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千般滋味咸居首 一生情怀淡在心
作者:茂林居士      更新:2021-05-11 15:51      字数:2053
  千般滋味咸居首,一生情怀淡在心。
  作为生活必需品,盐我们每天都在吃,但若问盐神是谁?恐怕知道的就不多了。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由于地域风俗和文化历史的差异,各地供奉的盐神也各有不同。比如川藏地区供奉开凿盐井的“开井娘娘”、京津地区供奉发明煮盐的“盐姥”、闽浙地区供奉改造晒盐法的“陈应功”、中原地区供奉煮海为盐的“夙沙氏”,但就供奉的普遍性和影响力而言,看现存遍布全国的以管仲为主祭的盐神庙可知,管仲无疑是全民公认的盐业正神。
  试问,管仲为什么会成为全民公认的盐业正神呢?
  首先,现存于《管子》书中的《正盐策》是中国首部盐政大法,且作为食盐采、制、售、购的基本准则,这部《正盐策》影响了中国两千余年,各朝各代封建统治者在对盐业管理时,都直接或间接地取法了《正盐策》。
  其次,《正盐策》核心的“官山海”主张,虽然看似霸道,但实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因为,把上山伐木和煮海水制盐的权力收归国有,规定食盐可以民产,但必须官收、官运、官销之后,首先解决了食盐粗制滥造、价格忽高忽低的乱象,保证了食盐的品质,断绝了奸商借此图利祸民的能力,客观上保证了百姓食盐的平价和正常供应。毕竟在管仲出《正盐策》之前,因为奸商欺行霸市,齐国百姓已经沦落到了“煮泲水为盐……受息之萌九百余家(从事煮盐的百姓,因为买不起盐,一千家中因借债而至贫者就有九百多家)”之苦境。
  第三,因为地近山海,管仲又改进了制盐工艺,提升了食盐品质,所以《正盐策》施行后,齐国很快就成为诸侯国中的产盐大国,再加上齐盐已成为国家垄断产业,所以除了按照人口登记,平价卖盐给本国百姓外,管仲还加价把齐盐卖到了不产盐或产盐品质不好的临国,借此为齐国赚取了大量财富,使齐国迅速在经济实力上成为远超诸侯的第一强国。而有了财力、物力和食盐资源做保障,齐国在战争方面也展现得非常霸气。比如齐桓有一次出征,他一次就拿出了“四二万金”(相当于4.2万斤金子)作为杀敌奖,这样的大手笔,其它小国是连想都不敢想的。所以,见管仲“坐收渔盐之利”富了国,其它诸侯国像今天各国都争相开采石油一样,也纷纷效仿管仲,晒煮食盐。于是,中国食盐晒煮技术,在各诸侯国的你争我比中,于管仲推以《正盐策》后,实现了第一次技术飞升。
  第四,据《管子》记载,管仲之所以提出《正盐策》,除了为解决齐国百姓“三月食无盐”的苦境,还因为要制止齐桓公向全国百姓征收房产税。
  当时,为了使齐国迅速实现“国富”(并没有考虑富民),齐桓公姜小白发现“安居”是百姓的共愿,于是想法很超前地提出,要在齐国范围内征收房屋税。
  管仲听闻,当即反对说:“这个想法很好,但不是长久之计。如果像收田亩税那样收取房屋税,因为房子不能像种田那样劳有所获,为了逃税,百姓必然会搬出屋子,四处流浪;商人肯定会借机炒作房价,扩大灾难。所有百姓,很快都会变成没有房子或租不起房子的流民,到那时,因为不能安民,农民不会再安心种田,工人不会再安心做工,士商也会失去存活的基础和依靠,齐国会骚动大乱的。”
  姜小白惊问:“那可怎么办啊!”
  管仲说:“明君不图难犯危,不与民争利……尝试多怨争利,相为不逊,则不得其身。”意即:开明的君主,不会因为困难而做害人的事,不会和不如自己的人争名夺利。如果非这么做,必然造成下属多怨、争利和互相不尊重,那时,君主也将陷入自身难保的境地。
  姜小白说:“可是,咱们齐国现在很穷啊!”
  管仲说:“海王之国,谨《正盐策》。”意即:我们要作靠大海而成就王霸之业的国家,我有一个《正盐策》,谨供您参考。
  姜小白问:“什么是《正盐策》?”
  管仲说:“每个人都要吃盐。我计算过,成年男子一个月要吃盐近五升半,成年女子也要吃近三升半。现在是民间制盐,因为利薄,所以产出的食盐品质很差;现在是商人垄断盐业,他们以很低的价格收盐工的盐,又以很高的价格卖给百姓,造成盐农不愿制盐,百姓吃不起盐。我们如果将食盐的买卖收归国有,平价收盐农的盐,每升加一钱盐税,卖给国民,每升加十钱盐税,卖给外国。如果天下有一百万人,我们每个月最少也能得三千万的盐税收入……”
  管仲的《正盐策》主要集中在《管子》一书的《海王》篇,其它篇目也多有涉及,原文就有几千字,限于本文篇幅,在此不再多讲。不过,通过笔者提炼出的以上四条理由,相信对于“管仲为什么会成为全民公认的盐业正神”,您已经有了答案。不过,对于“盐神管仲”,笔者还有前人未提的一事要说。
  解读古人、史事,不思无以致远,不比必无所得。思之、比之,管子提“官山海”、兴《正盐策》,其目的很明确!就是“上立轨于国,民之贫富如加之以绳。(通过设立这样的国家制度,像用绳索控制牛马一样,消减国民贫富差距。)”当然,他也做到了,所以《盐铁论》和《史记》中,才会称管仲“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悦。”然而,管仲之后,至建国之前的历代封建王朝,在学管仲的“官山海”与《正盐策》时,别的都学了,却独独“忘了”借以调控民生、消减贫富差距这一点。将对山海盐铁的垄断,变成了权贵谋取暴利的手段。此,实不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