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13.粮食危机
作者:
白色大月亮 更新:2021-05-13 17:24 字数:4418
自从答应了札兰图的邀请以后,周波就在不断的拷问自己。成为合剌赤惕的首领,就意味着再也不能返回中原了,从此之后周波就只是一个草原蛮酋,所有的行为都应当服从部落的利益。
可是生存不易啊!在与札兰图的谈话中,周波确定了他所处的时代在公元884-886年间,也就是说四十年后一个强大的契丹王朝就将崛起于南方的辽河套草原上,随后南征北讨,让整个天下不得安宁。那时候,母邦罹难不说,草原上的好日子也会终结。野蛮的契丹人统治漠北时,反抗科室一刻未止,弱小的蒙兀人肯定难以幸免于难。
只有强大,才有尊严。周波不觉得自己是个能委曲求全、挨了左脸还笑着送上有脸的主。卑躬屈膝的向契丹人称臣纳贡,老子丢不起那个人!这样,只有自强自立一条路可走了。
自强自立是要建立在物质条件和天时地利人和的基础上,周波认真的分析了所处的客观环境,逐条列举拥有的优势和面临的劣势。
首先作为一名优秀的穿越者,三北地区一等一的反恐特警,周波自身就是最大的优势。他武力值超强,是正规军校尖子生,接受过系统的良好教育,眼界开阔思维灵活,等等。在领导者起关键作用的时代,他对自身充满信心。
其次,他还拥有跨时代的科技产品,包括军事类、工具类和生活类,很多东西对以后的生活都有巨大作用。军事类产品包括枪支弹药和刀具,工具类主要是雪地车的配备品,生活类物品最有价值的莫过于太阳能通讯存储器、一包小土豆和干辣椒。这些东西的价值不可估量!
至于天时,算不上好也说不得坏。草原的秩序崩溃后,新的王者暂时没有诞生,余留下的真空地带将被有心人填补,而蒙兀室韦人就是这个幸运儿,三百年后他们的子孙成为了大陆中心的主人。
说起地利,偏居北方的蒙兀人距离契丹人的新强权足有千多里,暂时不用担心迎接那位草原霸主的凌辱,有比较良好的发展空间。
蒙兀人是天生的战士,他们粗野、暴烈、能吃苦,尽管生性残忍好斗,桀骜不驯。周波相信经过系统的调教,这些人会成为威震天下的彪悍战士。而且此时的蒙兀人四分五裂,只要有强势的王者运用巧妙地手段,就一定能够将他们驯服,建立不朽的功业。
当然,周波面临的劣势也很明显。首先就是一盘散沙的蒙兀人力量不团结,他们竟然被北方更野蛮的篾儿乞人肆意欺凌,而统一联合的意识却未树立。其次生产的落后严重制约了蒙兀人的社会发展水平,使广大人口长期生活在赤贫中。物质生产的落后同时妨碍了军事斗争的进步,使得短期内蒙兀人无法抗衡半开化的南方邻居。最后,刚刚走出大山的蒙兀人人口较少,而竞争对手却很强大,在制霸草原的道路上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这一切让周波坚定地认为其奋斗之路必须要认真谋划,需要建立有效地制度体系,系统的提高部落的短板缺陷,同时发挥出本人的聪明才干和部落优势条件,才能够在风云诡谲的草原上生存壮大,自尊自立的放羊生娃。
在制定奋斗计划时,周波认为必须要有选择的借鉴各族人民的成功经验,吸取古今英雄人物之杰出智慧。这些人是以伟大的成吉思汗铁木真为代表,囊括了诸如阿保机、阿骨打、忽必烈和野猪皮等风云人物。当然,最伟大的太祖爷也是不能放过的。
现在,就要去芜存菁,结合国情以确定方案。
成吉思汗铁木真,这个活跃在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的草原风云人物,直到千年之后仍然是个备受争议的蛮族君主。崇敬赞美他的人将他捧上了九霄,唾骂诅咒他的人视其为人形禽兽。
这位人类古代史上最强悍的征服者用他的一生缔造了一个民族,建立了一个庞大帝国,并为子孙后人留下丰厚的军事遗产,延续数十万蒙古人征服亚欧大陆的传奇。在他之后的七百年里,蒙古人成为亚洲大陆最重要的军事力量,在中国、在西伯利亚、在俄罗斯、在中亚、在西亚、在印度,相继建立了一系列的蒙兀人征服政权,深深的影响着整个亚洲大路历史的进程。
那么,这位臭名昭著,或者说功彪千古的蒙兀人是凭借怎样的惊采绝艳才成就了如此不世之功呢?为什么这个文盲君王能够统帅着人数远远不及他的前辈们的一支野蛮军队,却创造了超越一切风流人物的伟业?促使他成功的因素何在?
