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经略塞北1
作者:执笔绘斜阳      更新:2021-05-12 13:47      字数:1951
  莫然五年八月底,一艘艘大号的海船抵达京师的长江口岸,六艘铁皮龙船在左右游戈护卫着,听到南洋大捷的莫然帝率领一众文武大臣飞奔而来,当看到二十艘装满奇珍异宝的海船后,所有人都双脸通红面若桃花。
  莫然看着这满船的货物,心里感慨万千,不仅军费不愁了,以后还可以用这些钱向南洋移民,让大明的疆土更加广袤无垠,从这时候莫然心中有个决定,想让日月所照之地皆生存大明的子民。
  这句话是那么的牛叉,比成吉思汗的“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的牧马之地。”还要牛叉一点。
  不过莫然并不是想要靠武力征服一切的,还是那句话,能用文化征服的,尽量不使用武力,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才是上计。
  齐泰等人看到满船的珍宝也笑的合不拢嘴,有了这些钱,他们也能办事了。
  因为最近他们也遇到一个问题,就是祅尔都司(今陕西、山西北部)的事情,周常和郑泰今年给朝廷发来许多封奏折,说的都是祅尔都司的事。
  说原先老实没两年的马哈木,如今又蠢蠢欲动了,时不时的派些小股的骑兵四处抢劫,还一边抢劫一边搞破坏,瓦刺兵都是骑兵,机动能力特别的强,周常和郑泰常常见不到人,就被偷袭了。
  一次两次还好,可是自莫然五年开春以来,被袭击的地方太多了,已经搞得周常和郑泰全军警戒,没法屯田了。
  没法屯田就没法生产,没法生产军队就无法自给自足,这样也就算了,可是五月份周常又送来奏折,这奏折已经是第二封了。
  莫然四年的十月份,周常就遣人送来信件了,这是第一封,信件说瓦刺方向有异动,估计明年的屯田计划要终结掉了,希望可以拨点钱,他们修缮点城堡,把军队整顿一番,进入沙漠讨伐瓦刺。
  可是这奏章被莫然压下来了,毕竟当时要下南洋的,预计也要灭安南的,这两件事情就要调集几十万大兵,大兵一开动,这些都是钱。
  还有以后的移民计划,都要花大把的银子,莫然不敢乱花钱了。
  虽说讨伐瓦刺也是对的,但是瓦刺的大帐在漠北深处,没有熟人带路,很难找到,冒险进入大漠一次也无碍,可要是无功而返,肯定会遭来朝廷的议论的,对南洋的移民计划会有影响,也会拖累朝廷的发展,莫然虽然脑袋中有无数个计划,可是这些计划需要金钱的支持。
  远在边关的周常也懂得莫然帝的难处,大明这几年经济情况虽然好了不少,可是开销也加大了不少,同化巴蜀少民,开拓东北疆域,收复河套漠南,现在又要经营南洋,那一个一出手不是几百万的大手笔,还加上当地的驻军开销,真是一不小心就把大明的年收入搞成赤字。
  周常在信中写了意见,军屯迟早是行不通的,靠着四个藩王和不到十万的守军守卫,真是有点吃紧。东到大同府西到哈密卫,这可是绵延上千里的边防线。十余万守军看起来虽多,可要是敌人集中一面突破,是反应不过来的。
  如今之计只能吧长城修缮起来,军队在长城定点守卫,再招收些青壮年农民在后方建立村镇为一体的堡垒,即可以协同防御,又能拖延瓦刺南下的脚步,更能降低村民财产的损失。
  虽然周常说的很有道理,可是结合实情考虑,西北的战局现在只能放一放。(大明缺钱啊!)
  但是在莫然五年七月份,又收到周常的奏章,信中说今年屯田所得的粮食,不是和瓦刺兵打斗导致错过了时间,没来得及抢收。就是被瓦刺骑兵践踏损坏,今年的屯粮没指望了。
  周常又在信中放狠话说,若是再不经营祅尔都司,等到前年大战余威散尽,瓦刺恢复实力,下一次治理祅尔都司,将是十年以后,十年都够一代人长大的了。
  要不是莫然二年把瓦刺打残了,瓦刺早就统一蒙古诸部落了。
  要不是瓦刺大兵在上次大战有心里阴影,估计现在早就不是小股的骚扰活动了。
  这下不能敷衍了,莫然决定先派个人去考察一番,再结合实情做出策略,可是问题又出来了,从去年讨论支援祅尔都司建设的问题上,就没人愿意接盘。
  毕竟大家都心知肚明,去了也只是做做表面工作,带不了钱去,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没钱堡垒无法修建,长城无法修缮。到时候瓦刺兵还是照样打进来。自己明明出了力气,还得落下办事不利的把柄。
  七月中旬就商量出结果来了,三个内阁大学士都让解缙去,解缙当晚就来找莫然,表示自己才不要趟这趟浑水,去了就是送去打脸的,让莫然可怜可怜他,看在他一片忠心的份上,不要让他去。
  于是这件事暂时也就放下来了,可是当这一船船珠宝运来的时候,大家心里都预算着呢,这批珠宝卖掉肯定能换取数十倍的价钱。
  在莫然查验珠宝的时候,齐泰就问莫然:“陛下去经营西北的事有着落了吗?解缙不方便去,我可以去的,反正现在天下太平,我也没事可做,要不我就为了民族大义,舍身取义一次。”
  莫然斜眼撇了撇齐泰,现在有钱经营西北了,西北成为香饽饽了,都想跑过去来个青史留名,随即装作没听见齐泰的声音。
  当天晚上解缙私下求见,也表示自己能更好的经营西北,请皇上赐予他圣旨,他去西北搞移民、搞屯田、搞基建,十年之内让祅尔都司变成塞上的江南。
  莫然也只是笑了笑,让郑和把解缙请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