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善后及政令
作者:
玉鼎山人 更新:2021-05-19 12:19 字数:4664
“韩信?”颜硕看到张良的飞鸽传书,高兴得站了起来:“那家伙总算回来了。”
庞文并不知道韩信,于是问道:“主人,这韩信是何人?”
“他呀,他本是韩国王室后裔,后来流落异国,有满腹兵法,战略战术更是高明,如今回来正是时候。”颜硕说道:“你去一趟陵村,让黄顾他们再抓紧些,凑足两万套纸甲,然后给张良他们送去,他们现在兵马已经发展到了五万多,纸甲根本不够用了。
还有粮食,食盐,武器,都要尽快生产,然后送去。打仗,钱粮物资是基础,钱粮物资跟不上,什么都是白扯。”
“五万多兵马?”庞文吃惊道:“他们这才出去没多久啊,征了这么多兵马了?”
“不是征的,是他们才出广陵就遇上秦军,没办法只得打。”颜硕说道:“谁想到,他们这一打,就打下了几座城池,现在都拿下了寿春,打到汝阴城了,那些兵马都是打下城池后收纳的降兵。”
“原来是这样啊。五万多人,将来要是战打完了,回来广陵种地,得多大面积才够种了。”庞文说。
颜硕白了他一眼:“所以,你就只有当一个管家的才能了,都打出去了,谁还回来,就算要种田也是到别的地方种了。汉中,关中,巴蜀,齐地都有沃野千里的良田肥地,你以为就只有广陵这里能种?”
“少主的意思是……将来我们都有可能要离开广陵?”庞文问。
颜硕笑道:“那是肯定的,难不成还要在广陵住到老死不成?而且,不是将来,是马上就要离开了。”
“那……广陵这里的铁矿,农庄,学校怎么办?都不要了?”庞文一听要离开广陵,首先就心疼这些家拾,果然不愧颜硕叫他管家。
“铁矿还有比现在更大规模的等着我们去开采;农庄将来会有更大的农庄,甚至农业大都城也在等着我们去建设发展;学校就更简单了,把教师带上,山坡野地,荒滩溪谷,哪里都可以是学校。”
颜硕说道:“现在广陵这些,只是我们的试验基地。如今我们不论建农庄,建铁矿,建学校,都有了经验,也有了一些人才,你还怕这些东西会没了?”
庞文笑道:“这些事,小人不懂,一切主人安排便好。”
颜硕说道:“当然,我已经在着手准备了,前些天我已经通知了宋戈,李策,宗能他们,让他们做好了交接准备。
还有军校,龙山学校我都打过招呼了,他们虽然暂时不会离开,但也要做好一些准备了。
张良他们出兵前,我已经和他商议好了,他们在前面打仗,我们在后方,不仅要搞好后勤保障,还要负责战后安抚百姓,治理占领城池。”
颜硕想了想,说道:“你去,让庞章,绿衣,祝燕他们三人准备一下,明日一早随我出城。张良他们已经打下了好几个城,我们也得行动了。另外,你再跑一趟陵村,把卫义那小子也叫回城里;
我听苏让和黄顾说,那小子这段时间没事干,整天跟在他们两人屁股后面学耕种,造纸。既然他没事干,我就给他找点事干。
你去陵村把他叫回来,我让祝燕用讯鹰通知铁矿和农庄,把宗能,郦卫,李策,还有宋戈叫回来,明天他们全都跟我到我们自己的城池去。”
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城池,颜硕也是有些迫不及待了。
“他们全都跟主人去?”
“是的,张良他们既然把城池拿下来了,我们就要建设好,让城里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这城池拿下了,还有什么可建设的?加固城池也用不着主人您亲自带人去吧?”庞文不解。
颜硕笑道:“加固城池确实用不着我亲自带人去。可是城池拿下来后的善后事宜,我不放心,而且既然是我们的城了,就要按我们的方法来管理。”
“这些小人不是太懂,只是主人此去,一定要注意安全。”
“放心吧,有祝燕跟着呢,不会有什么问题。”
“那好,我这便去通知他们。”
当天傍晚,李策,郦卫,宋戈,宗能,卫义都赶到了广陵。在广陵城里住了一晚,第二天刚开城门,颜硕就带着八个人出了城,一路往北而去。
下午便赶到了东阳县,洪开得知颜硕带着人来,亲自到城外迎接,随同而来的还有县令景荣。
景荣年纪并不大,看上去只有四十多岁左右,身着黑色的秦国县令官衣,面目清秀,身材硕长,见到颜硕,马上拜倒在地:“景荣跪迎少主!”