仿佛人类的天性中就有一种崇拜强者、嗜好暴力的因子,这种传承自蛮荒时代的本性深深根植于一切人种的血脉里,不分民族无论地域。在研究征服者的学术行列中,尤为受欢迎的自然少不了铁木真。
传统的历史学者也好,有良心的青年历史学家和楼主也罢,他们在分析成吉思汗成功因素时一再强调这位草原巨人的个人魅力和超凡才华,极力的鼓吹王者不世出,深沉有大略。
然而,撇开天命不谈,分析十三世纪的欧亚大陆国际形势会发现,成吉思汗面对的敌人无疑是草原统一汗国有史以来最孱弱的,那些敌国没有一个不是老朽孱弱、一推即倒的腐朽政权。他们的统治是建立在火山口之上的,只等新的强权者到来。
而蒙古人经历数百年的残酷厮杀,早已经成为最优秀的士兵。不可否认,成吉思汗是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他弱小的时候,他懂得联合一切能够利用的力量,为他的目标而战斗。
在早期草原争霸中,正是因为审视夺度的结盟亲善力量,这位年轻的霸主才得以生存壮大。这时的铁木真无疑是弱小的,他还未显示出后来无敌宇内的才干和实力,也曾经一次次被敌人击败。
成吉思汗的军事艺术,几百年来一直为世界各国军事家所敬佩并悉心研究。不过任何统帅的作用,只能相当于战争舞台的导演,取得成就的关键在于很好地调配已有的人、物资源。而最好的战争资源,按近代兵家蒋百里所说便是“生活条件与战斗条件一致”。
史学家赞叹:“整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军队能跟蒙古军相匹敌?战争时期,他们像受过训练的野兽,去追逐猎物。但在太平无事的时候,他们又像是绵羊,生产**、羊毛和其他许多有用之物……”
像这样不需要专门后勤的军队,能轻易远征万里。在成吉思汗之前,如此好的潜在军事素质无法发挥出来,是由于草原上各部落分裂且长年内斗不休。铁木真将他们凝聚成统一的蒙古民族,将内耗转化为对外征服,便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但是,被赞美的如同一朵鲜花的蒙古骑兵,在铁木真以前同样了得,那些所谓的优良蒙古马并非由铁木真所造,而射得远的弓箭和安息人射箭法同样早已有之。究竟是物为人用,还是这些物品借助成吉思汗之手迸发它们的力量呢?
应该都不是吧!至少在周波看来那些青年历史学家和楼主们的鼓吹或许有几分小道理,但却渐渐看到了表层上的东西。
如果是武器和人员的问题,那么为什么成吉思汗之前蒙古人和之后的蒙古人再也无法建立起横扫欧亚的大帝国。他们尽管还很强悍,却再也无法重现祖辈们的无限辉煌了。
在军人的眼中,成吉思汗最大的成功就是按照军事体制把他的部落国家进行了改造,使这个草原蛮族彻底的实现军国化。
信奉儒家文化的中国人看来,****和军国化乃是臭名昭著的象征,这与华夏民族近代的历史有极深的关系。
但是,有一点却所有人必须承认――军国化能够最大限度的榨出一个国家、一个集团的动员潜力。
当淳朴落后的野蛮人开始军国化和法治化时,他的邻居们就要警惕了。赫梯、斯巴达、罗马、嬴秦、蒙古、德意志和日本,一个个****国家掀起了何等的血雨腥风,他们用其他民族的血泪书写本国的辉煌和荣耀。
所谓军国化,就是组织化加法治化。
汉语中的组织一词来源于日语的反哺,出现于近代。组织的本意是布匹的横纵丝线,借以比喻有条理。它既是名词也是动词,所谓纳入组织化管理,就是要以权力和法律强制性的抹去人类个性,迫使每一个人成为集体中的一份子,在计划指导下执行命令。
当野蛮民族走出原始公社时代后,如果不能军国化,等待他们的就是被吞并。在铁木真之前,契丹的耶律阿保机建立了直属的迭剌18部,女真的完颜阿骨打缔造了猛安谋克体制,这些都是小范围的军国化。但是他们就是凭借这种程度的军国化就成为了一方霸主!
