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天子殉国
作者:
dinkum 更新:2021-06-06 11:47 字数:6307
见孙权过来,丁泰还是做出一副欢迎的样子,上前抱拳道:“泰在此恭候吴王。”
孙权苦笑摇头,说道:“徐侯客气了。在下不过是逃亡至此,吴王称号,已奉还吾兄了。”
丁泰当然不是真尊孙权为吴王,当中多少也有嘲弄之意,当即微笑道:“令兄前日已发布檄文,去除吴王尊号,将吴王国降为侯国。他本人,仍称吴侯。”
孙权怔了片刻,知道这是孙策指摘自己妄称吴王的一种手段,不过此时孙权是失败者,也不去争辩这些了。
在堂上坐定,丁泰开口问道:“不知吴王下一步作何打算?若是欲重振荆南,吾当划一块养兵之地给吴王;若是不作此想,安享富贵,吾亦当遣人与令兄协商,消除当中误会。”
孙权连连摆手,说道:“争夺荆南之事,再也休提。在下从此只想做一富家翁而已。如今在下手中颇有些金银,如徐侯垂怜,可在土地膏腴之地,售卖些许土地与我。从此安心耕种,不再过问世事。”
丁泰佯笑道:“吴王何必如此气短?周幼平、蒋公奕都是英勇无敌的将军,蒋公琰、刘子初更是世间少有的大才,如何能跟随吴王从此躬耕于田间,弃天下统一大业而不顾?”
孙权略一犹豫,是啊,这些文武都是人才,但从此都不再属于自己。如果强自保留,徒然浪费人才,而且留下自己可能将来谋反的阴影,能否安全活下去都将是个问题。孙权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早就考虑过,如今也不过略微犹豫一下而已,遂道:“昔日同僚,都是世间高才,不幸跟随在下方才落到如今田地。在下从此只是一田舍闲人,当然不能耽搁同僚前程。还望徐侯能妥为安置。”
丁泰笑道:“若是诸贤不弃,丁泰自当扫榻迎候。”
之后,孙权为了避嫌,便在九江郡购置产业居住。但吴老夫人虽然跟着孙权来到了徐国,却坚决不肯跟随孙权居住,自己求见丁泰,请求带领一众儿女(除孙权外)回归吴郡闲住。
吴老夫人态度坚决,且言语中表现出对孙权的强烈不满与浓浓的不屑。丁泰对孙权也很不屑,只是看中了他帐下的那几个文武贤臣,这才有所礼遇。因此,对于吴老夫人的要求,丁泰也就顺势答应了,在吴郡中孙氏原有的土地中划拨出六百顷给吴老夫人养老,土地税也按照孙坚的乌程侯爵位实行优惠。
对于周泰蒋钦两人,丁泰不能按照常规使用。毕竟他们固然是孙权曾经的部下,同时也是孙策的臣属,没准哪天便追随孙策而去。因此,丁泰将这两个曾经的水性极好的截江大盗派给了甘宁作为副手,甘宁猛然得到两个如此得力的助手,更是喜不自禁,加快步伐去经略夷州去了。
而蒋琬与刘巴,却完全与孙策没有关系,这是近一年来孙权自行在荆南招募的贤士,孙权投奔徐国,这两人自然也就跟着来到了徐国。当他们明白了孙权的所作所为,自然也就对孙权死了心,完全可以成为丁泰真正的部属。
如今九江的郡丞是陈宫,但陈宫政务之才并不突出,在徐州辅佐吕布时,一州之地的治理也不过是马马虎虎而已,也许他更适合军事方面吧。因此,这次刘巴、蒋琬加入之后,丁泰便将刘巴放到了九江郡丞的位置上。因为吕玲绮的九江太守不过是个不管事的虚职,因此,九江郡丞实际就是大汉的司隶校尉,权力巨大。对于刘巴来说,从一个无名幕僚一下子成为位高权重的大员,也算是志得意满。
至于蒋琬,还毕竟年轻,就跟着顾雍实习吧,过几年就可以独挡一面了。
于是丁泰再度让吏部发布调令,调豫章郡丞卫旌入夷州,协助甘宁管理已经占据的土地;令庞统兼任第一军团军师;令祢衡兼任第二军团军师;调陈宫入豫章,担任豫章郡丞兼第四军团的军师。
此时已是建安七年正月下旬,曹操率军再度进驻官渡,与袁绍的大战一触即发。
袁绍调集青州袁谭、幽州袁熙、并州高干以及冀州本部人马,总计达到十三万,欲与曹操决一死战。可惜此时袁绍虽仍有雄心,奈何自官渡之战大败后,身体一直不好,主持此次战事大局的大将军印信只得交给幼子袁尚。
