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50.新型土地生产关系
作者:
上玄道人 更新:2021-05-21 14:45 字数:2007
“方爱卿,三司之事筹备如何了?”朱由校又一次点了方从哲的名。
“禀陛下,臣已将章程草拟完毕,只是这三司三位司正应由谁担任?”方从哲一听这个,登时来了些精神,这可是个插人手的好机会啊!
“朕想知道各位爱卿有何俊才?李爱卿,你是天官,你先说说。”果然,朱由校由校将事情交给了台下的六位阁员。
“臣推举李起元可为度支司司正,惺原为人清正,为官历经户部主事、布政使、巡抚、总督等职务,履历丰富,体察民情,现为南京户部尚书。”李国普斟酌一阵后道。
“那南京户部尚书谁可做?”朱由校道。
“臣以为,现任兵科给事郭允厚可为之。”李国普道。
“那就这样,朕看盐铁就不要了,换成国税局,户部就管管户籍人口,户部司司正和三司使继续由袁爱卿但着。”朱由校道。
“陛下,臣认为不妥,这锦衣卫乃是内廷,天子亲军,不应该在外廷主事。”李国普反对道。
“锦衣不查,朕也不知朕的大明烂成这个样子,没有最烂只有更烂,你让朕怎么相信台下的‘干才’?”朱由校很有耐心的向李国普解释道。
“这......”李国普说不出话来。
“就这么定了。”朱由校淡淡道。
“袁爱卿,从西北迁至辽东的百姓有多少了?”朱由校又问起了另一个问题。
“一共移民七万余户,皆是无立锥之地的赤贫百姓,其他人,只要有一立锥之地,皆不愿远迁。故土难迁啊!”袁应泰有些无奈感叹一声。
“那陕甘之地近来雨水可否充足?”朱由校问道。
“自前朝起,陕甘的雨水就未曾充足过。”方从哲道。
“诏令,礼部尚书徐光启,配天子剑,西北各省之三司、巡抚、总督皆听其号令,寻找备荒作物,准备过冬。”朱由校立刻道。他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小心,历史上的陕甘民变虽然叫做反对封建社会的压榨,但是也是搞得中国人带了三百年猪尾巴的极大助力,就像杨嗣昌搞得四正六隅十面网的剿匪战略,共计花费十四万兵力,这些人的花费如果投入到辽东,至少吴桥兵变一定搞不起来。
“袁爱卿,东北民户可曾安定?”朱由校转眼间又换了一个话题,这也是一种御下之术。
“禀陛下,事情已经妥当,七万民户皆以安定,每户分田三十亩,皆是由官府雇佣耕作,地租为每年三成,其余归为工人所有,多种植玉米,洋芋等陛下所言之高产作物。”
“很好!”朱由校满意的点点头道。这个东西是他借鉴后世国营农场搞出来的(当然,有些明末地主也在搞这个)。这是迈向资本主义农业的第一步,农民由土地的持有人变成了工人,土地由国家持有,以地租作为农业工人的工资,其他归与国家所有,而且,由于这些人都是工人,也比较容易组织在一起,修建水利。东北多高产田,朱由校打算把这里打造成大明新的粮仓。
“一定要注重租役的时间调配,最近几年的天气是冷的越来越早了,袁爱卿要准备好,一旦粮食减产,立刻招收北方各省无地之农民,以防流民的产生。这件事情,要当成国策来抓!”朱由校仔细的叮嘱道。
“陛下知民,天下之大幸也,臣自当一力担之。”袁应泰道。他们东林现在挨了收拾,他这个东林党现任“魁首”自然要拿出政绩来。
工部尚书李标道:“陛下,东南清党,以致漕运总督之位空悬,臣请陛下增补之。”
“运河近况如何?”朱由校道。
“运河自前朝以来,就已有多段线路堵塞,臣已让户部拨银五十万两,以用来疏浚水道,但前几月朝廷连连调兵,加之漕运总督乃是谋逆之人,故进展缓慢。”李标道。
“漕河乃是大明南北之生命线,漕运总督干系重大,卿等议一议,有何人选?”
“臣推举右佥都御史李邦华,此人甚善统兵,可为之。”孙承宗道。
“臣举荐南京礼部主事梁廷栋,此人才干不错,有统兵之才。”袁应泰道。
“臣推举礼部主事施鳯来。”方从哲道。
“朕看,李邦华做事妥当,办事缜密,其在易州整兵,颇有成效,李阁老,你是吏部尚书你看如何?”朱由校知道这三个人中梁廷栋其人才干还算可以,但品行操守上有些问题。施鳯来功名最高,但素无节概,以和柔媚于世,依阿权势。李邦华则是在天启年间担任天津巡抚,与袁可立、毛文龙互为掎角之势,和孙承宗西守东攻,逼得老奴几年都不敢动弹,再加上此人是个忠臣,最后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时自杀殉国,如此干才,如何不用?
李国普听出了朱由校的意思,道:“孟暗曾陈用人十事:曰内阁不当专用词臣,曰词臣不当专守馆局,曰词臣不当教习内书堂,曰六科都给事中不当内外间阻,曰御史升迁不当概论考满,曰吏部乞假不当积至正郎,曰关仓诸差不当专用举贡任子,曰调简推知不当骤迁京秩,曰进士改教不当概从内转,曰边方州县不当尽用乡贡。句句贴切,是为最良,臣以为可以。”
“那就拟旨,命右佥都御史李邦华加工部侍郎衔,总督漕运,朕再拨內帑银一百万,尽快招募丁壮疏浚河道,保证往来漕船通行,另裁撤河道各处各省私设之钞关,整顿沿河各处军务,严禁私人设关,胆敢违令者,斩立决!”朱由校杀气腾腾道。
底下的中书舍人飞快书写,交由朱由校过目后,送往司礼监盖印,发往全国。
朱由校随后端起茶杯,打开茶杯盖,喝起了清茶。诸臣见此,知道朱由校下了逐客令,于是纷纷告退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