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西周诸事
作者:幻世无声      更新:2021-05-20 01:26      字数:7448
  本章多为琐事,春秋战国在第三章开始,若是没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选择跳读,毕竟春秋战国开始本书的亮点才出现。
  ——幻世无声
  ……
  周武王死后,周成王继位。
  成王年纪小,周又刚刚平定天下,周公担心诸侯背叛周朝,就代理成王主持国家政事。管叔、蔡叔等弟兄怀疑周公篡位,联合武庚发动叛乱,背叛周朝。周公奉成王的命令,讨伐、处决了武庚、管叔,流放了蔡叔。
  他让微子开接替武庚作殷商的后人,在宋地建国。又将殷商的全部遗民封给了武王的小弟弟封,让他做了卫康叔。
  晋唐叔得到一种二苗同穗的禾谷,献给成王。成王又把它赠给远在军营中的周公。周公在东方接受了米谷,宣布了天子的命令。起初,管叔、蔡叔背叛了周朝,周公前去讨伐,经过三年时间才彻底平定,所以先写下了《大诰》,向天下陈述东征讨伐叛逆的大道理;接着又写下了《微子之命》,封命微子以续殷后;写下了《归禾》、《嘉禾》,记述和颂扬天子赠送嘉禾;写下《康诰》、《酒诰》、《梓材》,下令封康叔于殷,训诫他戒除嗜酒,教给他为政之道。
  周公执政七年,成王长大成人,周公把政权交还给成王,自己又回到群臣的行列中去了。
  成王住在丰邑,派召公再次营建洛邑【洛阳】,目的是为了遵循武王的遗旨。周公又进行占卜,反复察看地形,最后营建成功,把九鼎安放在那里。
  他高兴地说:“这里是天下的中心,四方进贡的路程都一样。”
  在测量和营建洛邑的过程中,写下了《诏诰》、《洛诰》。成王把殷朝遗民迁徙到那里,周公向他们宣布了成王的命令,写下了训诫殷民的《多士》、《无佚》。
  召公担任太保,周公担任太师,往东征伐淮夷,灭了奄(掩)国,把奄国国君迁徙到薄姑。成王从奄国回来,在宗周写下了《多方》,告诫天下诸侯。成王消灭了殷朝的残余势力,袭击了淮夷,回到丰邑,写下了《周官》,说明周朝设官分职用人之法,重新规定了礼仪,谱制了音乐,法令、制度这时也都进行了修改,百姓和睦、太平,颂歌四处兴起。成王讨伐了东夷之后,息慎前来恭贺,成王命令荣伯写下了《贿息慎之命》。
  成王临终,担心太子钊(招)胜任不了国事,就命令召公、毕公率领诸侯辅佐太子登位。
  成王逝世之后,召公、毕公率领诸侯,带着太子钊去拜谒先王的宗庙,用文王、武王开创周朝王业的艰难反复告诫太子,要他一定力行节俭,戒除贪欲,专心办理国政,写下了《顾命》。
  要求大臣们一定要辅佐关照太子钊。太子钊于是登位,这就是康王。
  康王即位,通告天下诸侯,向他们宣告文王、武王的业绩,反复加以说明写下了《康诏》。所以在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罚弃置不用长达四十多年。康王命人写作策书告诉毕公,按善恶划分村落让民众居住;划定周都郊外的境界,作为周都的屏卫。为此写下了《毕命》,记录了毕公受命这件事。
  康王逝世之后,儿子昭王瑕(霞)继位,昭王在位的时候,王道衰落了。昭王到南方巡视,没有回来,因为当地人憎恶他,给他一只用胶粘合的船,结果淹死在江中。他死的时候没有向诸侯报丧,是因为忌讳这件事。后来立了昭王的儿子满,这就是穆王。
  穆王继位时,已经五十岁了。国家政治衰微,穆王不禁痛惜文王、武王的德政遭到损害,就命令伯臩(jiong)反复告诫太仆,要管好国家的政事,写下了《臩命》。这样,天下才又得以安定。
