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汉郡就是后来的汉城
作者:
dinkum 更新:2021-06-06 11:47 字数:9223
与孙策在汉寿陷入绝境相似,丁泰在寿春也陷入了无边的恐惧当中。
自从太史慈所部第二军团调到青州之后,甘宁所部海军留下四千人镇守琅琊港口,其余一万两千余人便跟随甘宁返回吴郡。
可是时隔一个多月,却依然没有甘宁返程的消息。驻守吴郡的甘宁副将陈横大惊,一边上报寿春,一边派遣一支小型队伍北上寻觅,却一直没有找到甘宁等的消息。经询问海边渔民,方知,一个月前海上曾经发生暴风,海边失踪了好多渔船,而那个时间正好与甘宁起航返程时的时间相吻合。
也许,甘宁所部海军已经全军覆没了。大海,对于人类来说,就是一个无敌的存在,哪怕你再熟悉它,一旦它发威,任何人还是抵挡不了它。别说这个时代的航海技术,即便是放到二十世纪,大海之中仍然老天才是主宰。
一直等到七月份,还是没有任何关于甘宁的消息,丁泰几乎已经对甘宁的消息不抱任何希望了。于是敕令调凌操入海军陆战集团,任横野中郎将兼水师副都督,作为不知去向的甘宁的副将,重建水师。好在当时甘宁还留在吴郡有六千水师,总算是没有绝了火种。
凌操上任后,首先从青州调动两千人马回到吴郡。毕竟原先留在吴郡的六千人马中还有三千不过是大江之上的水军,没有海上航行作战的训练与经验,因此,选择有经验的士兵重新充实底层部队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凌操重新从吴郡、广陵、会稽征召了一万名有些许出海经验的渔夫猎户,重新将水师架构搭建起来。
八月,曹操率军再度北上,击败袁绍,占据繁阳、内黄、魏县一带,袁绍召集大军死守邺城,使得曹操也难以攻破邺城。
建安六年的秋收,江东大熟,粮草充盈,丁泰不得已,在吴郡、豫章新建两座官仓,用于存放新收之粮。然而,位于河南丰腴之地的曹操,却由于黄河的再度泛滥,使得兖州、豫州许多郡县歉收,粮草仅够民众果腹所用。
十月,曹操粮草又现亏空,不得已再度退兵,留于禁驻守繁阳,以作明年进攻的桥头堡。
此时,徐国所发行的纸币首次出现,并于同年十月,所有官府、军队发放的薪俸、与官府进行交易的商人,以及官办的商号之中全部开始使用纸币。由于薪俸属于强制性发放,所有官员、军士均开始大面积使用。但商人方面却有不少抵制接收的,原因当然是害怕这纸币变得一文不值;至于官办商号,政务院规定使用纸币购买商品者,可以按照原定价格的九五折享受优惠,因此,民众之中为了省下零点五的折扣,还是愿意去银行换取纸币使用。
对于不肯接收纸币的与官府有交易的商人,丁泰使用了强硬的手段,直接就是禁止他们在徐国继续经商。反正商人趋利,只要徐国放出利好消息,肯定会有更多的商人前来接盘。经过这一手段,使得大多数商人不得不跟随官府的步伐。经过一个多月的试运行,商人也逐渐接受了这一改革,毕竟到处建有可以兑换的银行,里面存放着充足的银币、铜币等已经常见的货币,商户也根本无须为此担心。
终于不用带着重重的钱包了。尽管丁泰出行,基本都有亲卫带着钱币,但偶尔微服私访,丁泰也不免自己带一些银币以作应急,即便是十枚银币,也使得袖中沉甸甸的。现在换成了纸币,丁泰总算舒了口气,可以轻松一点了。
刚刚带着霓裳逛完繁华的街市,回到宫中还没有喘上几口气,就见一名侍卫急匆匆地奔了过来,禀道:“君上,工部刘尚书在宫中等候多时了。”
这个时代通讯不便,下属找不到上级时,只要不是特别特别紧急,就只能安静地等着。不过刘晔能在此等候多时,想必也是比较着急的事情。
丁泰打消了沐浴的打算,粗粗地洗了把脸,便召见刘晔。
刘晔却不是一个人来,后面还跟着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粗壮汉子。丁泰倒也见过他,是钢铁作坊的匠师,名叫陈石头,后来丁泰觉得此人对于炼钢制铁颇有研究,便给其改名陈岩。看到刘晔带着他来,丁泰便预感到或许期待已久的高炉钢应该是有眉目了。
刘晔抱拳道:“见过主公。”等陈岩也行礼后,刘晔便退到一边,示意陈岩直接汇报。