颜硕连忙将他拉了起来:“我们韩国不兴这一套,景县令快请起。”
洪开却是叉手一礼道了一声:“掌门,请!”
“嗯,辛苦你们了。”颜硕边走边拉着景荣的手问道:“听说你就是这东阳县人,能否跟我说说东阳的情况?”
景荣见颜硕如此平易近人,一直紧绷着的心放下了不少,回答道:“回少主,我自前两日接管东阳后,已经查了县薄,东阳现有人口约三万余人,城中人口占了三分之一,共有九千多户。
只是,此前被征招劳役,兵役达一万多人,现在,县里仅余两万人口,青壮劳力更是几乎没有,剩下的全是孤儿老弱。这接下来的秋收,田地面积约十二万亩,连秋收的人手都不够。”
颜硕边听,边点头:“不是还有留守的士兵么,让他们帮忙干农活,当兵的都是百姓养着,打仗时打仗,不打仗了,让他们支农,我要成为我韩军的传统。”
“帮了,帮了。”景荣连忙说:“自咱们韩军到了东阳后,每天早晚操练,白天都帮着百姓干活,景某从未见过如此爱民亲民的好军队呐。只是……田地太多,帮也帮不过来。”
“我知道了,眼下只怕不止东阳如此,天下的郡县都差不多。青壮劳力都被秦国强行征召了。”颜硕说道:“离秋收还有些日子,我来想想办法,替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洪开接道:“天下的青壮都被秦国抓了,这办法怎么想?难道要去把人抢回来?”
“抢回来也没什么不可能的。”颜硕笑道:“张良他们不是已经‘抢’回来几万人了么?让他们分派一些回来,应该可以的。”
洪开听完也笑了:“那可太好了,东阳的兵营能住下五千多人呢。”
“嗯,这个我来想办法,前方要打仗,兵力少了可不行。”颜硕说道:“当然,多了也没用处,能协调一些回后方参加生产,对巩固后方大有好处。”
三人在前边走,祝燕,卫义,宋戈,宗能,庞章,绿衣,李策跟在后面,不多一时便来到东阳县衙。
说是县衙,其实就是个大一些的小院。只有两进,前院两边有十几间厢房,正中就是县衙大堂。大堂后面还有个小院,就是县令住的地方。
现在,景荣住在家中,这县衙后面的小院没人住,洪开就直接安排颜硕他们住在县衙后面的小院里。一正两厢,正好有九间房,足够他们来的七人住。
当天住下,吃过晚饭,颜硕就连夜召集景荣,洪开在县衙里开会。不仅是秋收的问题,还有田地的问题。
“东阳现在是韩军的城池,一切都得按照韩军的管理模式来。”颜硕开门见山直接说道:“之前不管是秦国造成的,还是百姓自己经营不善造成的,田地流失,百姓没有田地耕种的情况,有多少?”
景荣想了想回答道:“这种情况几乎没有,毕竟,秦国的时候有秦律规定,每个成年人都要分配五百亩土主耕种,同时向秦朝缴纳五百亩的田税。你就是不种,也得向朝廷缴纳五百亩的税。
所以,百姓没土地耕种的现象几乎没有,倒是家中青壮被抓后,田地没人耕种的情况比较多。”
颜硕一听才明白过来,这个时代人少地多,又有大秦那条每个成年人必须耕种五百亩的政策,哪怕是五百小亩,那也是每人一百多亩,只怕种不了,根本不存在没地可种的情况,所以,也根本用不着打土豪分田地。
“那就好办了。”颜硕说道:“耕种人手不足的情况我刚进城时也说了,我来想办法。甚至农具的问题也由我们来解决,我这次带来了墨家匠师。”
颜硕早就想好了,按后世解放军的方式来,打下一处便设立军管委员会,全盘由军管会带头治理地方。这虽然只是一个过渡期,但战争期间,成立军管会,办事效率是非常高的。
“成立一个东阳临时指挥中心,由洪开领头,景县令协助,讯速将东阳县的工、农、商、医几个部门组织起来。
李策、宗能、宋戈,他们三人都是匠师,从明天开始,你们三人便分工一下,李策负伐木打造犁具,耙具的木材部分。”
“诺!”李策应下,复又问道:“可是这人手……”
“就在本地征召。”颜硕说道:“哪怕妇女,老人,半大孩子都可以,给他们支付工钱。让大家既能有个活路,同时又能把我们的事做了。”
宋戈闻言说道:“妇女,老人,半大孩子的体力只怕差许多,这速度……”
颜硕摆了摆手道:“速度慢点就慢点,没多少关系,我们主要是给百姓一条活路,但也不可能直接发钱给他们。同时,这些都是将来可以当成东阳发展的基础的。”
“明白了。”宋戈,宗能,李策都没再问。
因为他们都知道,他们造的犁非常省力轻便,有了这样的犁、耙,就算没有牛,没有青壮劳力,都能耕得动,这对当地的农业发展是非常有益处的。
而宗能的瓷窑,宋戈的铁矿就更不用说了,直接就能召收大量劳力,给几千人找一个饭碗,这对东阳的发展也是极其有用的。
颜硕接道:“宋戈负责寻找铁矿,建立矿场,打制农具的铁件部分,还有板甲、武器也不要落下;宗能负责寻找瓷泥,建瓷窑。卫义,你从明天开始负责纸厂选址,建纸厂。”
“诺!”