  穆王准备去攻打犬戎,祭公谋父劝他说:“不能去。我们先王都是以修养自己的德行来服人,而不只是炫耀武力。军队平时蓄积力量,待必要时才出动,一出动就有威力。如果只是炫耀武力,对方就会漫不经心,漫不经心就没有人惧怕了。所以歌颂周公的颂诗说:‘收起武力,藏起弓箭。求贤重美德,华夏都传遍,王业永保生机。’先王对待人民,努力端正他们的品德,使他们的性情纯厚,增加他们的财产,改善他们的器物,让他们懂得利和害的道理,用礼法来教育他们,使他们专心致力于善事而避免做恶事,心怀德政而惧怕刑罚,所以才能保住先王的事业世代相承和日益壮大。从前我们的先祖世代担任农师,为舜、禹谋事。当夏朝衰落的时候,夏朝废弃农师,不务农事,我们的先王不窋因此而失掉官职,自己流落到戎狄地区,但对农事却不敢松懈,时时宣扬弃的德行,继续他的事业,修习他的教化法度,早晚恭谨努力,用敦厚笃实的态度来保持,用忠实诚信的态度来奉行。世代秉承先祖的恩德,才没有玷污先祖。到文王、武王的时候,发扬先人的光明美德,再加上慈祥和善,侍奉鬼神,保护民众,神民无不欢喜。纣对民众犯下了大罪恶,民众再也不能忍受,都一致拥戴武王,因此才发动了商郊牧野之战。所以说,先王并不崇尚武力,而是勤勤恳恳地体恤民众的疾苦,为民除害。先王的礼法规定:国都近郊五百里内地区是甸服,句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是侯服,侯服至卫服共二千五百里内地区总称为宾服,蛮夷地区为要(腰)服,戎狄地区为荒服。甸服地区要供日祭,即供给天子祭祀祖父、父亲的祭品;侯服地区要供月祀,即供给天子祭祀高祖、曾祖的祀品;宾服地区要供时享,即供给天子祭祀远祖的祭品;要服地区要供岁贡,即供给天子祭神的祭品;荒服地区要来朝见天子。祭祀祖父、父亲,每日一次;祭祀高祖、曾祖,每月一次;祭祀远祖,每季一次;祭神,每年一次;朝见天子,终生一次。先王留下这样的遗训:有不供日祭的,就检查自己的思想;有不供月祀的,就检查自己的言论;有不供时享的,就检查自己的法律制度;有不供岁贡的,就检查上下尊卑的名分;有不来朝见的,就检查仁义礼乐等教化。以上几点都依次检查完了,仍然有不来进献朝见的,就检查刑罚。因此有时就惩罚不祭的,攻伐不祀的,征讨不享的,谴责不贡的,告谕不来朝见的。于是也就有了惩罚的法律,有了攻伐的军队,有了征讨的装备,有了严厉谴责的命令,有了告谕的文辞。如果宣布了命令,发出了文告,仍有不来进献朝见的,就进一步检查自己的德行,而不是轻易地劳民远征。这样一来,不论是近是远,就没有不服,没有不归顺的了。如今自从大毕、伯士死后,犬戎各族按照荒服的职分前来朝见,而您却说:‘我要用宾服不享的罪名征伐它,而且要让它看到我的军队的威力’,这岂不是违背先王的教诲,而您也将遭受劳顿吗?我听说犬戎已经建立了敦厚的风尚,遵守祖先传下来的美德,始终如一地坚守终生入朝的职分,看来他们是有力量来和我们对抗的。”
  穆王没有听从谋父的建议,终究还是去征伐西戎了,结果只获得四只白狼和四只白鹿回来。从此以后,荒服地区的人就不来朝见了。
  诸侯有不亲睦的,大臣甫侯向穆王报告,于是制定了刑法。穆王说:“各位有国家的诸侯和有封地的大臣,你们要善于使用刑法。现在你们安抚百姓,应该选择什么呢?难道不是贤德的人才吗?应该严肃对待什么呢?难道不是刑法吗?应该怎样处置各种事务?难道不是应该量刑适度吗?原告和被告都到齐了,法官要从五个方面听取口供和证据,五个方面的口供和证据检查核实后,就可以按照墨、劓(yi)、膑(bin)、宫、大辟五种刑的规定来判决。
