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三种结局:天子失踪
作者:dinkum      更新:2021-06-06 11:47      字数:6316
  袁绍与曹操大军在前线对峙,这对于刘协的出逃极为不利。因此,袁绍主动退军,诱使曹操也退兵,从而给天子刘协创造出逃的条件。
  当然这些丁泰是不知道的,他将前线的军事扔给了徐庶,带着亲卫营返回了芜湖。那里,有刚刚抵达江东的诸葛瑾的弟弟诸葛亮和诸葛均,还有霓裳的族叔黄承彦。
  尽管知道现在的诸葛亮还不过是个十八九岁的未成年,完全不是智珠在握的那个卧龙孔明,但丁泰依然止不住对这位心目中近乎妖人的景仰,因此,一听说诸葛亮到达了江东,丁泰便将军事指挥权交给了徐庶,返回了芜湖,全然不顾徐庶其实也想回来——他也认识小诸葛亮,尤其与黄承彦相熟,在襄阳求学的那段时间,没少与他们打交道。
  丁泰在府中接见了诸葛亮兄弟,年少的诸葛亮落落大方地躬身道:“亮拜见徐侯、卫将军。”
  丁泰看着这个长身玉立的少年,文静的面孔上闪烁着智慧之光,至少丁泰是这么感觉的,遂和蔼地道:“免礼吧!见过汝长兄诸葛子瑜了?”
  诸葛亮恭谨地道:“长兄在九江,听说我们兄弟到来,只是遣家人过来安置了一下,未得君侯之令,不敢擅离职守。”
  丁泰失笑道:“这个倒是我疏忽了。霓裳,传令……”忽然警觉霓裳不在身边,她与黄承彦乃是族亲,一入城便急着拜见黄承彦去了。丁泰无奈地看看杵在旁边的赵雨,说道:“小雨,你去吧,让子敬下文,令子瑜回芜湖述职。”
  丁泰见赵雨下去,这才问道:“不知孔明有何志向?”
  诸葛亮显然一怔,心道我自己取的字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似乎上次见徐庶时,这个字也没有对外声张过,难道这个丁泰在襄阳有很多细作?连这个也打探得清清楚楚。不过这并不是什么有所隐瞒的事,诸葛亮也不疑其他,遂回道:“亮一生志向,不过天下一统,百姓安乐罢了。”
  丁泰点头道:“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孔明觉得,这天下一统,需要多长时间?又有哪些英雄能够有能力混一山河,一统江山?”
  这是考校了,诸葛亮此时其实并无出仕之心,但也不想被丁泰看轻了,好在这些都经常与好友讨论,顺口拈来也不费劲,遂说道:“从黄巾之乱算起,如今天下陷入大乱已经十五载了。自古云,由治入乱易,由乱入治难。依亮看来,天下恢复一统,百姓安居乐业,没有更多的时间是难以达成的。吾认为,少则二十年,多则上百年,天下方能重入大治之中。”
  诸葛亮顿了顿,说道:“至于世间英雄,世人皆云河北袁本初、中原曹孟德。依亮看来,还得加上江东丁汉昌、荆南孙伯符、徐州刘玄德。”沉吟片刻,诸葛亮又道:“不过河北袁本初,看起来庞大无比,是各路诸侯中的最强者,然后其人外宽内忌,难以容人,败亡不过是时间上的问题。”
  丁泰狡黠地问道:“若世间只容一人,又如何?”
  诸葛亮呵呵笑道:“君侯欺亮年幼乎?若河北为曹孟德所平,曹操必然成为天下第一诸侯,又有天子在手,最有希望平定天下。而江南之地,孙策虽然帐下文武众多,但荆南既无天时,又无地利,东不敢轻犯君侯,北不能战败刘表黄祖,西无法进入蜀地,南不过交州不毛之地,注定无所作为。若是君侯能在江东站稳脚跟,之后与孙策联合,当能与曹操抗衡,如此,天下南北分而治之可期。”
  丁泰笑道:“如此,岂不与孔明之志相左?”
