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第六十九 大凌河
作者:墨惭      更新:2021-05-15 13:11      字数:2140
  吴三桂听完,自是轻轻一笑,默默不语。
  关于墨惭那日城下的事情,毕竟只是几位年轻人乡间野谈之下的好奇心,随后的话题,便扯到了歌颂崇祯与军国大事之中。
  “长伯兄,皇上此次令孙老挂帅辽东,这本是极好的,可孙老已经连上了两道加固防线的折子,都让皇上给驳了去,又是为何?”吴伟业接过身旁侍女斟满的酒杯嘬了一口,问道。
  “这个事儿桂亦是疑惑的紧,按理说修筑宁锦防线是早在天启年间孙老任辽东经略时就定下的调子,当时兵部吏部也是都支持的,户部也是大批的款子拨了出去,好歹没喝太多兵血。我舅舅此次奉命去锦州......算了,皇上的心思我等怎猜得透。”吴三桂刚要开口长篇大论,忽的想起了自己的舅舅祖大寿,这话锋一转也不提了。众人心中亦是知道些内情,理解的举杯共饮,默默岔开了这个话题。
  当年墨惭的戏份一杀青,当时一直跟在袁崇焕身边的祖大寿(袁心腹)亲眼看见袁崇焕被‘崇祯’押入大牢,祖大寿当时见状,又惊又怒。一个冲动劲儿(或者说怕死劲儿)上来,就带着关宁铁骑离开北京。这一下子可给‘崇祯’气了个半死,最后还是袁崇焕在狱中写了封信,追到了锦州才把祖大寿给叫了回来。又被袁崇焕的老领导孙老孙承宗从中斡旋(忽悠)了一番,才有了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虽在后来收复永平的战斗中还立了功,不过在祖大寿眼里这天威难测(特别是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后),从此以后,祖大寿十分小心得很,从不只身离开军营,生怕叫东厂的特务抓了去。
  祖大寿不知,不管是前世还是现在的崇祯,对祖大寿一直都是没有起杀心的。如果说前世的祖大寿在崇祯眼里是自私,跋扈,令人生厌。那现在在崇祯眼里,祖大寿依旧是自私,跋扈,令人生厌,不过对大明依旧是忠义的。这就是历史,无善无恶,没有一位脸谱化的人物,都是凡夫俗子......
  崇祯拒绝孙承宗修筑宁锦防线的原因,是因为崇祯心知有一场重大的战争必须要在发生之前就将其制止,便是这即将要发生的大凌河之战。
  简单来讲,关宁锦防线是以山海关为后盾,宁远为中坚,后经连山、塔山、松山、锦州,直抵大凌河。大凌河是古代沟通东北与中原的交通枢纽,齐国北伐山戎、曹魏征讨乌桓、前燕入主中原、北齐攻打契丹、隋唐平定高丽,均以大凌河谷为行军主道。大凌河城(今凌海市)位于锦州东三十余里,是屏蔽锦州的重要防线。明军若要固辽,就必修此城;而后金要想攻明,也就必拆此城。从袁崇焕时起,双方对大小凌河二城争夺就非常激烈,已是两建两拆。
  诸君此时便知道这大凌河的重要性了吧,可就是这三建三...的时候,出了事情,皇太极扭了几下花花肠子,一改从前硬攻的战法,改成了围而不攻。他命八旗将士环城挖了四道壕沟,并筑起一道一丈多高的墙,将个小小大凌河城围得如铁桶一般。忘了填句嘴,此时负责修筑大凌河的就是祖大寿,也不知是不招崇祯待见,还是自己主动请缨躲祸去了,这点子真是背的不行......
  皇太极这下子一边围城打援,一边苦口婆心的劝降。后来为了进一步消耗城中的力量,皇太极利用祖大寿渴盼援军的急切心态,搞了一次假增援,金兵们穿上明军将士的衣甲打着明军的旗帜,高喊着铺天盖地杀向金兵大营。祖大寿在城头一看,喜出忘外,立即率兵冲了出来,欲里应外合,突出重围。他哪里知道皇太极已设下埋伏,一心想活捉他。待他杀出城,眼看要与援军汇合时,援军突然变成了金兵,直接奔他而来。祖大寿大惊失色,这才知道上了人家的诱敌之计,急忙后撤。但他已陷入金兵的重重包围中,好在部下们都英勇无比,拼命厮杀,总算没有被活捉,狼狈地逃回城中,从此再也没有出过城。
  这一仗一打就两个多月,期间吴三桂的父亲吴襄率六千锦州兵救了两次,皆大败而归,随后又与后来的援军组成了四万兵马,在监军张春的带领下,仅率吴襄,宋伟等数十人侥幸逃归,四万增援大军就这样土崩瓦解了。
  这时城中的三万余人已饿死了一万多,祖大寿和军们却一直坚持着。最直接的原因是以前清军屠城。手下有一个将领何可纲认为:投降也是死,不投降也是死,与其投降被杀死,倒不如不屈而饿死,饿死还能留下个忠烈的好名声。何可纲还认为,皇太极是一个素无大志之人,本来已打进了京畿,却又撤了回来,根本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金兵征战的目的无非就一个字“抢”,和占山为王的强盗们没什么大的区别,投降这样的人将来绝不会有好下场。何可纲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这是明军身处绝境仍然坚持不投降的最根本原因。
  然而此时的大凌河城中早已断粮。从城里逃出来了一个商人,叫张翼辅,他说:城里边先是杀战马,吃马肉,马几乎杀尽了,开始吃人,当然是先吃手无寸铁的筑城民夫,也吃那些饿死的士兵。惟有几个大官还有米一二升而已。史载城中正“炊骨析骸,古所未闻。”什么意思呢,就是用人骨头当柴烧,把人肉割下来烤着吃。整个城中到处是人的遗骸,到处在烧人肉吃,此时的大凌河已变成了一座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下活生生阴森森的阴曹地府。
  对此皇太极曾亲自写信给祖大寿,他解释说:“过去杀辽民确有其事,我深为懊悔,我们早就不那样做了。至于永平屠城那是二贝勒阿敏所为,他因此也受到了严惩,希望你不要存此偏见。但祖大寿等还是不信。
  可惜人不信,不代表肚子不信,祖大寿最后还是杀了何可纲,率部投降了清军。看客以为这就结束了吗?肯定不是。祖大寿最后以去锦州城作内应为由,一个人逃回了锦州,继续抗击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