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银行雏形
作者:洛滨王      更新:2021-06-03 22:50      字数:2235
  “你们可以想象一下,我大明国市面上只流通纸币,官员俸禄,官府税收,商人交易结算,百姓买卖,都用纸币,纸币价值完全可以媲美金银。商人们可以从银行就是银号,借贷款项用于生产扩大规模,你们银号就可以收取利息,不要小看这些利息,如果举国范伟内,数目庞大,利息是非常可观的!”
  “总之,朕印钞不是为了捞钱!你们大可放心。今天咱们先签个合约吧!大明国家银行就算成立了!你们可都是这家大票号的股东啊!”
  晋商们既然已经决定合作,签了合约好,皇上总不会看着白纸黑纸还要耍赖吧?
  “傅宗龙!拿纸笔来!起草个协议合约。就把刚才朕说的大明国家银行的事,说清楚了,咱们三方都签上字!”
  傅宗龙挥笔而就,递给皇上看。崇祯结果看了,说道:“嗯!就是这个意思!你们看看!”说罢递给汪老板、常百万等。
  晋商们接过看了,也都签了字。
  崇祯道:“做生意呢!就是要看诚意!朕的诚意已表明了!现在该看你们的诚意了!出了户部的门,如果你们回去转移了家产,把消息传扬的天下皆知,朕这个国家银行的事,推行起来可就麻烦重重了!再说你们和工部户部制新钞也需要时间,这一段如果泄露了消息……”
  “那皇上的意思……?”
  “朕不是说了,让你们把银子存在国家银行中吗?现在虽说国家银行还在筹备,但是咱们协议都签了,仓库呐?朕也有!不如你们把银子先存进来!你们的身家在此,朕也放心你们不会走漏消息了!是不?”
  晋商们面面相觑!银号还不见一砖一瓦呢,这就先要银子了?
  “皇上!银号中银子,现在还要通兑给客户,怕是不行……”常百万谨慎道。
  “朕知道票号的银子就是票号的信誉!朕说的是你们自己的资产!先存在朕这里,朕给你们个收据,国家银行成立了,朕的政策颁布了,银子再转到国家银行里去,你们要不放心,你们派人天天盯着自己的银子都行。否则,朕怎么放心放你们出此房门?”
  “好!草民可以先拿出十万两来!放在银库。”常百万道。
  “十万两对你们来说,九牛一毛!你们要想让朕放心!这点银子可不行呐!”
  “皇上……说呢?”
  “三百万两吧!你们八家晋商把家产拿出来!反正两个月后,还是你们的!这一段咱们一起制定国家银行的章程,一起印制新钞。两个月后准时开张。你们的家产还是你们的!”
  “皇上!草民等真的没有三百万两呐!皇上明鉴!”晋商们又跪下了。
  “你们的身家呐!不止一千万两,朕可知道的很!这样吧!你们自己说个数!朕给你们收据!两个月后还是你们的!怕什么?”
  “草民倾家荡产可以拿出五十万两。”常百万咬咬牙道。
  “倾家荡产?不要说的这么严重嘛!两个月后,朕的政策颁布下去,银子还是你们的!”崇祯像狼外婆,笑呵呵道。
  “草民也可拿出五十万两。”汪箕倒是气定神闲。
  “草民家底薄,可以拿出二十万两。”
  “草民拿出二十万两。”
  “草民拿出十万两。”
  “草民……”
  八家晋商加汪箕一共拿出二百二十万两。崇祯打了收据,让户部存放,一会就让户部派人去八家晋商处取银子!
  崇祯道:“朕的国策两个月后颁发,你们的身家资产在此,谁敢走漏风声,包括户部官员,抄家灭族。”
  户部官员和商人们都连称不敢。
  崇祯又道:“那好!大明国家银行今天就正式成立了!股东就是咱们三方,行长嘛,我建议由你们票号老板们来担当,你们是专业人士,你们中选一个人出来!朕信的过你们!剩下的人都可以做副行长,挂个名,不发薪水,监督行长。朕也会派人代表朕,朕就派黄宗羲,一个小书生!户部也派个人!其他的详细规则,你们再慢慢商谈。这两个月,就赶紧印一批钞票,总额呢,就是这二百二十万两加上国库内银子,还有递解到京的税收。刚开始,估计百姓对新钞有一些抵触,那就按照一定得比例发行一些金币银币。”
  晋商们听到皇上竟然让他们来当这个行长,才真的相信皇上的诚意。
  崇祯其实是有意引进股份制、银行、债券这些东西,以后还要搞期货,有资本才能解放生产力,铸币印钞只是第一步。说到银子,户部曾禀报上来说每年产量只有十几万两,也就是五六吨的银子,崇祯突然想起,以前学地理可很知道一些金银铜产地,比如河南的桐柏和灵宝、江西的冷水坑、山东的登莱等地,得让户部工部派人到那些地方多勘探勘探。银子这东西说白了和印钞是一样,都是货币符号,就算手里有银子,没粮食,没物资,也没用,所以重点还是生产,印钞只能缓解流通的困境。崇祯现在引进的是金本位的雏形,等到以后国库金银多了,便施行完全的金本位。
  崇祯可不相信商人的节操,让锦衣卫和东厂派人跟着晋商们取了银子,全部搬到户部库房封存起来。又对户部尚书傅宗龙、工部尚书孙元化交代了一番铸币印钞的事,便回了宫。
  崇祯每日里练拳、练字、骑马、读兵书,去军营跟士兵打成一片,却甚少干涉政务,如果事必躬亲,把自己累死也没用,政务交给内阁处理,他只制定方针政策,由内阁督促天下施行。各省督抚都尽量选拔有才能有操守的人,他要把自己解放出来,做一个马上皇帝,征战四方。
  这一日收到卢象升和孙传庭的奏折,崇祯甚感宽慰,批了朱批,让内阁督促全国实行。现在实权都掌握在崇祯派去的总督手里,崇祯倒不怕实行不了。
  崇祯一直想让大明天下缴税更加公平,也颁布了一些政策方针,但是收效甚微,卢象升和孙传庭根据崇祯的方针,分别制定了“因粮”之策和“清屯充饷”之策。
  因粮之策,就是按照交税者贫富状况,分头划分赋税。凡是交赋税在五两以下的农户,并不加派任何赋税,赋税五两以上,相对有钱的地主们,才按照财产的多寡,来承担更多的加派税粮。虽然这个政策也有毛病,钻空子甩锅税粮的富人也不少,但至少能确保大多数穷人不被加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