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临安城
作者:
笃自恶 更新:2021-05-15 13:28 字数:2674
一东一西两个天下,一南一北两座江湖。
一南一北两座江湖便是山上人和山下人的江湖,这一东一西的两个天下分别是东边国祚千年的大隋王朝和西边民风彪悍的莽原金庭。
从远处看,便已觉得这座临安城的恢宏大气,但当真走到这城近处,才能真切的体会到自身的渺小,这几乎是每个人初来临安对这座城的第一个感受。
少年人站在城墙外仰着头。
几乎每个人第一次看到这座城都会感到震撼,他也没有成为例外,手持刀鞘一语不发,身后的毛驴时不时的用蹄子刨着地,也不再儿啊儿啊的发着声响。
行囊里放着冬天的衣服,崔一秋行至临安城,已然走过了整个冬天。
城门口的士兵没有多做盘查,崔一秋悠然进了城。
初春是个很奇怪的季节,路上行人乱穿衣,有的已经换上了春装薄衫,有的还穿着过冬时的厚袄。
城中街上刮的风混合着各种味道,总是勾引着人的食欲。
但崔一秋并没有什么心情,他从荆州城来,也不着急,虽然是为了参加三季书院的大考,但或许是心情所致,他倒是一点没有着急的意思,一路慢慢悠悠的走着卡着时间来到了临安城。
距离三季书院的大考,还剩四天时间,虽然路上崔一秋一直不疾不徐,但入了城心情不免有所变化。
天下二分,因为势力和政治的原因。
江湖二分,却不仅因为山上和山下,还因为自北边灵河起始,愈往南或愈往北灵气便愈加稀薄。
临安城作为大隋朝的王城,地处在通天道之外,本来灵气应该稀薄,但事实上临安城内灵气弥漫,这一点也不奇怪。
因为临安是座城,也是座阵,阵名即城名,临安城中临安阵。
而三季书院为何明明声名不显,但一向天下开放,便引得无数人蜂拥而至就是因为三季书院是临安阵中阵,有传闻说在三季书院内,山上人甚至不需修行,灵气充裕到会被逼入体内,只需要修士转化为生机即可。
这只是传闻,虽是未被证实的传闻,但单凭这一个传闻就足以吸引人了。
天光没什么好形容的,春意也没有,行人们就更没有了。
普普通通的没有什么可以形容的,明明已经时近大考,但崔一秋看不到路上的人有哪个像是赶考的样子。
他又低头看了看自己,不仅晒然一笑,他自己的样子也不像是一个赶考的人啊。
来福楼是座客宅,坐落在临安城南门不远处,位置倒也临街,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差,只是名字起的有些庸俗了。
飞龙被伙计牵到后院,崔一秋拿着包袱和南天刀被店里掌柜的带到了楼上客房。
“小哥儿,您看这房间还满意不?”