陈岩激动地道:“君上,好消息。您要的那种高炉钢,已经生产出来了。量虽然不大,但毕竟已经出现了。”随即从腰间抽出一把刀,恭敬地递给侍立在旁边的霓裳,说道:“这是用新钢制作的一把刀,请君上试刀。”
丁泰从霓裳手中接过刀,刀面很是光亮,刀刃也是极为锋利。丁泰从下面侍卫手中要过一把刀,双刀互斩,铛一声,新刀纹丝不动,旧刀当即崩成两截。丁泰不禁赞道:“好刀。”一时兴起,从腰间抽出曹操送给他的青釭剑,再次与新刀互斩,这次却是新刀断裂成两半。看来,新工艺还是敌不过宝剑的锋利。
陈岩傻眼了,他可不知道这青釭剑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宝剑,只见自己辛苦做出的刀竟然只一下便断成两截,心下当即凉飕飕地。
丁泰看出陈岩的神情,笑道:“陈匠师不必难过。孤手中这把剑,乃是世间少见的宝剑,削断这柄刀很是正常。等你工艺逐渐改进之后,应该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陈岩这才明白过来,也随即释放了那一丝难过。
既然有了钢材,那么火炮也该出产了吧。之前,丁泰已经令兵工厂用铜管制作了十余门火炮,虽然暂时解决了铁制炮管的容易炸堂问题,但也耗费不小。要知道,这个时代的金,实际上指的就是铜。十二门铜炮制作出来,便是十几万金变成了武器。还好在吴郡、会稽多铜矿,丁泰只需多加开采便能弥补国库空虚,倒不至于为此影响了经济。
如果钢材能解决火炮炮身问题,那么下一步也可以解决火枪的枪身。不过这个时代的工艺实在太差,丁泰根本不敢指望火枪能有多大的发展,至少这个时候,要是按照丁泰的思路去制作火枪,基本上一个月能制作出一支就不错。就算是培养出二十个能工巧匠,同时制作,一年也不过能生产三百六十条枪而已,再加上一开始残次品几率较高,大约也就三百支。
但不管怎样,丁泰都决定要开始制作了,能有多少算多少。要不,扬州地区根本没有马匹,现有的骑兵就只有原先吕布所属的部下,一共不过七八千人,死一个少一个,将来根本无法与北方的曹操、西北的马腾等相抗衡。如果有了来自未来的火炮火枪,骑兵就不足为惧。
因陈岩的这个功劳,丁泰晋陈岩为少上造爵位,与上半年研制成功火药填装炮弹的张韫同级,比之研制成功最新纸张的梁乐高一级。
陈岩自然大喜,兴冲冲地下去继续试验去了。如果他能按照要求制作出更好的刀枪,甚至炮身、枪身,毫无疑问,他的爵位还要升几级。
心情很是兴奋的丁泰,注定今夜是个不眠之夜。吹着谁也听不懂的口哨,丁泰躺在硕大的浴桶里沐浴完毕,享受着霓裳精心地服侍。看着霓裳完美的脸蛋、婀娜的身材,精虫上脑的丁泰正琢磨着要不要先将霓裳纳入后宫之中,毕竟丁泰已经二十有二,整日与美女在一起,怎么能不出现悸动与兴奋?
霓裳虽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但也看得出丁泰饥渴的目光,不禁薄叱道:“又胡思乱想。”
丁泰刚刚穿上睡袍,一把将霓裳揽进怀里,笑道:“就胡思乱想了,怎么?不应该吗?”
霓裳轻轻挣扎着,说道:“你自己说过,要等到先让朝容进门的。”
丁泰登时有点泄气,有时候自己给自己上的枷锁真是自作自受。这个时代的男人,别说象丁泰这般有权势有地位的,即便是普通士族甚至农户,都已经成亲生子了,可是丁泰偏偏遇到了朝容母丧,不得已为她等待三年。当初一句承诺,现在才知道等待上三年是多么的不容易。要知道在后世,遇到这样的情况,即便是等待三年,中间其实也是在同居的,可是在这个时代,连见面都要受到诟病的习俗,根本不可能提前同居。要是万一不小心怀孕,热闹也就大了。
丁泰心中交战了片刻,终于一个声音在心中呐喊:“不管了,不管了。先将霓裳收了再说。她不是正妻,也不是平妻,不用那么多礼仪。而且,天天都在一起,即便自己坚持不肯同房,又有多少人明白和相信呢?”欲火战胜了理智,丁泰一把将霓裳揽倒在榻上,霓裳正要惊呼,丁泰一张口将她的小嘴堵得严严实实。
霓裳一则没有考虑过度反抗,二则她的身法奇快,但力气却未必有丁泰大,因此挣扎了几下,便由得丁泰一步一步将自己的衣服剥了下来。
眼见丁泰就要得手,忽地殿外一声禀报:“启禀君上,喜报,喜报!”