  如果五刑不合适,就按照五罚来判决。如果不够使用五刑的,就按照用钱赎罪的法律来定罪。如果觉得使用五刑不恰当的,就按照五种过失来判决。按照五种过失来判决会产生弊病,这就是依仗官势,乘机报恩报怨,通过宫中受宠女子进行干预,行贿受贿,受人请托。
  遇有这类情况,即使是大官贵族,也要查清罪状,与犯罪的人一样判他们的罪。判五刑之罪如果有疑点,就减等按五罚处理;判五罚之罪如果有疑点,就减等按五过处理;一定要审核清楚。要在众人中加以核实,审讯的结果要与事实相符。没有确凿的证据的就不要怀疑,应当共同尊敬上天的声威,不要轻易用刑。要判刺面的墨刑而有疑点的,可以减罪,罚以黄铜六百两,但要认真核实,如果确实有罪,还应施刑。要判割鼻的劓刑而有疑点的,可以减罪,,罚以黄铜一千二百两,比墨刑加倍,但也要认真核实,如果确实有罪,还应施刑。判挖掉膝盖骨的膑刑而有疑点的,可以减罪,罚以黄铜三千两,比劓刑加一倍半,但也要认真核实,如果确实有罪,还应施刑。判破坏生殖机能的宫刑而有疑点的,可以减罪,罚以黄铜三千六百两,但也要认真核实,如果确实有罪,还应施行。判杀头之刑大辟而有疑点的,可以减罪,罚以黄铜六千两,但也要认真核实,如果确证有罪,还应施行。”
  五刑的条文,墨刑类有一千条,劓刑类有一千条,膑刑类有五百条,宫刑类有三百条,大辟类有二百条。这套刑法因为是甫侯提出来的,所以将这套刑法命名为《甫刑》。
  穆王在位五十五年逝世【有疑点】,儿子周共王繄扈(依户)继位。共王出游到泾(jing)水边上,密康公跟随着,有三个女子来投奔密康公。
  密康公的母亲说:“你一定要把她们献给国王。野兽够三只就叫‘群’,人够三个就叫‘众’,美女够三人就叫‘粲’。君王田猎都不敢猎取太多的野兽,诸侯出行对众人也要谦恭有礼,君王娶嫔妃不娶同胞三姐妹。那三个女子都很美丽。那么多美人都投奔你,你有什么德行承受得起呢?君王尚且承受不起,更何况你这样的小人物呢?小人物而拥有宝物,最终准会灭亡。”
  密康公没有献出那三个女子,只一年,周共王就把密国灭了。共王逝世后,他的儿子懿王艰登位。懿王在位的时候,周王室衰落了,诗人们开始作诗讥讽。
  懿王逝世,共王的弟弟辟方登位,这就是孝王。孝王逝世后,诸侯又拥立懿王太子燮(谢),这就是夷王。
  夷王逝世后,儿子厉王胡继位。厉王登位三十年,贪财好利,亲近荣夷公。大夫芮(锐)良夫规谏厉王说:“这样下去,王室恐怕要衰微了!那个荣公只喜欢独占财利,却不懂得大祸难。财利,是从各种事物中产生出来的,是天地自然拥有的,而有谁想独占它,那危害就大了。天地间的万物谁都应得到一份,哪能让一个人独占呢?独占就会触怒很多人,却又不知防备大祸难。荣公用财利来引诱您,君王您难道能长久吗?做人君的人,应该是开发各种财物分发给上下群臣百姓。使神、人、万物都能得到所应得的一份,即使这样,还要每日小心警惕,恐怕招来怨恨呢。所以《颂诗》说:‘我祖后稷有文德,功高能比天与地。种植五谷养万民,无人不向你看齐。’《大雅》说:‘广施恩泽开周业。’这不正是说要普施财利而且要警惕祸难来临吗?正是因为这样,先王才能建立起周朝的事业一直到现在。而如今,君王您却去学独占财利,这怎么行呢?普通人独占财利,尚且被人称为是强盗;您如果也这样做,那归服您的人就少啦。荣公如果被重用,周朝肯定要败亡了。”
  厉王不听劝谏,还是任用荣公做了卿士,掌管国事。
  厉王暴虐无道,放纵骄傲,国人都公开指责他的过失。
  召公进谏说:“人民忍受不了您的管理了!”
