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轩然大波
作者:
湛蓝之海 更新:2021-05-19 20:54 字数:2770
尽管万历皇帝下了命令禁止传播这道奏疏的内容,但问题是内阁大臣并不一定都是跟万历保持一至的,更何况这种严重威胁文官集团利益的建议。奏疏内容很快在京城就传遍了,掀起了轩然大波。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此燎不过一乡野匹夫,粗俗丘八。“”竟敢妄议朝政,口不择言,当杀,当杀,当杀!”几个士子打扮模样的酒歌在二楼中突然叫嚷了起来,引起旁人纷纷注目。“哎,成兄,那边是说的何人?犯下何等大奸大恶之罪,竟然令这些士子如此这般气愤?”正在吃酒的一个富商问着同伴,他们是从山西过来的,来京城只是为了进货,还不成听闻近日发生了什么大事。“我到是听王掌柜的说过几句,据说啊,一个胆大包天的都司居然上疏皇上分封天下,复古周制,要把天下都分了!”成文理喝了一杯酒,才慢条斯理的说出了他得到的消息。“啊?这咋成啊?到时候还不得天天打来打去不得安宁吗?”富商吃了一惊,对于他这种做不大的生意的人来说,安稳的环境很是重要,他又不是那些大家族大商人,还没本事发那个战争财。“嘿!谁说不是呢?也不知道是那个狗屁都司想出来的缺德注意,这不是害人么!”成文理放下酒杯,恨恨的骂了一句。
话分两头,当大街上因为徐林的奏疏和变味的流言而议论纷纷的时候,其他地方也没有闲着。是夜,英国公府邸,一群人正在宴饮,这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功勋之后,伯爵侯爵都有不少,眼下他们齐聚一堂,就是为了商议徐林的奏疏,看看朝廷政策会有什么变化。英国公府一直领导中军都督府,把持京营,巩固京都。在明末乱七八糟吱吱嘎嘎的政坛局势中,一直具有定海神针的作用。所以英国公稳坐钓鱼台,对下面的讨论漠不关心,他已经走到了大明武人的顶峰了,实在犯不着为了一个基本没影的事甘冒大险。别看下面一堆的左都督右都督,看着好像是一群军方大佬,实则不然。要知道永乐之后,内阁横空出世,六部权责上升,而与之相反的就是五军都督府的职权下降。等到了正统、成化之后,原本的五军都督府的统军之权关于武官任免这一块,也被兵部侵夺,凡武职世官、流官、土官之袭替、优养、优给等各项,先上报于府,再由各府转送兵部请选。总领全国卫所的五军都督府权责已经被侵削,成为兵部的辅助部门,等到明朝中后期卫所靡费不堪用。导致募兵兴起,边军成为重要的军事力量时,五军都督府干脆就是一块臭抹布,需要的时候拿出来擦擦桌子,什么左都督右都督,多半成了在外领军的将领们用来进阶用的阶梯,和散阶勋官加衔一样,都成了虚职,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而这些人都是领府事的都督之类的军官,专职在京,算得上是勋贵的隐形特权了。好歹兵册上还有十来万京营兵可以管领,当然,也会受到兵部的钳制,文官是不会让武将脱离他们的压制的。
如今是纯粹的文官当国,所以对武夫打压的十分厉害,现在徐林的奏疏一上,一些人看到有机会改善现状,自然不肯罢休,可也不是所有人都不满意现状,对于现在米虫一样的生活有的人可是十分享受的,毕竟什么都不用干荣华富贵都有了为什么还要去拼搏呢?一些人盛赞徐林,就有一些人痛骂。“此子用心何其险恶也,吾等勋贵与国同休,还怕没有荣华富贵吗?中原之外蛮荒凄凉,别说是去做土皇帝了?没被瘴气毒死,野兽吃了就算好的了,更何况那些土人生番可是好想与的?永乐时期安南旧事大家难道忘了吗?开疆拓土?可笑!”