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孙浩的势力(上)
作者:朱学长      更新:2021-05-27 09:10      字数:2679
  尚书台始设于东汉光武帝,负责综理政务,
  出现的原因也是光武帝不满意三公的职权太大,所以想慢慢的把权力收回来。
  尚书的官署在宫禁内而称为台阁,故有尚书台之称。
  当然,现在孙浩的将军府也算得上是孙浩的宫殿,那么在将军府内的尚书官署,自然也就是尚书台。
  尚书台的主要职位是两人,尚书令以及尚书仆射。
  毕竟是协助孙浩处理政务,所以尚书令是由鲁肃担任,而尚书仆射是由张昭担任,仆射其实也就是所谓的副手,可以理解为军中的副将。
  尚书令毕竟事务繁忙,所以孙浩才会选择精于治政的张昭辅佐鲁肃。
  在二人之下,就是尚书左丞和尚书右丞,
  左丞由顾雍担任,右丞是由张纮担任,
  左丞负责的是处理官吏民众的奏章以及管理贵人的车驾,右丞负责处理印绶问题,以及随时清点纸笔墨诸财用库藏。
  顾雍是世家出身,但是又负责过分配田地,将从世家没收的土地,依法分配给民众,
  所以这个倾听百姓和官吏奏章的事情交给他完全没有问题。
  张纮的的能力本来就和他的兄弟张昭不相上下,并且对孙浩忠心耿耿,曾经拒绝过曹操的招揽,所以孙浩也是将此等重任交付与他,毕竟管理府库之事自然是信任之人才能处理。
  孙浩设立尚书台延的是东汉旧治,但是自然不能一一照搬,毕竟现在可不能让人看到野心,
  除了这四个主要职位,其余的职位都是空出不用,
  只在这四人之下设立了十二名侍郎的官职,作为辅佐之用,大多挑选年轻有为的士人,
  陆逊就是这十二人之一。
  尚书令设置完成,孙浩的下一步就是建设中书台,
  中书台的老大是中书令,中书令是干嘛的,是负责处理一些直接向皇帝汇报的密事,
  毕竟不是什么事情,皇帝都希望在自己的手下绕一圈再到手上,因为谁知道信息会不会有所变动。
  中书令由刘晔担当,也是孙浩早就谋划的事情,毕竟刘晔本来就是负责消息情报的事情,让他做这个主管定然也是没有问题,
  作为副手的中书仆射则是由吕范担任,刘晔未来到之前,吕范则是孙浩最大的情报头子,这两人合作自然没有问题。
  中书台暂时来说只是一个收集情报的部门,所以也没有更多的下属官员,只安排了六名侍郎作为辅佐。
  把尚书台和中书台两个比较重要的安排好了,孙浩脑海里突然就想起了穿越前看过的那些史书,御史们把皇帝闹得头疼不已的故事。
  于是孙浩设立了御史台,不过这个御史台可不是让御史们弹劾主君的,孙浩可不想找那种罪受,
  这个御史台所做的事情是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而且每年的考核官员功绩的事情也要交给他们来干,
  这种得罪人的差事,孙浩还真的有一个好人选,那就是祢衡,
  祢衡本来只是前来江东讲学,但是鬼使神差的帮助孙浩查出来一次内政的大问题之后,
  孙浩就想尽法子把他留了下来,让他帮忙四处巡视,
  如今给了他一个确切的职务也是让祢衡更好的发挥能力,
  这种得罪人的差事如果只让一个人干很容易出问题,所以孙浩给祢衡安排了一个副手——诸葛瑾。
  为什么要安排诸葛瑾?
  因为诸葛瑾会做人,会说话,受人敬重,
  他和祢衡一个红脸,一个白脸,那么任何问题应该都不难解决。
  这个也是和中书台一样,只设六名侍郎辅佐。
  但是御史台看起来是苦差事,其实也是最关键的部门,
  毕竟考核官员功绩对于任何人都很重要,
  乱世时还能不拘一格用人才,但是一旦渐渐安定,像孙浩曹操袁绍这般已经有了稳固的据点,难道还能不拘一格?