这个时候还未到戌时(晚八点),自然侍卫觉得丁泰不会休息,因此一进未央宫,便高声呼叫起来,连眼前一直示意阻止的侍女的眼神也完全没有看到。
听到殿外高呼,丁泰浑身的欲火似乎一下子消失无踪,只得松开霓裳,温声道:“你在这等着,我去看看。”
急匆匆穿起衣物,出了寝宫,眼神凌厉地看了看那侍卫,问道:“什么事情?这般喧哗。”那侍卫这时似乎已经知道打搅了丁泰,不禁有些慌神,但手中所持,总算是喜报,估计丁泰一高兴也就谅解自己了,遂大着胆子道:“启禀君上,宁远将军甘都督有消息回来了。”
丁泰一震,果然立时忘记了刚才的不快,连忙取过函件,仔细看了起来。
原来甘宁那日遭遇风暴,一阵狂风将一百五十余艘船吹到了大海的彼岸,到了之后方才知道这里就是传闻中的三韩(马韩、辰韩、弁韩三个小国),之前与辽东公孙度虽然做过生意,却没有去过临近的三韩。此时数日的狂风,却将甘宁等送到了这里。
甘宁计点损失,一共失散了十六只船,士卒尚有一万零七百人。人数虽然依然不少,但载着大量辎重的运输船却沉没在大海之中,甘宁所部要想回到江东,只能就近向三韩买粮。
三韩本就缺粮,加上甘宁手中的金银钱财不多,徐国印制的银币、铜币,在三韩又不受待见,因此,甘宁在三韩苦苦征集了半月,所得粮草尚不足自身消耗的。
于是甘宁怒了!什么购买粮草、赊欠粮草,干脆不如抢得好。因此,走投无路的甘宁发动了战争,以掠夺粮草为主要目的。
可是打着打着,甘宁觉得三韩实在太好打了,几个月过去,马韩、辰韩、弁韩尽灭,甘宁直接占领了三韩之地,这才派遣一支小型队伍押着从三韩缴获的金银珠宝以及俘虏的三韩王室子孙,回到江东报信,同时请求支援新占领的三韩粮草、武器,派驻太守等文官等等。
所谓三韩之地,其实不是整个的朝鲜半岛,而是现在大约韩国的那一块,面积也就不过是一郡之地。在北方现在朝鲜的部分,是幽州的乐浪郡与带方郡,与辽东郡以及辽东之北的玄菟郡一起合称辽东,目前被公孙度占据。乐浪之北,便是高句丽。后世好多人将高句丽当作朝鲜的前身,实则根本不是一回事,高句丽就是现今中国境内的吉林境内,与朝鲜没有半毛钱关系。高句丽再往北,就是扶余和挹娄,之东是沃沮。
派往三韩之地的太守,必须是军政一把抓的干吏。按理说祢衡就是个好人选,只不过目前祢衡占据了青州四郡,已经升任为刺史,如果遣往三韩,相当于降职使用,这个自然就被直接推翻了。丁泰琢磨了半天,想起现在庐江郡丞步骘在后世的记载中实际是当作武将来用的,在平定交州的过程中发挥了好大作用。就他了吧!能平定交州,难道还搞不定一个小小的三韩之地?