“那是你胆小懦弱,,先祖能做的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凭借我们勋贵的力量,同气连枝下打下一片地盘还不是轻而易举!”“可笑,打下了之后呢?你舍得京城的花花江山?舍得那些红牌了?难不成你还想用管家去打理领地吗?笑死我了!哈哈哈哈!”英国公张元功看到他们仍然吵闹不休烦了,怒道:“争什么争?这种事情是你们可以拿主意的吗?别说皇上还没表态呢?哪怕皇上同意,也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了,内阁能同意吗?天真!好了,都散了吧!”要不是实在抹不开情面,张元功压根就不想在这种敏感时刻宴请这些人。众人看到英国公发怒也不敢在争执了,匆匆结束晚宴告辞了。“定国公,请留步,公爷书房有请!”一名仆人匆匆赶到定国公前,说道。“好。前面带路。”定国公徐文壁一点也不意外,平淡的回道。
徐文壁手上没兵,一个空头的后军都督府大都督并没有任何卵用。谨慎的他在刚才的宴会上一言不发。却不意味着徐文壁就两耳不闻窗外事了,他同样想知道其他人尤其是勋贵中的杠把子英国公的意见。“这简直是乱来,至成祖以来,皇室虽然优待宗室,可也把藩王当成贼来防,而且藩王中也没几个是让人省心的,怎么可能让他们开府建牙!真是异想天开。元功兄,不知陛下是什么反应啊?”刚坐下徐文壁就迫不及待的问道。“反应?没什么反应,奏疏留中不发。嘿。可真是令人来人寻味啊,这几天文官跟被狗咬了一样疯狂弹劾那姓徐的,还不是因为陛下没有第一时间表态吗?”张元功摸摸胡子,幽深莫测的低声道。“哦,那张兄可知这其中有何奥妙?”徐文壁一脸不解。“奥妙?陛下的心结啊。这姓徐的虽然胆大包天,提的策论都是骇人听闻之事,但其中有一条让陛下心动了!”张元功喝了一口香茶,解释道。
徐文壁想了好一会儿也摸不着头脑,实在是近几年朝堂动荡不已,发生的大事多了。想不明白的徐文壁拱了拱手:“还请张兄明示!小弟不得要领啊。”“国本之争啊!”张元功指了指上空,“谁不知道陛下不喜皇长子啊!”“原来如此,如果皇三子最后不能如陛下所愿成为太子,外放远方成为土王倒是不错,有着陛下的支持显然可以高枕无忧,好过在内地就藩后连城都出不去不得自由。”徐文壁点了点头。
的确如此,对于万历来说,这国本之争,使无数大臣被斥被贬被杖打。万历朱翊钧不可谓不是一位果决之君,掌握着天下至尊的权力最后却只能不上朝不见群臣的方式做消极抗议,然后幕后影响朝局,在文官群体共同进退拒绝旧套路的情况之下,玩不出新花样的他能做到的十分有限。只能拖着,眼看着还要继续拖下去,皇帝孤身一人实在是搞不过群臣。这时候徐林的奏疏上来了。我大明富有四海威加海内,难不成还会弄不到一块好地方给自己的爱子吗?这就是万历的想法,群臣几乎一致的反对让万历不得不想留一手,他要给皇三子一条退路,而不是去就藩跟猪一样被圈养。对于万历来说,那是多少金银财富都不能补偿的。
不仅是勋贵武将,文臣士子议论纷纷,各地藩王听到后也是忧喜参半。喜的是如果能通过的话他们身上的枷锁能大大松快,忧虑的是害怕前往蛮荒之地受苦。多年的圈养生活基本上将他们都养废了,怎么可能有先祖披荆斩棘的毅力?底层宗室也看到了自谋生路的希望,又畏惧没了宗人府的照顾会更加悲惨,很少迷茫不安。要知道,因为宗室繁衍过巨,在万历时期朝廷已经开始遂减岁禄,并限制继承了。这些年来宗室尤其是血缘疏远的宗室日子过得尤其艰难,在河南大灾时外出乞讨的都不少见。
当然,万历清楚地的知道,这份建议通过的几率无限接近于零。不过,没关系,他终究是大明的皇帝,还是有不少的资源可以动用的,布置几步闲棋还是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