而成吉思汗铁木真,在划分千户制度以后,整个草原的人口被纳入了军事体制之中。过去的部落氏族界限被彻底击破了,新的军事首长取代了传统的氏族首领。这些朝气蓬勃的军事贵族,按照管理军队的治理办法统治人民,用成吉思汗的大扎撒法令约束属民,将整个草原的人民揉合成一支具有军队风格的新民族。
那些被任命的贵族们,他们的权力大都来源于成吉思汗,执行起主人的命令向来不会打半分折扣。令行禁止,这又是一个胜利的因素。
周波一边分析,一边把想到的东西罗列到笔记本上,当他再也挖掘不出潜能后,便结合所处的环境决定以后的努力方向。
首先是把部落组织化,要按照军事编制的办法改造合剌赤惕部落,使之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战斗潜力和生产能力。这一点最为关键,也尤为艰难。铁木真可汗是在即将统一草原的前几年才最终有能力推行千户制的,面对强大的旧利益团体,这个改革确实不带人见。但是一旦成功,带来的好处长远无穷。
周波敲了敲脑袋,在纸上记录到稳妥推进,步步为营。
其次在于选拔勇士,重用人才,使人尽其用。这一条也要慢慢来,发现有用之才如同怀孕,时间长了就能看出来。扯尔歹、窝儿歹、巴里岱、颉质略、胡沙尔虎,这几个名字赫然出现在纸上。
第三要军事化,加强部落民丁的战斗素养训练。新兵入伍三个月训练,嘿嘿,合剌赤惕的孩子们,你们等着吧!哦,对了,怎么能忘记少年军校呢,十四岁以下的孩子也要统一管理,教习武术和文字。噢,还要创造蒙古文,看来周波这个名字注定会名传千古了!
最后,制定简单的法令,把这些粗野暴烈的蒙兀野马尽早戴上笼头,服从管教。
周波兴奋地策划着他对未来施政方针,每想到一条好办法都要加以记录、发挥和完善,他沉迷在思想的汪洋中乐不可支。
蒙兀人的命运就在这个下午被确定了下来……
沉迷在思想世界里的周波幻想着合剌赤惕部落在他的英明领导下一步不发展壮大,直到征服了整个漠北草原。斡难河源,所有贵族和牧人们挥舞手中的马刀向他高呼“成吉思汗”,可惜腹中传来的阵阵饥饿唤醒他。
回想梦中称汗的盛大场面,周波哑然失笑,摇摇头把这不切实际的想法抛出脑外。自己的力量还如此弱小,而那个伟大梦想却不知要付出多少血汗,我还真是一个天真的孩子啊!
醒醒吧,眼下最紧要的问题是粮食危机,再不解决属民们就要饿死光了。
走出大帐,扑面袭来的寒风冻得周波龇牙咧嘴,不自觉地紧了紧衣袍,加快步伐向原本的小毡帐走去。搬到首领主帐后,他先前的那顶小帐子让给了黛阿一家。不过,周波仍与她一家在一起吃饭。
“咦,这不是扯尔歹兄弟吗,你拉这么多细木杆干什么?”在营内主道上,周波遇上了扯尔歹,笑眯眯的打声招呼。这位老兄在那夜的战斗中表现很出色,让他记忆深刻。
“啊——首领大人!”扯尔歹听见有人喊他,转头看见使周波,赶紧丢下扛在肩上的木杆行礼道:“我从伯咄禄人那边过来,听勃鲁大人说他的族人们今夜去西南湖淀子捕鱼。我与他们约定一起去,这些杆子是折来编木筏的。”
扯尔歹倒豆子一样向首领汇报事情原委,他恭敬地弯下身子,连看周波一眼的勇气都没有。在与周波有限的几次交往中,那夜的战斗无疑是最深刻的。那天之后,他就经常会陷入噩梦,在梦里一个高大的杀神不断用手指向族人,被指之人悲惨的死去,而自负勇名的他却束手无策,绝望的看着亲人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