  厉王发怒,于是从卫国找来一个巫师,让他来监视那些议论的人,发现了后就来报告,立即杀掉。这样一来,虽然议论的人少了,但是诸侯也不来朝拜了。
  厉王在位的第三十四年,厉王变得更加严苛,国人没有谁再敢开口说话,路上相见也只能互递眼色示意而已。
  厉王见此非常高兴,告诉召公说:“我能消除人们对我的议论了,他们都不敢说话了。”
  召公说:“这只是把他们的嘴堵住了。堵住人们的嘴巴,要比堵住洪水更厉害。水蓄积多了,一旦决口,伤害人一定会多;不让民众有合理的言论,这和堵住洪水是一个道理。所以,治水的人开通河道,使水流通畅,想要领导全国人民,也应该放开他们,让他们讲话。所以天子治理国政,使公卿以下直到列士都要献讽喻朝政得失的诗篇,盲人乐师要献所映民情的乐曲,史官要献可资借鉴的史书,乐师之长要献箴戒之言,由一些盲人乐师诵读公卿列士所献的诗,由另一些盲人乐师诵读箴戒之言,百官可以直接进谏言,平民则可以把意思辗转上达天子,近臣要进行规谏,同宗亲属要补察过失,乐师、太史要负责教诲,师、傅等年长者要经常告诫,然后由天子斟酌而行,所以事情做起来很顺当,没有错误。民众有嘴巴,就如同大地有山川,财货器用都是从这里生产出来;民众有嘴巴,又好像大地有饶田沃野,衣服粮食也是从这里生产出来的。民众把话从嘴里说出来了,政事哪些好哪些坏也就可以从这里看出来了。好的就实行,坏的就防备这个道理,就跟大地出财物器用衣服粮食是一样的。民众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什么,心里考虑好了就去做。如果堵住他们的嘴巴,那能维持多久呢!”
  但是厉王不听劝阻。因此,国人依然都不敢说话,过了三年,大家就一起造反,袭击厉王。厉王逃到彘(至)。
  厉王的王太子静被藏在召公家里,国人知道了,就把召公家包围起来,召公说:“先前我多次劝谏君王,君王不听,以至于遭到这样的灾难。如果现在王太子被人杀了,君王将会以为我对他们记仇而在怨恨君王吧?待奉国君的人,即使遇到危险也不该怨恨;即使怨恨也不该发怒,更何况待奉天子呢?”
  于是召公用自己的儿子代替了王太子,王太子终于免遭杀害。
  召公、周公二辅相共理朝政,号称“共和”(bc841)。共和十四年,厉王死在彘地。太子静已在召公家长大成人,二辅相就一块儿扶立他为王,这就是宣王。宣王登位之后,由二相辅佐,修明政事,师法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遗风,诸侯又都尊奉周王室了。共和十二年,鲁武公前来朝拜天子。
  宣王不去千亩去耕种籍(借)田(这是专供天子带头亲耕以示重农的田地),虢文公劝谏说这样不行,宣王不听。共和三十九年(bc789),王的军队在千亩与姜氏之戎打了一仗,宣王的军队被姜戎打得大败。
  宣王丢掉了南方江、淮一带的军队,就在太原清点人口以备征兵。
  仲山甫劝谏说:“民户是不可以统计的。”宣王不听劝阻,最终还是清点了。
  共和四十六年(bc782),宣王逝世,他的儿子幽王宫湦(生)继位,这就是周幽王。
  幽王二年(bc780),西周都城和附近泾水、渭水、洛水三条河的地区都发生了地震。
  伯阳甫说:“周快要灭亡啦。天地间的阴阳之气,不应该没有秩序;如果打乱了秩序,那也是有人使它乱的。阳气沉伏在下,不能出来,阴气压迫着它使他不能上升,所以就会有地震发生。如今三川地区发生地震,是因为阳气离开了它原来的位置,而被阴气压在下面了。阳气不在上面却处在阴气的下面,水源就必定受阻塞,水源受到阻塞,国家一定灭亡。水土通气才能供民众从事生产之用。土地得不到滋润,民众就会资源匮乏,如果到了这种地步,国家不灭亡还等待什么!从前,伊水、洛水干涸夏朝就灭亡了;黄河枯竭商朝就灭亡了。如今周的气数也像商、周两代末年一样了,河源的水流又被阻塞,水源被阻塞,河流必定要枯竭。一个国家的生存,一定要依赖于山川,高山崩塌,河川枯竭,这是亡国的征象。河川枯竭了,高山就一定崩塌。这样看来,国家的灭亡用不了十年了,因为十刚好是数字的一个循环。上天所要抛弃的,不会超过十年。”这一年,果然三川枯竭了,岐山崩塌了。