  诸葛亮呵呵笑道:“天上苍鹰,喜食地上野兔。地上野兔,躲入洞窟之中。野兔并非不知苍鹰的喜好,只是无法牺牲自己去成就苍鹰。何况吾闻曹操欺凌天子,政权全出于丞相府之中,长此下去,必将篡权自立。天下有志之士,焉能坐看曹操吞并天下?”
  天纵之才!丁泰只不过是因为穿越者的身份,知道曹操终究将战胜袁绍而统一北方,其他徐庶、贾诩甚至郭嘉、荀彧等智者也不过认为曹操对上袁绍,有可胜之机而已。可是这个年轻的诸葛亮,竟然猜测出袁绍终将失败,而曹操成为天下霸主,这是何等的妖人之智?怪不得鲁迅评价说“状诸葛多智而近妖”!虽然是评价演义中的诸葛亮,但现实中的诸葛亮确实也有过人之处。
  丁泰转变话题道:“吾在江东欲建立太学,想延请襄阳庞德公、司马徽坐镇,孔明以为可有望乎?”
  诸葛亮没有料到丁泰问这个问题,慎重地考虑了一下,答道:“庞德公家业都在襄阳,乃是荆州世家大族,未必能远涉江东。而司马徽乃是隐士,因荆州稳定富庶而隐居襄阳,如今江东稳定不次于荆州,司马徽或许有望前来。”这个答案与丁泰所思差不多,不过丁泰只是简单地考校诸葛亮而已,丁泰要聘请庞德公与司马徽时,手中另有利器,不怕他们不来。那就是正在研制中的活字印刷术,等这个一出来,大批书籍印制出来,想都不用想,这两个老学究就会眼巴巴地跟着到江东来。
  不过此时还不到声张的时候,太学也还在筹备之中,丁泰也就不跟诸葛亮多解释了。
  送走诸葛亮后,丁泰来到了东院中,这里黄承彦正在与霓裳交谈着。想必是双方已经相认,而霓裳也将恢复她黄氏宗族的身份。不过霓裳本来就是豫州牧黄琬的旁支,与黄承彦这里的关系更远,当年父母遗命让她找黄承彦,也不过是让黄承彦看着宗族的份上,照料一下这个可怜的女娃罢了。可是如今的霓裳,文武双全,又成为了丁泰的贴身侍女,甚至还秘密地与丁泰有点说不清楚的婚约,哪里还用得着黄承彦照顾?霓裳执意想见黄承彦,并得到黄承彦的认可,恢复黄氏宗族的身份,说到底也不过是为了父母的遗愿罢了。
  对于黄承彦这个老学究,丁泰可不敢太过随意,这些人别的本事没有,替人扬名的本事那是大大的,一句话可以将你吹捧上天,也可以将你贬至地狱。要在这世道混,还得有个好名声,因此丁泰不吝谦卑之意,想给黄承彦留下个好印象。
  黄承彦见丁泰施礼完毕,只是淡淡还了个礼,说道:“唔,老夫想在江东住些时日,陪陪我这孤苦的侄女儿。将军觉得怎么样?”
  丁泰笑道:“欢迎之至。晚辈也希望能朝夕聆听先生的教诲。”
  黄承彦满意地点点头,说道:“教诲是不敢的。嗯,另外我这侄女儿也不小了,本想给她找个朋友家的好儿女成亲,也算了却一桩心事,可是侄女儿说她打算嫁给你,你也已经答允了。那么打算什么时候纳聘呀?”
