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谋(57)
作者:
高天远观 更新:2021-12-30 05:15 字数:2860
在几天之后,澹台至也就回到了王城。
不过澹台至在来到府邸正门外的时候,他也是看了一下挂在府邸正门上的那块牌匾,上面的字已经变为了吏首府,而不是之前的宰执府那几个字了。
澹台至会觉得有些看不习惯,而且这也预示着一种身份的降低,不过对于澹台至来说,他则是成为了这一国的吏首。
澹台至当然也会有想过以后能够成为这一国的宰执,从而做出一些改变,然后让这吏首府再次成为宰执府之类的,但这样的改变不会是现在。
澹台至当然没能想到他现在就可以成为一国的吏首,在澹台至看来,他至少要去谋划很多年的时间,然后才逐渐的有可能成为这一国的吏首,而且还不一定就能成功,澹台至明白此事并不简单,但他现在却能够成为一国的吏首,澹台至当然会想到这是文庄王出于制衡的考虑,毕竟现如今的宋哲是这一国的宰执。
正因为如此,澹台至还是会有些感慨的。可能在他人看来是难以达成的事情,但在局势的改变之下,却也将之前难以达成的事情变得简单了,只不过说这样的局势变化同样是难以预料的。
对于澹台至来说,他当然会接受成为这一国的吏首了,澹台至也明白,可能很多的国政大臣是难以认可他的,但这就是文庄王的指令,其实那些国政大臣也不好就此多说些什么,而且他们也只会表示出恭贺。
本来按照澹台至自己的想法来说,他认为宋成之是很有可能成为这一国的吏首,但是文庄王并没有做出这样的安排,在澹台宬看来,可能也是出于文庄王对整体国政的考虑,以及说对于宰执府的考虑,但并不是出于对宋哲的那个吏首府的一些考虑。
而随后澹台至也只是在吏首府里停留了半个时辰,因为他还要去王宫面见文庄王的。同时澹台至也决定等他再次回到吏首府时,他就去找澹台至商量一些事情,其实澹台至也是想知道澹台宬对于局势的一些看法,这其中就会包括着澹台宬自己的一些分析。
澹台至坐着吏首府的马车去到了王宫外,澹台至也看明白这就是宋哲之前坐的那辆马车,是属于吏首府的马车,澹台至有些无奈的笑了笑,他也决定以后要做出一些改变,至少是要改变这样的局面才行,他可不想总是坐着这辆吏首府的马车去到王宫。
澹台至刚才坐于吏首府的马车里,他偶尔也会往外边看去,对于这座王城来说,澹台至自认为还是比较熟悉的,虽说他最近这几年并没有在王城里任职。从县令升任为一方的郡守,再成为如今的吏首,澹台至自然也付出了很多,而且澹台至也是做出了一些功绩的。澹台至认为文庄王肯定也是知道的,并且文庄王也会考虑到这些功绩的事情,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国的吏首,总还是有很多的原因,但澹台至也知道最为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不过等澹台至去到议事堂里的时候,文庄王已经坐在他的王座上之了。
澹台至在看到文庄王后,也就跪在了议事堂里,“臣参见我王。”
澹台至极为恭敬的说着,“臣能够当上这一国的吏首,也是出于我王的认可,臣感谢我王。臣也是明白的,以臣现如今的资历还难以成为这一国的吏首。”
“澹台至,起来说话。”文庄王像往常一样,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不同。
“是,臣多谢我王。”
“也是本王信任你们吏首府的人。”文庄王本想说成是宰执府的人,但他还是决定改变这一说法,毕竟在这之后也还是要改变说法的,“澹台至,本王让你出任这一国的吏首,他还是在于本王对于你的信任。”
“是,臣多谢我王。臣以后也只听从我王的指令做事。”澹台至站起来后就对文庄王躬身说道。
“本王让宋哲担任这一国的宰执,也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可能在你看来,宋哲也并不适合成为这一国的宰执。”
“臣启我王,臣不敢这么想,臣也只会听从于我王之令。”澹台至再次的表态道。
“你与宋宰执一起处理国政之事,本王也希望你能听从宋宰执的一些安排,毕竟他是这一国的宰执,又怎能与其抗衡?本王也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本王今天让你来到这议事堂里,并且单独与你说这些,最为根本的一点原因也是在于此。之前本王看了太多的争执,那是澹台宰执与宋吏首之间的争执,本王希望你能够就此做出一些改变。你也知道,文秉智是监国宰执,以后你与宋哲的做法都会被文秉智看到,本王不希望让朝廷里的人开始过问本国的一些……国政之事,而陛下最近就会过问一些国政之事……澹台至,本王认为你能做到,本王也相信你能够做到。虽说之前澹台商也是对本王说过他要改变做法的,但他还是在按照之前的想法做事。”
“臣启我王,是陛下对我王说了些什么?”