  那就必须要有一套正确的官员升迁降职的章法,
  如果不给予动力和压力,官员怎么能认真做事?如果一个个都浑水摸鱼,那这世道还怎么发展的起来?
  所以选择祢衡,孙浩也有他另一方面的考虑,祢衡愤世嫉俗,铁面无私,所以他一定会公平公正,
  这对于孙浩来说,自然是一大利好,因为前期的吏治一定要清明,孙浩是绝不允许出现什么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
  曾经发生的地契案就是给孙浩的当头一棒,所以他对这些事情也是格外注意。
  主要的职务安排完毕,接下来的就是孙浩手下各地的封疆大吏,
  其实也就是各地的郡县太守,
  孙浩如今雄踞东南,手下一共拥有扬州五郡,徐州一郡,荆南四郡,以及半个九江。
  交州的士燮也是答应归附,依附于孙浩,
  如今的孙浩说是如日中天,都有些谦虚,其实就是势不可挡!
  扬州五郡分别是庐江郡,豫章郡,秣陵郡,吴郡,会稽郡,加上半个九江郡,其实应该算是五个半郡,
  这扬州五郡,都是下江东之时,孙浩和手下的将领拼死作战打下来的基业,
  刘繇,许贡,严白虎,王朗,刘勋,于吉等群雄伏首,孙浩才占据了这扬州五郡。
  这都是紧要之地,所以郡守的选择也是不可疏忽大意,
  秣陵郡现在俨然是孙浩的大本营,可以说就是孙浩的洛阳长安,
  经过一系列的人事调动,最后担任郡守的是孙浩的舅父吴景,毕竟也算是“土皇帝”脚下,自然要让信任的人担任郡守。
  吴郡曾经是山越最为猖獗的地方, 经过一次次的征战,杀的杀,降的降,
  最终不听话的都搞定了,剩下的有的人心里不服,但自然也不敢再造次。
  战争已经成为了过去,那么剩下的安排就应该是文治,
  担任吴郡郡守的是江东有名的士人华歆,孙浩任用他,就是希望华歆可以教化山越,让山越更多的汉化,对孙浩政权产生归顺之心,而不是只是因为恐惧所以臣服。
  任用华歆其实也是又有收拢人心的目的,吴郡多世家大族,任用名士当政也不会引起他们的反感,毕竟孙浩初入江东杀的人着实不少,这也算是一个补救的措施。
  世家固然惹人厌恶, 但是他们不可或缺。
  会稽郡则又是一个,曾经事故频发的地方,
  吴郡是山越的骚乱,而会稽郡就是太平道起事,
  太平道声势之浩大曾经逼着曾经的郡守黄盖只能闭城自守,
  后来孙浩亲征,将太平道击败,
  于吉也被华佗亲手毒杀,太平道从此也是一蹶不振。
  现如今担任会稽郡守的则是在对抗太平道一战里立了大功的贺齐,他原本是会稽郡的骑都尉,王朗的旧部,
  孙浩任命他算是破格提拔,因为此人确实很有能力。
  不过,孙浩此举自然也是有着自己的小心思,
  他想用贺齐的事情告诉自己领土内的官员,只要你有能力,破格提拔也是有可能的。
  这是江东三郡,若是从江东往西边而去,就是庐江郡和豫章郡,
  庐江郡说起来和孙浩才是真正的不解之缘,孙浩穿越过来之后,第一个攻打的郡县就是此处,
  那时的孙浩依附袁术,袁术曾经许诺,如果孙浩攻下庐江,就让孙浩担任庐江太守,
  不过后来袁术变卦,让手下大将刘勋担任庐江太守,也是间接把孙浩逼上了下江东之路,
  后来孙浩派周瑜击败刘勋,一举拿下庐江,并派遣太史慈担任郡守。
  太史慈本是刘繇手下大将,跟孙浩在秣陵大战一场后,让孙浩颇为欣赏。
  太史慈归降之后,孙浩额也是立刻委以重任,让太史慈也是颇为感动。
  太史慈和孙浩意气相投,所以也算是孙浩的心腹大将,
  庐江郡这种重要的交通枢纽交给太史慈,孙浩自然也是非常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