长子袁谭自然不服,不过因袁绍仍在,袁谭不敢露于明面,遂率军两万,后退至斥丘,静观前线战事。
因袁谭、袁尚各有无数支持者,袁熙、高干不愿在袁谭与袁尚之间摆明立场,于是也各引兵马屯驻邺城周边,不与冀州兵马合营。这就导致了袁绍手下四路大军各自为战,并无统一调度指挥。
僵持到三月,袁尚试探着向曹操发起进攻。曹操佯溃退兵,袁尚大喜过望,率军急追,中了曹操埋伏之计,三万大军只逃回万余。
袁绍听闻,心中惶惶,病情更加严重,数度吐血昏厥。自此袁尚不敢出战,只是在邺城固守。
四月初,袁尚眼见难以抵挡曹军攻势,遂在逄纪提议下提出借乌桓、鲜卑骑兵南下对抗曹操。此时袁绍病重无法理事,袁尚遂做主遣人前往塞外联系鲜卑等外族,许以割让幽州两郡之地以供鲜卑歇马。
中旬,袁绍身体略微好转,带病理事,听闻袁尚引鲜卑大军南下,不禁大怒,怒斥袁尚“逆子!逆子!祸国殃民啊!”随后口中鲜血狂喷不止,当晚病逝。临终遗命袁谭继任大将军,统摄青、幽、冀、并四州。
可惜袁绍醒悟的太晚,他身边已经全是忠于袁尚的人。袁绍死后,逄纪、审配假传袁绍遗命,令袁尚继承大将军之位,封长兄袁谭为车骑将军、次兄袁熙为征北将军、高干为征西将军,各自引兵护卫邺城。
下旬,曹操大军六万兵临邺城之下,袁熙、高干引兵来救,为曹操击破,只能率败军两万余退入城中与袁尚合兵抵抗。
远在塞外的鲜卑,此时已经分裂为三个大的集团。一是步度根所部,拥众二三十万,据有云中、雁门一带;二是轲比能所部,分布于代郡、上谷等地,由于轲比能令其族人学汉族文化,学兵器制造之术,又安抚境内前来投奔的汉人,因此实力最为强大,治下人口达到五六十万,青壮骑兵便接近十五万;三是原先东部各部落形成的东部联盟,散布于辽西、右北平、渔阳等塞外区域。
平时虽然步度根、轲比能相互争夺权利,但当袁尚邀请他们南下对抗曹操,同时割让部分土地人口时,他们这些异族立刻联合了起来。他们平素南下时,都被袁熙、高干所阻挡,如今不但不再有阻挡,还主动邀请入境,世间还真有这样的好事。一旦南下顺利,鲜卑大军还需要袁氏割让土地吗?当然不用,所占据的都是鲜卑的。
于是,以轲比能为主帅,三个大的集团集合了骑兵二十三万之多,浩浩荡荡地就南下了。所过之处,宛如蝗虫过境,寸草不生。财物被掠夺,人口被充作奴隶,幽州、冀州、并州顿时变成了人间炼狱。
当曹操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脸色铁青。他虽然征战冀州,与袁绍火拼,但这都是同族之间的争斗,为的是早日统一天下,还天下一个宁静。可是袁尚竟然勾连外族南侵,丧心病狂之极。
此时的曹操还没有统一北方,手中并没有强大的骑兵,凭他现有的七万以步兵为主的大军,无论如何也不是鲜卑骑兵军团的对手。如果强要对抗,也只能凭借城池或者黄河天险进行抵抗。然而,鲜卑不是来跟曹操打仗的,他是来占领冀州,掠夺冀州的。如果曹操不主动同他开战,也不过自保而已,冀州百姓终将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这与曹操当时攻略冀州的目标完全不同。
曹操只能仰天长叹。冀州多平原,邺城要塞又不在自己手中,要以七万以步兵为主的部队抵抗二十余万鲜卑骑兵,完全没有这个可能。
徐国的天机营经过数年的发展,这时早已羽翼丰满。信鸽的应用,又使得信息传递速度大大加快。当然太重要的信息,天机营还是不敢用信鸽这种不够靠谱的方法传递的,毕竟,信鸽刚刚投入使用不久,可靠性还很差。不过鲜卑入侵的消息虽然重大,却也不怕走漏消息,因此,天机营通过信鸽很快便将前线的消息陆陆续续传递到了寿春。
袁尚勾连外族,袁绍怒而辞世,幽燕之地惨遭鲜卑铁蹄践踏,一个个消息快速抵达寿春,使得内阁忙得脚不沾地,不断会商应对措施。
历史上没有这一幕,丁泰也有些茫然如何去应对。在原先历史上,袁尚并没有勾连异族之事,袁氏败亡后也不过是去投靠了辽东公孙康。而曹操,也将北方异族压制得无法抬头,终曹操一生,北方异族就没有大规模地南下情况发生。
