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郑和下西洋
作者:执笔绘斜阳      更新:2021-05-12 13:49      字数:2094
  莫然九年六月末,莫然在刘家港为郑和送行,此行王涛为左副使、远在南洋的董平为右副使,郑和为主使,马汉为总通判。
  携带一千名持燧发枪的羽林卫、五百名持斩马刀的金吾卫、以及五千名京师卫队、以及将近一千名各类职业人士。
  这一千人里有木匠、铁匠、泥瓦匠、屠夫、厨娘、星象家、通判(翻译)、甚至还有数十位年老的绣娘。
  莫然的心自然是很细,能想到的都想到了,就这样郑和还是觉得不够体贴,星象家只能够观测星象,却无法判断天气阴晴,不过郑和所认识的阴阳家姚广孝就能判断天气阴晴,所以郑和点着名要姚广孝跟随。
  莫然想尽快让郑和搞到银子,就不辞辛苦从京师请来了姚广孝。
  请姚广孝的时候,解缙也听到风声赶了过来,解缙来了一句:“从太祖时期就规定了宦官和后宫不得干政,皇上就算是想派人下西洋,也要派我去,毕竟出去结交番邦各国,我这内阁大学士的名号是不会给皇上丢脸的。”
  旁边的姚广孝听着笑了:“解大学士可会驾船、可会看海图、可了解沿海诸国的习俗。”
  解缙听完摇摇头。
  姚广孝又说:“可会排兵布阵、可会抵御海盗、可会看海水潮涌的趋势。”
  解缙听完后,又是摇摇头。
  姚广孝默默的念了一句佛号:“阿咪陀佛,为了解缙大学士的人身安全,这下西洋的事情,还是由别人代替吧。”
  解缙摸了摸额头上不存在的汗水,对姚广孝鞠躬:“谢大师指点迷津,才不至于让我做起荒唐之事。”说完后解缙很识趣的灰溜溜的跑了。
  莫然看到解缙那快速逃跑的姿势,就越看越想笑,对姚广孝问道:“西洋真的有那么危险吗?”
  “皇上我记得你在莫然六年出过海的,那时候在海上航行怎么样,滋味相当的不爽吧!”
  莫然点头说:“海上无风三尺浪,整个船只都是晃达晃达的,睡都睡不好。
  有时候一连一个多月都是吃着陈米,然后菜总是腌制的雪菜和箭杆菜,再好点就是酱豆就着腊肉,一直让你吃到麻木。”
  姚广孝点点头:“这都是小问题,记得皇上出行前就已经剿灭台州府和琉球府的海盗了,不然要是遇到海盗,这也算是一项麻烦事。
  大明的东南沿海,曾经就有海盗数十股,每一股都有上千人,在古里国以西的地方,那是大明再无涉足的区域,不知道西洋以及再西边的地方,有没有上万人数为一股的海盗。
  不说古里以西了,就连苏禄国以南的地区,我们都没有仔细勘察过。南洋和西洋地区小国林立,有的小国甚至就专干海盗的勾当。
  海上有时候还会刮起超级大的灭世之风,大风所过之处,房屋俱毁、舟船皆沉。只能说皇上幸运,没有遇到过这类大风。”
  莫然听完,自然晓得姚广孝所说的灭世之风其实就是台风,险恶的海上环境加上前边路途的不明确,下西洋远远比下南洋要难得多。
  姚广孝没有说的太夸张,自古里以西的海域,大明是从未出使过使者的,这次从古里以西的探索,将加大大明的对外界的见识与扩张。
  ……
  长江入海口处,郑和一身白衣随着海风飞扬,莫然在郑和左前方细细观望,这次前途茫茫,不知道这支七千人的队伍这次出发后,何时再能回来。
  看到莫然疑虑的样子,郑和安慰道:“古里国以东是有许多人涉足过得,到时候抵达南洋宋禄行省和安南行省的时候,让郑泰、董平、高巍等人找几个认路的通判带路,这样自古里国以东的路程就不必要担心了。
  至于古里国以西的路程,总通判马汉是去过几次的,到时候我们沿着海岸线行走,速度放慢一点自然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每到一个新地方,我们先和人家和平交流就是了。”
  莫然听到很高兴,郑和终究是成熟稳妥的人,随即让张琰、张邈兄弟二人捧出两样东西,是一把宝剑、一道没有打开的圣旨。
  郑和看到这两样东西,不知道莫然要干什么……
  莫然说:“这宝剑是随着我走南闯北的见证者,去过巴蜀、远渡过宋禄行省,更北征过瓦刺,我都带着它出征的,一路上旅途也是平平安安的。如今我把它送给你,希望你的西洋之路一帆风顺。”
  “至于这道圣旨,上面的内容我就不说了,你可以用这道圣旨来征调沿海诸行省的五十万两白银。”
  郑和看着莫然帝赐予的佩剑和圣旨。这佩剑可是皇上随身携带之物,贵重程度不言而喻,赐予给他,可见皇上对他的器重。
  这圣旨虽然只有一张,这可是五十万两的银子,相当于一个普通行省的一年的总收入。
  郑和泪咽了,很久没有这种想哭的感觉。
  他曾经在十岁的时候遭到宫刑的惩罚,失去了男人最宝贵的东西。
  十五岁之前他都在军营里度过,每一天活着,都是看着多数人的死去。
  二十岁以后的时光,先后跟随燕王朱棣北征大元,南侵京师。本以为自己足够坚强,当朱棣战败后,把他当做议和之物的时候,郑和偷偷的掉了几滴眼泪。
  如今被这个古里古怪的莫然帝一搞,郑和又感觉自己眼角有点湿润,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莫然帝天天撒的狗粮今日超份了,可是静妃并没有跟来。
  郑和镇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向莫然保证:“他带出去的这些人,到时候还会带回来这些人。另外还会有两宝船满满的西洋货。”
  终究郑和是坐船走了,两艘宝船周围围着两层铁皮龙船,像两只大鸭子带着一群刚刚出蛋壳的小鸭子。宝船上面挂着两个偌大的旗帜,上面写着“明”字。
  莫然看到宝船渐渐消失在天边,变成一抹黑影,是时候回宫了,不知道这两个多月,宫里是不是发生什么有趣的事。
  自己的老娘吕太后的心病好些了没,自己家的老婆和两个丫头惦记自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