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国宴
作者:
平山乱 更新:2021-05-31 22:21 字数:2137
陈汉庭今天有些心神不宁,送信的人一直没有回应,他越发觉得自己似乎是为别人做了嫁衣了。
突然的,陈汉庭心口传来一阵刺痛之感,他低头一看,一根闪着幽绿光泽的细针刺入了自己的身体。
还未等他反应过来,头晕目眩的感觉就让他跌倒在地,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有些模糊黯淡。他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他只知道自己快死了。
一个全身都笼罩在素色衣袍下的人在陈汉庭面前出现,只流露出来的眼睛让人有些不寒而栗。
陈汉庭想问一句为什么,可是猛烈的毒药让他只能口吐白沫,说不出一句话来。就如同死在他手中的孙询一样,孙询是他眼中的蝼蚁,而他陈汉庭则是陈双铭眼中的蝼蚁,除去一个可能坏事的蝼蚁,似乎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理由。
他看着面前的刺客举起手中的弯刀,挣扎的眼神在弯刀划出弧线后就失去了光芒。
就在这间华丽的房屋内,陈汉庭未曾掀起半分波澜,就悄无声息的倒在了血泊之中。
......
陈双铭仔细打量着手中精美的铜镜,血红的纹理勾勒出神秘的符号,让人不由自主的就沉醉其中。
他站在月光下,看到铜镜中的画面,有些爱不释手了。
铜镜中的陈双铭黄袍加身,高高坐在龙椅之上,恢弘的金殿中,浩浩荡荡的文武百官俯首称臣。呼风唤雨的感觉让他有些忘乎所以,陈双铭回到屋子里,看着手中的铜镜,不知道心中在想些什么。
万寿节将至,似乎整个中原大地都纷闹起来,而原本打算游走天下,寻找十年之后大劫的归海乱与羲皇,似乎是发现了什么至关重要的事,便马不停息的赶往大夏阳城。
“大罗天又说过那块石头上说的大劫之后,可还有归海禅成的命运之痕么!”羲皇看向归海乱,心中满是疑问。
“她说大劫之后,世间空空荡荡,重返混沌。我想归海禅成也不例外吧,否则大罗天一定会有所察觉的!”
归海乱也有些不知所措,归海禅成的不灭金身他曾经领教过,甚至让他一度有些绝望,还是说只是自己的实力不够,未曾打破一个临界点,才未能伤到归海禅成分毫。
“总之,我们先去阳城,再会会那个大夏皇帝吧!”
“甚合我意!”
......
虽然时间上有些赶,但举一国之力,还是安排好了归海禅成寿辰之前的准备。
天刚蒙蒙亮,便有上百力士持着长长的角号,吹出了沉闷的苍莽之音。号音传的很远,似乎整个阳城在这号音中都有些微微颤动。
号音响了整整有一百零六声,持续了有足足半个多时辰在停下。而号音消散之后,正主才在无数侍从的拥簇之中,走出了寝宫。
归海禅成身着华丽而又厚重的龙袍,威严的气息扑面而来。在排成长龙一样的侍从的护卫下,归海禅成坐在龙辇中,向着天正大殿缓缓行去。
今天的金殿上人头攒动,便是十分宽敞的大殿都显得有些拥挤,而大殿之外,也有人在此拱手而立,九十九阶石梯下,还有更多的人在此等候他们的君王。
如此一来,身份地位便一目了然了。能在天正殿中有一席之地的,无一不是如今大夏中位高权重之人。由因归海禅成称帝不久,还未曾册妃,更无子嗣,所以这大殿中多为朝中的重臣。
便是未能在殿中谋得一席之地,在大殿之外的众人也算得上处于权力的巅峰地位了,他们多为殿内大臣的子嗣后辈,算是被族中长辈安排好了前路。
而在往下,虽然同属一朝之官,但地位相差悬殊,好似云泥之别。九十九阶石梯便是归海禅成都要感叹一下,而在这些人面前,就更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了。
不过无论高低,他们总归是有参加归海禅成寿宴的资格,便已然高人一等了。
漫长的等待让人感到有些焦躁,不过也没人敢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放肆。归海禅成可是大夏的开国皇帝,他的手段自然无需质疑。
终于,有人看到了归海禅成的龙幡,按耐住性子的众臣纷纷跪倒在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浪席卷天地,让人有些微微动容。便是在万人的膜拜之中,归海禅成一步一步的走向那个至尊之位,他的脸色无悲无喜,满是让人窒息的威严。
归海禅成坐在精雕细琢的龙椅上,沉声而言,“众卿平身!”
“谢陛下!陛下仙福永享,寿与天齐!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之后便是重臣们说些贺词,再献上贺礼。
“中丞大人献,南海玲珑珠,一百零六颗!”
“相国大人献,北漠奇君美玉如意一对!”
“......”
南海玲珑珠,是南海几支荒古遗脉玲珑贝所产的夜明珠,有安神养魂之效,以及算是人间灵物了,而北美奇君美玉更是珍奇,常年佩在身旁,能延年益寿,百毒不侵。
这些常人几辈子都见不到的东西,在此刻就像是路边的砂石一样,一件一件的摆在了归海禅成的面前,归海禅成也不得不感叹一句,这也许就是权力的魅力吧!
“礼部尚书大人,献幻真古镜一面!”
归海禅成来了兴趣,之前的贺礼多是些延年益寿辟毒消劫的灵物,若是换了别的人,兴许会高兴的收纳,但对于有着不灭金身的归海禅成,这些只能算是一些相貌不错的摆件罢了,于是这个不知何物的幻真古镜就提起来归海禅成的新鲜感。
“陈双铭,这幻真古镜是何物?”陈双铭听到归海禅成的声音,就前迈一步。
“回禀陛下,微臣之前到北部境操办事务,在一天夜里,突然有一颗火球天降,正中微臣府衙。待到大火被扑灭,才发现从天而降的是一面铜镜。微臣拿起铜镜,映出了的却不是微臣的身影,而是一副大夏国泰民安的景况。微臣心中大喜,此番临逢陛下寿辰,有如此神物从天而降,正是象征着我大夏千秋万代的鼎盛啊!”
安静的大殿中只有陈双铭一个人的声音,而这种安静则是让他的夸张演说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跳梁小丑。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