  这老头,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丁泰心中那个郁闷,但当着霓裳的面怎么可能反驳?而且当日说话,丁泰虽然没有明确答应,但对于意思已经非常明确的霓裳,丁泰也没有反对呀。丁泰只好说道:“老先生,吾与桥氏已经有婚约,但由于桥氏母丧在身,只能等待三年再成亲,因此,迎娶裳儿的事情,也只能等到与桥氏完婚之后。”
  母丧是大事,黄承彦再古怪,也决计不会让丁泰去违反礼教。果然,黄承彦唔唔了几声,说道:“那好吧,那就等着吧。还有,那个河北甄氏,袁本初送来时宣称乃是汝平妻身份,这个也要等到桥氏之后吗?”
  丁泰坚决地道:“无论如何,第一个迎娶的都必须是桥氏。之后再考虑其他不迟。”
  黄承彦抚须点头,嗯嗯连声,说道:“孺子可教,孺子可教。”显然对于丁泰这种坚持先娶正妻,再纳平妻或者妾室的想法是赞赏的。许多大家族的子弟,不外乎一些离经叛道的,先纳妾室,甚至都生下了庶长子,这才娶妻的,结果导致了许多继承上的纠纷,往往也给了不安分的妾室一些想法。
  黄承彦想了想,又道:“庞德公听说过吗?”
  丁泰恭谨地道:“如雷贯耳。”庞德公确实很出名,丁泰说是如雷贯耳也不夸张。
  黄承彦端起茶喝了一口,慢慢地说道:“他有个从侄,名字叫做庞统,字士元……”黄承彦还没说完,丁泰已经愣住了。庞统?凤雏?
  霓裳在旁边轻轻推了推丁泰,轻声道:“叔叔跟你说话呢,你别走神。”
  丁泰连连点头,听黄承彦继续说下去:“这小子听说我要来江东,死活非要缠着我跟着来看看。你就跟他聊聊吧。不过我可告诉你,人不可貌相,这个庞士元,假以时日,胸中才学不下于徐元直,可别以貌取人,错失了千里良驹。”
  凤雏来了,还能让他跑了?即便是年轻版的凤雏,也是宝贝疙瘩。何况此时的庞统,算算应该也二十左右了吧?算是及冠成人了。
  丁泰抱拳道:“多谢老先生成全了。不知老先生还有什么出色的人才,一并推荐给我如何?必将好好报答老先生。”
  黄承彦脸一板,说道:“去去去,哪里有那么多大才?一个庞统便足够你横行天下了。”随即又笑嘻嘻地道:“我家中有一丑女,发黄肤黑,但才华颇高……”又是这一套,这个话丁泰在历史书上见过了,当即苦笑着道:“老先生莫说了,令爱还是留给孔明吧。”
  这次是黄承彦一怔,心道他怎么知道我心中中意诸葛孔明那小子?
  丁泰忙得脚不沾地,辞别黄承彦,随即又回书房召见庞统。
  庞统肯定不是一个英俊的青年,否则史书上不会那么多关于庞统容貌问题的记载了。但在丁泰看来,庞统也算不上丑陋不堪,只不过可以说是形容古怪而已。细看之下,庞统的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哪一样都再正常不过,但是组合在一起,就不是那么顺眼,就如后世丁泰所见的好多美女,五官之中似乎并没有出挑的地方,但是组合在一起,放置在一张精美的脸庞上,就是一副绝世的容颜。
  庞统拜见完丁泰后,见丁泰一直打量自己,不禁有些不喜,说道:“君侯莫非嫌统貌陋乎?”
  丁泰猛然警醒,历史上孙权由于嫌恶庞统的面孔而失去了这位才堪比拟周瑜的贤才,曹操因为嫌恶西川张松的容貌而失去了争夺益州的先机,自己既然已经知道了庞统存在这方面的弱点,为何还要这么注意与审视呢?
  丁泰微微抱拳,说道:“让士元见笑了。久闻士元大名,不免多打量了几眼,切勿见怪!士元请坐!”
  听着丁泰亲切地称呼士元表字,庞统心中又平静了下来,一副不卑不亢地样子,在侧面跪坐下来。
  丁泰说道:“士元远道而来,觉得江东比之荆州如何?”
