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玲珑点窍 阴兵劫营(四十)
作者:唐狮一品      更新:2021-05-16 08:51      字数:3641
  1918年1月25日,晚八时前后,三原城内西北,山西街,学古书院。
  山西街,因为山西晋商在此云集经营布匹绸缎,而形成了“布花市”,并由此而得名山西街。除此之外,这条大街上,还有一处在渭北各县中最为著名的骡马市。这两处市面相距不远,而且都是享誉西北数百年,自然规模宏大。在一整条繁华的山西街上,紧邻钟楼正街方向的东半街,就被这两处市面几乎占去了一多半。
  所以,整座三原城的双城四关之中,除去南北一条直线、纵贯钟鼓谯楼的中央正街最为繁华鼎盛之外,接下来当仁不让的,就是这条山西街。
  而山西街所剩下的西半街,却又是另外一番天地。
  这西半街,又中分为二。紧挨着两处市面商街的这半部,多是附近布行的晋商东家们的私宅,多少年来这些晋商之间竞相争攀,一掷千金修楼造宅,所以坊中处处都是高门大户,奢华至极。曾协的协部,就在其中最为豪华的一处宅院中。
  如今,这处宅院正被备补营团团围困,仅剩下大院深处的内宅和后花园尚未克复。
  其实,整条山西街最为精华之处,并不是上面所说的任何一个部分,而完全在于西半街之中,最靠内侧的这最后的半部上。对于这个说法,作为任何一个三原本地人,都绝对不会有任何的反对意见。
  因为山西街,只不过是在三原当地的俗称。其实,山西街还有着另外一个响当当的大名----书院街。
  史载:
  学古书院,元延祐七年(注:1320年)邑绅李子敬与弟子懋靭(mào rèn)捐钱5万缗(min,注:1缗为1贯钱)创建。筑书室,名“学古”。延泾阳程瑁(mào)讲学其中,远近从游者百余人,人称“悦古先生”,以“启迪渐有成序”,曾受朝廷表彰。国子监祭酒萧奭(shi,注:盛大的意思)为之记。至正十八年(注:1358年)废。
  明永乐中,邑民张秉等即其地建三官庙。
  弘治元年(注:1488年)西安知府徐政重建为书院。
  嘉靖四十年(注:1561年)以地震倾圮(pi,注:倒塌、断绝的意思)。
  嘉靖四十六年,县丞张九功重修。按察使乔世宁撰碑。
  万历四十七年(注:1619年),巡按傅振商重修,题其堂为“传心”,榜其门为“学古书院”。
  清雍正二年(注:1724年)督学王公捐俸重修,延贡生袁仁林、举人孙硕肤相继课士。后岁久复圮。
  乾隆十四年(注:1749年),邑监生门子超妻张氏捐资重修并建斋舍10楹于讲堂左右。
  嘉庆四年(注:1799年)邑人刘锡爵重修。
  道光初院长李僎(zhuàn,同撰)商与督学张岳松,以书院为陕甘两省士子肄业之所,以宏道书院旧址重建,仍名“学古”。
  同治七年(注:1868年),又建藏书阁及立雪亭,并赠书700余卷。
  光绪三十年(注:1904年)改建为高等小学堂。
  一座学堂,历经三次倾废,八次重修,绵延六百春秋,留下多少启智铭心,哺育多少桃李芳华。
  一处地方,无论士绅精英,还是布衣百姓,民间这份涓涓向学之心,正如同院中高墙古槐上附着的那缕文脉和墨香,历久而弥新。
  正因为这一缕墨香渊源,三原城内与书院街横竖相交,横贯整座三原城南北的一整条正街以及两侧的城坊,就被当地人誉称作了“墨香里”。
  由此可知,三原人把这座书院和清峪河对岸北城中的宏道书院*一同,视为每个三原人自己的书院,这两处墨香四溢的地方,在他们的内心之中,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存在。
  可是此刻,有些人的行为,却似乎破坏了这里源远流长的端庄整肃和礼仪斯文。
  “不会有人来吧?”
  “晏平都探过了,这里离战场近,学堂就提前放年假了。你当年也在这里游学过的,又不是不清楚。只要是放了假,就只在前面大门的门房里面有更夫值守,这后院之中是不会有人过来的。”
  “哈!找到了、找到了!哎,我说你们两个别啰嗦了,快过来帮忙!”
  后墙边的角落里,四人都是一袭夜行黑衣,每人手中一杆撬棍,正在一起发力。
  随着轰隆一声闷响,一块方石被撬起,一个漆黑幽深的洞口出现在四人眼前,一股潮湿腐败的污秽气息随之而出,并可以清楚地听到,有尖锐凄厉的呼啸风声,从洞内深处时断时续地传了过来。
  四人马上将方石搬移到了一旁,在等待洞中秽气消散的同时,开始做着下洞之前的各项准备。
  “哎,俄说晏平,你可真是神咧!你咋就知道,这地方肯定就有地道咧?”定平一边忙活,一边惊问道。
  “县志!