可是,如今一切都发生了。由于丁泰的穿越,改变了历史的原本模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丁泰不但没有充当救世主的角色,反而使得北方汉族遭受了史无前例的伤痛。历史上,唯有犬戎曾经围攻中原,将周王室摧残至摇摇欲坠,从此一蹶不振,春秋大幕也自此拉开。
可是曹操能否抵挡住鲜卑大军的进攻,甚至将异族驱逐出关外?内阁的看法并不统一。徐庶、贾诩、庞统、田丰都一致认为鲜卑实力强大,曹操刚刚战胜袁绍,还未得到充分休整,兵力粮草也不充足,很难与鲜卑抗衡。而顾雍、鲁肃、刘晔则认为曹操有实力与异族决一死战,当然最终也将是被打残的局面,有利于丁泰迅速击败曹操,占据河北。
不管怎么说,大家都认为曹操绝对不可能向异族低头,这让丁泰还是对曹操充满了敬意。即便是袁绍,在即将败亡之际听说儿子结连外族南下河北,还是大骂一通不争气的儿子,同时毫不犹豫地取消了他早就准备给这个儿子的继承权。
但万一曹操抵挡不住鲜卑大军呢?万一鲜卑继续南下中原呢?丁泰还是决定调集第一军团、第二军团、第四军团主力,集结在寿春、临淄,随时准备出兵支援曹操。
等待、观望的时间并没有很长,仅仅不到十天,曹操发往徐国、荆北、荆南的求援就到了。看得出来,曹操确实无力对抗河北的异族入侵。尤其是目前河北还不是曹操的地盘,袁尚这个名义上的大将军给异族提供大量的方便,同时也制约着曹操的抵抗。毕竟,野战曹操根本不占优势,而城池又几乎全部在袁氏之手。二十多万草原骑兵加上七八万袁氏残军,根本不是曹操这个手握六七万兵马的势力能抵挡的。
内阁对于曹操的求援当然要先丁泰决定之前进行研究。大多数认为,曹操虽然可能抵挡不住,但立即求援说明了曹操不愿过度消耗自己的实力,这对于徐国下一步计划吞并中原、河北之地不利。
这个意见不包含田丰。田丰乃是冀州人,河北之地生灵涂炭,他心中最痛,当然,他希望丁泰能早点出兵解救冀州、幽州百姓。可是,内阁的讨论方向却是以天下霸业为核心,并没有围绕先解救百姓为目的,因此,田丰虽然言辞激烈地争论一顿,但还是败下阵来。毕竟,这里的决策是以徐国的核心利益为基调的,田丰再爱民,也无法与徐国最终的长远利益背离。
丁泰听完内阁的汇报,心中也颇为不满。他内心里是极为憎恶这些异族入侵的,历史上中国两次亡国,就是蒙元灭南宋和满清灭明。如果历史不发生偏离,百余年后,便是五胡乱华发生之时。汉族人口十不剩一,汉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有诸多从此消失在文化长河之中。
丁泰对于内阁的决议不满,但又不能直接反驳,毕竟他们站的角度立场是以希望徐国早日一统天下为目标的,而占据中原的曹操就是徐国最大的敌人。于是丁泰令在次日早朝中召开扩大会议,诏令在寿春有资格早朝的官员全部参加,对于内阁决议进行再讨论。
除了宣布徐国建国之日,丁泰曾经在大典上穿得如此隆重正式,这还是丁泰第一次如此庄重,一身富贵奢华的侯君之服,衬得丁泰雍容高贵,很有点帝王的风范。
根据天机营昨晚最新传回的消息,荆北、荆南都还没有出兵援助曹操的意思,而曹操在邺城以东与鲜卑已经接战一场,鲜卑大军战死一万余人,曹操也损兵七八千之多。曹操眼见与战不利,已经暂时退往黎阳防守。
丁泰令徐庶先将北方形势讲了一遍,随即令庞统将内阁昨日形成的决议当选宣读,让大家共同讨论何去何从。
自内阁成立以来,所决议的内容都没有遭到过质疑,也成为了丁泰最好的治国辅助机构。这次,虽然堂下依然有不同的声音,但当面反驳的声音并不多。沮授,便是其中一个。
沮授大声道:“君上,吾以为援助曹操,迫在眉睫。如果让鲜卑大军在冀州站稳脚跟,我中原将从此无险可守,即便有天险大河(三国时还没有黄河称谓,一般称之为大河),也在严寒冬季结冰之时,变成毫无阻挡的通途。若如此,天下民心尽失,河北民众死绝,即便将来得到天下,又有何用?”