然后需要给步骘配备一名武力过人的武将,步骘应该懂兵法,但上阵砍人的事总不能让他自己提剑上吧?对了,张绣部下胡车儿勇武过人,自从张绣升任校阅部尚书后,胡车儿便接任了寿春的城门校尉,职权虽重,官却不大。此时将他安排到三韩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丁泰与内阁商量之后,遂改三韩之地为徐国的一个郡,因后世的韩国国都曾经命名汉城,丁泰决定三韩合并之后命为汉郡,从吴郡、丹阳郡迁徙人口二十万前往,以达到逐步汉化汉郡的目的,又调遣庐江郡丞步骘担任汉郡太守,升胡车儿为护汉中郎将,驻防汉郡,归属宁远将军甘宁节制。所率兵马,大都是选拔的未婚军士,因为丁泰想让这些军士就在汉郡就地扎根,生下一群群的汉人后代,逐步将汉郡完全汉化。至于汉郡多出来的三韩男子青壮,丁泰则让甘宁就地征兵,将他们带往江南,逐步在这里或战死,或同化为汉族。
至于庐江郡丞,丁泰毫不犹豫地从尚书令顾雍那里挖了一个幕僚前往,此人名虽不显,但严畯这个名字在历史上也算东吴名臣,别人不知道,但丁泰知道啊,因此,一夜之间,才来到顾雍身边担任幕僚不足半年的严畯便成为了新一任庐江郡丞。
自从司马徽与庞德公同意出任太学博士之后,丁泰就不再为中下级的官员担忧了,即便两年内仍然有所缺少,但两年后绝对人才充盈,甚至十年后会出现后世的大学生无处就业的苦恼。
但丁泰对于人才存有一种收集强迫症,似乎只要是自己所熟悉的历史名人,那就最好能挖到手里来。丁泰穿越过来的时候,江东已经好多人才刚刚被孙策挖走,这令丁泰时常扼腕叹息,一开始时丁泰忙于生存压力,还不觉得,当他在江东站稳脚跟的时候,就感觉更加强烈了。
然而,丁泰也只能叹息而已,这个时候的人才一旦认主,很难挖走,如果很容易利用高官厚禄挖走的,品德就肯定不咋地。即便是灭了一路诸侯,再收拢他手下的人才,还能勉强得到一部分人才,还未必完全归心,用起来远远不如自己原先的嫡系。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孙氏兄弟的内讧却突然使得丁泰发觉有了机会。原先孙策、孙权手下最为著名的江东二张——张昭、张纮因为拿不定主意支持孙策还是孙权,于是干脆下野脱离了吴国,回到了广陵闲居。尽管丁泰只是派遣礼部官员前往探视慰问和关怀,但将二人收至麾下的决心是不容置疑的。只是二张因为对于孙策孙权还颇有留恋,一时之间还无法答应再次出仕。
丁泰在书房里怔怔地看着这个时代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地图,大汉十三州,丁泰只不过占据了扬州八郡(原先六郡,新分出庐陵和建福两郡)、徐州广陵郡和青州四郡,以及刚刚所得的汉郡,虽然地域不小,但不算是大汉的核心位置。其余十二州,袁绍虽然屡屡败北,但势力依然最大,占据了幽州大半、冀州、并州大半以及青州两郡;曹操虽然未来潜力无限,但在如今,却是地域不大,只有兖州、豫州、司隶以及徐州四郡、并州两郡,面积与人口上与袁绍基本相当;其余刘表占据了荆北三郡,孙策名义上占据了荆南四郡,孙权则只是剩下了汉寿一城,刘璋占据除汉中郡、永昌郡之外的益州,张鲁占据了汉中,马腾、韩遂占据了雍、凉。天下大势,基本如此。不过这里面没有包含占据新野的刘备,这实在是丁泰已经不将刘备放在竞争天下的群雄之中了。没有了赵云、魏延、黄忠等大将,失去了诸葛亮、庞统等谋士,刘备将什么也不是。因此,丁泰干脆就将刘备忽视了,算成即将垂死的刘表势力之中。
如果能占据徐州就好了,那么青州、徐州、扬州三个州就可以连成一片了。丁泰看着地图,暗暗地琢磨,这也是徐庶所提出来的下一步的攻略计划。在下一步的计划当中,枢密院中的两大谋士意见相左,徐庶希望能攻略徐州,打通整个势力的连接;而庞统则希望趁着孙策立足荆南未稳,一举将荆南纳入领土之中。
不过丁泰最终还是采取了徐庶的意见。因为贾诩认为,荆南孙策虽然也是个英雄,但目前属下已经几近全无,没有牙齿的老虎再凶猛也失去了伤人的资本,因此,荆南完全可以暂时不管它,任由荆南荆北取得一定的平衡。
尽管如此,丁泰还是不想现在跟曹操动手。现在曹操虽然在官渡一战中大胜袁绍,但袁氏四世三公,声望依然高涨,犹如那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若是现在去跟着踩上曹操一脚,没准整个中原、河北的局势就又变了。丁泰不想在袁绍死去之前找曹操的麻烦,万一袁绍死灰复燃,就未必比曹操统一河北更好。
