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电动竹筏
作者:
轻松便可 更新:2021-06-04 16:44 字数:2652
电动竹筏总算千呼万唤始出来,今天开始测试。
电动竹筏比人力竹筏大一倍多,有8个人的坐席,再加上一个操作螺旋桨的,可以装在9个人。
竹筏有一个架空30厘米的小二层,人和电池都在这里,要不很容易就被河水打湿了。架空的地方走线,搁置救生衣。哦,救生衣总算都是橡胶的了,不再是简陋的竹筒。
卓青锋的估计这次去植物研究所,再去仙果山基地,总共的航行时间要8个小时。
计算后,鲍鹏涛给竹筏配了整整4个专门设计的电池组,每一组又有5块电池,每块电池相当于原来电池的六倍容量,相当于把原来的120块电池,搬到了一艘竹筏上。电池的总重量达到了惊人的320千克,相当于5个成人的体重,本来可以负载16个人的竹筏,只安排了9个人的位置。
船尾是一个电机驱动的螺旋桨。
看见庞大的电池组,想着无法充电的航程,卓青锋无比憧憬未来的内燃机,再小的内燃机,功率也不会下于这些大家伙。
基础的测试,鲍鹏涛他们已经做过了。现在,至少能保证,一不会翻船,二能开起来。现在要测试的是航速、续航时间和可靠性。
他们在临山河里测试,虽然临山河比仙果河更宽,但是水流更平稳。
航行速度,卓青锋还是满意的。功率全开,在临山河里,去农工基地(过去称为蚕桑基地)的需要的时间,由四个小时,减少到两个小时了。
可靠性也还可以,虽然随船的服务工程师程宇林,重启了两次发动机,经过判断是操作不熟引起的,不是机器故障。
就是续航时间,有点差强人意,一组电池只能全速跑2个小时,4组电池,刚好是卓青锋提出的指标,续航8个小时,没有任何余量。
卓青锋只好再拆掉2个人的座位,总共装载7人,希望能减轻重量,多跑一点路。谁知道会有什么意外呢?
回程是没有电池可用的,这倒是无所谓,一路顺流而下就行。
于是,再制造两艘同样竹筏的单子下给鲍鹏涛了。这对他来说,倒不是大事,所有的难关都攻破了,只是重复劳动,而且手艺也更精湛了。
卓青峰下面要做好去植物研究所和仙果山基地的准备了。
先要考虑同行的人员。
伍震涛和庞鸿远是前世就是专门去植物研究所的。庞鸿远,把前锋巫腾龙他们派去天涯了,自己晚一些去,也是为了带路去植物研究所,只有他去过。所以,他俩必须去。
薄承志、佟仕玮、包家胜和司子玉原本就是专门去仙果山基地的,谈建安、房云安和丁一坤是来接他们的。
程宇林要随船维修,也得去。
再加上卓青锋,这就有11个人了。
卓青锋又挑了4个人,他们分别是:吉传虎,原因是他熟悉山里的情况;沙振海和穆昊东,这两位捡来的矿石场临时工,卓青锋对他俩挺满意的,准备重用,最后一个是发现金库的钱留新,他是保安出身,有危险能抵挡两下。
总共15个人,三艘竹筏,每艘竹筏5人。
卓青锋和程宇林,再加上后补上上来的4个人,作为操船的苦力,每艘竹筏2人。其他人就让他们自己搭配就好了。
之所以没有装满每艘船7个人,卓青锋有自己的考虑,一是减轻竹筏负载,延长续航时间,二是还要带一些东西,三是给可能找到的人或者货物留些位置。
要带的东西很多。
帐篷是必须的,他们准备在研究所过夜,估计会要露宿。吃的喝的,一来一回4天,也得带全。
6个苦力,人手一把手弩,一把铁锹也是应该的。
程宇林还要带维修工具和配件。
还带了一个危险的家伙:黑火药。如果有大石头挡路,就用这个招呼它。怎么样布点、算药量,卓青锋不会。但是,有会的呀,武器专家谈建安就在竹筏上。
另外是叠在一起的一个个竹篓,这是移植植物用的。
世外家园的宣传单也要带。哦,油印已经正式开工了。
准备送人或者交换用的东西多少要带一点,苎麻服装就很好。哦,新出炉的打火机不占空间,也带上20个。
卓青锋还带了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滑轮组一套,安全绳和手爪若干。他的解释是:用滑轮组拉纤省力。这是不是有点不相信鲍大师的手艺,怕船坏在半路?
望远镜也带了一个,不过是还是单筒的。需要望远镜的人太多,成功磨制一组镜片耗时耗人,大家就都省着点用吧,有单筒的就不错了,
哦,再带上了沙漏一个,计时用的。出门在外,没有会所门前的日晷了,更没有手表,只能靠这个玩意了。
出发的时间定在明天早饭后。鲍鹏涛说:另外两艘竹筏今天下午就能出来,并且可以完成基本测试,电池早就造好了,也充好电了。
晚上,自然是卓青锋夫妻的亲密时刻,这一走就要四天,两人是第一次分开。卓青锋问过岑宁宁是不是一起去?岑宁宁觉得不能把小霜单独留下,就没能成行。
岑宁宁和小霜,现在比亲母女还亲,常常甩开卓青锋,两人说悄悄话。卓青锋为有岑宁宁这样的妻子而欣慰。
夜深了,小霜已经睡觉了,两人的第一次大战也结束了。岑宁宁趴在卓青锋胸口上,卓青锋搂着岑宁宁,两人在聊天。
“峰哥,你们不会有危险吧?”
“不会的,我们有十五个人,还带了武器,山里最大的野兽小鹿们,不知还在不在呢?而且,最远也就离开30来千米,比京城二环跑一圈还短点。”
“峰哥,你真逗。第一次听说还有这样比较的。”
“行,改一个说法,你也可以认为:我们住通州,去石景山上班。京城这样的人应该有吧?”
岑宁宁是京城人,卓青锋也是在京城读的大学,所以,他就拿京城做比方。
“嗯,还不少。”
卓青锋总算把岑宁宁,从担忧危险的情绪中拖出来了。
“宁儿,最近和小婴儿聊的如何?”
“你怎么学鲍鹏涛那么无聊呢。哎,峰哥,我觉得凡儿在教小霜学习。小霜学习进步太快了。曲校长还问我,是不是我给小霜补习了。我没有呀,我知道你也没有。所以,只能是凡儿了。她和小霜之间,不要用我们的那种拍砖头的方式联系。凡儿给我解释,小霜复活的时候,她担心小霜有战后残留印象,就特别加了一个联系方式,让小霜能直接和她沟通。呵呵,说三次,芝麻开门,电话就通了。”
“哦,我觉得凡儿应该不会对小霜不利,你觉得呢?”
“当然不会。我是说,小霜比别的孩子学得快很多,这到底好不好?”
“这个……”卓青锋也说不准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家孩子聪明,同时又担心“伤仲永”。
“小霜有什么不适应吗?”
“没有,好像小霜完全没有学习压力,知识就像是醍醐灌顶传给她的一样。”
“是吗?小霜是聪明,但是六岁的孩子,算术就有四年级水平了,这也太快了一点。”
“嗯,是呀,我这不是担心嘛。”
“她和其他孩子处的怎么样?”
“没有任何问题,除了学得快一些,别的方面和其他孩子一样。你放心,不是小大人,更不是小老头。”
“那就没有问题。只要她没有异样,和别的孩子相处没有问题,就让她继续吧。”
“曲校长也是这样说的。”
“宁儿,你想不想也生一个?”
“想呀。不过还是等小霜大一些吧,我现在想给小霜完整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