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雪月风花 覆雨翻云(七)
作者:
品涩居士 更新:2021-05-10 23:39 字数:3073
事后再看,本届“品花大会”谈资颇多,最为津津乐道的便是崔如英抛出的几首诗,以及他出手编排的节目。
事实上,相较于崔三郎的诗作,在民间更受吹捧的反而是公孙大娘的表演。毕竟,这种在舞台上表现的东西更为直观,也更为震撼,乃至于后人评价此次花魁大会,直言公孙大娘完完全全就是一枝独秀,与她同台竞演实在太过悲哀,只能是衬托伊的无与伦比的优秀。
时间定格在当时——
是时,箜篌声与诵唱声停歇,但此前一刻的表演仍在观者眼前萦绕,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大抵如是。
稍顷,掌声响起,稍显不足,大概有许多人尚未反应过来。随即,掌声热烈了起来⋯⋯好吧,虽然在不少人看来,有一种戛然而止、意犹未尽感,没欣赏够啊。可是,这毕竟是赛事迄今为止最最精彩的节目,不能因为没看够而闹小脾气吧。
正当掌声骤响之时,舞台四周的灯光忽然黯沉下去,朦朦胧胧的瞧不清楚。
这又是闹哪样?观众悉数愕然,不知何故。
三楼,王挺等人望向舞台“导演”崔三郎,对方气定神闲,云淡风轻,只当未见。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明月楼”的观众摸不着头脑,面面相觑,一时间便忘了鼓掌。
其实,这一动一静只在须臾之间,却因太过突兀,仿若时间在这一刻骤停。而接下来的那一幕愈发的叫人瞠目结舌,简直是完全颠覆了认知。
灯光再度亮起的同时,鼓声也响了起来。“咚”、“咚咚”、“咚咚咚咚”⋯⋯那是竖立在舞台左侧的一面大鼓发出的声响,一个彪形大汉身着短褂宽裤,正挥动鼓槌一记一记的敲击着那面巨大的鼓。
按古文献记载,最早的鼓,是进入陶器时代用陶土烧制的“土鼓”,土鼓标志着农耕文化型舞蹈之开端。如《礼记.明堂位》:“土鼓蒉桴苇草,伊耆氏之乐也。”之后,土鼓、苇笛等乐器和歌舞结合则是古代的“乐”,即歌、舞、乐三者融于一体的乐舞雏型。进入周代,土鼓已用于国家的各种祭祀与礼仪,按《周礼》的规定:“凡国祈年于田祖,吹豳雅,击土鼓,以东田钧。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周礼》“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神话与传说中也有许多鼓的记述,如《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百里,以威天下。”
《周易》:“鼓之舞之以尽神,变而通之以尽利。”鼓舞,在本朝极为流行,尤以“杖舞”为最。唐之杖鼓,本谓之“两杖鼓”,两头皆用杖。造杖鼓之制,其腰木及漆布为壳者最好,磁次之,瓦则不好。漆以黑或朱,两面各用围铁。大面以白生马皮为之,小面以生马皮为之。大面用左手拍之,谓之鼓;小面用右手杖击,谓之鞭;两面同击谓之双;以杖暂击,俾作摇声,谓之摇。唐乐、乡乐并用之。”
但舞台上这面鼓明显不同于时下的鼓,首先是大,几乎是常见的鼓的十倍,其次是鼓声,沉而不闷,穿透力极强,一记一记的似乎直接敲在心坎上,叫人心旌荡漾,无法安然就座。
鼓点急促,如万马奔腾,蓦然间,一道身影腾身跃上舞台,浮影乍现。
这条人影在舞台上闪转腾挪,飘忽不定,翩若惊鸿宛如骄龙,手中剑器带起一道道亮光,舞到最疾处,唯见剑光在空中如一帧帧影像闪现。所谓快到极致时间静止,大抵如是了。
鼓声逐渐轻缓,那道身影也随之慢了下来,众人这才看清那人影正是公孙大娘。先前灯光短暂的黯沉期间,她已换了一套装束,褪去了之前弹箜篌时的白衣,取而代之的是一套较为宽松的玄裳,但不同于时下流行的女装,而是类似于练功服的衣裳,而她的满头秀发则是简简单单的束于脑后,脸上的妆容尽数洗净。她的这身装扮,英姿飒爽,不让须眉。
这便是名震天下的剑器舞了。昔日在洛阳,公孙大娘以一曲剑器舞技惊四座,令观者叹为观止。奈何伊人却如惊鸿一瞥,昙花一现,杳无芳踪,令无数倾慕之人失望伤悲。本次定州“品花大会”原本名气不大,但自传出公孙大娘会现身其间,剑器舞即将重出江湖,一时群情激昂,自长安、洛阳等地远道而来的大有人在,只为一睹芳容。
“明月楼”作为本次赛事主会场,将公孙大娘排在最末压轴登场,也算是煞费苦心了。千呼万唤始出来,却是弹了一曲箜篌,虽然算得上是技艺高超,但终究不如剑器舞令人憧憬。
但还是来了,昔日名噪天下的公孙大娘剑器舞姗姗来迟,终究不枉此番等候。
舞步轻盈飘逸,剑光粼粼闪闪,筝声渐起,一浑厚的男声穿过筝声传来:“今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佳人公孙氏,她表演剑器舞时,四面八的人都来围观。她身形矫健,动时如天神驾着游龙在天上翱翔,静时就像平静的江海凝住了波影。耀眼的剑光好像是后羿把天上九个太阳射落下来,不仅看得人个个神色惶惶,天地也为之跟着变色......
