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事行事,当可为
作者:
八角走马灯 更新:2021-06-05 07:34 字数:2050
(第三卷和大家见面了!)
....
....
书楼修在墨香山之巅,隔鬼见愁山涧可以看见南殿,比起南殿来说,书楼更加的气派,与其他建筑格格不入,宛如去鹤立鸡群。
书楼中的书籍皆不是南山原有。
之所将书楼修建得如此气派,小姐说,书籍可以使人开思,进步,所以需要被尊重,符合它们的身份。
小姐下令让卓七年在书楼准备三个月后的武林大会,听时间,似乎很久,但是习武之人会觉得时间久吗?当然是时间越久越好,因为这代表有时间更近一步大成武功。
卓七年洗浴,换衣,抽了点空给阿井喂食了一下,一身干净来到了九书楼,可是途中却因为昨夜的雨,衣角染上芳草而被打湿一圈。
他有些恼火。
紧接着,上弦月也来了,这个妖媚而性感的女人!
她还是那身短至大腿跟间的丝裙,眉间妆上了一朵芍药花,卓七年看得入神,甚至错误觉得,她穿着小姐的衣服。
上弦月走过他,拿出一把钥匙,打开了书楼,门已有岁月沉淀,但上弦月推开不难,而这门也因为岁月的关系,被推开时发出咯咯吱吱的声音,打破沉寂的书楼。
书楼内没有人。
上弦月声音在这书楼中回荡:“习武之人习的是武,所以他们对书籍不关心,那些凡夫俗子说的也没有错,书里有颜如玉,有黄金屋。”
“习武者强自然有强的道理,因为他们耗费了太多时间,自然也有回报,武当武道人曾经说过——我的剑便是道理,其实也不是他嚣张自大,而是他的时间都用于武功上,实力大增,自然有道理说这样的话。”
上弦月看向他,对方正在观看着四周,手指划过桌子,沾上一层厚厚的灰尘,他皱起眉头。
“我说了这么多,你记住了没?”
卓七年拿出自己的素帕,擦干净了手指,抬头说道:“记住了”
“昨日小姐对我说口舌杀人,开始我没有想明白,然后她说意思就是存于表面,我回去之后想了很久,小姐的意思莫不是让我说死一个人。
上弦月妩媚的捂嘴一笑,说了一句很中肯的回答:“看来你也不笨”
这表示她也同意这意思?
所以,小姐才让自己上书楼来用三个月时间读书?
“书生的确有着一点力量,但是要说死一个人,谈何容易?三个月的时间,我可以做很多事情,知识是积累的,不是砌墙砌出来的!”
卓七年叹气,贬了小姐一句:“小姐这是揠苗助长”
上弦月连皱眉,也是非常的好看,她说道:“砌墙难道不需要时间吗?”
“你也莫要怪小姐,不过是你不争气而已,到时的武林大会群雄万起,你如何与之争夺?”
卓七年有些丧气:“小姐可以学一门武功,朝入而暮大成,我不过凡人以蛮力之法入武,如何和小姐对比?”
上弦月从书架上拿出一本【甲之直青钰剑法】丢给卓七年:“你若还想报仇,便不要废话”
“一介皇子,如此丧气,成何体统?”
卓七年拿出素帕,将桌子和椅子开始擦起来:“昨日,小姐问我是不是忘记了什么,我说没有忘,因为我忘不了,所以姑姑,您即使现在看到我有多丧气与颓废,我都不会忘的,我会努力的”
上弦月再次丢给他一本论语:“大男人,话怎么这么多!”
卓七年将这两本书摆放整齐,拿出了一沓纸,磨好墨,坐下来开始抄录起来,按照学士们的话来讲便是——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终行。
长桌上放置的沙漏被倒了一次又一次,上弦月坐在一张椅子上,长腿屈着,坐姿不似她平日,很是端庄,若着穿得体大方,定会被人认作闺秀。
她看一会就会过来瞧一瞧卓七年情况如何,而卓七年便会停下笔来,等待她的检查,但都是面无表情,然后再重新坐回去。
快要接近午时之时,就会有童子入楼送来美味的饭菜,今天似乎晚了一点,正当上弦月坐下继续看书之时,卓七年问道上弦月:“姑姑,在你心里,我是何样的人?”
对于这样的一个问题,问得上弦月有些懵,还有一些迷茫,因为彼此的了解本来就不多,更多的时候,上弦月是从蜜语口中知道卓七年,至于为人....
上弦月沉默了,卓七年耸耸肩,反正只是随口一问而已,笔刚写下两个字,上弦月便问道他:“那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笔应声停下,他看向上弦月,对方映入眼中的那张脸,似乎看上一百遍都有一百种不一样的感觉与体会。
不似上弦月回答这个问题时的困难,卓七年回答得很直接:“我与姑姑只有几面之缘,所以.....目前我不是很了解你”
上弦月搁下书,坐下后,觉得这个回答很有意思,因为要想知道一个人是怎么样的人,就必须先了解一个人。
上弦月说道:“是我唐突了”
“不,姑姑没有,每个人都想知道自己在别人心中是何样的人,有一个人曾经说过,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卓七年说着:“姑姑的阅历很丰富,和读书一样,时间与阅历有关,均为财富,小子的心中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报仇,但是途中我需要有一个像姑姑这样,美丽,性感且阅历丰富的人做我的镜子。”
对于美丽,性感,这样的赞美词,上弦月很是欢喜,但若要做一个人的镜子,就有一些困难,卓七年不了解上弦月,但为何这话又好似相识已久?
卓七年看着他,等候着她的回答,似乎这个回答很是重要,上弦月进入了沉默,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只需要点头同意或者摇头不同意,若是如此,甚至同意或者不同意理由都不需要。
直到童子送来了饭菜,书楼中的寂静被打破:“弟子见过姑姑,卓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