卢嘉亦的逗比生活
  卢嘉亦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被一个女人强吻了,而且还是个县主,这一切都源于自己的好妹妹,他只是看妹妹整日待在府里可怜,便好心带妹妹出来玩。
  他还记的他妹妹眨巴这那双好看的大眼睛,可怜巴巴的望着她,说她没有出府玩过,没吃过好吃的,没下过馆子,没看过人踢蹴鞠,更没有在外面逛过街,好吧,这些他都做过,可他们家向来对这个他们大房唯一的女孩看的严,而且他妹妹还给她出了主意,能让他母亲别催他结婚。
  后来他那好妹妹将他骑马的飒爽英姿画了下来,可不知道怎的,那副画竟落到眼前的女子手中,而且这个县主都没问过他同不同意就求着皇上赐婚。
  不过现在,看着这个女人在自己面前满脸通红,小心翼翼的在自己面前说着有多爱慕自己,卢嘉亦觉得这个女子也挺可爱的,他卢嘉亦是谁,大丈夫能屈能伸,再说能引得县主拜倒在自己的官靴下,也是一种荣耀,那他就勉强的大方接受吧。
  不过卢嘉亦觉得小姑娘哭起来好看有娇俏,嗯,这个县主长得也挺好看。
  很快二人成了亲,越是相处,卢嘉亦越是喜欢这位县主,他的小娇妻性子活泼,为人处事周到,又没有皇亲国戚的那些眼睛朝天上的臭毛病,与家里的母亲还有打扫相处的十分融洽,最主要的是对自己妹妹好,而最最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小妻子十分崇拜自己,无论自己干什么,都十分吹捧,用卢嘉琪的话说这简直是“死忠粉+脑残粉”。
  这让卢嘉亦在夫妻二人之间,极大的满足了自己大男子主义的心态。
  渐渐的形势变了,随着左之静的怀孕,卢嘉亦发现自己的地位以肉眼的可见的速度是逐渐下降。
  妻子怀孕初期,反应特别大,作为有能力的夫君他来说,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到京城各个地方搜罗好吃的,南城的酱肘子盐水肘花儿,北城的荷叶鸡焖鸭掌,东城的麻团桃花酥,西城的蜜丝山药,拔丝鲜桃,大到酒楼饭馆,小到街角摊贩,不管多晚,不管想吃什么,卢嘉亦总能想办法找到,而且还能保证色香味俱佳。
  刚开始,卢嘉亦还乐此不疲投身于给老婆买好吃的事业中,刚开始左之静还一脸崇拜以及满脸惊喜的状态看着卢嘉亦,可后来买的次数多了,左之静也就习以为常,有时候还因为买回来的过晚,就看见妻子睡着了,有时候买回来了,小妻子的口味儿又变了,反正到了后来就演变成怎么做都不对。
  为了扭转局面,卢嘉亦想了个好办法,给小妻子找点事干,那就是给小妻子买些书看,这些书可都是自己妹妹爱看的书,既然这妻子和妹妹是好朋友,手帕交,肯定能喜欢,不过,刚开始也的确是这样子,可后来到了后期,小妻子身子比较重了,不爱坐着,不是站着就是躺着,倒是没法看书了。
  越是快到生产的时候,妻子的情绪就愈发脆弱,只要一点做的不对就哭,每次看到妻子哭的时候,卢嘉亦就心疼,好在,没隔多久,孩子就出生了,是个十足漂亮的儿子,生下来就眉眼舒展,不想别的孩子皱皱巴巴的,粉红的小脸,像桃子,忍不住让人想咬一口。
  不过卢嘉亦就看了两眼孩子,冲进去看他的妻子去了,看着被汗水打湿的妻子,卢嘉亦只觉得一阵心疼,找来了帕子替妻子擦拭了汗水,待产婆收拾好了,卢嘉亦将人抱到内室,说什么孕妇不宜住在内室,要单独住一间房子,等出了月子再搬回来,呵呵,他卢嘉亦可不信。
  有了儿子的卢嘉亦觉得妻子孩子也生了,生活就会跟以前一样,喜气洋洋的等着妻子再次化身死忠粉,可事实再一次妥妥的给卢嘉亦打了脸。
  出了月子的妻子简直跟换了一个人一样,刚出了月子那一天,他还自己,一进内室,妻子就嫌弃他下了衙不先去看孩子,是不是不喜欢他们的孩子,眼里噙着泪水,大有他敢点头,她就哭给他的架势,可这哪里跟哪里啊,他不是一回来先看她了吗,好吧,第二天,卢嘉亦学聪明了,一下了衙,先去看儿子,见儿子在床上睡的流口水,便心满意足进了内室。
  结果迎来的又是一顿抱怨,今天的妻子觉得自己一下衙门没有先看她而是看了儿子,是不是只看中儿子,如今觉得她生了孩子,嫌弃她身材走了样,才不一下衙就来看她。
  这......