剑在中国古代历来是一种具有高贵气息和文化品位的兵器,剑的历史源远流长,剑舞更是一种文武双修的表现形式。
佩剑的重量和长短,标志着佩剑人的身份。佩剑成了游侠之士的象征,当年韩信穷困时,可以忍受“胯下之辱”,但至死不会丟弃身上的宝剑。剑舞在我国也有着悠久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的学生子路,戎装见孔子,曾拔剑起舞向老师致敬。楚汉相爭时,项羽设宴于鸿门款待刘邦。项庄说: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羽表示同意。于是项庄拔剑起舞,逐渐靠近刘邦企图借机杀死他。在埸的项伯见刘邦危急,也以剑伴舞,左遮右挡保护刘邦。此事成为一个典故“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盛唐时期是中国舞蹈发展的黄金时代,当时的舞蹈有健舞、软舞之分,两大类舞蹈均各有十余种节目。健舞矫健刚劲,如《剑器》《胡旋》《胡腾》《柘枝》等,软舞柔婉有致,如《绿腰》《春莺啭》《涼州》《回波乐》等。健舞中的剑器舞,是由民间武术逐步发展而成的。
公孙大娘的这套剑器舞大部分是独创,异于时下固定套路,手眼身法无迹可寻,看似杂乱无章,却分明如行云流水,异常的赏心悦目。
事后,有幸目睹此番盛况的人在与人言及公孙大娘剑器舞时,仍激动难耐,评赞曰“淋漓顿挫,独出冠时”和“公孙剑器初第一”等语,而伊之《剑器浑脱舞》冠绝天下。
何为剑器浑脱。剑器,当时武舞曲,亦即健舞曲(与健舞相对的还有“软舞”)。舞者执剑而舞(一说舞双剑),表现雄武、战斗的势态,似为独舞。其衣服、音乐也有记载:“舞衣五色,曲中吕宫”,“女伎作雄装”,用西凉乐伴奏。浑脱,亦属武舞,舞态跟剑器舞一样壮观。剑器与浑脱合起来的舞蹈就叫“剑器浑脱舞”。
而据悉乃出于崔三郎之手的那首《观公孙大娘剑器舞》则很完美的再现当时情景:
你看,台上剑光闪闪,如日落大地;舞姿矫健轻捷,如同群仙驾龙飞翔一般;舞蹈开始时,前奏的鼓声顿然休止,好象雷公停止了震怒;舞蹈结束时,手中的剑影却如江海面上平静下来的波光。哪粗犷雄壮,惊魂动魄,竭力抒发战斗豪情的舞蹈,使台下的观众看着如山失色,神怡目眩,觉得连天地都旋转起来了。读着这些诗句,仿佛公孙大娘在台上还正为人们翩翩起舞呢。
这才是真正的“一舞剑器动四方”哪。
而崔三郎的那首诗,貌似有滞结、干涩之垢,但仍不失为一首好诗,至少是最为完美重现了公孙大娘舞剑时的英姿。
诗与舞,契合得体,相得益彰。
诗美舞佳,真真是绝配。
其实,待得次日,“品花大会”首日赛事的种种情况如插双翼般迅速传开,谈论最多最热闹的便是公孙大娘的剑器舞,这也导致“明月楼”主会场的入场券一票难求,原本五两银的最低收费涨至十两银一位,直接翻了一番。即便这样,仍是有不少人在哄抢。
而崔三郎抛出的那几首诗,也是引发不少热议,进一步坐实了“崔十斗”之名。