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三边总制
作者:最后的留白      更新:2021-06-03 00:45      字数:1511
  阮步云放下信笺,在屋里转了一圈又又一圈。拿起手边的一盏茶拨开盖子,茶水已经温了。杯盖子内壁上水汽凝成的水珠受到震动掉落下来!随着手的移动掉落的水珠也随着洒成一条线。阮步云看着水珠慢慢往下掉落连往口中送茶的动作都忘记了。“变化么?”阮步云瞬间有些迷惑。
  远在宣府,大明三边总制杨一清口中也吸了一口气道:“变化?”,张毅将军何意?旁边的张毅拱手道:“大人,此番我大明动用宣府、大同及周边卫、所,共出兵近七万众!”,张毅气道:“那些个卫所的兵不动不知道,动了才知道,除却阳和、得胜堡等少数兵员战力还行之外,诸如大同守军及周边卫所,战斗力不足反应迟钝实在是难堪入目啊!”。说完话张毅抓起桌上的水壶猛灌一气。
  杨一清淡淡的看着他,风轻云淡的说道:“大同的事情我略有耳闻,鞑子来的急了,以至于让大同无法及时作出反应却是暴露一些不足。”,说完顿了一下又道:“然,其一日常防备还算充足,鞑子犯边岁岁有之大明九边觉非长城可断绝祸端,大同处置稍显靠前,除去战斗力较弱的周边卫所大同可用之兵竟然不足三万。即便如此却也守住三五日,也是难得了。”。张毅道:“卑职听闻,大同本有一只三百人的夜不收?卑职觉得若有好的领兵之人,那夜不收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杨一清呵呵笑道:“现在有两百人在阳和,你动不得。张将军守宣府劳苦功高,带兵有方我已上奏皇上,欲将将军调任大同!”。
  张毅听闻心中很是高兴,毕竟他在宣府只是一个副将,而有功之臣调往别处只有加官才是唯一的可能。他自然是高兴的!忙谢过杨一清,其他事情都抛到了脑后喜笑颜开的离去。
  虽然张毅本想趁这次打仗之后分一些强兵给自己,却始终没敢想杨一清直接给了自己这么大的实惠!在当时尤其是边关,还没有什么用熟不用生的说法,将军不管调到哪里,只要你不是草包一个那么士兵就没有那么强的排外情绪。
  大明九边防务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明朝在朱元璋到朱棣的时候明朝处于攻势,加之建国不久兵员战斗力强,能将猛将也是不少。蒙古势力虽然强于现在,但是明朝更强打不过也打不赢。而到了朱祁镇时代,一次远征损兵折将,也不是因为明朝弱了。而是那次所谓的“亲征”有些开玩笑了。朱元璋时期开国大将猛将,从徐达到蓝玉哪一个都是战则胜之。再到朱棣六次伐北,也都大胜而归,以至于鞑子瓦刺为了躲朱棣最远都跑到西伯利亚去了。乃至到了朱祁镇时期在亲征之前明军对上鞑子瓦刺的时候也是绝对优势的。土木堡之变实际上不可否认也先军事才能强悍,但明军之所以败绝非仅仅是军事上的失败,最多也是指挥的问题。至于后世说明军战斗力弱应该分地点,分时期来看。明军九边战斗力一直不弱,最弱的时期是成化年间到弘治初期。而弘治中期一直到嘉靖初年这一段时间,九边明军的战斗力虽然比不上朱元璋朱棣时期但是也绝对是明朝两百多年历史上比较强的时期了。
  杨一清此人,善兵事胸中有丘壑,不说兵甲百万,但是自明孝宗一直到嘉靖皇帝,历任三朝,其军事才能也是名列前茅的任务。明朝自朱棣之后兵员战斗能力屡屡下降。到了朱祁镇当朝“土木堡”之变之后明军似乎更弱了,这其实是有原因的,朱祁镇亲征之前,三大营的兵力已经有一部分去打安南(越南)了。当时这一场败仗,明军中将领传承青黄不接。而后一些应时而出的英雄,包括戚于谦、继光、王守仁、李如柏等人却不是真正的传承之人了。
  而这个时候在明阳先生还没有大成的时候,杨一清当时是文官中最后打仗的,也是文官中最敢打仗的。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事实。
  三边总制,这是一个差事而非官职。是弘治皇帝鉴于边关不稳,由兵部尚书刘大厦推举由内阁同意才定下来的。杨一清总制的三边包括榆林、宣府、大同,这三个地方,当时这三处边隘外明朝的老邻居是很强悍的。显然杨一清这个位置并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