“陛下告诉本王说要管好这一国的宰执,不能让朝廷派去的监国宰执难以做事。其实你也能听的出来,这也与太皇太后有关,或者就是太皇太后自己的意思,只不过太皇太后是让陛下对本王说了出来,所以以后见到监国宰执,你也要表现出尊敬。本王对宋宰执也是这么说的,就在前几天的时候,本王对国政大臣们一起说的,只不过你当时并没有在这座议事堂里。这监国宰执毕竟是朝廷派来的,其中自然会涉及到朝廷的颜面,而且这监国宰执的地位本来就是要高于宰执的,可能之前是澹台宰执没有看明白这一点。”
“我王,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我宰执府才会变成了如今的吏首府?”
“澹台至,不知你指的是什么原因?”
“臣启我王……臣就是指的……”澹台至也不知道他是否应该说出来了。
文庄王则是在等着澹台至说出原因。
澹台至当然是看明白了文庄王的意思,于是他就只能说道:“臣认为的原因就是在于朝廷的颜面,虽然文秉智没有多说什么,但他会认为倘若这一国宰执不尊重他,那么也就是有损于朝廷的颜面。让朝廷感到有损于颜面了,其实就是有损于陛下,以及太皇太后的颜面。”
“嗯,你能这么说也算是准确的,也还是在于这颜面本身了。本王这次让宋哲成为一国的宰执,也是知道宋哲做事不会有损于监国宰执文秉智的颜面,那么文秉智自然也不会对朝廷多说什么。其实澹台宰执并没有做错什么,他一直都是为了国政之事而谋的,本王如何能够罢免澹台宰执?这并非是本王的想法啊,但面对于陛下以及太皇太后的质问,本王只能做出妥协了。前几天澹台宰执还让本王告诉他被罢免的原因,但本王没有说,也是在于本王难以当面对澹台宰执说出来啊。本王今天对你说出了这些,也是想让你澹台至回府之后告诉澹台宰执。”
“臣启我王,臣明白我王的意思了。臣以后也会按照我王的意思做事。”澹台至说道,而在来到议事堂之前,澹台至也已经猜到就是这样的原因了。文庄王之所以会这么做,还是出于对朝廷的妥协,否则文庄王又怎会让宰执府变为吏首府?而且这样的做法本就不太合理。同时澹台至也想明白,这是属于王权对于皇权的妥协,所谓的朝廷削藩,不也就是在于两权的争斗与妥协?
“澹台至,你也应该听说了之前的官道之事才对,你可有看出这其中具体的做法是怎样的?”文庄王又提到了另一个问题,“虽说现在这件事已经不重要了,但本王依然想知道到底是如何做到此事的?”
“启禀我王,臣还不太了解一些具体的细节,所以难以做出具体的判断。”
“这件事就由你去调查,你以一国吏首的身份去调查此事,然后就赶紧把那官道修整好。这几天本王之所以没有让人去修整那条官道,也是有这样的考虑在其中。澹台至,你要借助此事告诉一些国政大臣,你适合成为这一国的吏首。”
“是,臣明白我王的意思了。”澹台至坚定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