在丁泰的计算中,如果明年袁绍能一如历史上那样挂掉,那么河北袁氏基业便发生了根本上的动摇。曹操便握有了绝对优势,河北大局无可逆转。这个时候,丁泰再出兵徐州,曹操就没有精力应对丁泰了,因为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举占据河北的大好形势。冀州、徐州孰重孰轻,曹操不用多想也清楚的很。但如果是现在局势不明的情况下,丁泰就贸然出兵徐州,曹操在没有把握完全占据冀州的情况下,只能回头与丁泰死磕争夺徐州的控制权。这样,就给了袁绍死灰复燃的机会。
丁泰当然不能将历史上即将发生的事情拿出来当作证据与徐庶等进行分析,因此就乾坤独断一把,暂时观望曹操与袁绍的争斗,徐国依然集中精力发展内政、商业。既然会稽山越基本无患,兵力上富余这么多,那么干脆便令甘宁整编凌操新募集的新军,直接按照丁泰根据脑海印象制作的亚洲地图,前往夷州进行占领与开发。
等夷州一旦占领并入大汉领土,丁泰就需要再次移民海外若干人口,夷州虽然肯定有不少的土著,但依靠纯粹的对土著进行教育汉化,时间肯定非常久远,因此用移民的方式提高汉民的比例,是最快的汉化方式。
但现在徐国的人口也不够啊。扬州经历的战火较少,整个扬州足有三百多万人口,加上六七十万下山杂居的山越人口,已经接近四百万。广陵一直不是人口大郡,原先就三十五六万人口,直到曹操在徐州两次屠城,吓得好多人口逃到了广陵,这才使得广陵扩充到了四十五万左右。至于青州四郡,原有人口一百三十多万,被臧霸、管亥等裹胁走了不少,加上袁谭的“精心治理”,青州四郡便只剩下了八十六万左右。现在汉郡的人口还没有完全普查出来,如果能达到五十万的话,就有五百六十万左右了。
五百多万,看着这个数目不小,然而丁泰所占据的扬州也实在是地域太广大,几乎是兖州、青州、豫州、徐州这些中原四州的总和,用地广人稀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如果自己地域内的人口都不丰富,还怎么移民海外,占据更广袤的领土?
丁泰沉吟着,决定除继续用土地吸引其他州郡的人口前来徐国外,再用政策吸引徐国治下百姓多生孩子,这样二三十年之后,徐国的人口便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可是用什么方法呢?刘表、曹操都有鼓励人口生育的政策,用的也都是减免丁税的办法。可是徐国这里,早就被丁泰大笔一挥,将丁税从税种里面去除了。要想提高人口,就无法模仿这些州郡的经验。怎么办呢?只好从后世的方法中找寻解决方案了。
经过与政务院一日的磋商,最后决定:每家之中,第一个子女依然实行老政策,从第二个开始,子女可以享受官府的养育补贴,每月九十钱;第三个子女每月享受一百二十钱补贴;第四个及之后每一个,都每月享受一百五十钱的补贴。这个补贴比后世的独生子女每月五元的补贴可是实惠多了。因为在徐国当时,每石粮食不过四百五十钱左右,而一个成年人每月正常生活所需也不过是三十斤而已(汉时一石等于一百二十斤),即一百一十二钱就够用。至于未成年子女,或许十岁之前平均每月不过七十余钱就够用。
这样百姓算账时可耻发现,如果只生两个,虽然有所补贴,但抚养孩子本身,父母还得付出一定的养育成本;若是生到第三个,第三个孩子可以享受全免费的生活抚育,但第一、第二出还是依然要付出一定成本;但如果生第四个孩子,就可以在子女十六岁之前基本不用花费自己分文便将孩子抚养长大。
因此,这是隐含鼓励百姓生养至少四个的政策。当然,妇女怀孕生育期间,无法参加劳动,就减少了收入。在这方面,官府也加大了补贴力度,规定妇女怀孕三个月以上,便可以持医士开具的证明,前往官府领取每月一百钱的补贴;或者在生育之后,到官府申报新生子女时,一并领取生养之前六个月每月二百钱的补贴。为了避免假怀孕骗取补贴,官府提高了生育之后发放补贴的标准,比怀孕期间直接领取多了整整一倍的补贴。这个生育补贴发放整整一年,直到妇女生育六个月之后。
相信这些政策出台之后,本来晚上没有什么娱乐生活的百姓们就有事情做了。本来自古以来,中国的百姓就信奉多子多孙多福寿的信条,如今不但可以完全实现这一理想,还能拿到无数的补贴,百姓还能不多加努力?