  “当年三原城中的街道还没有敷设石板路,也没有通泄雨水的地下水道,所以一到雨季就经常‘水无去路,秋冬泥淖’。所以乾隆二十二年(注:1757年),当时的知县蔡维主持整修,将城中的各处道路‘通砌以石’。同时还因地制宜,修造了一些地下水道,将城中各处低洼地段的雨水,全部汇集于地下水道之中,然后再分别引入南北城之间的清峪河谷,以及南城之中的汉白渠。而南城之中,北半部城区的很多分支水道,最终都是汇集到了北城墙附近的一些低洼之处,然后再经过一些比较宽大的干道,最终才得以泄入清峪河的。
  “不过,这些内容在县志中都只是含混的记载,自古以来,三原城为了确保城防安全,这些直通城外的地下排水干道到底所在何处,都是极为重要的秘密。在普通人都可以查阅得到的县志书中,是绝对不会有任何的具体记录的。这些密中之密,按理来说,只有当地掌握核心军机的人,才有可能知晓。
  “修造水道时正值前清的乾隆年间,而这乾隆一朝,贪污腐化冠绝古今,官宦巨贾彼此勾结,作为与城防要务息息相关的民生排水工程,被某些贪官污吏趁机徇私,加以巧妙利用,将工程图样修修改改之下,偷偷地连通到官宦富贾的宅邸之内,作为这些达官贵人在紧要之时的逃生密道,如此设想,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这三原城中的豪门大宅,隐藏有这种密道洞口的,怕还真不是少数吧!而那曾协协部所在的,可是山西街上的众多豪宅之首,可以料定,必是难以免俗!
  “曾继贤和他的部众多是匪寇出身,象他们这类人,应该一向重视此类逃生保命的密道关窍。以其职位衔级,只要有心,肯定可以从陕省军方的机要部门,打探到此类军机的存在。如果再用些台面下的手段,最终打探到所在豪宅的密道入口,对于他们而言也非难事。所以,一旦发现三原的局面无法挽救,危急关头,他们一定就会寻机脱逃,那么,这个地下水道就是逃命时的不二之选!
  “其实,对于如何找到出城的地下水道,我一直也是一筹莫展。后来我有幸记起,此处正是书院这一带,附近地势中,最为低洼的地方。而且,此处距离北城墙已经非常接近。记得当年在这里游学读书的时候,一每当到了大雨天气,就能清楚地听到,这附近的地下深处传出来很大的流水咆哮的声音。由此可以判断,此处附近,有就极可能存在着一处地下水道的干道。
  “白天我悄悄潜进来,很快就在这处乱草从中,找到了这一块孤零零的方石。虽然此刻积雪尚未融化,贴地也不可能听得见任何的水流之声,但可谓幸运之至,近日来一直都是风雪天气,耳朵贴在这块方石之上,还是可以隐约听到,在这地下深处有着风声呼啸。可想而知,地下水道的干道入口,必定就是此处无疑了!
  “如此想来应该就是,当年乾隆朝修建附近的水道干道之时,为了方便日后不断地加以清淤修缮,就在此处,也就是附近这一带中,地势最为低洼、很容易淤积泥沙的地方,暗中特地留下了一处隐秘的出入洞口!
  “而且,这里距离曾协协部已经比较接近,咱们只要能够从这里出到城外,那也就与曾继贤他们可以出城的干道出口,在位置上相距不远了。
  “怎么样,你们都准备好了吧?那好!大家准备下洞!下去之后,一直到最后出洞之前,咱们尽量都不要再讲话,以免被地面上的人给听到,泄露了咱们的行迹!”晏平解释完之后,看见大家也已经全都准备就绪,于是马上发出了指令。
  此刻,四人已经在腰上盘好了绳索,手上也套好了铁爪,背囊和撬棍也已经稳稳地固定在了背上。
  最后,大家各自点燃了头上戴着的挖煤矿工专用的头箍油灯,一个个开始沿着绳索,次第滑入了幽深的黑洞之中。
  --------------------------
  作者注:
  *宏道书院:
  位于三原城的北城,是陕西明清时期的四大书院之一。原址曾为寺庙,由三原人氏明兵部尚书王恕致仕返乡后,与其子明嘉靖户部尚书王承裕,父子协力于弘治七年(注:1494年)创办。
  书院坐北向南,占地8亩,院内遍植松柏,花木葱郁,现存日式教学楼一座,房舍建筑坚固,雕刻细腻,气势恢宏。
  王恕为关学三原学派创始人,其子王承裕幼承家学,父子同被誉为关学翘楚,传为佳话。高陵吕楠(泾野)、三原马理(溪田)、雒昂(三谷)等三秦名士皆出于宏道门下,因此宏道书院名声大振,传遍天下。
  到了清代,宏道书院更成为西北学界之旗帜,省学衙署就设在三原城内,而府考大试亦在宏道书院举行。光绪26年(注:1900年),书院改名为宏道高等学堂,倡导新学,注重经世致用,造就了于右任、李仪祉、吴宓、张奚若、杨世昌范紫东、张季鸾等一批海内外知名的民主革命先驱及专家学者。光绪三十一年(注:1905年),陕西派遣官费留日学生30名,宏道学堂即占半数。
  民国时改为陕西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后改称陕西第三职业学校、工业职业学校。解放后改为水利学校(后迁杨凌)、三原县教师进修学校。2005年开始,原址交由三原县文物旅游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