  周幽王三年(bc779),幽王宠爱褒姒(似)。褒姒生的儿子叫伯服,幽王想废掉太子。太子的母亲是申侯的女儿,是幽王的王后。后来幽王得到褒姒,非常宠爱,就想废掉申后,并把太子宜臼也废掉,好让褒姒当王后,让伯服做太子。
  周太史伯阳阅读历史典籍,感慨道:“周朝就要灭亡啦。”
  史记中有传说贬低西周的末几代国君说:
  从前还是夏后氏衰落时候,有两条神龙降落在夏帝的宫廷,说:“我们是褒国的两个先君。”
  夏帝不知道是该杀掉它们还是赶跑他们还是留住他们,就进行占卜,结果不吉利。又卜占要他们的唾液藏起来,结果才吉利。于是摆设出币帛祭物,书写简策,向二龙祷告,二条龙不见了,留下了唾液。夏王让拿来木匣子把龙的唾液收藏起来。夏朝灭亡之后,这个匣子传到了殷朝,殷朝灭亡之后,又传到了周朝。连着三代,从来没有人敢把匣子打开。但到周厉王末年,打开匣子看了。龙的唾液流在殿堂上,怎么也清扫不掉。周厉王命令一群女人,赤身裸体对着唾液大声呼叫。那唾液变成了一只黑色的大蜥蜴,爬进了厉王的后宫。后宫有一个小宫女,六、七岁,刚刚换牙,碰上了那只大蜥蜴,后到成年时竟然怀孕了,没有丈夫就生下孩子,她非常害怕,就把那孩子扔掉了。
  在周宣王的时代,小女孩们唱着这样的儿歌:“山桑弓,箕木做的箭囊,要灭掉周。”
  宣王听到了这首歌,有一对夫妻正好卖山桑弓和箕木制的箭袋,宣王命人去抓捕他们,想把他们杀掉。夫妇二人逃到大路上,发现了先前被小宫女扔掉的婴孩,听着她在深更半夜里啼哭,非常怜悯,就收留了她。夫妇二人继续往前逃,逃到了褒国。后来褒国人得罪了周朝,就想把被小宫女扔掉的那个女孩献给厉王,以求赎罪,因为当初这个被扔掉的女孩是褒国献出,所以叫她褒姒。周幽王三年,幽王到后宫去,一见到这女子就非常喜爱,生下儿子伯服,最后竟把申后和太子都废掉了,让褒姒当了王后,伯服做了太子。
  太史伯阳感慨地说:“祸乱已经形成,无可奈何了!”
  褒姒不爱笑,幽王为了让她笑,用了各种办法,褒姒仍然不笑。周幽王设置了烽火狼烟和大鼓,有敌人来侵犯就点燃烽火。周幽王为了让褒姒笑,点燃了烽火,诸侯见到烽火,全都赶来了,赶到之后,却不见有敌寇,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在现代史学上有争议】
  周幽王任用虢(帼)石父做卿,在国中当政,国人都忿忿不平。石父为人奸诈乖巧,善天阿谀奉承,贪图财利,周幽王却重用他。幽王又废掉了申后和太子。申侯很气愤,联合缯(增)国、犬戎一起攻打幽王。幽王点燃烽火召集诸侯的救兵。诸侯们没有人再派救兵来。申侯就把幽王杀死在骊山脚下,俘虏了褒姒,把周的财宝都拿走才离去。于是诸侯都靠拢申侯了,共同立幽王从前的太子宜臼为王,这就是平王,由他来继承周朝的祭祀。
  ……
  幻世无声说:
  从谋父劝谏穆王的对话中可以看得出来,那时的臣子已经开始使用历史的史实来劝谏君王了,这无疑是议论文最早的雏形,直到现在我们依然写着议论文,但是与他们不同的是,我们有更加多的史料来证明我们的观点。
  从谋父的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那个时候已经有了朝贡制度的雏形,以帝都为轴心向外延伸并划分区域,在《山海经》当中也有这样的记载。
  召公着实是一代忠臣,不过可惜的是遇到了一个错的君主,导致召公最后不得不用自己的儿子来代替国君的后代,从而防止国家的灭亡,众所周知,周朝是一个十分注重仁义的朝代,现在还没有到那个春秋战国礼乐崩坏的时代,这召公恐怕就是当时义士忠臣最好的代表了啊!
  至于周幽王亡国的情况,依然是标准结局,不过显而易见的是这并不是幽王一个人的问题,此时的周王朝已经经过前几代国君的折腾积重难返了,只不过幽王依然不思进取罢了。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事情在现在颇具争议,当然,除非人们能够发现西周的烽火台,并且证明那时就有烽火传信的制度。
  至于周平王,最后并不是真的像这里说的那样没人管,起码秦国此时就展现出了他的远见,这在日后讲秦国历史时会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