丁泰是深深知道异族站稳河北的祸患的。后世的一个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送给了异族,压制得北宋一直没有抬起头来,直接导致了靖康之耻,甚至汉族的第一次亡国。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这才将幽云十六州重新控制在汉族手中。可惜的是石敬瑭又转世重生为吴三桂,再次引满清入关。
丁泰正要表态,大殿外一声急报传来。丁泰知道最近因北方战事搅动天下人心,天机营已经将三日一报,改成了半日一报,忙传令道:“进来讲!”
那传令兵将急报递给天机营主官指挥使贾诩,贾诩正想转给丁泰,丁泰已道:“文和先阅,然后讲给大家听。”别处再急的事情也一定不会在丁泰举行朝会的时候来打扰,一定是北方战报。
贾诩匆匆看完,神色大变,一贯不动如山的他也是声音略微颤抖,说道:“主公,河北民众已有数十万人被奴役迁徙往塞外。另外,天子旗号出现在渤海,传檄天下,号召各路诸侯会师河北,驱逐异族。而天子刘协则率领数千刚刚招募的勇士,亲自前去迎战鲜卑大军去了。”
什么?丁泰霍地站了起来。天子刘协自两年前失踪,一直不见踪迹。丁泰考虑到刘协应该是没死,可能隐居在某个地方过着逍遥的日子,毕竟在许都当那个傀儡皇帝不是人过的日子,聪明如刘协肯定知道早晚有一天他会被篡位,甚至被害死。因此他没有选择逃出许都去投奔袁绍,而是聪明地选择了逃匿无踪,过着隐士一般的生活。
然而,在异族入侵、生灵涂炭的时候,天子刘协终于还是不忍坐看他的臣民无端死于非命,一面竖起天子大旗,招募民壮前往做着徒劳的抵抗,一面传檄天下,诏令各路诸侯前往河北剿灭异族。
这是何等的勇气!这是何等的智慧!也许,作为天子的刘协只能用他的这点名义加上他的生命,去换取天下臣民的景从,去换取天下诸侯的短暂联合。
丁泰不禁热泪盈眶,喝道:“出兵!立即前往河北。有异议者斩!”
随即传令:“令赵云即刻率从第一军团与第四军团抽调的三万步骑北上,枢密使徐元直亲任军师,刑部尚书沮公与暂调军中,担任副军师。传令,太史慈的第二军团沿着天子兵马前进路线探索救援。吾亲率中央军团北上,庞士元随吾出征。工部调拨十架大炮,炮弹一千发,跟随北上,去轰他娘的。”本来,大炮还不算成熟,而且丁泰还想作为秘密武器存留,等在最后的统一战争时再使用,如今被鲜卑入侵搞得丁泰血脉贲张,还保留什么保留,连一贯竭力保持温文尔雅的丁泰也在朝堂之上大吼“轰他娘的”。
很快,徐国派兵北上战鲜卑的消息传到各地。第一军团驻守广陵的张郃主动请战。丁泰考虑到张郃来自河北,肯定对于河北感情特别深,于是令黄忠北上暂时接替张郃,令张郃为赵云副将,一起北上。
寿春粮草丰足,民夫又是有偿征用,因此出兵时间倒是很快。五日后,丁泰便已率军进入梁国。这时,从天机营传来的消息再度汇集到丁泰手中。
新野的刘备尽起手下四千兵马,与关羽张飞等部属率军北上。刘表没有出兵,但还是资助了刘备一万石粮草。
荆南的孙策率军七千,欲借道江夏北上。黄祖不允,孙策随即顺江南下,征得徐国同意,从庐江北上救援天子。
五月二十四,丁泰最为担心也最为可能的事情终于发生:天子刘协率军三千乌合之众在安平郡武邑县遭遇鲜卑大军,全军覆没,天子刘协战死当场。此时,太史慈距离刘协大军尚有接近两日路程。太史慈闻讯,暂时驻守东光,等候丁泰下一步的指令。
丁泰眼中饱含泪水。天子死了!尽管刘协早已失去了天子的权力,或者说他从继位天子之后便一直没有掌握过这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刘协的死,依然代表着大汉天下从此真正地陷入了无主状态。刘协,用他的鲜血激活了千万中原汉人的血性,复仇的口号传遍九州。
丁泰对于这件事早有预感,早就令军中准备了白盔白甲白布,遂传令全军挂孝,加快速度赶往清河。
此时的曹操大军正在清河。为了救援天子刘协,免受大汉遭受天子被杀的羞辱,曹操不计生死,率军星夜赶往安平方向,于路遭遇一支三万人的鲜卑大军,血战过后,曹操大军损失万余,但终是击溃了敌军,来到了清河郡东武城。然而,曹操终究还是没有能赶上救援,天子刘协血溅冀州,成为第一个死在异族刀下的皇帝。
悲伤的曹操在东武城树立天子刘协灵位,谥曰烈。相比历史上被赋予献帝称号这个带有一定贬义的谥号,烈帝算是对刘协的肯定与尊崇。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