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去古风书屋
作者:望月怀曌      更新:2021-05-19 17:45      字数:2318
  在苏三荀放下那一刻,独自一人依靠在栏杆上,此时又有谁知其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看着天空飘着厚重洁白的白云,在湛蓝色的天空下,承托出天晴大好一片的景象,就连火烧云都忍不住在黄昏时刻顷刻而出。
  仿佛在苏三荀的脸颊处,看到了那一滴眼泪,发着亮光般,似冰冷凝白的雪,寒冷无情的泉水。始终感受不到那一滴热泪的姿态,那一刻仿佛被凝固;此时苏三荀在嘴里默念着: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就这样苏三荀静静的坐了良久,似乎忘记了回去的念头,穿梭门在寒冰床之上运作,固然可以支撑很久,纵而能穿梭到人间。但返回仙境没有寒冰床的协助,回去好像有点岌岌可危;就在此时不远处,苏三荀仿佛看到了什么,突然坐起来,径直的走了过去;哪曾想!这过往的车辆,挡住了苏三荀的去路,好在苏三荀并不着急,一副安然自若,仪态飘逸;乍一看,一副安静的样子,此时的苏三荀竟如此安静,仿佛对安静之词诠释的淋漓精致,他缓缓的走过人行道,穿过人工林,绕过假山假水。不过这里的人工花木,有那么一刻让苏三荀沉浸在故园温婉的回忆里,情不自禁,想写下一段故乡的往事。
  苏三荀坚定的眼神中透露出那种肯定,原来苏三荀去的不是别的地方,却是眼前的书店;苏三荀回过头来,辗转几地终于来到了一幅颇具有古风建筑的书店。
  来到书店,手一推开光滑的玻璃门,一阵冷气就迎面飘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人山人海,而且每个人的手里都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的看着,有买书的和看书的。虽然人很多,但是看书的人都很安静,买书的人也很有秩序的排着一列长得像火车的队伍,就连交谈也很小声,所以这里才呈现出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
  苏三荀内心很清楚,来到这里是做什么。就是来寻找可用的知识,探索更多的秘密。看能否在这里找到一些仙气,补充自己的元气。积攒的越多,方能回去自如,同时也能大增修为。苏三荀却使用这个办法来修炼元气和气运,难怪如此安静。在这充满书香的书阁内,充裕着浓烈的知识海洋,似乎让人忘记了往事,将不悦之事尽数抛之脑后。
  就在翻看书籍时,有一股罗汉般的金光,从书架中散发出,普通人的肉眼自然看不到这光晕,苏三荀心想:“这里竟然有修仙之人?而且看着有仙气自缢,仿佛又能感觉到此人故意压抑着这股气,普通修仙人极难察觉。看来此人不简单,定要找到此人才行”。
  苏三荀便寻着这股微弱的气,走到了书店的柜台处,突然这股气消失了,怎么也察觉不到。就在此时,眼前这位看上去满脸沧桑,紧缩的眉骨之上充满了抬头纹,脸上的皱纹似乎在人间逗留之时,被岁月的时光所磨平。一副与世无争,生无可恋的样子,带着眼镜充满了老书虫的韵味,像是深陷书中,无法自拔,此人时不时的翻看着书籍,好像无外乎与世外之事,更不关心眼前所发生的事情,这是一种向往超然达观的处世态度。
  苏三荀打量着,刚才那股气,是否出自此人。左右巡视一番,也未见其他人有这股气。就在此时,这微弱的气,又出现了,打量四周,果然是从这位中年男子周身散发出的仙气。苏三荀走近咳了两声,那人却丝毫不在意,继续看书,看到此景,苏三荀也不便打扰,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观察,此人头也不抬,有人付钱时,只是低着头将手伸出找零钱,全然不看购书者是谁,此举动很是让人诧异,偶尔别人问起价格时,微微抬头象征性的给予答复。仿佛在这里闭关修炼着什么又或者等待着什么……
  很快天已黑,城市的霓虹灯格外耀眼,人们大都去欣赏外面的夜景,书店的人也渐渐稀少,此时这位书店管理员,异常的平静,接下来的动作,却让苏三荀格外惊讶,此人慢慢放下书突然对着苏三荀说话,这让苏三荀一时半会儿不知所措。
  苏三荀心想:“竟然打个措手不及,我可不能失去本真,乱了手脚,应该直言面对,开门见山。”
  这位书店管理员一张口便说道:“想必你也是修仙之人吧!你体内的仙气强大,散发出的微弱气息,让我耗费了一天才察觉到。”
  苏三荀回答道:“你也有那股强大之气,修仙等级应该也不低,为何甘愿在此荒废自己?”
  “跟你比,差一点,我只是在这里等一个人,这一等就是五百年,但不能让人察觉到我,便刻意压抑自己的仙气,我的容颜只是障眼法,只要我释放自己的那股气,便容颜可在。”
  “既然等不到为何还要等?”
  “因为吾爱之人,是凡间女子,寿命自有定数,我也思念她,就一直守护在这里,顺便修炼自己的仙气。”
  “在这里也能修炼?难道是看书吗?”
  “心中有仙,走哪里都是修行,在人间就是一种修行。为何在人间容易成就,而在天界反而不容易。天界不愁吃不愁穿。只在其享福。故而忘其修行!人间如此,六道又何尝例外!天人好比是富贵人家,他把修道这个事情疏忽了,三恶道太苦,就好像贫贱之家,想学道没有机缘,唯有人身最适合。”
  此人又道:“但是天道众生虽然可以过著无忧无虑的生活,但也因为过於安逸,而失去修学佛法的因缘,《大智度论》里面提到,欲界天众因为耽著於净妙的五欲,所以心常狂惑;色界天众则耽溺在禅定的喜乐中,不想出离;无色界天众,却因无色身,而无法修行。”
  苏三荀打断道:“你到底是什么人?都说到佛法了,难道是罗汉班子的?”
  “是的,我是罗汉,但不是罗汉班子的,我只是一个小小的罗汉,不值得一提,我只是在人间修行。不料触碰到了情,所以自愿留下来,在人间修行。我知道你在找什么?”
  “你知道?我在找什么?”
  “你刚过情爱之苦,被我这所吸引,来寻找答案罢了。我告诉你,我花了五百年参透一个问题,那就是放下便是缘。你若修道,便要经历此苦。你的悟性很高,前途不可限量啊!”
  说完,苏三荀也知道该如何去修炼,放下便是缘,想到这里,苏三荀心里畅快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