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我有天助,自然荣华富贵(三)
作者:
花裳云 更新:2021-05-27 12:22 字数:2517
赵高哪里想到,他无意之中编的一番瞎话,真的说到李斯心坎里面去了。李斯的志向,就是辅佐一代帝王,成就千秋伟业啊。现在又有所谓的高人预判,李斯对于自己的未来更加有信心了。当下对于赵高也是越看越顺眼,顺便也想看看这个赵高有没有什么真才实学。
“这个高人说话倒是吓唬人咧!李斯可是愧不敢当!”该有的谦虚总要装一装的,不然太不矜持了,“只是李斯好奇,赵公子可有什么专长?李斯绝没有怀疑赵公子,或者轻视赵公子的意思,只是好奇而已。”
“赵高不才,于律法之事稍知些许,在书法方面也有所涉猎。大人若是感兴趣,愿意与我交流,赵某不才,就献丑了。”这段话说的并不是赵高故意去抱李斯大腿,所以想和李斯交流一些李斯感兴趣的东西,而是实际上,赵高确实在这些方面很精通。后来赵高有一部书法作品《爱历篇》,在历朝历代的书法界都是被奉为经典的,当然这是后话。
李斯一开始以为赵高是在故意投其所好,一番交流下来之后,才发现赵高是有真才实学的,当下也是大喜,人生难得一知己么。
一番学术交流之后,两人又对当前的形势进行了分析,觉得此时此刻,正逢朝堂之上更新换代,会空出很多职位,这就是李斯一展拳脚的好时候。只要这个时候能得到秦王的赏识,那么李斯平步青云的机会就来了。于是赵高和李斯商议好,由赵高带一些李斯自己撰写的关于治国理念的书简进宫,放在嬴政处理政事的案牍之上,只要嬴政读了之后,一定会感兴趣,之后再召见李斯,不就顺理成章了。赵高也会因为举荐了一个得力的人才而被秦王重新信任。若果秦王看完李斯写的东西不感兴趣的话,那赵高大不了再被斥责一顿,反正现在混得已经很惨了,再惨也惨不到哪里去了。至于当面向秦王举荐人是不可能的,秦王刚刚颁布了逐客令,对于外国来的人是反感的,肯定不会见人的。
于是赵高在李斯这里誊抄了一部分李斯的手记,带回了宫中,悄悄地放在了秦王嬴政日常办公的案牍之上。秦王看到这些手记之后,觉得李斯对于人性的把控十分到位,所以如果按照李斯的方式来治理国家的话,应该是卓有成效的。但是大秦自商鞅变法以来,一直就是用法家思想在治国,李斯的想法与国政是统一的,而他所说的也不过是一些补充,这并不是大秦目前最需要的,大秦最需要的,是完成大秦历朝历代共同的一统天下的宏愿。
“去把赵高叫来。”秦王一猜就猜到是赵高干的,如果是蒙毅,蒙毅肯定就当着秦王的面举荐了,蒙毅不会怕嬴政生气的,只有赵高才会如此胆小,举荐个人才都畏首畏尾的。
不一会赵高就进来了,其实他就一直在殿外候着,只是嬴政最近不怎么待见他,所以他一直不敢在嬴政面前多晃悠,万一嬴政一个不开心,把他砍了也就砍了。
看见赵高进来之后,嬴政先是舒缓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最近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看赵高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你放在这里的手记是一个叫李斯的人写的?”
“启禀大王,正是李斯所著。”
“他现在身居何职啊?”
“现在在宫中担任郎官。”
“郎官?你这么一说我对这个人有些印象。你去将他传来,这是一个有些学问的人,寡人要见他。”
“诺。”
赵高转身离去,不一会就把李斯带了过来,其实李斯也是一直在当值的地方候着,赵高早就传信给他说今日里就会按计划行事了。
李斯一进门,嬴政定睛一看,进来的是一个身高八尺有半的中年男子,狼目鹰鼻,颧骨高耸,天方地圆,长得颇有几分英气,特别是眼神里面透露出来的那种洞察人心的光芒,让嬴政眼前一亮。
“臣李斯拜见大王!”李斯进来对着嬴政就是一拜,而赵高在这个时候已经退到外面去了,这里已经没他什么事了。
“免礼吧,这些手记都是你写的?”
“是,都是臣平日里的一些所感所得。”
“你认为寡人对天下说客下的逐客令如何?”
“大王可想一统天下?”李斯反问道。
“哦?”嬴政的眉毛微微挑起,这李斯倒是有点意思,看来是早有准备了,自己这个问题正好问到点子上了。“你且说来听听。”
李斯从自己怀内掏出一卷文书,“臣为此事早已准备上书给大王了,正好今日大王召见,便带了过来,呈给大王过目。”
嬴政将那一卷文书接了过去,展开一看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文章不仅讲得很有道理,而且李斯的文采很好,字写的也真的很不错。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