颜硕看了一眼庞章说道:“庞章,你负责组建东阳商会,将东阳的特产销到什么地方,东阳又缺什么物资先弄清楚。农、工、商、医先动起来,今后再考虑学校的问题。”
景荣听完颜硕的安排,说道:“禀少主,县里如今用的差捕,差役都是我现挑的,您看……要不要换?”
“你是一县之令,你挑的就行,不用换。”颜硕说道:“此外,洪开只负责东阳县的军事防务,县务他不管,就得你景县令多费心了。”
“大家既然选我当了这县令,我一定尽心做好,谈不上什么费心的。”景荣态度非常诚恳。
颜硕自来到东阳县,对景荣也很满意:“但是,我们韩军讲究的是一心为民,你是一县之令,负责县务工作,包括你挑选的县捕,县役,我都会给你们发放足够你们生活的工钱。但若是欺上瞒下,欺负百姓,我们会有严厉的惩罚,这点你要和你的手下说清楚。”
“我接手的第一天就已经严令过他们了。”景荣说:“我从来没听说过少主这样的军队,自你们来后的所做所为,全县的百姓都看在眼里,谁都不敢乱来,更不敢欺负百姓的。”
“嗯,那就好,郦叔,明天你负责城里的医疗部门组织一下,卫生疫病防治工作要马上开展,该清理的清理,该埋烧的埋烧,战后的卫生防疫也很重要。”颜硕再吩咐。
“好!”郦卫说道:“我会严格按照掌门教我的卫生防疫条例去执行的。只是我需要大量石灰,这得景县令帮忙。”
“没有问题,你们需要什么,不论是物资,还是人手,都可以找我,我来想办法。”景荣爽快地应下。
“还有卫义,听说你在陵村不仅学会了造纸,制纸甲,还学会了玉米,土豆,红薯,棉花的耕种。所以,你还得抓几十号人,组成一个农会,今后,各城的种子领取,教援百姓耕种的事,都由农会负责。”颜硕说道。
卫义听完笑道:“没问题,我在陵村这段时间,跟着苏叔和黄叔都学过这些。”
“那行,今天就先到这里,明天大家分头行动。”颜硕说道:“争取十天之内将东阳农、工、商,医的甚至框架搭好,接下来就是政令的问题。”
颜硕想了想接道:“我们的政令也简单,治安方面,约法三章:1.杀人者,处死;2.伤人者抵罪;3.盗窃者判刑,并收缴全部资产。”
他直接将刘季的约法三章拿来用了,因为战争时期,制定太细的法律条规不现实,还是简单粗暴的更实用。
想了想,他又接道:“还有就是税赋方面,韩军所占城池,三年内免税,若有劳役,按日付给劳资;三年以后,税率十抽其二。
就这些吧,治安约法三章,保障了百姓的安全;轻税薄赋,让百姓能填饱肚子,过上好日子,这也是我们现在所能做到的了。以政令形式发布出去,让所有百姓都知道我韩军的政令。”
景荣听完颜硕的话,半天缓不过神来:“少主如此待我东阳百姓,东阳百姓当叩首而谢啊。”
“不仅东阳,所有我韩军占领的地方,我都会按这几条政令执行。”颜硕长叹了一声:“天下百姓苦秦已久,是该有点时间休养生息了。宋戈,李策,宗能你们还要注意教会新徒弟,东阳的事差不多了,我们还要赶往下一个县呢。”
“诺!”
“好!”
众人一一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