  好吧,都是他的错,第三天,他回来之前先叫下人把孩子抱到内室,等二人在一起了,他再进去,果然,妻子今天没再挑刺,可接下来的生活可谓是鸡飞狗跳。
  孩子才到半岁的时候,左之静就要求他给孩子念书,给孩子启蒙,伴随的孩子连坐都坐不住,能教什么,好吧,看着一大一小圆溜溜的眼睛,就那么直勾勾的看着他,以及妻子手中的《三字经》,他认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以为读完了三字经读完了,就算结束了,总算可以休息了,可,看着妻子手中拿着的签字文,呵呵......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而且,左之静为了培养卢嘉亦做个好父亲,除了孩子日常要打理的,其他时间孩子都归卢嘉亦管,卢嘉亦有时候觉得家里要奶娘干嘛,不过妻子说了,养不教,父之过,所以这孩子的事情还是要他来做,想想也有道理,没办法,谁让他现在翰林院的差事清闲,回家了也没什么公事要处理。
  唉,他还是老老实实在家看孩子吧。
  2、宋楽的苦逼生活
  作为一名京城新贵,宋楽觉得自己一定要摆正姿态,对于老牌世家且现在在朝堂上十分有话语权的,那自己摆出的态度应该是尊敬或者是崇拜的,百年世家能屹立不倒,而且还能保存实力让自己家族在朝中有话语权的,还一定有他们的优势以及能量,对于这些,宋楽励志要将自己的家族发展成一个有底蕴,有传承的家族。
  所以,在进京的路上,宋楽便与楚家那位少年将军,以及卢家这位少年将军大好关系,毕竟这卢家是百年的簪缨世家,而楚家,那就更不用说,家里出了个太后,如今一门双爵位,除了卢家,京城里再找不出这样的贵族了。
  一进京,宋楽的妹妹,就被送进宫里选秀了,有些人想能通过此一步登天,不过宋楽倒不觉得,他其实私心里是希望妹妹别被选上的,历来前朝与后宫都有着丝缕瓜葛,这历来是,前朝的府里犯了事,后面的娘娘主子们就要受牵连,再不然就是后宫的娘娘主子出了事,就导致前朝的家族受牵连,不过这也不是他能决定的。
  他与这个妹妹乃是同父异母,宋楽的生母去世了,现在的母亲是父亲的续弦,生了他这个好妹妹,好在他父亲是个心中有成算的,只让母亲生了一女,他们这一房出了他与这个妹妹,其他的都是些庶出兄妹,倒也不用他在内宅费心算计什么。
  果然,他那个好妹妹被选上了,不过父亲说了也无妨,必要的时候,为了家族舍弃妹妹也是可以的,有时候他觉得父亲太绝情,他细细观察过卢家与楚家,他们能长久的原因是合理的利用家族中的每一股势力,从不放弃,掌家者审时度势的布局与安排,这样家族才能长久。
  对于这样周密的布局以及能有用这要高超的心智,宋楽十分佩服,进了京后,宋楽一方面学会分析局势,一方面在朝堂上找机会出头,走街串巷的收集消息,学着去分析每一条信息背后所隐藏的深意,终于,黄天不负有心人,机会来了。
  洛王在康亲王府里惹了事情后失踪了,开始他觉得没什么,这洛王在京城的诨名人尽皆知,据说害了肖家的一个清白的女子,还险些伤了楚将军那位娇妻,害的人家差点流产,好在楚夫人没出事,若是有一点闪失,他很肯定楚将军将洛王活剥了的心都有了。