“还成,倒是挺干净的。”
“得嘞,那您就先住着,等会儿让伙计给您上壶茶水,您有什么需要了给言语一声就行。”
“好的,掌柜的您先下去忙吧。”
掌柜的给崔一秋点头示意,悄步退了出去,轻轻地把门带上。
纳元,温神,乾坤,咫尺,炼气士四阶十二境每一阶每一境都有自己的风采。
崔一秋入了温神还没有几月,自然来不及细细体会其中奥妙,平日里偶有所得也只是略窥得其中一二。
被红衣女子所提到的识万般法,现如今没有入三季书院的崔一秋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巩固着境界。
山中无日月是一句形象的比喻,修炼的日子过的总是那么毫无声息,时间像是一只拱起身子踩着悄步的狸猫一样,慢慢靠近了你。
期间崔一秋也就是偶尔要两壶茶闲饮,其中事情乏善可陈,一直这么过了三天。
明天就是三季书院对外宣布的考试时间,今天晚上崔一秋才是第一次下楼。
楼下有些吵闹。
也仅仅是有些吵闹罢了。
七八张桌子中间,坐着一个精烁的老者,面前摆了一个铜盘,一袭布衣加身,正在侃侃而谈。
崔一秋的下楼除了跑堂的小哥看见了之外,没有打扰任何人的兴致。被小哥领到一边依旧是一壶茶水,默不作声的喝了起来。
“诸位可知这最近要发生的大事就要数到三季书院招人了。”
“这三季书院啊,一向是说是声名远扬倒也不至于,但很多大事都有参与,一直神神秘秘低调异常。”
说到这里老者顿了一顿,趁机喝了口茶。
这七八桌人也不着急催着。
“您比如说,这临安城中临安阵想必诸位都应该知道,但少有人知的便是这临安阵的搭建其实都是三季书院帮的忙。一条临安街贯穿整个临安城南北,皇城位于中间,这三季书院就位于临安街最北边。”
“但是这三季书院里头有几人,老师是谁,倒是一直无人知晓。”
满座皆是唏嘘声,其中意味不仅有得不到答案的遗憾,更有的是对这老者的不屑。
老者也不在意,看了眼跑堂的小哥,随后便低头喝茶。小哥看到老者的眼神,早有准备,看动作也很是熟练,端着铜盘挨个绕着桌子走了起来,每逢有人打赏便是好言致谢。
只是一圈儿下来,盘中零零散散的铜钱却是没有几个。
崔一秋喝完了壶内的茶,趁着夜色出了门。
拥挤的房屋让崔一秋不太喜欢,所以相比于白天,崔一秋更喜欢城中的晚上,因为微凉的夜色或多或少的能冲淡些心中的烦躁。
但临安城中的夜色不比其他,甚至比白天更加热闹。
烟柳巷的女子站在门口,摆弄着诱人的身姿,不断吸引着过往男人的目光,这是天性使然,偶尔看到有人被拥促着进了楼门,还私下指指点点,嗤之以鼻,言语间的指责八卦中无一不透露出来些酸意。
烟柳巷可是销金窟,通明的灯火像是置身于花团锦簇之中,更像是深秋时节被打捞上的螃蟹,尖七团八的摆在盘中被烧的通红,丰美的蟹黄膏和蟹肉散发出来的淡淡香味是那么诱人,让人忍不住多吃一些。
只是螃蟹吃多了会胃寒,伤身体更伤钱包。
崔一秋的现在的样子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身份也不是秦王世子,自然不能像原来一样那么潇洒,紧了紧手中的南天刀,快步走过烟柳巷。
扯鬼事儿,等老子卸了面具恢复身份必须好好的来这儿玩一玩,看看这临安城的风土人情到底和西北的有什么差别。
崔一秋没忘了今晚上出门的目的,本想着出来打听下三季书院的位置,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很容易就打听的出来,只是巧了不等他打听,那老者就恰好说了出来,免去了他一些麻烦。
临安城的热闹是不分东西南北城的,也不分是否偏远,繁华和热闹是整座城的繁华热闹。
崔一秋也不急,散漫着步子又走了两个多时辰才走到临安城最北边。
说是在最北边,便当真在最北边。三季书院靠着北边城墙而建,占地不大,门匾也不大,虽然不算难找但也是让崔一秋四顾搜索了一番。
“这地方,能有万般法?”
三季书院墙外的枯草泛起新绿,只是不管怎么样,都给人一种没人看管的感觉,和整座临安城的繁荣气息有点格格不入。
“墙如果再斑驳些就更有那么点意思了。”
崔一秋自己跟自己打趣说到。
夜色中的墙被别家门口的灯火照的昏黄,在灯火照不到的黑暗角落里,黑色变得更黑,变化悄然发生于此,蔓延到整个墙面。
石砖变得老旧,三三两两,一点一簇。
“是这么个意思吗?”
声音从崔一秋背后响起,人从灯火中走出。
崔一秋扭过头时,男子刚好走到距离他五步之遥的地方停住。
“是这么个意思吗?”
那男子歪着头,又问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