当然,为了避免投机取巧,这个子女的数量是以女人的数量为基准计算的。如果某人一妻一妾,各生两个,一共生了四个子女,这是享受不到四个子女的补贴的。第几个子女,是按照同一个母亲来计算的。
本来鼓励生育的政策就此为止了,可是丁泰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又提出了限制娶妻妾数量的提案。规定:寻常百姓最多只能一妻两妾,作为妾室相似的产物——通房也算作妾室之中;要想超过这个限制,当多大官是没有用的,必须有爵位才能突破。
徐国仍然采取秦汉时的爵位制度,将爵位分为二十级,分别是:一级为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自一级至四级都是士卒,自五级至九级位比大夫,都是军吏;平民之爵原先不得超过公乘,但丁泰在徐国爵位制中取消了这一限制。自十级左庶长至十八级大庶长,位比九卿,都是军将。十九级、二十级均为列侯。
但这个提案遭到了内阁的一致反对,倒不是内阁阁员多么希望自己拥有多少妻妾,而是现在属于战争时期,由于战士死亡导致的男女比例失调会经常发生,尤其是局部战争导致的局部男女比例失调。如果对妻妾制进行限制,虽然可以保证有更多的男子可以娶到家室,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但是也可能导致寡居妇人增多,生活更加困难的情况。
丁泰只得作罢,看来自己是受后世的思想毒害比较大,丁泰只能这样自嘲。就这样,在平庸的日子里,丁泰混到了建安六年的年底。
十二月底,粮草断绝的孙权带着残兵三千余人,举着孙坚牌位的保护大伞,从汉寿逃跑出来。北面是杀父仇人刘表,西去益州的道路断绝,孙权只能带领残部穿越长沙郡,前往豫章投靠张辽。
张辽是听说过孙权弑兄的消息的,从内心里来说,张辽不愿收留他。但孙权作为一路诸侯吴王的存在,张辽也不便做主,于是快马报至内阁处置。
事关孙策、孙权,内阁也不能做主,只得次日一早在早朝上上奏,请丁泰决策。
是孙权啊?如果是孙策就好了。丁泰对于孙权不感兴趣,尤其是弑兄自立的孙权。如果没有谋害兄长这一情节,孙权的能力当个一郡太守或者一州刺史也没有问题,可是孙权用赤裸裸地弑兄事实展现了他的野心,使得丁泰不单怀疑他的品质,还得担心他将来谋逆。
不过虽然对于孙权不感兴趣,但是对于孙权手下的人才,丁泰还是有兴趣的。看到周泰、蒋钦、邢道荣这些人时,丁泰不过是点点头而已,可是当看到还有年仅二十二岁的蒋琬时,丁泰就有点震惊了。蒋琬怎么会出现在孙权的幕府中?等等,等等,怎么还有刘巴?历史上素来亲善曹操,最终出仕于西蜀的刘巴?这两个人倒都是出身于零陵郡,但孙权是怎么将他们搞到手的?丁泰也不禁有点佩服起年仅十九岁的孙权来。
历史上孙策临终前勉励孙权,“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看来孙策对孙权的能力评判,倒是比较准确的。历史上刘备都险些错过刘巴,甚至刘巴一度逃到交州也不肯为刘备效力,如今却是轻易地出仕于吴国孙权手下。
看来为了这些牛人,丁泰也不得不收留孙权了。得罪了孙策又如何?孙策手下,除了非常非常牛的一个周瑜,就剩下一个最后关头从孙权那投奔过去的陈武。陈武所以要投奔孙策,一者确实对孙策有感情,当时陈武就是奔着孙策而去的,甚至不惜背叛了刘繇,献出了曲阿城池;二者嘛,也就是因为当时陈武献了城池,是丁泰这边的叛将,不敢跟随孙权投奔张辽。
关于收留孙权的事情,内阁还是比较反对的,不过丁泰知道那是因为内阁不了解蒋琬、刘巴将来的成就所致。当然,如果内阁成员知道蒋琬、刘巴都是丞相之才,还会不会同意丁泰的提议也不好说,毕竟来的都是将来的竞争者不是吗?
正月初,孙权一行被送到了寿春,原先的三千残兵被降将邢道荣统领,暂时屯驻在豫章郡。
孙权一起带来的,还有后世所说的吴国太、弟弟孙翊、孙匡、孙朗、妹妹孙尚香,甚至还有孙策的儿子孙绍。
要饭吃还拖家带口的,丁泰暗暗鄙夷孙权。不过想想这些都是孙权出逃时保命的砝码,也就体谅孙权的无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