  庞统微微笑道:“荆州承平已近十载,江东安定不过两三年时间。论富庶,江东尚不如荆州;论人心,江东倒比荆州更凝聚。”
  丁泰忽然想起一个重大的考题,想问问这个历史上才华横溢的凤雏,遂道:“江东虽看似凝聚,但地下暗流汹涌。江东多世家大族,几乎控制了江东四分之一的人口或者更多,若是没有他们的支持,我这个扬州牧的政令便很难出芜湖;可是若是争取到他们的支持,那么江东便永远受制于世家之手。士元高才,可有好法子解决?”
  庞统面部表情稍稍有点波动,但强自压抑,他自己知道丁泰是真心地问出这个问题来,若是自己能解答好了,那么在江东将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若是不入上位者之心,恐怕只好打道回府继续苦读了。
  庞统默然片刻,说道:“君侯所言,其实荆州亦然。刘荆州所为,不过是顺势借势而已。他匹马来到荆州,借助蒯家、蔡家势力,不用一年,基本在荆州成功立足。因此,刘荆州便只能一直依靠这些世家的支持,甚至还有我庞家。随着时间的推移,荆州已经是刘荆州与世家共治之局,且刘荆州的影响力在逐步减弱,而世家在获得权力的同时,一年年也在扩大自己的实力。只等刘荆州有一天老去,荆州便不再是刘家的荆州,而是世家大族的荆州。”
  丁泰对于这个情况也有所了解,只是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双手一摊道:“奈何?”
  庞统笑道:“此事说难便难,说易也易。”
  丁泰鼓励道:“士元说来听听。”
  庞统受到鼓励,说道:“世家大族力量雄厚,根基已成,要想消除世家的影响,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利用他们犯的错误,一网打尽,永绝后患。但不好处是坏了君侯的名声,以后想收拢士人之心颇为困难。因此,刘荆州甚至曹孟德未必不知道这个,却依然下不了手。毕竟绝了士人的投靠之心,人才也从此断层,少了多少臂助。毕竟,世间高才,绝大多数还是出自世家大族。”
  丁泰沉吟道:“如果我能建立自己的教育体系,另外培育人才呢?”
  庞统神色一振,毫不迟疑地道:“那就彻底摒除世家的影响,对于不听话不配合的,杀无赦;对于势力强大的,拆分其族,消弱实力。不过君侯要培养自己的人才,没有十年二十年是无法功成的,因此,统有一计,可两全其美。”
  丁泰精神大振,说道:“士元快讲!”
  庞统神色凝重,说道:“君侯可冒一风险,引诱仇视君侯的世家前来刺杀,然后君侯装作伤重难治,昏迷不醒。此时,可由君侯一心腹之人,借为君侯报仇之机,屠尽敌视的世家大族。然后过一段时间,君侯可宣布苏醒,对外声称不知前面发生之事,并略作惩处此心腹,以收士子之心。此,两全其美之计也。”
  丁泰大喜,郑重地起身施礼道:“士元高才,可愿暂为将军府主簿?他日,必将让士元出将入相,一展胸中抱负。”
  庞统也是狂喜,知道考试过关了,起身一礼道:“愿听从主公吩咐。”
  收揽到凤雏庞统,不但庞统自己很是兴奋,丁泰自然也是兴致勃勃,甚至一度想趁机将诸葛亮也收至帐下。不过想想诸葛亮比庞统还小着两岁,在荆州求学一共也没几年,虽然天赋异禀,但总是缺少了岁月的积淀,最后还是忍下了,就让这位卧龙再卧几年,只要不出江东,就肯定不会逃出自己的手掌心。
  十月,丁泰穿越以来历史改变最大的事件发生,从此历史改变得面目全非,丁泰已经失去了他最大的先知先觉优势。
