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论天下大势
作者:老厂白纸      更新:2021-06-06 20:02      字数:2164
  崇祯心里很是不悦,他出于爱才之心,前来请教,却不料碰了一根钉子。天子的颜面何存?微微皱眉,问道:“方老板此话何意?”
  “家国大事,岂可乱说?”
  “你是担心天子降怒?”下意识地就想说,“朕赦你无罪。”想想不对,赶紧收口。
  “就算圣天子不怪罪。其他的人就不会找茬?这不是坑我是什么?”
  好一只狡猾的小狐狸!崇祯的心里开始犯难,看来还是准备不够。但是,朕贵为一国天子,难不成还玩不过你这只小狐狸?
  微一沉吟,便是道:“家国大事,的确不该胡言乱语。不知方老板可还记得周薇薇?”
  坤兴公主……
  方回道:“是她让你来的?这样的话,我可以说一说。”
  崇祯的老脸也有些挂不住了。老子的面子还没有女儿的大?
  方回继续道:“这个话题太大,几个月也未必讲得清楚。如果真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内烂外患。”
  “内烂外患?这作何解?”崇祯道,“据我所知,大明目前最大的问题,无非就是西北的流寇、关外的奴贼。”
  这是崇祯的心头刺,让他寝食难安。
  “错!”方回道,“不是敌人强大,而是我们自己太弱。大明最大的问题,是内部烂掉了。”
  这句话,让崇祯不是很高兴。但是作为一个好学、有觉悟的皇帝,他继续道:“愿闻其详。”
  历史上的崇祯,能力不足,但的确好学,只是没学到什么好东西。在东林党、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的时代,那帮文人也不可能教他真正的帝王之道。皇帝要是真的成了好皇帝,就等于把文官集团给送进了刑场。
  明亡,很大程度上也亡于文官权利过大。
  “战争,向来打的就是国力。军队只是执行国家意志。无论是李闯还是关外的满清,其资源总和都不可能和大明相比。”
  “那为何大明天军还会屡屡败退?”
  “有资源,还得有调度资源的方式。明军败……败于组织。一是军队的组织涣散,调动不了每一个军士的战斗力。二是国家组织腐败,调动不了分布于各处的资源。军队打仗是依赖后勤补给的,没有资源,如何打仗?”
  很新鲜的观点。崇祯又来了兴趣,问道:“那依先生见,大明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先生,通常是对有学问的人的称呼。
  “尽一切可能,休养生息。壮大国力,改善调度资源的方式。昔年,太祖正是选择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方式,才有了后来的西灭陈友谅、北逐元廷的壮举。
  嗯!简单说,就是猥琐发育。
  能停战就停战,等准备好了。反手就把奴贼和流寇灭了。”
  “这……这……这岂不是小人之举?”骆养性呵斥道。
  方回冷笑:“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关系!仁义道德全是狗屁。”
  就只有这些腐儒才会相信什么“以仁治国”,后世的中学生都知道国与国间只有利益关系。而且……哪个大国不耍流氓?
  崇祯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看来今天这一趟没有白来。
  “但是……流寇和奴贼步步紧逼,又如何有时间休养生息?对付流寇和奴贼,不知道先生可有什么具体的方法?”
  “所以我的意见是,多管齐下。对于流寇,宜抚不宜剿。”
  这一点,崇祯是赞成的。很多年前就有人给他上奏,他的批复是“寇亦赤子,宜抚之。”怎奈何国库空虚,他当时只能拿出十万两白银去安抚。对于西北的灾民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同样是安抚,崇祯却想听听方回是如何安抚的。
  “中国的农民很朴实。除非是活不下去,否则他们不会起来造反。所以,对于安抚流寇这一块,我的建议是把重点放在创建就业岗位上。”
  “何为创建就业岗位?”
  “当所有的农民都有稳定的工作,都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养家糊口,谁还会造反?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当今朝廷为了能够剿灭流寇和奴贼。却是不惜一次又一次地加税。这不是断了农民的生计吗?结果,流寇没有剿灭,却又把其他的农民逼反。然后为了剿灭新的流寇,又去其他的地方加税。如此进入无休无止的恶性循环,流寇怎可平?”
  这一点,当真是说到了崇祯的痛处。他哼一声:“每亩九厘,并不足以断了百姓生计。”
  “那你有没有想过?在朝廷上面是九厘,到了下面真收的时候,何止九厘?官要抽取,绅要抽取,地主要抽取,如此层层剥削,所有的负担全部加在了农民身上!”
  “贪官!恶绅!都该杀!该杀!一个个的欺上瞒下,横征暴敛,鱼肉百姓,都该杀!”崇祯紧紧握着拳头,青筋暴起。
  “老爷息怒……老爷息怒……可别气坏了身子。!”
  看着“周举人”这副气得暴跳的模样,方回再次觉得奇怪。姓周?周延儒还是周国丈?这两人也不像是关心家国大事的人。方回不懂历史,既然已经来到了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还是要有所了解。
  想了想,方回继续道:“左右都是用钱,为何不直接对流寇所在地区的农民免税?减削百姓负担以达到安抚目的。至少能落一个收支平衡,不用单独花费国库的银子去安抚。或者,直接用围剿的费用去安抚。”
  崇祯也压制住了自己的怒火,问道:“不收税,或者减税。朝廷何来银钱运转?”
  “分摊!”方回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是所有人的天下,干嘛要把所有的税集中在农民身上?”
  “先生是说,重开矿税?”
  “不!还连同商税。这天下所有人都得交税。只是多少而已。”
  “不妥!”崇祯摇头道,“不知道要有多少朝臣反对。”
  “可分为两个步骤。”方回道,“一,先收一部分人的税,将之分化掉,无法结盟反抗。二,收少一点,聚沙成塔。不动着根本利益,谁愿意和你拼死拼活?最多就是聒噪一番,然后妥协。”
  崇祯露出了一个淡淡的笑容。这哪里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分明就是一只洞悉人情世故的老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