  好了,洛王由失踪变成死了,京城里到处都在寻找洛王的下落的那些人,心里是高兴的,毕竟这洛王也是一大祸害,平日里强抢民女不说,还仗着是皇亲国戚,没少在京城里胡作非为,可脸上还是表现的十分沉痛,到底是皇室宗亲,而起人死了,他们虽找到了人,可是个死人,这差事怎么交啊。
  宋楽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洛王虽然不受百姓爱戴,甚至有很多人都希望他死,可总是皇室宗亲,怎么死的,总要给皇家一个交代,不然,皇室宗亲那里也没法交代,索性在朝堂上站了出来,主动要请求自己愿意来查办此事,这个时候宋楽也意识到京城里似乎不平静。
  联想着自己从街头巷尾里搜集来的信息,还有一股势力在搅乱这本该安稳的局面,这是一个能够皇上能够赏识的机会,也许走这一步,他就能打入京城的上层圈子。
  果不其然,皇上将他召进御书房,详谈了一番,这个案子牵扯着前太子,查洛王之死只是表面上的东西,想继续查到幕后之人,必须更深层次的去挖掘,宋楽觉得以他在京城里积累的人脉,再加上皇上派了彭大人,定是手到擒来。
  可事实上,当厚厚的一沓卷宗放在宋楽面前的时,宋楽觉得这简直是在跟他开玩笑,用了一天一夜,看完了这些卷宗,他和彭大人基本上什么也没查出来,也就说这一晚,他和彭大人白干,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若是还查不出来,不说皇上会不会追究他们的责任,就是他这个官职还能不能坐下了。
  好在彭大人到底在官场浸淫多年,对京城里的能人也算了解的清楚,二人厚着脸皮来到卢府找卢家三少爷,卢家三少爷是个话不多之人,倒是与卢家大少爷的沉稳,二少爷的跳脱,四少爷的老成持重又是一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那么厚厚一沓的卷宗,人家卢家三少爷,半个时辰就看完了,而且还给他们指了方向,最后连他们要找的人都给找到了,宋楽再次深深的觉得自己不足,看来他还要更努力向这些京城里的世家学习。
  在皇上与他还有楚将军周密的安排下,将先太子引了出来,总算,朝堂算是安稳了,而他也有了新的职位,刑部尚书,而彭大人则往上调了一级,接过这热乎乎的圣旨,以及官府,宋楽心中是郁闷的,比起刑部的查案还有审理,他能跟皇上说他更想去是户部或者吏部。
  如今,这种情况只能是这样了,他兢兢业业的查案,在查案的过程中时常会与卢家三少爷商讨案情,好在这位三公子虽然话不多,可句句都能说到点子上,没完没了的查案,找证据,审理,让宋楽从一个风姿绰约的翩翩佳公子,变成了一个黑瘦的煞神,有时候下了衙,自己的儿子一看见他,就跑了,这......宋楽就更加头痛了,就这样,宋楽在刑部里面创下了自己的一片天。
  多年之后,宋楽在自己晚年的时候写了一本《宋氏案件记录手札》,而这一书中,记载这宋楽办过的大大小小案件,全书由检验总说、验伤、验尸、辨伤、检骨等几十项内容所组成;并对犯罪、犯罪侦察,法吏办案的程序等,亦详加论述。层次分明,后世人对此书的评价是内容丰富,见解精湛,虽手中偶有论析欠妥当之处,但通过全书详细的描写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内容源于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