  车骑将军董承,结连昭信将军吴子兰、长水校尉种辑,趁曹操东征刘备之际,纠集许都城中忠于汉室的大臣作乱,这些大臣家奴加在一起足有上万,在城中大肆放火劫掠。留守许都的曹仁率兵镇压,杀得血流成河,死者不计其数,逮捕的朝廷官员也是以百计。
  然而,董承、种辑等率领亲卫家奴千余人趁乱带着天子刘协逃出了许都。城外,吴子兰与袁绍细作联手接应,组成骑兵队伍远窜。
  及至天明,曹仁才知走了天子刘协,连忙一边派兵追赶,一边申报曹操请罪。
  曹操闻报大惊,忙令刘岱、王忠率军两万继续进攻刘备,自己亲率大军返回许都。
  陈留守将曹纯,乃是曹仁之族弟,颇得曹操信任。这日听说从颍川奔来一队类似骑兵的队伍,不明所以,遂率军出城查看。董承不知曹纯来意,见其部下不过四五百人,于是不但没有绕道而逃,反而命令自己部下攻击曹纯。
  曹纯方知这是一队叛乱者,当即进行反击,混战之下,董承军一战而溃散,死者不计其数。事后曹纯得到曹仁急信,方知是天子出逃,当即再度查验乱军尸首,罪魁祸首董承、吴子兰、种辑都死于乱军之中,却是独独没有发现天子刘协的踪迹。曹纯派人四处寻觅,遍寻不见,刘协的生死自此成为了一个谜。
  消息传至河北,袁绍勃然大怒,发布檄文声讨曹操谋害天子,是为逆臣,号召天下群雄起兵讨伐曹操。
  此时的曹操焦头烂额。徐州的刘岱、王忠根本不是刘备的敌手,一战之下,刘岱、王忠皆被生擒,两万大军只逃回了八千余。许都之中,群情激奋,大有要杀死曹操为天子刘协抵命的势头。曹操本就恼怒,如今这些光吃饭不做事的所谓汉室大臣这般羞辱,更是气得曹操头风病发作,卧床不起。
  曹仁因走失了天子刘协,满心羞愧,一连两日跪在丞相府外请罪,即使曹操说了不怪罪他,曹仁也不肯起身。在曹仁看来,都是他的过错,才导致了曹操目前的被动局势。
  最后还是陈留的曹纯前来,见曹操不能视事,当即挥舞屠刀,将聒噪的所谓忠臣杀了个血流满地,这才止住了许都的口舌,也就将反对曹操的人基本杀了个精光。
  与当年讨伐董卓时不同。当年袁绍一呼百应,迅速纠集了十八路诸侯,会盟于酸枣,集结了近三十余万大军。可是这次袁绍发布檄文讨伐曹操,天下群雄竟然都默不作声,没有理睬。
  想想也不奇怪。此时的刘备自顾不暇,恨不得曹操离自己远远地,哪能愿意主动惹火烧身?荆州刘表,也在一心一意地防备孙策,虽然孙策至今生死未卜,但刘表却不敢掉以轻心。至于蜀中刘璋,不过守土之犬,根本不敢过问川外之事。
  袁绍最为期待的盟友刘备,此次是真的闭上了嘴巴,不再以汉室宗亲自居,更不敢提报仇雪恨四字。不过是祸躲不过,即便刘备如此之乖,不肯主动响应袁绍檄文,曹操还是集结大军来了。
  不过曹操在集结大军征伐刘备之前,已经是年底时候,寿春的夏侯惇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断粮都半个多月了,若是再不离开,真的就饿死在寿春了。因此,曹操一狠心,算了,不跟你丁泰现在计较了,先灭了大耳朵再说。于是,曹操令夏侯惇率军撤出寿春,并装模作样地传令给芜湖,令丁泰这个扬州牧接收寿春,并赈济城中灾民。
  寿春城中,当然都是灾民,所有的粮食都被夏侯惇征集一空。当赵云率军入城之后,第一件事便是赶紧将军粮分与城中百姓,要不每天都要饿死数百甚至上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