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十四年前的神童
作者:文地也      更新:2021-05-31 14:54      字数:2094
  人最累的,莫过于心累。白晓燕她是心累了吗?
  为了要揭开躺在市人民医院最下面地下室里那了不起人物的身世之谜,是费尽了心机,绞尽了脑汁,浸入在一个战战兢兢的谎言上,肯定会心累的。有时候,为了查找资料是通宵达旦,身体肯定会出现精疲力尽的状态。
  一篇稿子,上面不就打印错了几个字,只能再重新打印一份啦。
  吴组长并没有过分的责备她:“快重新的打印一份。”
  白晓燕起身来到组长办公室旁,拿走了刚才递给吴组长的这份文稿,回到办公桌,再一次打印了一份,送了过来,立在一边,等待着文稿的审阅。
  吴组长接过了稿子,马上阅看了起来,读完了整篇,放下手,说道:“白晓燕,这是怎么一回事?今天什么状况,你从来就没有这么疏忽,上面还是打错了几处。”
  “组长,我总觉得今天特累,精力老是集中不起来。”白晓燕轻声细语的说着。
  吴组长瞧了她一下,说道:“你的脸色不好看,是不是又熬夜啦?”
  白晓燕知道自己的确是熬夜了,在吴组长面前又不敢承认,不做声,只是站着。
  “再去打印一份,这第三遍,可不能再出错别字了。”吴组长不是那种对下属特别严厉的的领导。
  白晓燕从组长手里接过文稿,扭身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又再重新打印了一遍,这次可不能再出现返工的状况了,这一次时间弄久了一些,打印完后,还检查了几次,才把稿子交给了吴组长,这一回还算是过了关满了意。
  像是好不容易的下来了班,回到家里,又开始了她的二十年前的县志阅读工作,查上面的记录,都是过去的一些日常琐事,阅看起来,十分的枯燥无味,然而,白晓燕是认真的,不知疲惫的一页一页的阅读。
  二十年之前,也许太远了一点,这是将目光停留在最大年龄五岁上,按年纪刚好上一年级,再怎么样的天才,就算早智也不可能那么的早吗。那就缩短到十五年前的时间段,当翻阅到十四年之时,上面记录了曾引起过轰动一时的一件记事,全县举行了一次作文比赛活动,吸引了白晓燕的注意力:题为“全县少儿组作文竞赛评比活动”——上面特别刊登了获得特等奖的一篇获奖文章:
  两种不同的力
  现代如此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尽管自行车已经退出了帮助人们出行的借助工具,在一百米、两百米,乃至五百米之内,大人早已习惯了采用步行了。在远出五百米以外,可以开着车去,但是无奈何现在拥挤的车辆,因此人们便想到了单车。
  大人想到的,首先并不是自己而是小孩。小孩的玩耍,一旁少不了有大人的监护之下,一百米也许太近了,也五百米对小孩来讲太远了。看管小孩的大人,如若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太或者是一个身体状况不怎么的老人,当不能全心照顾到位的情形之下,这样为孩子们设计一种特制的自行车,就很有必要的啦。
  自行车被推着走还是骑着行,却有两种不同施加力的方式——
  当被推着走时,由于人体在它上面使的力,首先必须是克制地球对单车产生重力的提前下,但这是一种持久的力施加【当人体以做功的形式将要释放能量的时候,必须存在一种先积蓄的势能,然后才释放,也就是关于能量是如何具有它涨落的特性】,于是这种行为是可以称之费力的做功;
  当自行车被骑着行之时,因为人体在它上面施加的力,不是一种持久的做功过程,在用两脚去踩踏板时,要使很大的劲,似乎比推着走要费力气,但是当单车在猛的一下增加力的作用以后,促使它在克制地球重力的条件下,有一段运行的时间或者距离,这样就不需要人持续不停力的施加,自行车就会自行运转,于是说这是一种省力的借助工具。
  其实不然,人体对自行车是推着走还是骑着行,在同等距离内是做等同的功。人们之所以,觉得单车被推着走或者是骑着行,还是存在着区别,因人体一个是在上面,另一个是在下面,而出现了一种省力或一种费劲的感受,推着走肯定赶不上骑着行的人的。
  那是为什么呢?
  人体内部的机体,在释放着能而做功的过程中,会由于需要一种连续支持的力而消耗着物质转换着的能量,这个化学过程必须是在一个很短的来不及的时间内要求完成,因此在这种持续的做功过程之后,会因消耗过多而在一个时间内,机体对质能的转化跟不上来,感到了吃力;然而,骑车是把聚集到一定的势能,在一次大的快的的放出之后,自行车得到了一种加速,使之有一段保持一定速度运转的时间。借用这个空隙,人体内部机体由食物向化学能转换有一个补充时间,于是耗尽的能量得到了补给。
  被推着走的单车,是在车的外部环境施加了力的作用而促使轮子的转动,而被踩着运行的自行车,所施的力是在轮子的内心轴上而促使其运动。按其力矩的作用来分析,其实被骑着的单车则是费力气的,只不过力的施加相对被推着走的车,在时间起点上,所维持的各不同长短的一个时间概义罢了。
  白晓燕一口气读完了这篇拿了特等奖的作文,这哪里是一个小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像高中生或者一般大学生也不一定能写出这么优秀精美的作文出来,怪不得在县志上加了特别编者按,何止只被称之为少年奇才,而是被称之为“百年难遇”的神童!
  接下,白晓燕查看了上面的署名——出自一个九岁名叫马少林的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之手。
  马少林,这名字不但好记,而且读起来有点儿顺流。虽然有了姓氏名谁,还有了年龄,但没有注明此人是属于当时的哪所学校,出来人才,谁都想分享一下,于是就没有注明是哪所学校了,而是整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